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行大学生党建工作发展中的问题研究,对于加强和改善大学生党建工作,提高大学 生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规范性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与此同时,对于推动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建设和谐校园、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协调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X学院为例,通过党建工作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X学院的党建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党建工作;和谐校园
一、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X学院1998人,目前党员人数32人,占全院总人数的16%。本次共计发放调查问卷 200份,回收有效问卷 197份,回收率为 98.5%,其中有效问卷194份,有效率97%。问卷中有涉及对学生入党动机的分析、对党组织开展活动状况以及对党务工作者评价,具体如下:
(一)受社会各种思潮的冲击,入党动机多样化
根据问卷调查分析,目前学生的入党动机呈现多样化,2886%的学生认为入党有利于今后学业的发展和就业的选择;28.35%的学生认为入党是一种荣誉而入党;只有18.04%的学生入党动机端正。可見在新形势下,收各种思潮和外界思想的影响入党动机多样化且利益化。
(二)党员发展比例较低,学生入党积极性受挫
学生在校期间能成为党员,是一种对自己的肯定,代表着正能量。学生党员具有标杆和导向作用。但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目前党员发展比例较低,很多力求上进的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很高,老师与学生的民主测评也很不错,但由于受党员发展名额的限制,不能别吸纳到党组织中。
(三)发展党员考察标准单一,发展党员质量相对降低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为确保党员发展的质量,40%以上的学生认为应当把政治标准作为发展党员的首要标准,其次才是学习成绩,参加实践活动。在学生党员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偏重业务能力素质,而忽视思想政治品德素质,把学生的学习成绩、英语过级等作为入党的先决条件,资格审查流于形式,这就不能把品学兼优、思想道德素质高的学生吸纳到党组织中来,导致学生党员的素质相对降低。
(四)党组织开展活动创新程度不够,效果不佳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0.51%受调查者认为,所在党组织日常能正常开展活动,但认为创新不够。大学生基层党组织的活动还停留在学文件,学精神这种形式上、学习内容缺乏创新性,活动形式单一,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被动学习和被动参与状态,很少进行主动思考和讨论,导致活动缺乏吸引力,大学生党员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效果不佳。
(五)党务工作者身份不明晰,分身乏术
目前存在着“一人多岗,身兼数职”的情况,在人员配备方面不能很好的满足学生党建工作的发展和需要。造成学生党建工作力量弱化,党的组织力、影响力受到削弱。党组织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大多数党务工作者为兼职党支部的支委,身兼较多事务性工作,这就造成了党务工作者虽然有工作积极性,但精力有限,无法对党建工作全身心的投入,这就导致了党建工作流于形式,应付差事,不够深入,根据问卷调查显示,5051%的受调查着者认为,党务工作者“有工作激情,但兼任工作过多,无法对党建工作倾注更多的精力”。
(六)党员教育管理不系统不规范
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根据问卷调查显示47.93%的受调查者认为所在党组织认为对于党员疏于管理,未形成系统、规范的的管理体制。学生具有思维活跃、需求变化多样等特征未针对其特征进行“因地制宜”的管理教育。导致学生党员入党后的继续再教育松弛、懈怠,教育效果不明显。
二、提升党建工作实效性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建设,促进入党动机纯洁化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加强了思想教育和建设,才有可能为行动指明方向,因此应当时俱进,因地制宜的加强学生的思想建设。将党的先进思想文化、方针政策让学生入脑入心,吸收消化,通过各种形式学习,如进行知识竞赛,开展主题演讲等形式学习党的先进文化,理论方针政策,讲理论转化为行动的先导和指南。
(二)提升党员发展质量和比例,注重考察标准全面性
以《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提出的发展党员新十六字方针:“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为指导,在保证发展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发展党员的数量,使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处处开花,树立典型,影响和引导更多的学生向党组织靠拢。另一方面发展党员的考察标准应全面化,不能以“学习成绩”、“考级、考证,工作能力”来“论英雄”,建立全面的党员发展考察量化标准。
(三)丰富和创新党组织学习内容及活动形式,增强吸引力
目前所开展的学习活动仍然只是讲述一般性的党的知识,因此,应当丰富学习内容及形式,将学习的形式“动”“静”结合,既有集中的学习讨论,也有“走出去”的参观学习活动,例如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根据时间节点组织缅怀先烈,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让学习和活动的意义更加生和深刻,增强党组织学习的效果和吸引力。
(四)打造党务工作者专职化和专业化
加强党务工作者的学习培训,努力提高党务干部的综合素质。党建工作者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务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党性修养,工作热情程度都会影响大学生对党组织的认知,因此应当打造具有一定规模、年龄结构合理、专兼职相结合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增强使党务工作的时效性。
(五)加强党员的监督、考核和教育的连续性,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成为党员并不等同进了“保险箱”,成为党员后的再教育有助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针对普遍存在的“重发展,轻教育”的现象,力争实现学习教育的常态化,大学生党员正处于世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思想还不成熟,在加入党组织后很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放松思想方面的改造,导致入党前后思想和行为脱节。因此,必 须把对大学生党员的入党前,入党时、入党后的教育统一起来,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统筹规划。
