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不断发展,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朗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能力以及阅读能力的重任。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朗读能力,才能够真正有效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以及阅读能力。基于此,文章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究讨论,意在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4-012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4.061
新课改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对于学生的发展以及语文学习十分有利。
一、创造良好的朗读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
学生在进行情感表达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需要通过一些外界要素去激发。图片、声音、视频等感官刺激能够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加准确,更加感性。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有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应注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朗读教学情境,进而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在此过程中,声音、图片、视频以及实物等教学工具的运用都能够实现创造良好的朗读教学情境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合理地应用,以此保证学生能够在朗读的过程中快速进入朗读状态。
在创设良好的朗读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要在朗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创设朗读教学情境,这样才能够使朗读教学情境充分发挥作用价值;其二,要注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年龄特点创设朗读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朗读情境当中;其三,在创设朗读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借助于角色扮演教学法进行朗读教学,这样能够使整个朗读过程更加生动形象。
二、帮助学生摆脱朗读情绪,树立朗读自信心
实际上,在进行朗读教学的过程中,一部分学生对于朗读会存在畏惧情绪,这是阻碍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关键之处。很多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更为注重学生的朗读是否发音标准,是否能够巧妙地表达出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但是却没有重视帮助学生摆脱朗读的恐惧情绪,使得学生的朗读能力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朗读实际上是一个将情感放大的过程,与普通的语言表达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朗读的过程中,需要对情感进行加工,通过更加活泼生动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而很多学生却认为朗读过程过于夸张,特别是在其他人面前进行朗读时,会受到太多人的关注,因而导致一部分学生不习惯朗读,一部分学生对于朗读产生恐惧心理。
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摆脱朗读恐惧情绪,树立朗读自信心。基于此,在实际的朗读教学过程中,即使是学生的发音不够标准、情感的掌握也不够准确,只要学生敢于进行表达,敢于朗读,那么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精神方面的肯定以及认可,并且要运用严格的标准去约束学生。对于对朗读具有恐惧情绪的学生而言,教师一定要多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并且通过鼓励性的语言来激励学生,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适应朗读行为,自然而然就能够摆脱朗读的恐惧心理,最终实现对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培养。
三、教师注重提升朗读能力,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都会将教师作为模仿的对象,作为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极大地影响学生。因此,在进行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提升自身的朗读能力,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使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断提升。
首先,教师应该做到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情真挚、发音标准、音色美妙,这样学生就会受到教师的影响而开展朗读学习,并且模仿教师的朗读技巧进行朗读训练,久而久之就能够形成自己的朗读技巧。
其次,教师应形成良好的朗读练习习惯,在朗读经验不断累积的基础上,教师的朗读技巧也会越来越熟练。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影响学生。为了能够提高教师的朗读能力,学校应重视积极开展相关的朗读培训教育工作,与此同时也要注重开展相关的朗读比赛。只有教师本身具备良好的朗读能力,拥有良好的朗读技巧,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表达,积累更多的朗读经验。而教师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开展朗读比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比赛,展现自己的朗读能力,进而不断地积累实践经验,如此,自然而然使學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四、正确认知朗读的重要意义,增加学生的朗读时间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一定要注重转变自身对于阅读教学的认知,正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阅读教学环节,正确地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意义,明确朗读教学环节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够促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这样,教师就能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另外,学校也要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合理地进行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促使教师能够认真地履行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进而有效落实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教学目标。
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朗读教学环节进行创新以及优化,合理地分配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间。通常情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40分钟,建立在教材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朗读教学可以分配到5分钟到10分钟时间。在此时间段之内,教师一定要运用合理有效的朗读教学方法,将朗读教学环节每一分钟的作用价值都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五、尊重学生朗读主体地位,提高朗读的趣味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师施教的对象,同时还是教师分析探究的对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只有尊重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并且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将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状态。
