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于他们的指尖上。”数学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低段儿童的思维又以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如何让抽象思维能更直观,可以使学生手、口、脑等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为学生创设探究、思维和创造的情境,使学生成为探索者、发现者和创造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具的运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但是也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孩子的学具操作会让部分孩子的注意力不能很好的转移,会被小棒、计数器吸引,课堂会有很多的小问题。准备的过程较慢,效益低。课堂组织形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放开后,完成教学任务与课堂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明明教师都精心设计了操作方案及课堂语言的引导,可是收到的效果一般,学生的参与度、教师的纪律掌控、学具的选择等都让老师教学中陷入瓶颈,费事费力,收到的效果一般,如何进行有效学具操作教学,那么,如何恰当的操作学具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懂得取舍,精选操作内容
要根据内容的必要性,孩子的思维发展为出发点去选择学具操作内容,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判断:
(1)教学内容比较难,学生根据书描述不太能理解,而不是为操作而操作,为体现学生主体性而无取舍,这样又耗时又费力,学生也会反感,明明和显现的知识要来回折腾,学生兴趣低落,学生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2)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无法实现的掌握理解重难点,知识思维有梯度,不容易记住,在手、脑、口个感官参与中实现理解。
(3)教材特点,推导抽象的法则、公式,理解应用题、辨析易混淆内容等,都可有计划地安排学具操作,例如在教学《9加几》进位加法时,为了让学生更清晰的理解算理,可让孩子通过摆一摆、拨一拨,圈一圈等操作过程,直观得看到“一凑、二分、三合”的“凑十法”的算理。
只有把握好恰当的时机,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未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具操作成为引导学生开展积极思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新授课时,利用学具验证猜想。例如,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课时,我先讲解了体积的三个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让学生猜想自己身体哪部分接近1立方厘米?教室里哪些物品接近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盒子,可以装下几个人?取出学具动手量一量,然后再说一说,这样学生通过学具操作,语言表达交流,最后再看老师利用课件演示。老师准备1立方米的盒子,让学生进去体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得不多,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兴趣得到保持和发展,始终处于积极探索状态,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体积单位大小的理解,形成体积单位的表象,而且锻炼了动手实践的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练习课时,利用学具操作延伸拓展。练习课是“以练习为主”,“适当指导”,做到“导、练、议、评相结合”。練习课的直接目的就在于促使学生及时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使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技能、技巧与智力。
(3)复习课时,利用学具操作化解难题。学生在进行复习的过程中,疑难问题是经常会遇到的。通过操作、观察活动,不仅轻松解决了问题,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例如:一根木头锯成5段需要2分钟,锯8段需要几分钟?有一部分学生的方法就是:5÷2=2.5(分) 2.5×8=20(分)。后来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纸条来分段,看一看分成的段数与次数之间的关系,操作几次后学生终于弄清楚次数比段数少1,所以第一步应为:(5-1)÷2=2(分),而不是5÷2=2.5(分)。这常出错的题,光凭教师讲效果不大,但通过学具操作学生就轻松解决了疑难,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化解难题。
三、遵循认知,设计操作程序
由于年龄小,缺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设计丰富直观的操作,能让孩子建立牢固而清晰的表象,逐步认识到运算规律的存在。学具操作程序大致可分为以下步骤进行:
(1)明确要求,做好操作准备。低段孩子因自控能力差,喜欢东摸西摸,爱做小动作,若对某一内容用什么学具操作不清楚 ,就会乱抓一气。
(2)动手操作,关注学生动态。在学生操作的时候,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我认为教师不是等待,不是观望,也不是去干其他事情,而是对学生动手操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3)反馈交流,剖析知识结构。学生学生动手操作,消化理解,把内部语言转化成外部语言并表达出来,而且一万个读者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对于解法多样的问题,学生会相互补充,让知识更清晰。
