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种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建立一种生态化的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更加注重教育的公平性,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让课堂成为绿色的生态课堂,营造生态化的数学学习环境,创建生态化的教学过程,突出评价过程中的生态特征。
关键词 小班化 生态化 数学 创建
小班化教育,因为班级学生数的减少带来了学习方法与教学方法等的根本性转变,能更好地促进生态课堂的实施。
一、小班化教育有利于营造生态化的数学学习环境
学生人数减少,其在教学空间所占的份额大大增加,主要表现在对教师、教学资源、活动空间等个体占有比例成倍增长,学生获得了比以往更多、更直接、更快速的人与物质世界接触、碰撞、交流、角色置换的机会。按照“小班化教育”的要求,小班化教育环境的设计与建设必须体现现代化、物质化、儿童化、教育化等特点,要求学校的物质环境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生活的天地、活动的场所,因此教学环境中适合学生发展的物化标准较高;同时学生占有、使用这些教学资源的人均程度也较高。当学生时时处处与这些学习化、儿童化、现代化的物化世界进行全方位交流时,正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萌芽、发展、迁移、深化的最佳时机,自然有利于从外部营造生态化的数学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当然,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并不是绝对割裂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比如,建立平等、朋友般的师生关系,友好、互助的同学关系,这些外部因素也会有效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等内部因素的取得,从而有助于生态化数学学习环境的建立。因此,作为一线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好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的因素,共同营造生态化的数学学习环境。
二、小班化教育有利于创建生态化的学习过程
新课标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缺乏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这显然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相悖的。但是创建生态化的学习过程可以弥补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不足。因为这种教学过程具有开放性、互动性、艺术性等特点。
1,开放性。开放性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而问题作为培养学生思维的一种手段而存在,不确定的问题更要求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经常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开放性或答案不确定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并解答。
在教学行程问题后,设计这样一题:甲乙两人在一条公路上相距20千米,甲的速度是每小时10.5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15.5千米,两人同时出发2小时后,相距多少千米?经过猜测、启发,找出了相向、相背共四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显而易见,这道题为学生创造了发散思维的空间,给学生留下了钻研、探究、遐思的乐趣。可以看出在解这道题的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思维过程是明显不同的,这就是构建数学绿色生态课堂所需要的不确定性及开放性。
2,互动性。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完成的一个教学过程,它可以分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与学生平等的交流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营造生态学习共同体不仅要求教师对学生起示范作用,还应通过交流与合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3,艺术性。其实,数学与艺术是相联系的。因此,实施数学绿色生态课堂教学所选取的内容要生动活泼,有趣多样。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艺术性与知识性的结合,更寓知识和教育于艺术和趣味中。不断树立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鉴赏中感受到数学的完美。
小班化教育在发挥班级授课制群体优势的同时,全面渗透分组教学、个别化教学等教育理念,从组织安排的角度,对时间、空间和人数等进行有效控制和利用,力争实现全班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的最佳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促进了生态化学习过程的实现,充分体现了这种教学过程具有开放性、互动性、艺术性等特点。
三、小班化教育有利于突出评价过程中的生态特征
新课改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再以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发展状况,评价手段不再唯一。教师应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全方位的合理评价。
1,注重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评价。研究表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的关系紧密相连。具体地说,以深层次为主的认知参与和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有紧密的联系,浅层次的认知与学生的焦虑感和厌倦感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应体现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情感状态的关注,并注意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2,评价手段和形式多样化。整个评价体系,应当包括学生的考试分数(这依然是不可忽视的)和评语性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评价,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评价以及社会实践、数学竞赛等。只有充分运用这些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和形式,才能合理地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评价,让教师、家长客观、全面地了解孩子学习数学的过程,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小班化教育十分强调分组教学与个别化教学,强调因材施教。因此,伴随教学的小组化与个别化,教学评价必须体现个案化、个性化等特点,即对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方法;即使是对不同学生的相同内容的评价,其价值判断内涵也是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的。这样做自然地突出了评价过程中的生态特征。
