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数民族幼儿双语教育是指在少数民族儿童学前阶段所实施的以民族语、汉语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是少数民族学前儿童在幼儿园同时学习本民族与和汉语的教育行为。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幼儿园要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明确指出语言能力的培养要从幼儿园开始。目前,国内外幼儿教育界的专家普遍认为:幼儿期是进行语言能力(主要是口语)培养和开发的关键期,双语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幼儿学习第二语言,不强调词语或是句子,更多的是在生活当中,用他需要的汉语去表达,同时也是为了生活的需要。我园地理位置处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族聚居区域,本园为民汉合园,少数民族幼儿占总人数的65%左右。从老师到幼儿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我园教育教学特色课程之一就是双语教育。我作为一名双语幼儿园的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针对少数民族幼儿的双语教育不仅仅是听过课程的教授而完成的,集体教育活动只是我们课程当中的一个很小一部分,最重要的是要渗透到一日生活当中去。
少数民族幼儿来园后,与同伴间有很多话题,他们会谈论在生活中遇到的人、事以及他们感兴趣的各种话题。在这样的自由谈话中,我发现少数民族幼儿与同伴基本上行都使用母语交谈。于是,在每天幼儿入园与离园自由谈话活动期间,我与其他两位教师会有意识地使用汉语和维语两种语言与幼儿问候、交谈;或者汉语老师用汉语问好,维语老师用维语问好,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主动的说“老师早上好”、“老师再见”等基本的礼貌用语;幼儿之间也会有意识地使用汉语进行交流与表达,例如“我家有......”、“我喜欢看......”等简单的短句了。我认为在早接待与晚离园期间,是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学习汉语掌握最好的时机,因为在这两个时间段教师有机会和每一位幼儿问好、再见、交谈。当教师用汉语与少数民族幼儿交谈时,幼儿会有汉语口语表达的愿望;当教师鼓励少数民族幼儿之间使用汉语交流时,更能激发幼儿的汉语口语表达的兴趣。同时,在与少数民族幼儿交流期间,我会充分利用这一时间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使用的重点词语,用图片的方式展现给每天陆续入园和离园的少数民族幼儿,让他们通过图片来表达汉语词语,教师并加以个别指导,纠正幼儿的发音。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幼儿能很好地掌握这些重点词语,几乎90%的幼儿都能掌握并理解在教育教学中所涉及到的重点词汇。
学习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孩子所接受的社会互动的质量和数量将会极大地影响他本身成长发展的速度。以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幼儿的确有带动幼儿相互学习的作用,而且比教师的带动更为明显,尤双语教育的意义其是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通过互动,相互学习来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是促进少数民族幼儿学习第二语言的较佳途径。例如,在我班的区域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三只蝴蝶》这个故事的手偶和小小故事机,幼儿对这一操作材料特别感兴趣,每天都有人争先恐后的去用手偶边表演边讲述故事。有一天,我发现穆赛琳娜第一个选择了这个活动,她拿起手偶一个一个套在手指上,兴致勃勃的开始讲故事,之后陆陆续续来了很多小观众,也跟着她一起讲故事中的对话,她讲完后让给了另一个幼儿艾力库提,可是艾力库提汉语能力较弱,他一边用手指表演一边含含糊糊的说着故事,这时候穆赛琳娜在旁边不断的用汉语给艾力库提讲故事中的对话,艾力库提的也很认真的跟着穆赛琳娜说着对话,同时观看的幼儿都七嘴八舌的说着故事中的对话,不管是会说还是不会说,这时候他们都在努力的说着故事中的对话。但是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这种七嘴八舌的参与性是很少的,也只有幼儿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才会大胆的学习和大胆的表现,同时潜移默化的学习了汉语,让每一位参与到活动中的幼儿都得到了不同层次的发展。
游戏活动就为幼儿提供了这样一个条件。因为在游戏中幼儿不单单是第二语言(汉语)的发展,他的母语(维语)也会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让幼儿想说、敢说、是非常重要的。当幼儿在游戏中充当某一角色时,他一定会心理放松、不紧张,敢于跟别人交往,所以他就有把自己心里想說的话,想做的事情大胆的说出来,大胆的去做,完全处在一个放松的状态当中。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们以角色为中介,模仿成人的语言、动作和表情等,来再造各种生活的情景和现象。(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红旗幼儿园)
少数民族幼儿来园后,与同伴间有很多话题,他们会谈论在生活中遇到的人、事以及他们感兴趣的各种话题。在这样的自由谈话中,我发现少数民族幼儿与同伴基本上行都使用母语交谈。于是,在每天幼儿入园与离园自由谈话活动期间,我与其他两位教师会有意识地使用汉语和维语两种语言与幼儿问候、交谈;或者汉语老师用汉语问好,维语老师用维语问好,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主动的说“老师早上好”、“老师再见”等基本的礼貌用语;幼儿之间也会有意识地使用汉语进行交流与表达,例如“我家有......”、“我喜欢看......”等简单的短句了。我认为在早接待与晚离园期间,是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学习汉语掌握最好的时机,因为在这两个时间段教师有机会和每一位幼儿问好、再见、交谈。当教师用汉语与少数民族幼儿交谈时,幼儿会有汉语口语表达的愿望;当教师鼓励少数民族幼儿之间使用汉语交流时,更能激发幼儿的汉语口语表达的兴趣。同时,在与少数民族幼儿交流期间,我会充分利用这一时间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使用的重点词语,用图片的方式展现给每天陆续入园和离园的少数民族幼儿,让他们通过图片来表达汉语词语,教师并加以个别指导,纠正幼儿的发音。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幼儿能很好地掌握这些重点词语,几乎90%的幼儿都能掌握并理解在教育教学中所涉及到的重点词汇。
学习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孩子所接受的社会互动的质量和数量将会极大地影响他本身成长发展的速度。以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幼儿的确有带动幼儿相互学习的作用,而且比教师的带动更为明显,尤双语教育的意义其是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通过互动,相互学习来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是促进少数民族幼儿学习第二语言的较佳途径。例如,在我班的区域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三只蝴蝶》这个故事的手偶和小小故事机,幼儿对这一操作材料特别感兴趣,每天都有人争先恐后的去用手偶边表演边讲述故事。有一天,我发现穆赛琳娜第一个选择了这个活动,她拿起手偶一个一个套在手指上,兴致勃勃的开始讲故事,之后陆陆续续来了很多小观众,也跟着她一起讲故事中的对话,她讲完后让给了另一个幼儿艾力库提,可是艾力库提汉语能力较弱,他一边用手指表演一边含含糊糊的说着故事,这时候穆赛琳娜在旁边不断的用汉语给艾力库提讲故事中的对话,艾力库提的也很认真的跟着穆赛琳娜说着对话,同时观看的幼儿都七嘴八舌的说着故事中的对话,不管是会说还是不会说,这时候他们都在努力的说着故事中的对话。但是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这种七嘴八舌的参与性是很少的,也只有幼儿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才会大胆的学习和大胆的表现,同时潜移默化的学习了汉语,让每一位参与到活动中的幼儿都得到了不同层次的发展。
游戏活动就为幼儿提供了这样一个条件。因为在游戏中幼儿不单单是第二语言(汉语)的发展,他的母语(维语)也会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让幼儿想说、敢说、是非常重要的。当幼儿在游戏中充当某一角色时,他一定会心理放松、不紧张,敢于跟别人交往,所以他就有把自己心里想說的话,想做的事情大胆的说出来,大胆的去做,完全处在一个放松的状态当中。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们以角色为中介,模仿成人的语言、动作和表情等,来再造各种生活的情景和现象。(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红旗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