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就是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转化学困生是必要的. 本文从学困生的成因入手,提出了几点具体的转化措施,重在使每一名学困生走向成功.
【关键词】 学困生;原因;转化措施
一、学困生的定义
学困生的定义有很多,但是作者本人赞同钱在森等教育家的说法,他们主张的学困生指的是智力正常,但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 这个界定基本类似于学业不良学生,优点是简洁明了,比较符合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实际;不足的是比较笼统,不够精细,不便于教育转化的具体措施的制定与使用. 这就需要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分类,教师才便于进行辅导.
二、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学困生之所以存在诸多的问题,是因为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长的一言一行在无意之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有的家庭经常打骂孩子;有的家长溺爱孩子,对孩子娇生惯养;有的孩子是单亲,缺少父爱或母爱,也就缺少了家庭的温暖和教育,很容易使他们放弃学习. 这些问题也是形成学困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
有的学校弄题海战术,搞填鸭式教学,片面地追求分数,让学生整天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注意力减退,学习效率低,致使学困生大量产生. 还有就是有的学校的教师教学和管理学生的方法不当,例如有的老师对学生表扬得不合理,批评得没理由;有的老师对全体学生不能一视同仁等. 尤其批评中学生时,不要当着全体学生的面,因为中学生爱面子,逆反心理强,一定要私下进行批评说服教育. 所有这些都会导致师生关系的不融洽和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致使这些学生讨厌这些老师,进而不喜欢这门学科,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学困生大量产生. 例如:洋洋是一名数学成绩优秀的男学生,有一次上语文课,由于没完成前一天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在下面赶时间完成,恰被语文老师发现,火冒三丈,一把把作业本没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他被严厉地批评了一顿.洋洋同学以后再上语文课,像换了一个人,上课一直垂头丧气,语文成绩也一直下降,成为了班级的学困生.
3. 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现代社会,网络普及,信息发达,中学生天真活泼,很多充满暴力、色情内容的不健康书刊引诱带坏了中学生;社会上个别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小青年的行为也被部分学生加以模仿. 这些都是容易使中学生滋生逆反和敌对心理.
4. 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现在的中学生好玩,富有好奇心,听觉灵敏,喜欢讲话,善于模仿,逆反心理强,中学生容易和父母或老师对着干,因而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于是对学习产生了厌恶,导致学习成绩老是上不去. 有的学生缺乏自信,总认为自己比别人笨,因此要放弃学习,造成学习成绩低下. 这些都是自身方面的原因,导致成绩的下降,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学困生转化的意义
新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就是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因此,在新课程下每一位老师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特别重视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使每一名学困生走向成功.
四、具体转化措施
如何树立他们学数学的信心,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成了教学中需要重点解决的课题之一. 根据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总结了一些具体措施,如下:
1. 要读懂学生. 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说过:教师讲什么并不重要,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 因此我们要读懂学生,而且一定要读懂学困生,那我们应该读懂哪些呢?读懂学生已有的基础(已经学会的数学知识)、学习困难(不会的知识点、模糊的知识点等)、学习路径(学习方法、解题的方法等)、学习情况(兴趣、学习方式等),了解学生的心理及真实的思路和想法. 那么如何实施呢?在和谐平等的气氛下进行谈话,了解学生,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课前问卷调查,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作记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板演,回答问题;还有就是批改学生的作业等等.以这些方式去读懂学生.
2. 课后要分层留作业. 对于学困生的作业不能贪多,作业多容易让学生感到厌烦,枯燥无味;不同的学困生,学习能力有高有低,对于不同知识点,学困生掌握程度也不一样,因此要有针对性;万丈高楼平地起,夯实基础是学习前行的第一要素,因此要注意基础;在创新面前,学困生和学优生是平等的,创造潜能同样深厚,因此业余可以布置些开放性的问题;为了增加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可以留一些趣味的作业题.
3. 学困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困生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了一时不易改变的不良学习行为. 老师应该及时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课前养成预习习惯,否则在课上容易分心. 如果学会了预习,可以课前发现问题,上课集中注意力听重点,减少听课的盲目性,增强听课效果. 上课时注意听讲,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记笔记是对知识梳理,浓缩的过程,可以克服头脑记忆的局限性,重要的是可以在课下利用笔记及时复习上课学过的知识,对知识进行再认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 开展师生帮扶活动.让每位教师每学期帮扶1~3名学困生,填写“学困生成长记录”,掌握学困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动态,并针对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同时开展学生“一帮一”活动,让学习好的学生帮扶学困生,或者小组合作帮助学困生,用学生的力量来解答疑难,改进学习方法,督促学困生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以此让学困生在学习知识、学习方法等方面得到优先帮助,更重要的是通过营造互助互励的良好氛围,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促使学困生有效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5. “家—校”联合帮助学困生. 学困生回到家里这段时间也很重要,要及时和家长进行联系和沟通,需要家长进行配合,给孩子建立一个和谐的氛围,而且要密切了解学生的表现,使学生在家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帮助他们成功,最终使学困生主动走向成功.
