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贵有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实效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以期为我们以后新课程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化学 问题意识 培养策略
在教师进行问题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始终保持这样一种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产生新问题去,使学生的大脑始终能够保持在一种思考状态,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他们才会对知识进行更深刻的学习。
一、培养学生提问的动机
1、爱护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喜欢提问
强烈的好奇心能导致问题意识的产生,培养好奇心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的重要措施。实际教学中从最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化学知识着手,最能培养学生从平常生活中追根溯源、发现问题的意识。化学教学中还有一些异常的实验现象存在。如在学习Na2O2时,先介绍用水点火和二氧化碳点火。学生求知的欲望一下子调动起来,学生就产生了很多问题。“水和二氧化碳不是用来灭火的吗?”“要是金属钠着火该怎么办?”后来学习Na2O2的性质及用途时,学生都很活跃,效果自然就好了。
2、创设自由和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敢于提问
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于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能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中只有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双方以对话、包容、平等的关系相处,积极主动配合,学生才能敢想、敢问、敢说。有了这样的适宜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和显示。例如,在讲H2S气体的性质时,讲到硫化氢气体无色有臭鸡蛋气味,如何鉴别H2S气体时,有学生说这很简单,只要鼻子闻一下就可以。教师追问:能用鼻子直接闻吗?让学生展开讨论,同学们经过仔细讨论,得出结论:这样不行,因为H2S气体有毒。这样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课上留出问题空间,让学生产生问题
学生的很多问题都是在老师的讲解中产生的,它们中的大部分停留是短暂的,很多问题都不了了之。虽然有一些老师在接着的讲解中已经解决,但却错失了学生产生问题的良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如介绍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时,除去食盐中含有的可溶性的杂质氯化钙、氯化镁及一些硫酸盐。可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自己设计方案,然后全体同学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提问的习惯。此外,老师在讲解时,不要讲得太满,给学生留下自学的空间,思考的余地。
三、营造化学教学的“趣味场”,为学生的独立思考提供驱动力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它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是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创新、发展思维、激发主动学习的原动力。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如在学习Na2O2时,可先演示滴水点火和吹气点火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中产生了许多问题,迫切想知道答案,由此开始独立思考。
四、加强学生思维的训练
目前,很多教师发现,现代的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很少有问题意识。尽管我们越来越注重教师课堂提问技能的培养,但仍局限在课堂教学“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言语交流活动中。这势必影响着教学效果的最优发挥。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硫时,从二氧化硫的组成与结构可以断定它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当老师再介绍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后,学生会演绎出“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后又褪色”的结论。将其通入石蕊试液中现象到底会怎样呢?当学生看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时,学生的好奇心得到了极大的调动。此时,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回忆氯气通人紫色石蕊试液的现象,从而分析二氧化硫和氯气的漂白原理有何不同,最终使他们获得了求知与探索方面的极大满足,使之学习兴趣有进一步的提高。
五、加强教师的示范与指导
1、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途径
在备课和教学中,教师应随时自然地进行“心理换位”。可设想自己处在学生的地位,能提出哪些方面的问题,给学生以启发。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应给学生敢于提问的机会,除了对敢于向老师提问的学生进行表扬与鼓励外,还应根据课堂中出现的意外情况抓住机会鼓励学生提问。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出现了笔误或者知识性错误,一旦发现后不要立即向学生声明,更不能刻意隐瞒,要让学生分析有没有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3、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问题情景
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问题情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根据教学的具体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用形象的动画、直观的图表、生动的演示来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引导学生提出并主动去探究“为什么”,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利用多种媒体,提供多种情景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提供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通过相互的启发、交流,并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发表意见,形成观点,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在对比中创设问题情境
由于化学实验的直观性,通过对比实验或实验现象与旧知识的矛盾,可引发学生的质疑心理。例如:在《盐类水解》教学中,开始时让学生先做一个实验,分别向三支洁净的试管中注人2-3m1NaCl溶液、NH4C1溶液和CH3COONa溶液,然后滴人紫色石蕊试液,学生会发现三支试管中颜色不同,这与初中所学盐类呈中性相矛盾,学生的疑问自然就产生了。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产生新问题去,使学生的大脑始终能够保持在一种思考状态,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化学 问题意识 培养策略
