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闻主义”文学创作简析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miha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代表作《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以其深刻的選题及描写在读者中引起了广泛的好评,这部作品将文学写作的手法应用于新闻报道中,重视对对话、场景及讲述人心理的描写,与传统的文学作品有相同点,也有许多创新之处。
  关键词:《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新新闻主义;阿列克谢耶维奇
  作者简介:邢琛,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3--01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由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作为一名记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不多,但是每一部都能让人读后心底颤动。《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这部作品将讲述者分为三个部分,通过他们的口述,向人们展现了切尔诺贝利人灾后的真实生活。在这部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等都是真实的,但是语言描写又加入了文学特色,符合新新闻主义的写作特点。所以,本文将通过对《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这部作品中的人物、语言、结构的分析,关注“新新闻主义”文学作品的创作。
  一、人物方面
  首先,在《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中,所有的故事都是作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直接记录讲述者的描述,这些讲述者都是真实存在的,他们所讲述的也都是真实经历,这符合新闻的“真实性”的要求。这与传统的文学作品取材是相同的,所有的文学都来自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其次,作者阿列克谢耶维奇虽然没有直观地出现在作品中,但是读者能够清楚地感觉到她的存在,她会将讲述者感情最为激动的时候的表现记录在括号中,例如:(她失声痛哭。)[1]并且,她在穿插的这些感情表露中会将讲述者的心理刻画在其中,例如:(她想抑制住自己的泪水。)[2]这是作者对讲述者的描述,包含了作者当时的感受,不管是“痛哭”还是“抑制”我们都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位讲述者的讲述感同身受的情感。看似“无我”的作品中,还是包含了作者的在场。传统的文学作品中会有很明显的作者的痕迹,然而进入后现代主义创作时期,部分作家在创作时会刻意的减少自己的介入,这算是“新新闻主义”的作品与传统文学作品的一个不同之处。
  另外,在人物方面,这部作品与传统文学作品的又一不同在于,传统的文学作品中有明确的人物、人物关系以及围绕这个人物所发生的各种事件组成的故事,但是在这部作品中,出现了成百上千的人物,每个人都不是主角,每个人又都是主角,他们的故事都围绕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爆炸灾难展开,但是每个人的故事又都是不同的。多核心人物是“新新闻主义”作品与传统文学作品的一大不同之处。
  二、语言方面
  在《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这部作品中,作者把自己的采访稿编辑整订成册,这符合新闻的特征。但是新闻与文学作品的一点不同就在于新闻极其强调传递事实而不加任何的主观情感。而文学则是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加以创作。这部作品是作者记录的被采访者讲述的内容,是“非虚构”的,这与新闻相同。但是,这里的“非虚构”并非是绝对的。这段经历在讲述者的脑中是沉痛的,所以讲述者在向作者讲述时已经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性。讲述者的主观情感的加入是区分“新新闻主义”文学作品与新闻的区别之一。另外,“新新闻主义”的另一个语言特点是,新闻的表达往往更加严谨真实,而“新新闻主义”文学作品的语言更加的随性,并且加入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三、结构方面
  在结构方面,传统的文学作品往往会依据一条或多条线索,呈线性展开作品,但是在“新新闻主义”文学作品中,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慢慢地向外延展展开作品。如果说传统的文学作品是一条线,那么《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就是一个圆,一切都围绕着30年前的那场灾难展开。
  “新新闻主义”文学作品与传统文学作品在结构方面的共同点在于,不管是哪种文学作品,作品的结构都是由作者来进行安排的。传统的文学作品中写这个事件的哪个部分、先写还是后写等都取决于作者,这部作品中,怎样将人物分类,分类后的排序也取决于作者的编排。在这部作品的最后,作者介绍其共采访了上百位受切尔诺贝利事件影响的人,然而在这部作品中一共仅包括了38个故事,这说明作者对讲述者进行了挑选或归类。
  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的“新新闻主义”文学创作是介于新闻与文学之间的一种风格。在笔者看来,新闻和文学有区别,但并不是互相矛盾的两种文体。不管是新闻也好,文学也好,核心都在于关注人。阿列克谢耶维奇身为一名记者,具有极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中,她深入到切尔诺贝利人之中,聆听他们的故事,关注那些切尔诺贝利人的生活。文学又叫做“人学”,关注人的生存生活状态,是文学与新闻共同的责任。
  注释:
  [1][白俄]阿列克谢耶维奇:《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 凤凰出版社, 2012年第1版, 第68 页。
  [2][白俄]阿列克谢耶维奇:《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 凤凰出版社, 2012年第1版, 第68 页。
