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捷克历史上有一个重要的词——“抛出窗外”。它已进入英语词汇,特指波希米亚人表达政治仇恨的一种方式,而围绕这个词发生的,全是影响欧洲历史的大事件。
第一次“抛出窗外”发生在1419年7月30日,胡斯派教士扬·柴利夫斯基率领队伍聚集在查理广场,要求当局释放被捕的胡斯派信徒,愤怒的群众冲进市政大厅,将市长、法官和数名议员从窗户扔到大街上,引发长达15年的胡斯战争。第二次“抛出窗外”发生在1618年5月23日,哈布斯堡皇室的斐迪南大公被任命为波希米亚国王后,企图复兴天主教,拆毁新教教堂。波希米亚的新教徒发动起义,冲进布拉格城堡,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两名钦差从窗口扔出去,并成立临时政府,从而导致了30年战争。
捷克外交部长扬·马萨里克的死是捷克的第三次“抛出窗外”。扬是捷克哲学家托马斯·马萨里克的儿子,后者在1918年奥匈帝国崩溃后,曾出任捷克共和国第一任总统,直至1935年因病辞职。这段自由主义政府时期被认为是捷克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其立国思想对捷克知识分子更具有深远影响。扬在独立后即进入外交部门。1925年被派往捷克驻英使馆。1938年,慕尼黑协定将捷克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他为了表示抗议,曾离开外交领域。
战争初期,扬在BBC向捷克人民发表了一系列抵抗演说,并在1940年加入第二任捷克总统贝奈斯组织的流亡政府,担任外交部长。战后,扬随贝奈斯回到捷克,继续出任民族阵线政府的外交部长。这个多党联合政府由捷共领导人哥特瓦尔德任总理,贝奈斯任总统。扬·马萨里克的民主思想使他对苏联制度抱有好感,但对于苏联控制捷克的野心,他也保持警惕,谨慎应对。
两年后,在对待马歇尔计划的态度上,联合政府终于发生了分裂。马歇尔计划除了大量美国经援外,还包括建立统一的欧洲自由市场。苏联立刻拒绝了这一计划。在捷克,除捷共外,其他党派以及马萨里克却支持加入。为此,斯大林特地将扬·马萨里克召到莫斯科,对他大加训斥。扬不禁感叹:“我去时是一个主权国家的部长,回来时却成了斯大林的听差。”
由于意见分歧太大,各党派的部长提出辞职,试图推动重新举行大选。扬虽然没有提出辞职,但他和总统贝奈斯都支持这些部长。1948年2月,捷共在布拉格古城广场召开10万人大会,动员和武装了1.5万名工人民兵,并在此后举行了250万人一小时大罢工。贝奈斯被迫接受部长们辞职,他自己不久也被捷共控制的议会赶下台,由哥特瓦尔德出任总统。捷共从此掌握了全部国家权力。
“二月事件”后,扬继续留任外交部长,但3月10日人们却发现他坠死在外交部大院,身上只穿着睡衣。官方的调查称,他是从浴室窗口跳楼自杀,但许多捷克人却一直相信他是被谋杀的,因为他的人道主义思想以及他和第一共和国的关系使莫斯科感到威胁。1968年“布拉格之春”时,官方对其死因进行了第二次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一次事故。1989年“天鹅绒革命”后,又进行了第三次调查,这一次则认为是一次谋杀。
三次调查的结果大相径庭,每一次的结果都与当时的政治形势有关,昭示这个国家的走向。第三次調查的结论似乎得到一位俄罗斯记者的证实,他在2006年声称,他母亲知道这件事是苏联情报人员干的。
捷克调查官员声称,他们曾致函俄罗斯相关部门,希望能见到这位记者的母亲,并查阅有关档案。九个月后收到回复,那位前情报人员已经去世,相关的文件也已经归密。扬的死仍是谜,目前能提供的证据都是间接的,比如一位前苏联高级情报官员披露,他曾与罗马尼亚的齐奥塞斯库会面,后者告诉他克里姆林宫暗杀或试图暗杀的十位国际领袖的名字,其中就有扬·马萨里克。