在教师进行问题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始终保持这样一种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产生新问题去,使学生的大脑始终能够保持在一种思考状态,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他们才会对知识进行更深刻的学习。
一、培养学生提问的动机
1、爱护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喜欢提问
强烈的好奇心能导致问题意识的产生,培养好奇心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的重要措施。实际教学中从最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化学知识着手,最能培养学生从平常生活中追根溯源、发现问题的意识。化学教学中还有一些异常的实验现象存在。如在学习Na2O2时,先介绍用水点火和二氧化碳点火。学生求知的欲望一下子调动起来,学生就产生了很多问题。“水和二氧化碳不是用来灭火的吗?”“要是金属钠着火该怎么办?”后来学习Na2O2的性质及用途时,学生都很活跃,效果自然就好了。
2、创设自由和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敢于提问
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于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能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中只有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双方以对话、包容、平等的关系相处,积极主动配合,学生才能敢想、敢问、敢说。有了这样的适宜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和显示。例如,在讲H2S气体的性质时,讲到硫化氢气体无色有臭鸡蛋气味,如何鉴别H2S气体时,有学生说这很简单,只要鼻子闻一下就可以。教师追问:能用鼻子直接闻吗?让学生展开讨论,同学们经过仔细讨论,得出结论:这样不行,因为H2S气体有毒。这样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课上留出问题空间,让学生产生问题
学生的很多问题都是在老师的讲解中产生的,它们中的大部分停留是短暂的,很多问题都不了了之。虽然有一些老师在接着的讲解中已经解决,但却错失了学生产生问题的良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如介绍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时,除去食盐中含有的可溶性的杂质氯化钙、氯化镁及一些硫酸盐。可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自己设计方案,然后全体同学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提问的习惯。此外,老师在讲解时,不要讲得太满,给学生留下自学的空间,思考的余地。
三、营造化学教学的“趣味场”,为学生的独立思考提供驱动力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它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是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创新、发展思维、激发主动学习的原动力。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如在学习Na2O2时,可先演示滴水点火和吹气点火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中产生了许多问题,迫切想知道答案,由此开始独立思考。
四、加强学生思维的训练
目前,很多教师发现,现代的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很少有问题意识。尽管我们越来越注重教师课堂提问技能的培养,但仍局限在课堂教学“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言语交流活动中。这势必影响着教学效果的最优发挥。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硫时,从二氧化硫的组成与结构可以断定它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当老师再介绍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后,学生会演绎出“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后又褪色”的结论。将其通入石蕊试液中现象到底会怎样呢?当学生看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时,学生的好奇心得到了极大的调动。此时,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回忆氯气通人紫色石蕊试液的现象,从而分析二氧化硫和氯气的漂白原理有何不同,最终使他们获得了求知与探索方面的极大满足,使之学习兴趣有进一步的提高。
五、加强教师的示范与指导
1、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途径
在备课和教学中,教师应随时自然地进行“心理换位”。可设想自己处在学生的地位,能提出哪些方面的问题,给学生以启发。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应给学生敢于提问的机会,除了对敢于向老师提问的学生进行表扬与鼓励外,还应根据课堂中出现的意外情况抓住机会鼓励学生提问。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出现了笔误或者知识性错误,一旦发现后不要立即向学生声明,更不能刻意隐瞒,要让学生分析有没有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3、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问题情景
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问题情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根据教学的具体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用形象的动画、直观的图表、生动的演示来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引导学生提出并主动去探究“为什么”,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利用多种媒体,提供多种情景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提供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通过相互的启发、交流,并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发表意见,形成观点,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在对比中创设问题情境
由于化学实验的直观性,通过对比实验或实验现象与旧知识的矛盾,可引发学生的质疑心理。例如:在《盐类水解》教学中,开始时让学生先做一个实验,分别向三支洁净的试管中注人2-3m1NaCl溶液、NH4C1溶液和CH3COONa溶液,然后滴人紫色石蕊试液,学生会发现三支试管中颜色不同,这与初中所学盐类呈中性相矛盾,学生的疑问自然就产生了。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产生新问题去,使学生的大脑始终能够保持在一种思考状态,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