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是当前基础教育领域提出的培养要求。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这一理念,贯彻新课标精神,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积极情感,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在课堂组织中,教师要面对全体学生,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促使学生主动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得学生学会学习,而不只是学会知识,为学生以后的良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集中词汇教学,树立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优势
“心理优势”是心理活动所发挥出来的压倒一切的力量。人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能树立起“心理优势”,明确奋斗目标,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目前的新课标教材以单元的形式,将所有的生词一览无余,创造了集中教学词汇的前提。对学生进行全面集中的词汇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并有利于学生发现多数单词的拼读规则。在没有进入正式的教材资源之前,先解决了学生的心理障碍,学生一旦打开单元内容,熟悉的气息会扑面而来,这会触发学生的心理优势,使得学生很容易形成竞争意识,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甚至创新精神,识记单词的能力也会大大提高。因为有了最基础的单词做底座,课堂上学生竞相回答问题的场面就不再只是梦想,从而能真正的变“要我学”为“我愿学”、“我乐学”,从根源上消除学生学习英语的畏惧情绪,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大脑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充分发挥优势机体的潜能,树立英语学习的优势心理。
二、培养发散思维,人人参与课堂教学
发散思维是依据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使思维不局限于常规,广开思路,充分想象,探索多种途径的思维形式,它的主要特征是求异性和多样性。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份。”发散思维除去具有思维的一般属性外,其最大特点就是发散性,即对问题不急于归一,而是提出各方面的设想。新课标教材的设计非常适合学生发散思维。学生的答案不必受到局限,对学生的任何一种合乎题意的回答教师都要尽量给予肯定,帮助学生独立探索。在合适的时候,又可以让学生在独立思想的基础上,集体讨论,集思广益,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得出最佳的组合答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种发散思维的学习中获得了丰润的土壤,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又会升华到自我探究实践能力的提高。这样既能培养学生主动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也能满足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管理共享的权利,使自己觉察到自己有能力参与教学、管理好教学过程。无论学生是否意识到,他们始终控制着自己的学习,从而达到了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高度统一。
三、合理有效地使用任务型教学,进行以人为本的情感教育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识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TBLT)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进入21世纪后,这种“用语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学理念逐渐进入了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尤其是教育部制订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这说明任务型教学是我国外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走向。任务型教学强调以人为本,它几乎就是新课标教材的灵魂教学法。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指出了以人为本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在进行任务的设计时,要注意对学生情感的触动,设计要更具体化,尽量使得学生对任务的内容产生亲近感、成就感,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比如在高一年级上册的Unit1中,我设计了一个任务,要求全班同学都把某位同学看作最好的朋友,并表述为什么他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在这个过程中,被选中的同学往往人气大涨,其英语表达愿望在同学们的称赞声中会飞速增长。这样,既很好地练习了比较级,又很好地从正面使得同学们进行了沟通,达到了美好情感的教育,当学生的热情燃烧起来后,他们的思维也被激活了,潜能得到了发挥。除此之外,还可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比如小组活动、配对活动等)共享资源,互助合作,从做中学,在学中用,让学生能够进行充分的自主实践,在宽松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当然,以人为本的任务型教学法融入到生活中并反馈到课堂上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需要我们教育者彻底改变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自身英语素养,平等亲切地对待学生。
四、课堂教学中活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大家都知道,教无定法,合适的就是最好的。这就是说,在教学中,富有启发性的、促进学生理解的讲授法并无什么不妥,而超越学生实际的、缺乏逻辑意义的发问恐怕也是行不通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法带动教法。在课堂教学中,正确的使用教法,往往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英语教师,要能够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法,比如交际法、小组法、情趣教学法、快乐教学法、手势法等。不论哪种教法,都不能偏离以学生为中心,在PPT课件盛行的今天,不应只求丰盛、多彩,更要注重实质、实效,在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课件应退居辅助地位,教师应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而不是展示课件。择优选择教学方法,我们还必须根据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遵循教学的科学规律,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不同的教学方法所适用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以现代的教学思想为指导、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各种教学方法的特征,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这是我们中学英语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五、用非言语行为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非言语行为是言语行为的重要补充和强化手段,也是优化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自从人有了师生关系,语言便成为教师的工具,教师语言的启发性、准确性、生动性、逻辑性,对教学取得成功很关键。但是教师还必须注意英语教学的基本特征是实践性和交际性,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综合能力的平衡发展,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得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面对班级大、课时紧和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矛盾,最简单可行的办法就是简化教学语言,把时间更多地还给学生。在从非言语行为对简化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优化教学效果的角度来看,英语教师使用诸如身势行为、手势行为、目光语行为、实物演示等非言语行为具有可行性与必要性。非言语行为对于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都具有潜在的信息价值或有意义的刺激。
新课标英语教材的设计更适合教师对非言语行为的使用。身势是无声的语言,与学生的距离、自己服装的搭配、面目的神采等,都可以让学生读出你的要求、喜爱、关心、信任和评价。而手势行为,在教学数字(比如时间、日期、年龄)、层递关系(第一、第二等)时尤其重要,教师可以通过手势给学生以暗示、提醒或点拨,避免使得学生尴尬难堪,减轻学生的不良情绪比如压抑感。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学的高层次就是心灵的交流与和谐,目光语行为可以表示肯定、否定、肯定中有期待、否定中有鼓励、亲切中有严肃、容忍中有警告等,把爱心、微笑、激励传递给学生,赢得他们的承认和信任,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心态。非言语行为避免了言语重复的乏味,又可以使得学生印象深刻,达到优化课堂的效果,并能从侧面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