扬和他父亲托马斯在捷克人民中一直享有崇高威望,他们都具有宽容的西方民主思想。然而,许多年来他们的名字却成了政治禁忌,官方希望第一共和国从公众的记忆中消失。官方的努力失败了,捷克的第三次“抛出窗外”没有带来再一次战争,但民间对扬和他父亲的怀念却无疑是公众后来支持“天鹅绒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一次“抛出窗外”发生在1419年7月30日,胡斯派教士扬·柴利夫斯基率领队伍聚集在查理广场,要求当局释放被捕的胡斯派信徒,愤怒的群众冲进市政大厅,将市长、法官和数名议员从窗户扔到大街上,引发长达15年的胡斯战争。第二次“抛出窗外”发生在1618年5月23日,哈布斯堡皇室的斐迪南大公被任命为波希米亚国王后,企图复兴天主教,拆毁新教教堂。波希米亚的新教徒发动起义,冲进布拉格城堡,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两名钦差从窗口扔出去,并成立临时政府,从而导致了30年战争。
捷克外交部长扬·马萨里克的死是捷克的第三次“抛出窗外”。扬是捷克哲学家托马斯·马萨里克的儿子,后者在1918年奥匈帝国崩溃后,曾出任捷克共和国第一任总统,直至1935年因病辞职。这段自由主义政府时期被认为是捷克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其立国思想对捷克知识分子更具有深远影响。扬在独立后即进入外交部门。1925年被派往捷克驻英使馆。1938年,慕尼黑协定将捷克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他为了表示抗议,曾离开外交领域。
战争初期,扬在BBC向捷克人民发表了一系列抵抗演说,并在1940年加入第二任捷克总统贝奈斯组织的流亡政府,担任外交部长。战后,扬随贝奈斯回到捷克,继续出任民族阵线政府的外交部长。这个多党联合政府由捷共领导人哥特瓦尔德任总理,贝奈斯任总统。扬·马萨里克的民主思想使他对苏联制度抱有好感,但对于苏联控制捷克的野心,他也保持警惕,谨慎应对。
两年后,在对待马歇尔计划的态度上,联合政府终于发生了分裂。马歇尔计划除了大量美国经援外,还包括建立统一的欧洲自由市场。苏联立刻拒绝了这一计划。在捷克,除捷共外,其他党派以及马萨里克却支持加入。为此,斯大林特地将扬·马萨里克召到莫斯科,对他大加训斥。扬不禁感叹:“我去时是一个主权国家的部长,回来时却成了斯大林的听差。”
由于意见分歧太大,各党派的部长提出辞职,试图推动重新举行大选。扬虽然没有提出辞职,但他和总统贝奈斯都支持这些部长。1948年2月,捷共在布拉格古城广场召开10万人大会,动员和武装了1.5万名工人民兵,并在此后举行了250万人一小时大罢工。贝奈斯被迫接受部长们辞职,他自己不久也被捷共控制的议会赶下台,由哥特瓦尔德出任总统。捷共从此掌握了全部国家权力。
“二月事件”后,扬继续留任外交部长,但3月10日人们却发现他坠死在外交部大院,身上只穿着睡衣。官方的调查称,他是从浴室窗口跳楼自杀,但许多捷克人却一直相信他是被谋杀的,因为他的人道主义思想以及他和第一共和国的关系使莫斯科感到威胁。1968年“布拉格之春”时,官方对其死因进行了第二次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一次事故。1989年“天鹅绒革命”后,又进行了第三次调查,这一次则认为是一次谋杀。
三次调查的结果大相径庭,每一次的结果都与当时的政治形势有关,昭示这个国家的走向。第三次調查的结论似乎得到一位俄罗斯记者的证实,他在2006年声称,他母亲知道这件事是苏联情报人员干的。
捷克调查官员声称,他们曾致函俄罗斯相关部门,希望能见到这位记者的母亲,并查阅有关档案。九个月后收到回复,那位前情报人员已经去世,相关的文件也已经归密。扬的死仍是谜,目前能提供的证据都是间接的,比如一位前苏联高级情报官员披露,他曾与罗马尼亚的齐奥塞斯库会面,后者告诉他克里姆林宫暗杀或试图暗杀的十位国际领袖的名字,其中就有扬·马萨里克。
扬和他父亲托马斯在捷克人民中一直享有崇高威望,他们都具有宽容的西方民主思想。然而,许多年来他们的名字却成了政治禁忌,官方希望第一共和国从公众的记忆中消失。官方的努力失败了,捷克的第三次“抛出窗外”没有带来再一次战争,但民间对扬和他父亲的怀念却无疑是公众后来支持“天鹅绒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