总之,对于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学校、老师的共同努力,帮助学困生走向成功.
【关键词】 学困生;原因;转化措施
一、学困生的定义
学困生的定义有很多,但是作者本人赞同钱在森等教育家的说法,他们主张的学困生指的是智力正常,但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 这个界定基本类似于学业不良学生,优点是简洁明了,比较符合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实际;不足的是比较笼统,不够精细,不便于教育转化的具体措施的制定与使用. 这就需要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分类,教师才便于进行辅导.
二、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学困生之所以存在诸多的问题,是因为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长的一言一行在无意之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有的家庭经常打骂孩子;有的家长溺爱孩子,对孩子娇生惯养;有的孩子是单亲,缺少父爱或母爱,也就缺少了家庭的温暖和教育,很容易使他们放弃学习. 这些问题也是形成学困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
有的学校弄题海战术,搞填鸭式教学,片面地追求分数,让学生整天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注意力减退,学习效率低,致使学困生大量产生. 还有就是有的学校的教师教学和管理学生的方法不当,例如有的老师对学生表扬得不合理,批评得没理由;有的老师对全体学生不能一视同仁等. 尤其批评中学生时,不要当着全体学生的面,因为中学生爱面子,逆反心理强,一定要私下进行批评说服教育. 所有这些都会导致师生关系的不融洽和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致使这些学生讨厌这些老师,进而不喜欢这门学科,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学困生大量产生. 例如:洋洋是一名数学成绩优秀的男学生,有一次上语文课,由于没完成前一天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在下面赶时间完成,恰被语文老师发现,火冒三丈,一把把作业本没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他被严厉地批评了一顿.洋洋同学以后再上语文课,像换了一个人,上课一直垂头丧气,语文成绩也一直下降,成为了班级的学困生.
3. 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现代社会,网络普及,信息发达,中学生天真活泼,很多充满暴力、色情内容的不健康书刊引诱带坏了中学生;社会上个别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小青年的行为也被部分学生加以模仿. 这些都是容易使中学生滋生逆反和敌对心理.
4. 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现在的中学生好玩,富有好奇心,听觉灵敏,喜欢讲话,善于模仿,逆反心理强,中学生容易和父母或老师对着干,因而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于是对学习产生了厌恶,导致学习成绩老是上不去. 有的学生缺乏自信,总认为自己比别人笨,因此要放弃学习,造成学习成绩低下. 这些都是自身方面的原因,导致成绩的下降,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学困生转化的意义
新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就是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因此,在新课程下每一位老师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特别重视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使每一名学困生走向成功.
四、具体转化措施
如何树立他们学数学的信心,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成了教学中需要重点解决的课题之一. 根据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总结了一些具体措施,如下:
1. 要读懂学生. 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说过:教师讲什么并不重要,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 因此我们要读懂学生,而且一定要读懂学困生,那我们应该读懂哪些呢?读懂学生已有的基础(已经学会的数学知识)、学习困难(不会的知识点、模糊的知识点等)、学习路径(学习方法、解题的方法等)、学习情况(兴趣、学习方式等),了解学生的心理及真实的思路和想法. 那么如何实施呢?在和谐平等的气氛下进行谈话,了解学生,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课前问卷调查,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作记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板演,回答问题;还有就是批改学生的作业等等.以这些方式去读懂学生.
2. 课后要分层留作业. 对于学困生的作业不能贪多,作业多容易让学生感到厌烦,枯燥无味;不同的学困生,学习能力有高有低,对于不同知识点,学困生掌握程度也不一样,因此要有针对性;万丈高楼平地起,夯实基础是学习前行的第一要素,因此要注意基础;在创新面前,学困生和学优生是平等的,创造潜能同样深厚,因此业余可以布置些开放性的问题;为了增加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可以留一些趣味的作业题.
3. 学困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困生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了一时不易改变的不良学习行为. 老师应该及时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课前养成预习习惯,否则在课上容易分心. 如果学会了预习,可以课前发现问题,上课集中注意力听重点,减少听课的盲目性,增强听课效果. 上课时注意听讲,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记笔记是对知识梳理,浓缩的过程,可以克服头脑记忆的局限性,重要的是可以在课下利用笔记及时复习上课学过的知识,对知识进行再认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 开展师生帮扶活动.让每位教师每学期帮扶1~3名学困生,填写“学困生成长记录”,掌握学困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动态,并针对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同时开展学生“一帮一”活动,让学习好的学生帮扶学困生,或者小组合作帮助学困生,用学生的力量来解答疑难,改进学习方法,督促学困生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以此让学困生在学习知识、学习方法等方面得到优先帮助,更重要的是通过营造互助互励的良好氛围,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促使学困生有效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5. “家—校”联合帮助学困生. 学困生回到家里这段时间也很重要,要及时和家长进行联系和沟通,需要家长进行配合,给孩子建立一个和谐的氛围,而且要密切了解学生的表现,使学生在家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帮助他们成功,最终使学困生主动走向成功.
总之,对于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学校、老师的共同努力,帮助学困生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