  参考文献:
  [1][白俄]阿列克谢耶维奇:《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王甜甜译,南京:凤凰出版社2012年版。
  [2]徐孜望:《新新闻主义研究:理论沿革、历史贡献及发展趋势》,《前沿》2008年第12期。
  [3]张骋:《新闻向文学致敬——新新闻主义的叙事学分析》,《当代文坛》2010年第3期。
  [4]孙桂荣:《非虚构写作的文体边界与价值隐忧——从阿列克谢耶维奇获“诺奖”谈起》,《文艺研究》2016年第6期。
其他文献
摘 要:《死亡诗社》是一部经典的有关教育的电影,主要讲述了在美国的威尔顿预备学院,一位名叫基丁的英文教师运用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影响学生并改变学生的故事。这部电影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它不仅探讨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问题,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对生命问题的思考。本文将试着从电影的主要人物和情节入手,对电影所体现出的生命主题进行解析。  关键词:生命;自由;梦想;激情;意义  作者简介:钟永丹,女,四
桑烟迷蒙了节日的古城  大昭寺大殿酒香飘溢、舞动歌漾  虔敬的信众八方涌入  如潮的哈达迎请女神  面朝拉萨河南岸  揭去她神秘的面纱  这一刻  女神与护法宗赞久违的相会  已成为  人神共庆的节日:白拉姆节  更是吉曲流域辛勞妇女  乔妆盛扮、纵情歌舞  憧憬、歌颂爱情  欢笑酣醉的一天
摘 要:自2013年大冰出版第一部作品开始,文学对他的评价就褒贬不一,有肯定、有否定、有赞扬、有挖苦……,总之各路声音均有。面对他同时拥有普通人的生活和颇具神秘色彩的人生经历,很多人都会有疑问:他是怎样安排二者,平衡人生的?也许从他已经出版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略窥一二。畅销的作品不一定要有身后的文学功底,但他一定要有能够打动人心的最朴实的东西,想必那就是大冰一直在坚持的写作信条吧。  关键词:大冰;
摘 要: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休克”现象不可避免地出现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際主客体中,不同的文化群体在进行沟通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交流障碍。文化休克不仅出现在国与国之间,也存在于不同的地域当中。随着“地球村”意识的加强,文化休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不同人群间的有效交流,人们往往注重于不同国家之家的跨文化交流障碍,而忽视了同一国家但不同地域的“文化休克”现象。本文以笔者自身为例,分析了在异地求学过程中体会到
摘 要:格日勒其木格·黑鹤是我国儿童文学界近年来颇为突出的蒙古族作家,其代表作《黑焰》以藏獒格桑的叙事视角,向城市中的人们展示了人、动物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引发读者对生命、自由与尊严的思考。黑鹤在作品中对自然万物的崇尚、对动物本性的书写以及对游猎文明消逝的担忧,从而体现对游猎精神的宣扬。  关键词:格日勒其木格·黑鹤;《黑焰》;叙事学;游猎精神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本文通过对俄语是屈折语的论述,以及对部分古俄语发展概况的描述,大胆预测俄语屈折语变化将会简化,这也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发展规律。本论文通过对作为屈折语的古英语的简化发展的描绘和概括,和对当前俄语中存在的语法现象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分别从书面语和口语两大方面进行分析(其中书面语部分:从直接补语第四格使用范围的扩大这一侧面,来探讨现代俄语的屈折变化的简化趋势和从构词法的角度去看俄语屈折变化简化的趋
摘 要:《金锁记》中被毁灭的不仅是曹七巧,曹七巧的女儿长安也是一位被封建枷锁束缚,被愚孝所制约的悲剧性女性。长安遭受着裹小脚的“酷刑”,遭受着爱情的分离,遭受着命运的压迫,在变态的封建残余社会下,长安拥有的是一个变态、阴郁、令人窒息的亲情世界。她最后的沉沦也成为世纪末苍凉的号角声。  关键词:尖形人物;《金锁记》;长安;女性;悲剧性  作者简介:林佳偶(1995-),女,福建省福州市人,重庆师范大
摘 要:《大学》作为“四书”之一是中国古代士子科考登第的必读书目。开篇第一句就是,“大学之道……”由此可见,它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治学求仕的纲领之学,是思想与精神的立基之本。反观现代知识分子,言必西学,视“四书”为封建糟粕,虽不受精神枷锁所缚,但也多陷于精神荒原而不能自拔之辈,于是就有了诸多“迷茫”、“苦闷”。当今传统文化复兴之际,知识分子重修“治学之道”,重塑“精神之本”,当从《大学》里汲取养料。
作者简介:王小涵(1994-),女,湖北黄冈人,浙江大学2017级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本近现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8-0-02  前言:  人性具有着多面性,特别是遭遇地震、战争或饥荒等灾害和极端情况的时候,大多数人为了保全自己会选择牺牲他人利益,以自保优先,即是所谓的“利己主义”。然而与此同
摘 要:一词多译现象在翻译中普遍存在,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语境的制约。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对词义进行选择以适应语境,从而做到与原作貌合神似。《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戏剧的经典之作,戏剧中的用词技巧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将以《哈姆雷特》为例,分析研究在语境制约下汉译英的一词多译现象。  关键词:语境制约;《哈姆雷特》;一词多译  作者简介:韩晓晓(1994-),女,汉,河南省焦作市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