一、集中词汇教学,树立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优势
“心理优势”是心理活动所发挥出来的压倒一切的力量。人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能树立起“心理优势”,明确奋斗目标,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目前的新课标教材以单元的形式,将所有的生词一览无余,创造了集中教学词汇的前提。对学生进行全面集中的词汇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并有利于学生发现多数单词的拼读规则。在没有进入正式的教材资源之前,先解决了学生的心理障碍,学生一旦打开单元内容,熟悉的气息会扑面而来,这会触发学生的心理优势,使得学生很容易形成竞争意识,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甚至创新精神,识记单词的能力也会大大提高。因为有了最基础的单词做底座,课堂上学生竞相回答问题的场面就不再只是梦想,从而能真正的变“要我学”为“我愿学”、“我乐学”,从根源上消除学生学习英语的畏惧情绪,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大脑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充分发挥优势机体的潜能,树立英语学习的优势心理。
二、培养发散思维,人人参与课堂教学
发散思维是依据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使思维不局限于常规,广开思路,充分想象,探索多种途径的思维形式,它的主要特征是求异性和多样性。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份。”发散思维除去具有思维的一般属性外,其最大特点就是发散性,即对问题不急于归一,而是提出各方面的设想。新课标教材的设计非常适合学生发散思维。学生的答案不必受到局限,对学生的任何一种合乎题意的回答教师都要尽量给予肯定,帮助学生独立探索。在合适的时候,又可以让学生在独立思想的基础上,集体讨论,集思广益,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得出最佳的组合答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种发散思维的学习中获得了丰润的土壤,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又会升华到自我探究实践能力的提高。这样既能培养学生主动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也能满足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管理共享的权利,使自己觉察到自己有能力参与教学、管理好教学过程。无论学生是否意识到,他们始终控制着自己的学习,从而达到了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高度统一。
三、合理有效地使用任务型教学,进行以人为本的情感教育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识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TBLT)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进入21世纪后,这种“用语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学理念逐渐进入了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尤其是教育部制订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这说明任务型教学是我国外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走向。任务型教学强调以人为本,它几乎就是新课标教材的灵魂教学法。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指出了以人为本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在进行任务的设计时,要注意对学生情感的触动,设计要更具体化,尽量使得学生对任务的内容产生亲近感、成就感,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比如在高一年级上册的Unit1中,我设计了一个任务,要求全班同学都把某位同学看作最好的朋友,并表述为什么他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在这个过程中,被选中的同学往往人气大涨,其英语表达愿望在同学们的称赞声中会飞速增长。这样,既很好地练习了比较级,又很好地从正面使得同学们进行了沟通,达到了美好情感的教育,当学生的热情燃烧起来后,他们的思维也被激活了,潜能得到了发挥。除此之外,还可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比如小组活动、配对活动等)共享资源,互助合作,从做中学,在学中用,让学生能够进行充分的自主实践,在宽松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当然,以人为本的任务型教学法融入到生活中并反馈到课堂上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需要我们教育者彻底改变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自身英语素养,平等亲切地对待学生。
四、课堂教学中活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大家都知道,教无定法,合适的就是最好的。这就是说,在教学中,富有启发性的、促进学生理解的讲授法并无什么不妥,而超越学生实际的、缺乏逻辑意义的发问恐怕也是行不通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法带动教法。在课堂教学中,正确的使用教法,往往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英语教师,要能够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法,比如交际法、小组法、情趣教学法、快乐教学法、手势法等。不论哪种教法,都不能偏离以学生为中心,在PPT课件盛行的今天,不应只求丰盛、多彩,更要注重实质、实效,在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课件应退居辅助地位,教师应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而不是展示课件。择优选择教学方法,我们还必须根据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遵循教学的科学规律,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不同的教学方法所适用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以现代的教学思想为指导、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各种教学方法的特征,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这是我们中学英语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五、用非言语行为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非言语行为是言语行为的重要补充和强化手段,也是优化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自从人有了师生关系,语言便成为教师的工具,教师语言的启发性、准确性、生动性、逻辑性,对教学取得成功很关键。但是教师还必须注意英语教学的基本特征是实践性和交际性,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综合能力的平衡发展,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得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面对班级大、课时紧和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矛盾,最简单可行的办法就是简化教学语言,把时间更多地还给学生。在从非言语行为对简化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优化教学效果的角度来看,英语教师使用诸如身势行为、手势行为、目光语行为、实物演示等非言语行为具有可行性与必要性。非言语行为对于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都具有潜在的信息价值或有意义的刺激。
新课标英语教材的设计更适合教师对非言语行为的使用。身势是无声的语言,与学生的距离、自己服装的搭配、面目的神采等,都可以让学生读出你的要求、喜爱、关心、信任和评价。而手势行为,在教学数字(比如时间、日期、年龄)、层递关系(第一、第二等)时尤其重要,教师可以通过手势给学生以暗示、提醒或点拨,避免使得学生尴尬难堪,减轻学生的不良情绪比如压抑感。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学的高层次就是心灵的交流与和谐,目光语行为可以表示肯定、否定、肯定中有期待、否定中有鼓励、亲切中有严肃、容忍中有警告等,把爱心、微笑、激励传递给学生,赢得他们的承认和信任,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心态。非言语行为避免了言语重复的乏味,又可以使得学生印象深刻,达到优化课堂的效果,并能从侧面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