另外,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而这一点单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远远不够,教师还应注重在此过程中提升朗读的趣味性,进而促使朗读教学环节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运用多元化朗读教学方法提高朗读的趣味性。其中包括朗读表演教学法、朗读比赛教学法、朗读接力教学法等丰富的朗读教学方法[1]。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将朗读教学设计成一个小游戏,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朗读的趣味性,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朗读活动当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但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在提高朗读教学趣味性的过程中,一定要抓住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够使朗读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够真正发挥其作用价值。
六、优化朗读环节评价体系,激励学生重视朗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在适当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拓展学生思维。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提高学生在朗读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优化朗读教学环节的评价体系。评价一直以来都是教学当中重要的教学手段,通过评价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同时还能够起到激励的作用价值,让学生保持良好的状态进行朗读学习。
在此过程中,首先,教师应运用优美的、富有积极促进作用的语言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表扬和鼓励,以此建立学生朗读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2]。其次,在进行朗读评价的过程中,由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不具备良好的朗读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所以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以及问题,而面对这种状况,教师一定要注重委婉地指出学生朗读的不足之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学生正确全面地认知到自己在朗读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进而使得学生的朗读能力得以有效的培养。
七、加强重视朗读基础教学,运用灵活教学方法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进行朗读的过程中离不开拼音的认识以及生字的认识,所以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一定要重视加强朗读基础教学,通过拼音训练的方式将发音的重點以及难点、要点等知识进行系统性、针对性的教学。在进行生字识别的过程中,不仅仅包括拼音教学这一方面,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查字典的良好学习习惯,避免学生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而影响朗读的顺利进行[3]。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注重增加课外阅读教学内容,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阅读量,这对于学生今后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十分有利。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认知能力以及学习经验十分有限,但是他们具备非常好的模仿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合理有效地运用模仿教学法进行朗读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朗读知识,形成一定的朗读积累。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同时,朗读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当中重要且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因此,教师应重视朗读教学,转变以往固有的教学思想,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强化学生的朗读基本功,进而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以及语文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促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晓燕.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研究[J].才智,2020(14):116.
[2]桑小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研究[J].科技资讯,2020(9):93.
[3]施雅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4):65.
[责任编辑 李爱莉]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4-012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4.061
新课改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对于学生的发展以及语文学习十分有利。
一、创造良好的朗读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
学生在进行情感表达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需要通过一些外界要素去激发。图片、声音、视频等感官刺激能够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加准确,更加感性。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有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应注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朗读教学情境,进而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在此过程中,声音、图片、视频以及实物等教学工具的运用都能够实现创造良好的朗读教学情境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合理地应用,以此保证学生能够在朗读的过程中快速进入朗读状态。
在创设良好的朗读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要在朗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创设朗读教学情境,这样才能够使朗读教学情境充分发挥作用价值;其二,要注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年龄特点创设朗读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朗读情境当中;其三,在创设朗读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借助于角色扮演教学法进行朗读教学,这样能够使整个朗读过程更加生动形象。
二、帮助学生摆脱朗读情绪,树立朗读自信心
实际上,在进行朗读教学的过程中,一部分学生对于朗读会存在畏惧情绪,这是阻碍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关键之处。很多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更为注重学生的朗读是否发音标准,是否能够巧妙地表达出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但是却没有重视帮助学生摆脱朗读的恐惧情绪,使得学生的朗读能力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朗读实际上是一个将情感放大的过程,与普通的语言表达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朗读的过程中,需要对情感进行加工,通过更加活泼生动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而很多学生却认为朗读过程过于夸张,特别是在其他人面前进行朗读时,会受到太多人的关注,因而导致一部分学生不习惯朗读,一部分学生对于朗读产生恐惧心理。
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摆脱朗读恐惧情绪,树立朗读自信心。基于此,在实际的朗读教学过程中,即使是学生的发音不够标准、情感的掌握也不够准确,只要学生敢于进行表达,敢于朗读,那么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精神方面的肯定以及认可,并且要运用严格的标准去约束学生。对于对朗读具有恐惧情绪的学生而言,教师一定要多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并且通过鼓励性的语言来激励学生,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适应朗读行为,自然而然就能够摆脱朗读的恐惧心理,最终实现对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培养。
三、教师注重提升朗读能力,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都会将教师作为模仿的对象,作为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极大地影响学生。因此,在进行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提升自身的朗读能力,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使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断提升。
