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塞尔·杜尚(1887-1968)是达达派绘画的代表人物,被称为“现代艺术守护神”他视艺术为生命的生活态度,已经让他达到了超然,他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认识艺术的方式,开创了另外一个艺术史系统。本文通过对杜尚的作品解读,探求杜尚作品的创作心态,从而对杜尚的创作理论背景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关键词:杜尚;作品解读
一、杜尚作品《泉》解读
“ 我把瓶架子和小便池摔到他们脸上作为一个挑战,而现在他们为了美却赞扬起这些东西来。” ———马塞尔·杜尚
1917 年,马塞尔·杜尚买了个陶瓷小便器,署上“ R.MUTT”(化用某卫浴器具制造商名号)字样,再将 这个器具倒置起来,命名为《泉》,送去参加纽约独立 艺术家协会举办的展览。
《泉》这幅作品,命名指示生命之圣洁不息,以及同时,至珍品质处于人们看法排泄物中的超然、耐心和忍辱。不是杜尚的屈辱,而是众人自己的。既是屈辱又是希望,既是犯罪作恶,又是受洗重生。两极合一,受刑、宽容、镜照与转化同体。小便池洁白陶瓷柔和发亮的边缘,酷如圣母玛丽亚形象的剪影。不仅是空怀慈宥的无限同情,还有圣洁本质在世间的境遇——人们的看法——更多看见的是一座倒置的小便器?还是一件哗众取宠的“艺术品”,杜尚通过一个“小便器”轻描淡写的告诉我们艺术不是什么。
在大部分的艺术作品中,媒介总是第一位的,只有先具备了媒介,艺术家才可以通过油画、雕塑或素描将他或她的理念呈现出来。杜尚想把这一程序颠倒过来。他认为媒介是第二位的,最首要和最重要的是理念。只有在艺术家确定并发展了一种理念之后,他或她才可以选择媒介,而这一媒介则应该是最能成功表现这一理念的。这意味着,如果最佳媒介是瓷质小便器,那就得用它。本质上,艺术可以是任何东西,只要艺术家这么认为就行。
二、《泉》作品中艺术的理论背景
《泉》带来的最直接问题是: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艺术品?如果”小便池“是艺术,还有什么不是艺术?杜尚的小便池直接引发了一个关于现成品、一个物,放在不同的场景里面是不是就变成不同的东西了,原来是日常品,是不是放在美术馆里面就变成一件艺术作品了。并不是为了艺术的美而创作出来的,他是拿这个小便池去反对当时的艺术体制。他把艺术体制批判这样一个思维,纳入到了一个艺术评论里面来了,所以杜尚要对抗的是当时博物馆体质对艺术的接纳的程度。
当代艺术的前身叫前卫艺术,而前卫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带有批判性。从批判性的角度解读《泉》,这样就顺理成章得到了追溯和承认。不是说杜尚之前就没有人用这样一个现成品,而是讨论的话题是有具体的理论背景的,有了这个理论背景,就算他找不到杜尚也会找到其他人,也就变成了理论中经典的描述对象,艺术史也随之向前推进。艺术是不需要画画,艺术通过某一种行为和物,组成了一种视觉方法和一种过程,他本身就可以成为作品了。持续地去讨论什么情况下面一个现成的物品能够成为一件作品呢?这是理论界讨论的。当一个行为过程,它本身形成的视觉能不能成为一件作品,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思考艺术除了一个现成的视觉固定的看之外,每一个过程是不是作品呢。所以说艺术在这个领域里面不停地往前拓展。是我们以后称为叫行为艺术或跨界等等一些艺术,都与这样的理论背景是有关的。
三、结语
艺术家的工作是从尘世中撤出一步,通过展示理念,使世界可以理喻或对世界进行评论,而这些理念除了它们本身以外,并无实际用途。杜尚认为,应该由艺术家决定什么是藝术品,什么不是。他认为,如果一名艺术家说某件东西是艺术品,且对其背景和含义施加了影响,那么它就是一件艺术品。艺术需不需要突破边界,边界到底在哪里?一直是艺术家在尝试的,突破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因为有杜尚这种艺术家的不断实践,我们才有了这样一种艺术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尚访谈录[M].文化艺术出版社,(法)卡巴内(PierreCabanne)著,1997
[2] 杜尚论艺[M].人民美术出版社,陈君编著,2002