在数学教学中,切实关注有效学具操作的三要素——操作内容,操作时机,可行细致的操作程序,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课堂更丰富,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数学知识更清晰,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更全面。
但是也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孩子的学具操作会让部分孩子的注意力不能很好的转移,会被小棒、计数器吸引,课堂会有很多的小问题。准备的过程较慢,效益低。课堂组织形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放开后,完成教学任务与课堂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明明教师都精心设计了操作方案及课堂语言的引导,可是收到的效果一般,学生的参与度、教师的纪律掌控、学具的选择等都让老师教学中陷入瓶颈,费事费力,收到的效果一般,如何进行有效学具操作教学,那么,如何恰当的操作学具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懂得取舍,精选操作内容
要根据内容的必要性,孩子的思维发展为出发点去选择学具操作内容,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判断:
(1)教学内容比较难,学生根据书描述不太能理解,而不是为操作而操作,为体现学生主体性而无取舍,这样又耗时又费力,学生也会反感,明明和显现的知识要来回折腾,学生兴趣低落,学生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2)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无法实现的掌握理解重难点,知识思维有梯度,不容易记住,在手、脑、口个感官参与中实现理解。
(3)教材特点,推导抽象的法则、公式,理解应用题、辨析易混淆内容等,都可有计划地安排学具操作,例如在教学《9加几》进位加法时,为了让学生更清晰的理解算理,可让孩子通过摆一摆、拨一拨,圈一圈等操作过程,直观得看到“一凑、二分、三合”的“凑十法”的算理。
- 激发思维,把握操作时机
只有把握好恰当的时机,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未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具操作成为引导学生开展积极思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新授课时,利用学具验证猜想。例如,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课时,我先讲解了体积的三个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让学生猜想自己身体哪部分接近1立方厘米?教室里哪些物品接近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盒子,可以装下几个人?取出学具动手量一量,然后再说一说,这样学生通过学具操作,语言表达交流,最后再看老师利用课件演示。老师准备1立方米的盒子,让学生进去体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得不多,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兴趣得到保持和发展,始终处于积极探索状态,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体积单位大小的理解,形成体积单位的表象,而且锻炼了动手实践的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练习课时,利用学具操作延伸拓展。练习课是“以练习为主”,“适当指导”,做到“导、练、议、评相结合”。練习课的直接目的就在于促使学生及时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使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技能、技巧与智力。
(3)复习课时,利用学具操作化解难题。学生在进行复习的过程中,疑难问题是经常会遇到的。通过操作、观察活动,不仅轻松解决了问题,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例如:一根木头锯成5段需要2分钟,锯8段需要几分钟?有一部分学生的方法就是:5÷2=2.5(分) 2.5×8=20(分)。后来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纸条来分段,看一看分成的段数与次数之间的关系,操作几次后学生终于弄清楚次数比段数少1,所以第一步应为:(5-1)÷2=2(分),而不是5÷2=2.5(分)。这常出错的题,光凭教师讲效果不大,但通过学具操作学生就轻松解决了疑难,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化解难题。
三、遵循认知,设计操作程序
由于年龄小,缺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设计丰富直观的操作,能让孩子建立牢固而清晰的表象,逐步认识到运算规律的存在。学具操作程序大致可分为以下步骤进行:
(1)明确要求,做好操作准备。低段孩子因自控能力差,喜欢东摸西摸,爱做小动作,若对某一内容用什么学具操作不清楚 ,就会乱抓一气。
(2)动手操作,关注学生动态。在学生操作的时候,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我认为教师不是等待,不是观望,也不是去干其他事情,而是对学生动手操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3)反馈交流,剖析知识结构。学生学生动手操作,消化理解,把内部语言转化成外部语言并表达出来,而且一万个读者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对于解法多样的问题,学生会相互补充,让知识更清晰。
在数学教学中,切实关注有效学具操作的三要素——操作内容,操作时机,可行细致的操作程序,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课堂更丰富,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数学知识更清晰,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