首先,教师应该做到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情真挚、发音标准、音色美妙,这样学生就会受到教师的影响而开展朗读学习,并且模仿教师的朗读技巧进行朗读训练,久而久之就能够形成自己的朗读技巧。
其次,教师应形成良好的朗读练习习惯,在朗读经验不断累积的基础上,教师的朗读技巧也会越来越熟练。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影响学生。为了能够提高教师的朗读能力,学校应重视积极开展相关的朗读培训教育工作,与此同时也要注重开展相关的朗读比赛。只有教师本身具备良好的朗读能力,拥有良好的朗读技巧,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表达,积累更多的朗读经验。而教师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开展朗读比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比赛,展现自己的朗读能力,进而不断地积累实践经验,如此,自然而然使學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四、正确认知朗读的重要意义,增加学生的朗读时间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一定要注重转变自身对于阅读教学的认知,正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阅读教学环节,正确地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意义,明确朗读教学环节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够促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这样,教师就能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另外,学校也要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合理地进行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促使教师能够认真地履行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进而有效落实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教学目标。
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朗读教学环节进行创新以及优化,合理地分配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间。通常情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40分钟,建立在教材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朗读教学可以分配到5分钟到10分钟时间。在此时间段之内,教师一定要运用合理有效的朗读教学方法,将朗读教学环节每一分钟的作用价值都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五、尊重学生朗读主体地位,提高朗读的趣味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师施教的对象,同时还是教师分析探究的对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只有尊重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并且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将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状态。
另外,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而这一点单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远远不够,教师还应注重在此过程中提升朗读的趣味性,进而促使朗读教学环节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运用多元化朗读教学方法提高朗读的趣味性。其中包括朗读表演教学法、朗读比赛教学法、朗读接力教学法等丰富的朗读教学方法[1]。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将朗读教学设计成一个小游戏,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朗读的趣味性,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朗读活动当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但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在提高朗读教学趣味性的过程中,一定要抓住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够使朗读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够真正发挥其作用价值。
六、优化朗读环节评价体系,激励学生重视朗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在适当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拓展学生思维。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提高学生在朗读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优化朗读教学环节的评价体系。评价一直以来都是教学当中重要的教学手段,通过评价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同时还能够起到激励的作用价值,让学生保持良好的状态进行朗读学习。
在此过程中,首先,教师应运用优美的、富有积极促进作用的语言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表扬和鼓励,以此建立学生朗读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2]。其次,在进行朗读评价的过程中,由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不具备良好的朗读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所以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以及问题,而面对这种状况,教师一定要注重委婉地指出学生朗读的不足之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学生正确全面地认知到自己在朗读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进而使得学生的朗读能力得以有效的培养。
七、加强重视朗读基础教学,运用灵活教学方法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进行朗读的过程中离不开拼音的认识以及生字的认识,所以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一定要重视加强朗读基础教学,通过拼音训练的方式将发音的重點以及难点、要点等知识进行系统性、针对性的教学。在进行生字识别的过程中,不仅仅包括拼音教学这一方面,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查字典的良好学习习惯,避免学生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而影响朗读的顺利进行[3]。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注重增加课外阅读教学内容,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阅读量,这对于学生今后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十分有利。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认知能力以及学习经验十分有限,但是他们具备非常好的模仿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合理有效地运用模仿教学法进行朗读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朗读知识,形成一定的朗读积累。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同时,朗读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当中重要且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因此,教师应重视朗读教学,转变以往固有的教学思想,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强化学生的朗读基本功,进而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以及语文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促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晓燕.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研究[J].才智,2020(14):116.
[2]桑小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研究[J].科技资讯,2020(9):93.
[3]施雅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4):65.
[责任编辑 李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