[3] 后现代主义艺术系谱[M].重庆出版社,岛子著,2001
作者简介:王染晴,女,籍贯:山东潍坊人 大连工业大学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当代视觉语言研究。
关键词:杜尚;作品解读
一、杜尚作品《泉》解读
“ 我把瓶架子和小便池摔到他们脸上作为一个挑战,而现在他们为了美却赞扬起这些东西来。” ———马塞尔·杜尚
1917 年,马塞尔·杜尚买了个陶瓷小便器,署上“ R.MUTT”(化用某卫浴器具制造商名号)字样,再将 这个器具倒置起来,命名为《泉》,送去参加纽约独立 艺术家协会举办的展览。
《泉》这幅作品,命名指示生命之圣洁不息,以及同时,至珍品质处于人们看法排泄物中的超然、耐心和忍辱。不是杜尚的屈辱,而是众人自己的。既是屈辱又是希望,既是犯罪作恶,又是受洗重生。两极合一,受刑、宽容、镜照与转化同体。小便池洁白陶瓷柔和发亮的边缘,酷如圣母玛丽亚形象的剪影。不仅是空怀慈宥的无限同情,还有圣洁本质在世间的境遇——人们的看法——更多看见的是一座倒置的小便器?还是一件哗众取宠的“艺术品”,杜尚通过一个“小便器”轻描淡写的告诉我们艺术不是什么。
在大部分的艺术作品中,媒介总是第一位的,只有先具备了媒介,艺术家才可以通过油画、雕塑或素描将他或她的理念呈现出来。杜尚想把这一程序颠倒过来。他认为媒介是第二位的,最首要和最重要的是理念。只有在艺术家确定并发展了一种理念之后,他或她才可以选择媒介,而这一媒介则应该是最能成功表现这一理念的。这意味着,如果最佳媒介是瓷质小便器,那就得用它。本质上,艺术可以是任何东西,只要艺术家这么认为就行。
二、《泉》作品中艺术的理论背景
《泉》带来的最直接问题是: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艺术品?如果”小便池“是艺术,还有什么不是艺术?杜尚的小便池直接引发了一个关于现成品、一个物,放在不同的场景里面是不是就变成不同的东西了,原来是日常品,是不是放在美术馆里面就变成一件艺术作品了。并不是为了艺术的美而创作出来的,他是拿这个小便池去反对当时的艺术体制。他把艺术体制批判这样一个思维,纳入到了一个艺术评论里面来了,所以杜尚要对抗的是当时博物馆体质对艺术的接纳的程度。
当代艺术的前身叫前卫艺术,而前卫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带有批判性。从批判性的角度解读《泉》,这样就顺理成章得到了追溯和承认。不是说杜尚之前就没有人用这样一个现成品,而是讨论的话题是有具体的理论背景的,有了这个理论背景,就算他找不到杜尚也会找到其他人,也就变成了理论中经典的描述对象,艺术史也随之向前推进。艺术是不需要画画,艺术通过某一种行为和物,组成了一种视觉方法和一种过程,他本身就可以成为作品了。持续地去讨论什么情况下面一个现成的物品能够成为一件作品呢?这是理论界讨论的。当一个行为过程,它本身形成的视觉能不能成为一件作品,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思考艺术除了一个现成的视觉固定的看之外,每一个过程是不是作品呢。所以说艺术在这个领域里面不停地往前拓展。是我们以后称为叫行为艺术或跨界等等一些艺术,都与这样的理论背景是有关的。
三、结语
艺术家的工作是从尘世中撤出一步,通过展示理念,使世界可以理喻或对世界进行评论,而这些理念除了它们本身以外,并无实际用途。杜尚认为,应该由艺术家决定什么是藝术品,什么不是。他认为,如果一名艺术家说某件东西是艺术品,且对其背景和含义施加了影响,那么它就是一件艺术品。艺术需不需要突破边界,边界到底在哪里?一直是艺术家在尝试的,突破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因为有杜尚这种艺术家的不断实践,我们才有了这样一种艺术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尚访谈录[M].文化艺术出版社,(法)卡巴内(PierreCabanne)著,1997
[2] 杜尚论艺[M].人民美术出版社,陈君编著,2002
[3] 后现代主义艺术系谱[M].重庆出版社,岛子著,2001
作者简介:王染晴,女,籍贯:山东潍坊人 大连工业大学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当代视觉语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