关键词 小班化 生态化 数学 创建
小班化教育,因为班级学生数的减少带来了学习方法与教学方法等的根本性转变,能更好地促进生态课堂的实施。
一、小班化教育有利于营造生态化的数学学习环境
学生人数减少,其在教学空间所占的份额大大增加,主要表现在对教师、教学资源、活动空间等个体占有比例成倍增长,学生获得了比以往更多、更直接、更快速的人与物质世界接触、碰撞、交流、角色置换的机会。按照“小班化教育”的要求,小班化教育环境的设计与建设必须体现现代化、物质化、儿童化、教育化等特点,要求学校的物质环境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生活的天地、活动的场所,因此教学环境中适合学生发展的物化标准较高;同时学生占有、使用这些教学资源的人均程度也较高。当学生时时处处与这些学习化、儿童化、现代化的物化世界进行全方位交流时,正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萌芽、发展、迁移、深化的最佳时机,自然有利于从外部营造生态化的数学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当然,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并不是绝对割裂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比如,建立平等、朋友般的师生关系,友好、互助的同学关系,这些外部因素也会有效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等内部因素的取得,从而有助于生态化数学学习环境的建立。因此,作为一线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好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的因素,共同营造生态化的数学学习环境。
二、小班化教育有利于创建生态化的学习过程
新课标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缺乏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这显然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相悖的。但是创建生态化的学习过程可以弥补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不足。因为这种教学过程具有开放性、互动性、艺术性等特点。
1,开放性。开放性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而问题作为培养学生思维的一种手段而存在,不确定的问题更要求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经常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开放性或答案不确定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并解答。
在教学行程问题后,设计这样一题:甲乙两人在一条公路上相距20千米,甲的速度是每小时10.5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15.5千米,两人同时出发2小时后,相距多少千米?经过猜测、启发,找出了相向、相背共四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显而易见,这道题为学生创造了发散思维的空间,给学生留下了钻研、探究、遐思的乐趣。可以看出在解这道题的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思维过程是明显不同的,这就是构建数学绿色生态课堂所需要的不确定性及开放性。
2,互动性。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完成的一个教学过程,它可以分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与学生平等的交流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营造生态学习共同体不仅要求教师对学生起示范作用,还应通过交流与合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3,艺术性。其实,数学与艺术是相联系的。因此,实施数学绿色生态课堂教学所选取的内容要生动活泼,有趣多样。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艺术性与知识性的结合,更寓知识和教育于艺术和趣味中。不断树立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鉴赏中感受到数学的完美。
小班化教育在发挥班级授课制群体优势的同时,全面渗透分组教学、个别化教学等教育理念,从组织安排的角度,对时间、空间和人数等进行有效控制和利用,力争实现全班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的最佳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促进了生态化学习过程的实现,充分体现了这种教学过程具有开放性、互动性、艺术性等特点。
三、小班化教育有利于突出评价过程中的生态特征
新课改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再以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发展状况,评价手段不再唯一。教师应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全方位的合理评价。
1,注重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评价。研究表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的关系紧密相连。具体地说,以深层次为主的认知参与和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有紧密的联系,浅层次的认知与学生的焦虑感和厌倦感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应体现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情感状态的关注,并注意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2,评价手段和形式多样化。整个评价体系,应当包括学生的考试分数(这依然是不可忽视的)和评语性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评价,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评价以及社会实践、数学竞赛等。只有充分运用这些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和形式,才能合理地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评价,让教师、家长客观、全面地了解孩子学习数学的过程,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小班化教育十分强调分组教学与个别化教学,强调因材施教。因此,伴随教学的小组化与个别化,教学评价必须体现个案化、个性化等特点,即对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方法;即使是对不同学生的相同内容的评价,其价值判断内涵也是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的。这样做自然地突出了评价过程中的生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