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应当立足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启发方式利用语言文字独特的魅力,通过浅显易懂的事例启发学生,使之能够正确有效的展开相关知识的自主学习。
关键词:启发方式 语言文字 浅显易懂 时机恰当 自主学习
在教学活动中,为了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索思考,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往往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启发,以引导学生朝一定方向思考,从而得出恰当的结论。启发式教学早已有之,《论语·述而》中提到"不愤不发,不悱不发"。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所起到的作用应当是引导作用,而不能是一言堂。德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1790-1866)说过类似的话:"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又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现代教育所重视的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具有的主动性,独立性。
一.语文教学中主要的启发方式
总结前人的经验,在教学活动中,常用到的启发方式有:
1.设疑法。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时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也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设疑不同于一般的課堂提问。它不是让学生马上回答,而是设法造成思维上的悬念,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状态,进而激发解疑的动因和兴趣。
2.研讨法。教师将启发贯穿于讲练中,通过循循善诱,步步启发,调动全体学生的思维共同研究、讨论、分析、解决问题或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自己分组讨论,利用集体的智慧来解决问题。这一方法在理解课文和处理难点问题上较为常用且效果明显,特别在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尤为有效。
3.故谬法。教师在讲授知识的重点、关键处,故意出现错误,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启发学生思维。如在讲授完某一知识点后,故意在第二次讲授时候制造错误,以此引起学生的警觉,加深印象。但这种方法不可多用,否则容易造成学生思维混乱。
4.对比法。强烈、鲜明的对比往往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这种方法一般用来帮助学生区别那些似是而非,看来起差不多但实际上有较大区别、容易混淆的知识内容。对比法尤其在熟识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多义字等的教学中非常有效。
5.暗示法。课堂教学时,当学生思维出现故障时,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等种种方法,给学生以暗示,或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让他能顺利解决某一问题;或提醒学生思维中出现某些偏差,让他们迅速回到正确的思路上来。如教师在处理课文时可把课文中的重点、难点以及一些关键词按段落板书在黑板上,这样在之后让学生复述课文时,如果学生遇到困难老师就可以用板书来暗示内容,帮助学生完成复述。比如在复述《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时,由于篇幅较长,学生思路比较零乱,可在学生思维混乱时候在黑板上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下"皇帝爱衣;骗子加班;骗子献衣;皇帝穿衣;大家吹捧;揭穿骗局"这些关键词语,暗示学生故事的发展脉络。如果教师自身有较强的表演天赋,也可通过动作更直观的来暗示学生,比如穿衣的动作,织布的动作等等来提醒学生。
6.类比法。利用某类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之处,启发学生从甲物联想到乙物,并学会运用甲物的分析方法来分析乙物。这是我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同类的事物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感性认知,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如《在山的那边》一课中,文中主要有三个意象:山、海、爬山。如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表面意思下的深层含义,一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在教授此课时,我用了一句学生非常熟悉的话启发学生--书山有路勤为径。我将此句写在黑板上,并给"山"字加上着重号。是想启发学生,书山的"山"是指学习过程中所碰到的困难,那么在人生征途中所遇到的"山"又是什么呢?绝大部分学生立刻恍然大物,后面的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应当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为主
启发式教学中采用了适当的方法,还应当选择符合本学科特色的工具。如图片、音像制品、多媒体动态演示等,这些都能很好的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语文当前的定位为工具学科(近来争论较大),相对数学、物理或者化学等学科而言,是以语言文字为主要对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是感性上的认知。
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思维启发时,要用优美简洁,通俗易懂的言语和文字。
所谓通俗易懂,即教师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哪些是学生能够理解的,哪些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且要和所要启发的知识点有联系。否则就成了漫无边际的泛泛而谈。
三.选择恰当的时机来启发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时,一定要讲究方法和技巧,不能误把"满堂问"当作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技巧的法宝。启发式的提问,仅仅是启发教学方法与技巧的一种形式和方法,而不是它的全部。"满堂问"看起来很"热闹",其实如果不注意设问的对象、质量、层次,不注意启发的目的,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样子,一个架式,学生没有进入被启发的角色,这样的问,问得再多,效果也不会大甚至是浪费时间。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教学中的启发,一定要把握时机,该使用的时候可以用上,不该用的时候就不要使用。有时,教师不置一言,没有提出什么问题。但是通过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仅仅作出某种暗示,都会诱发学生的思路和联想,同样具有启发性,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四.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就是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我们为什么要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学生思维这一方法?就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斯多惠他认为"教育就是引导",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只有在起引导作用时,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儿童的主动性。"他建议:教学要采用发展的方法,即启发学生的智力,使他们能够"探求、考虑、判断、发现。"他的名言是:"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