参考文献:
[1]棒兰.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大学生;党建工作;和谐校园
一、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X学院1998人,目前党员人数32人,占全院总人数的16%。本次共计发放调查问卷 200份,回收有效问卷 197份,回收率为 98.5%,其中有效问卷194份,有效率97%。问卷中有涉及对学生入党动机的分析、对党组织开展活动状况以及对党务工作者评价,具体如下:
(一)受社会各种思潮的冲击,入党动机多样化
根据问卷调查分析,目前学生的入党动机呈现多样化,2886%的学生认为入党有利于今后学业的发展和就业的选择;28.35%的学生认为入党是一种荣誉而入党;只有18.04%的学生入党动机端正。可見在新形势下,收各种思潮和外界思想的影响入党动机多样化且利益化。
(二)党员发展比例较低,学生入党积极性受挫
学生在校期间能成为党员,是一种对自己的肯定,代表着正能量。学生党员具有标杆和导向作用。但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目前党员发展比例较低,很多力求上进的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很高,老师与学生的民主测评也很不错,但由于受党员发展名额的限制,不能别吸纳到党组织中。
(三)发展党员考察标准单一,发展党员质量相对降低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为确保党员发展的质量,40%以上的学生认为应当把政治标准作为发展党员的首要标准,其次才是学习成绩,参加实践活动。在学生党员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偏重业务能力素质,而忽视思想政治品德素质,把学生的学习成绩、英语过级等作为入党的先决条件,资格审查流于形式,这就不能把品学兼优、思想道德素质高的学生吸纳到党组织中来,导致学生党员的素质相对降低。
(四)党组织开展活动创新程度不够,效果不佳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0.51%受调查者认为,所在党组织日常能正常开展活动,但认为创新不够。大学生基层党组织的活动还停留在学文件,学精神这种形式上、学习内容缺乏创新性,活动形式单一,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被动学习和被动参与状态,很少进行主动思考和讨论,导致活动缺乏吸引力,大学生党员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效果不佳。
(五)党务工作者身份不明晰,分身乏术
目前存在着“一人多岗,身兼数职”的情况,在人员配备方面不能很好的满足学生党建工作的发展和需要。造成学生党建工作力量弱化,党的组织力、影响力受到削弱。党组织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大多数党务工作者为兼职党支部的支委,身兼较多事务性工作,这就造成了党务工作者虽然有工作积极性,但精力有限,无法对党建工作全身心的投入,这就导致了党建工作流于形式,应付差事,不够深入,根据问卷调查显示,5051%的受调查着者认为,党务工作者“有工作激情,但兼任工作过多,无法对党建工作倾注更多的精力”。
(六)党员教育管理不系统不规范
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根据问卷调查显示47.93%的受调查者认为所在党组织认为对于党员疏于管理,未形成系统、规范的的管理体制。学生具有思维活跃、需求变化多样等特征未针对其特征进行“因地制宜”的管理教育。导致学生党员入党后的继续再教育松弛、懈怠,教育效果不明显。
二、提升党建工作实效性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建设,促进入党动机纯洁化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加强了思想教育和建设,才有可能为行动指明方向,因此应当时俱进,因地制宜的加强学生的思想建设。将党的先进思想文化、方针政策让学生入脑入心,吸收消化,通过各种形式学习,如进行知识竞赛,开展主题演讲等形式学习党的先进文化,理论方针政策,讲理论转化为行动的先导和指南。
(二)提升党员发展质量和比例,注重考察标准全面性
以《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提出的发展党员新十六字方针:“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为指导,在保证发展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发展党员的数量,使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处处开花,树立典型,影响和引导更多的学生向党组织靠拢。另一方面发展党员的考察标准应全面化,不能以“学习成绩”、“考级、考证,工作能力”来“论英雄”,建立全面的党员发展考察量化标准。
(三)丰富和创新党组织学习内容及活动形式,增强吸引力
目前所开展的学习活动仍然只是讲述一般性的党的知识,因此,应当丰富学习内容及形式,将学习的形式“动”“静”结合,既有集中的学习讨论,也有“走出去”的参观学习活动,例如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根据时间节点组织缅怀先烈,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让学习和活动的意义更加生和深刻,增强党组织学习的效果和吸引力。
(四)打造党务工作者专职化和专业化
加强党务工作者的学习培训,努力提高党务干部的综合素质。党建工作者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务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党性修养,工作热情程度都会影响大学生对党组织的认知,因此应当打造具有一定规模、年龄结构合理、专兼职相结合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增强使党务工作的时效性。
(五)加强党员的监督、考核和教育的连续性,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成为党员并不等同进了“保险箱”,成为党员后的再教育有助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针对普遍存在的“重发展,轻教育”的现象,力争实现学习教育的常态化,大学生党员正处于世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思想还不成熟,在加入党组织后很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放松思想方面的改造,导致入党前后思想和行为脱节。因此,必 须把对大学生党员的入党前,入党时、入党后的教育统一起来,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统筹规划。
参考文献:
[1]棒兰.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