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现代汉语词法的特殊性,汉语中词语的词性划分问题常存争议,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词典标注词性存在标注不够准确和词性与例句不符的问题。本文选取其中较为典型的几个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词性标注
《现代汉语词典》(下文简称《现汉》)第6版增加和调整了少量字词的读音和词形,如,为已稳定下来的外来词读音设立字头,像“啫喱”的“啫(zhě)”、“打的”的“的(dī)”等。在词类上,基本沿用了第5版本对汉语词类的理解,只增加了一些标注。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难免会存在词性标注失当的情况。词典对于汉语教学、汉语传播和对外汉语教学来说有着规范性和权威性,因而词典“不仅要有相对的稳定性,更要有可信的精确性”[1]。本文选取几个《现汉》中存在的词性标注问题进行分析。
一、反感
《现汉》中对“反感”的标注为“:①【名】反对或不满的情绪:你这样说话容易引起他们的~。②【形】厌恶;不满:大家对这种行为很~”。义项①的词性标注没有问题,但义项②存在争议。义项②认为“反感”有形容词词性,例句中的“很反感”,看起来似乎是“副词+形容词”的用法,但此处的“反感”应为动词。理由如下:
(一)“很反感”为“程度副词+心理动词”
虽然现代汉语的词类特点中,大多数动词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但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前面能够加程度副词,如“很怕、很喜欢、很羡慕、很应该……”。“反感”应为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义为“讨厌、不喜欢”,可以被“非常、极、特别”等程度副词修饰。
(二)“反感”可以与“所”字搭配构成“所”字短语
现代汉语词类中,助词“所”加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短语是动词名词化的一种手段。形容词不能构成“所”字短语,而“反感”可以。如:晚年寓居在巴黎的华顿夫人最念念不忘的恰恰是她所反感的那个社会。
(三)“反感”可以带宾语
动词与形容词的区别中,主要的一条是能否带宾语。动词能,而形容词不能。“反感”后面可以带宾语,如“他这人特不靠谱,我有点反感他”。“反感”后面有受事宾语“他”,再如“我最反感那些眼高手低、自以为是的人”。
因此,《现汉》的“反感”义项②不足证其为形容词,综上三条,本文认为“反感”应为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
二、亲笔
《现汉》中对“反感”的标注为“①【副】亲自动笔(写):~信︳这是他~写的。②【名】指亲自写的字:这几个字是鲁迅先生的~”。
“亲笔”的标注问题在义项①的“副词”标注,“亲笔”不是副词。现代汉语中,副词主要用于修饰动词、形容词性成分,表示动作或者状态、属性设计的时间、范围、程度、频率、以及肯定或者否定等意义。副词主要功能为做状语和发挥关联作用,作状语的副词可以修饰充当谓语核心的名词性成分。形容词与副词在语法上的关键性差别就是可否直接修饰名词性成分,形容词可以而副词不能。
三、是
《现汉》中对“是”分为三个词条,分别是形容词“是1”、代词“是2”和动词“是3”,在“是3”词条中又分了11个义项。其中几个义项的解释不是很恰当:【动】⑥在上半句里“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词、形容词或动词,表示让步,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长了点儿/东西旧~旧,可是还能用/我去~去,可是不在那儿吃饭;⑧用在名词前面,含有“凡是”的意思:~有利于群众的事情他都肯干;⑩用在选择问句、是非问句或反问句里:你~吃米饭~吃面?/ 他不~走了吗?/ 你~累了不~?以及(必须重读) 表示坚决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我打听清楚了,他那天~没去~/这本书~好,你可以看看。
现代汉语中,“是”的常用用法是作动词,表示判断。但由于其使用的广泛性及复杂性,“是”兼类现象非常多,可做动词、副词、连词、形容词和代词。这里提出这四个义项是因为它们都用法都不能当做判断动词。
⑥中的“是”应为“连词”。连词是在语法结构中起联结作用的虚词。根据连接对象的差异分为词语连词和句间连词,⑥中的“是”用在复句的前一个分句里,与后边分句的连词互相呼应,与后面的关联词语套用构成“是……就是……”“是……可是……”的用法,构成了表“让步、转折”关系的转折类复句,因而⑥中的“是”不是判断动词,而是连词。⑩与⑥类似,例句中的“是”用在选择问句、是非问句或反问句里,构成“是……是”、“是……不是”格式,相当于“是……还是?”,是疑问式选择关系复句中最具典型性的代表。
⑧和都应该标注为副词。⑧中的“是”相当于“凡是”,其用法相当于表示范围的副词;中的用法在黄伯荣、廖序东版本的《现代汉语》中是作“是”具有副词的特征,它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重读,相当于“的确、确实”的意思,且不能省略。
由于篇幅及能力限制,本文只列出上面三个词性标注失当的问题,且为个人意见,其具有争议性是肯定的。《现汉》中还存在着不少词性标注与例句不匹配、例句存在歧义或者例句不常见等问题,本文未做深入研究探讨,留待日后进一步研究。
注释:
①何九盈,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新面貌[J].语言文字应用.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郑献芹.现代汉语中“是”的词性及用法浅探[M].殷都学刊,2010,10(24)5.