参考书目:
《论语》
《朱子语类》卷十一朱熹(宋)
《德国教师培养指南》第斯多惠(德)
关键词:启发方式 语言文字 浅显易懂 时机恰当 自主学习
在教学活动中,为了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索思考,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往往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启发,以引导学生朝一定方向思考,从而得出恰当的结论。启发式教学早已有之,《论语·述而》中提到"不愤不发,不悱不发"。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所起到的作用应当是引导作用,而不能是一言堂。德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1790-1866)说过类似的话:"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又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现代教育所重视的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具有的主动性,独立性。
一.语文教学中主要的启发方式
总结前人的经验,在教学活动中,常用到的启发方式有:
1.设疑法。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时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也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设疑不同于一般的課堂提问。它不是让学生马上回答,而是设法造成思维上的悬念,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状态,进而激发解疑的动因和兴趣。
2.研讨法。教师将启发贯穿于讲练中,通过循循善诱,步步启发,调动全体学生的思维共同研究、讨论、分析、解决问题或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自己分组讨论,利用集体的智慧来解决问题。这一方法在理解课文和处理难点问题上较为常用且效果明显,特别在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尤为有效。
3.故谬法。教师在讲授知识的重点、关键处,故意出现错误,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启发学生思维。如在讲授完某一知识点后,故意在第二次讲授时候制造错误,以此引起学生的警觉,加深印象。但这种方法不可多用,否则容易造成学生思维混乱。
4.对比法。强烈、鲜明的对比往往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这种方法一般用来帮助学生区别那些似是而非,看来起差不多但实际上有较大区别、容易混淆的知识内容。对比法尤其在熟识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多义字等的教学中非常有效。
5.暗示法。课堂教学时,当学生思维出现故障时,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等种种方法,给学生以暗示,或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让他能顺利解决某一问题;或提醒学生思维中出现某些偏差,让他们迅速回到正确的思路上来。如教师在处理课文时可把课文中的重点、难点以及一些关键词按段落板书在黑板上,这样在之后让学生复述课文时,如果学生遇到困难老师就可以用板书来暗示内容,帮助学生完成复述。比如在复述《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时,由于篇幅较长,学生思路比较零乱,可在学生思维混乱时候在黑板上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下"皇帝爱衣;骗子加班;骗子献衣;皇帝穿衣;大家吹捧;揭穿骗局"这些关键词语,暗示学生故事的发展脉络。如果教师自身有较强的表演天赋,也可通过动作更直观的来暗示学生,比如穿衣的动作,织布的动作等等来提醒学生。
6.类比法。利用某类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之处,启发学生从甲物联想到乙物,并学会运用甲物的分析方法来分析乙物。这是我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同类的事物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感性认知,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如《在山的那边》一课中,文中主要有三个意象:山、海、爬山。如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表面意思下的深层含义,一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在教授此课时,我用了一句学生非常熟悉的话启发学生--书山有路勤为径。我将此句写在黑板上,并给"山"字加上着重号。是想启发学生,书山的"山"是指学习过程中所碰到的困难,那么在人生征途中所遇到的"山"又是什么呢?绝大部分学生立刻恍然大物,后面的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应当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为主
启发式教学中采用了适当的方法,还应当选择符合本学科特色的工具。如图片、音像制品、多媒体动态演示等,这些都能很好的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语文当前的定位为工具学科(近来争论较大),相对数学、物理或者化学等学科而言,是以语言文字为主要对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是感性上的认知。
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思维启发时,要用优美简洁,通俗易懂的言语和文字。
所谓通俗易懂,即教师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哪些是学生能够理解的,哪些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且要和所要启发的知识点有联系。否则就成了漫无边际的泛泛而谈。
三.选择恰当的时机来启发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时,一定要讲究方法和技巧,不能误把"满堂问"当作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技巧的法宝。启发式的提问,仅仅是启发教学方法与技巧的一种形式和方法,而不是它的全部。"满堂问"看起来很"热闹",其实如果不注意设问的对象、质量、层次,不注意启发的目的,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样子,一个架式,学生没有进入被启发的角色,这样的问,问得再多,效果也不会大甚至是浪费时间。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教学中的启发,一定要把握时机,该使用的时候可以用上,不该用的时候就不要使用。有时,教师不置一言,没有提出什么问题。但是通过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仅仅作出某种暗示,都会诱发学生的思路和联想,同样具有启发性,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四.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就是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我们为什么要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学生思维这一方法?就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斯多惠他认为"教育就是引导",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只有在起引导作用时,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儿童的主动性。"他建议:教学要采用发展的方法,即启发学生的智力,使他们能够"探求、考虑、判断、发现。"他的名言是:"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
参考书目:
《论语》
《朱子语类》卷十一朱熹(宋)
《德国教师培养指南》第斯多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