[3]何九盈.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新面貌[J].语言文字应用.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词性标注
《现代汉语词典》(下文简称《现汉》)第6版增加和调整了少量字词的读音和词形,如,为已稳定下来的外来词读音设立字头,像“啫喱”的“啫(zhě)”、“打的”的“的(dī)”等。在词类上,基本沿用了第5版本对汉语词类的理解,只增加了一些标注。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难免会存在词性标注失当的情况。词典对于汉语教学、汉语传播和对外汉语教学来说有着规范性和权威性,因而词典“不仅要有相对的稳定性,更要有可信的精确性”[1]。本文选取几个《现汉》中存在的词性标注问题进行分析。
一、反感
《现汉》中对“反感”的标注为“:①【名】反对或不满的情绪:你这样说话容易引起他们的~。②【形】厌恶;不满:大家对这种行为很~”。义项①的词性标注没有问题,但义项②存在争议。义项②认为“反感”有形容词词性,例句中的“很反感”,看起来似乎是“副词+形容词”的用法,但此处的“反感”应为动词。理由如下:
(一)“很反感”为“程度副词+心理动词”
虽然现代汉语的词类特点中,大多数动词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但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前面能够加程度副词,如“很怕、很喜欢、很羡慕、很应该……”。“反感”应为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义为“讨厌、不喜欢”,可以被“非常、极、特别”等程度副词修饰。
(二)“反感”可以与“所”字搭配构成“所”字短语
现代汉语词类中,助词“所”加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短语是动词名词化的一种手段。形容词不能构成“所”字短语,而“反感”可以。如:晚年寓居在巴黎的华顿夫人最念念不忘的恰恰是她所反感的那个社会。
(三)“反感”可以带宾语
动词与形容词的区别中,主要的一条是能否带宾语。动词能,而形容词不能。“反感”后面可以带宾语,如“他这人特不靠谱,我有点反感他”。“反感”后面有受事宾语“他”,再如“我最反感那些眼高手低、自以为是的人”。
因此,《现汉》的“反感”义项②不足证其为形容词,综上三条,本文认为“反感”应为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
二、亲笔
《现汉》中对“反感”的标注为“①【副】亲自动笔(写):~信︳这是他~写的。②【名】指亲自写的字:这几个字是鲁迅先生的~”。
“亲笔”的标注问题在义项①的“副词”标注,“亲笔”不是副词。现代汉语中,副词主要用于修饰动词、形容词性成分,表示动作或者状态、属性设计的时间、范围、程度、频率、以及肯定或者否定等意义。副词主要功能为做状语和发挥关联作用,作状语的副词可以修饰充当谓语核心的名词性成分。形容词与副词在语法上的关键性差别就是可否直接修饰名词性成分,形容词可以而副词不能。
三、是
《现汉》中对“是”分为三个词条,分别是形容词“是1”、代词“是2”和动词“是3”,在“是3”词条中又分了11个义项。其中几个义项的解释不是很恰当:【动】⑥在上半句里“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词、形容词或动词,表示让步,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长了点儿/东西旧~旧,可是还能用/我去~去,可是不在那儿吃饭;⑧用在名词前面,含有“凡是”的意思:~有利于群众的事情他都肯干;⑩用在选择问句、是非问句或反问句里:你~吃米饭~吃面?/ 他不~走了吗?/ 你~累了不~?以及(必须重读) 表示坚决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我打听清楚了,他那天~没去~/这本书~好,你可以看看。
现代汉语中,“是”的常用用法是作动词,表示判断。但由于其使用的广泛性及复杂性,“是”兼类现象非常多,可做动词、副词、连词、形容词和代词。这里提出这四个义项是因为它们都用法都不能当做判断动词。
⑥中的“是”应为“连词”。连词是在语法结构中起联结作用的虚词。根据连接对象的差异分为词语连词和句间连词,⑥中的“是”用在复句的前一个分句里,与后边分句的连词互相呼应,与后面的关联词语套用构成“是……就是……”“是……可是……”的用法,构成了表“让步、转折”关系的转折类复句,因而⑥中的“是”不是判断动词,而是连词。⑩与⑥类似,例句中的“是”用在选择问句、是非问句或反问句里,构成“是……是”、“是……不是”格式,相当于“是……还是?”,是疑问式选择关系复句中最具典型性的代表。
⑧和都应该标注为副词。⑧中的“是”相当于“凡是”,其用法相当于表示范围的副词;中的用法在黄伯荣、廖序东版本的《现代汉语》中是作“是”具有副词的特征,它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重读,相当于“的确、确实”的意思,且不能省略。
由于篇幅及能力限制,本文只列出上面三个词性标注失当的问题,且为个人意见,其具有争议性是肯定的。《现汉》中还存在着不少词性标注与例句不匹配、例句存在歧义或者例句不常见等问题,本文未做深入研究探讨,留待日后进一步研究。
注释:
①何九盈,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新面貌[J].语言文字应用.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郑献芹.现代汉语中“是”的词性及用法浅探[M].殷都学刊,2010,10(24)5.
[3]何九盈.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新面貌[J].语言文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