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时代洪流
1.关注民族复兴
【典型考题】
全国新课标卷Ⅰ以“世纪宝宝”为切入点,先讲述了其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的过程,然后又展望未来,把时间定格在2020年与2035年,想象其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的过程。
所以考生无论是讴歌2018年以前中国的沧桑巨变,还是想象2018年以后中国的追梦历程,抑或是对2035年时18岁的一代人谈感悟,其行文的核心始终离不开“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民族复兴的时代话题。
2.关注改革开放
【典型考题】
全国新课标卷Ⅲ“改革开放三部曲”以三条标语浓缩了改革开放不平凡的40年历程,折射出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任务与发展方式的变迁。
三条标语全面地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让考生在行文的过程中时刻铭记改革前辈的光荣与梦想,引导考生不忘初心,坚持奋斗,砥砺前行,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3.关注美丽中国
【典型考题】
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在此背景下,北京卷“绿水青山图”明确要求“写一篇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的记叙文。
其中行文的关键词“永续发展”“中国人的期盼”更是从国家、民族、个人的角度上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利国利民的重要性。
同时全国新课标卷Ⅲ中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是对美丽中国的关注。
二、立德树人
1.个人成长与家国责任
【典型考题】
2018年,正是00后长大成人的一年,所以全国新课标卷Ⅰ“世纪宝宝”不仅引导考生反思自己的成长与国家进步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引导考生思考在国家未来发展的道路上“我”该承担什么责任,“我”该为下一代讲述什么样的“中国故事”,“我”该怎样引导下一代接好民族复兴的“接力棒”。
北京卷直接点明“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考生走进高考考场”,要求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由此可见,站在这样一个历史关口,上述试题显然是在引导刚刚成人的青年学子一定要勇于置身于时代发展的大潮,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家国责任,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2.个人需求与社会价值
【典型考题】
上海卷“需要与被需要”,先肯定自身需要的合理性,然后进一步思考“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的重要性。
依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作为社会动物,首先要满足自身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自身又被他人需要,能为他人提供帮助,为他人所用,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和尊重需求,是作为社会人更高层次的满足,而这种满足,正是一个公民社会价值的生动体现。
3.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典型考题】
天津卷“器”,试题材料既提供了有关“器”的文化内涵,如盛纳万物、助人成事、兼容并包、才识气度等,又阐释了“器”的时代内涵,如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浙江卷“浙江精神”,试题材料先阐述历史上的浙江精神,如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然后又提出了社会主义新时代下的浙江精神,如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等。
以上试题分别要求考生围绕“器”与“浙江精神”展开联想和思考,注重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引导考生既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创新。
预测1:
继续鼓励考生关注社会焦点,凸显立德树人的教育改革理念,引导考生树立家国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培养考生的家国情怀。
应对策略:
关注各大媒体时事新闻,同时多读《人民日报》《光明时评》等报刊的时评文,并思考这些社会热点背后的时代性话题。
预测2:
继续打击套作,鼓励考生关注自我,综合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
应对策略:
注重“双基”训练,所谓“双基”就是考生的基本阅读、理解能力和基本表达、写作能力。从目前的命题趋势来看,各地试题均在“淡化”审题,而着重考查考生的“双基”能力。
考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双基”能力:①品读大家美文;②订阅一本专业作文辅导的书刊;③开辟每周一期的墙上语文园地;④课堂10分钟朗诵;⑤品读高考佳作。
预测3:
在命题形式上会继续创新,防止考生宿构。
应对策略:
作文备考不能仅仅围绕上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做“复制性训练”,而是要在上年试题的基础上做一些具有合理性、前瞻性、创新性的变通。
可以有所侧重地去训练某个试题类型,如任务驱动型作文,但又绝不可仅仅局限于某一试题类型,应对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写作进行全面训练,并对有可能出现的新题型进行大胆预测。
预测4:
高考作文试题会让不同的学生都有话可说,但写什么与不写什么,在这取舍之间便体现了学生思维品质水平的高低。
应对策略:
①关注哲学中的基本原理,这些原理包括两个论断(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三个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几个范畴(内因与外因、原因与结果、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现实与可能);②多做开放式、批判性思维训练。
预测5:
写作指令内涵将更加丰富,一般不会要求考生再对某个事件发表一些看法或做出某些权衡,试题将力求创造一个情景,而这个情景包含了写作指令的多个方面。这些方面可能会涉及写作的对象、写作的方式、写作的语气、写作的内容等等,然后用这个内涵很丰富的写作指令为考生相对自由的写作戴上一個“镣铐”,更有可能将应用文如书信、辩论词、演讲稿等关于格式的写作要求融入写作指令中。
应对策略:
从生活和学习中多角度地观察生活、观察社会,丰富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可通过坚持写日记、读书笔记、书札、读后感等方式提升自己感悟生活、感悟社会的能力。同时多做一些实用类文体的写作训练,如请柬、书信、通知、编者按、贺词、解说词等等。
1.关注民族复兴
【典型考题】
全国新课标卷Ⅰ以“世纪宝宝”为切入点,先讲述了其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的过程,然后又展望未来,把时间定格在2020年与2035年,想象其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的过程。
所以考生无论是讴歌2018年以前中国的沧桑巨变,还是想象2018年以后中国的追梦历程,抑或是对2035年时18岁的一代人谈感悟,其行文的核心始终离不开“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民族复兴的时代话题。
2.关注改革开放
【典型考题】
全国新课标卷Ⅲ“改革开放三部曲”以三条标语浓缩了改革开放不平凡的40年历程,折射出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任务与发展方式的变迁。
三条标语全面地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让考生在行文的过程中时刻铭记改革前辈的光荣与梦想,引导考生不忘初心,坚持奋斗,砥砺前行,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3.关注美丽中国
【典型考题】
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在此背景下,北京卷“绿水青山图”明确要求“写一篇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的记叙文。
其中行文的关键词“永续发展”“中国人的期盼”更是从国家、民族、个人的角度上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利国利民的重要性。
同时全国新课标卷Ⅲ中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是对美丽中国的关注。
二、立德树人
1.个人成长与家国责任
【典型考题】
2018年,正是00后长大成人的一年,所以全国新课标卷Ⅰ“世纪宝宝”不仅引导考生反思自己的成长与国家进步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引导考生思考在国家未来发展的道路上“我”该承担什么责任,“我”该为下一代讲述什么样的“中国故事”,“我”该怎样引导下一代接好民族复兴的“接力棒”。
北京卷直接点明“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考生走进高考考场”,要求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由此可见,站在这样一个历史关口,上述试题显然是在引导刚刚成人的青年学子一定要勇于置身于时代发展的大潮,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家国责任,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2.个人需求与社会价值
【典型考题】
上海卷“需要与被需要”,先肯定自身需要的合理性,然后进一步思考“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的重要性。
依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作为社会动物,首先要满足自身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自身又被他人需要,能为他人提供帮助,为他人所用,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和尊重需求,是作为社会人更高层次的满足,而这种满足,正是一个公民社会价值的生动体现。
3.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典型考题】
天津卷“器”,试题材料既提供了有关“器”的文化内涵,如盛纳万物、助人成事、兼容并包、才识气度等,又阐释了“器”的时代内涵,如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浙江卷“浙江精神”,试题材料先阐述历史上的浙江精神,如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然后又提出了社会主义新时代下的浙江精神,如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等。
以上试题分别要求考生围绕“器”与“浙江精神”展开联想和思考,注重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引导考生既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创新。
预测1:
继续鼓励考生关注社会焦点,凸显立德树人的教育改革理念,引导考生树立家国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培养考生的家国情怀。
应对策略:
关注各大媒体时事新闻,同时多读《人民日报》《光明时评》等报刊的时评文,并思考这些社会热点背后的时代性话题。
预测2:
继续打击套作,鼓励考生关注自我,综合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
应对策略:
注重“双基”训练,所谓“双基”就是考生的基本阅读、理解能力和基本表达、写作能力。从目前的命题趋势来看,各地试题均在“淡化”审题,而着重考查考生的“双基”能力。
考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双基”能力:①品读大家美文;②订阅一本专业作文辅导的书刊;③开辟每周一期的墙上语文园地;④课堂10分钟朗诵;⑤品读高考佳作。
预测3:
在命题形式上会继续创新,防止考生宿构。
应对策略:
作文备考不能仅仅围绕上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做“复制性训练”,而是要在上年试题的基础上做一些具有合理性、前瞻性、创新性的变通。
可以有所侧重地去训练某个试题类型,如任务驱动型作文,但又绝不可仅仅局限于某一试题类型,应对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写作进行全面训练,并对有可能出现的新题型进行大胆预测。
预测4:
高考作文试题会让不同的学生都有话可说,但写什么与不写什么,在这取舍之间便体现了学生思维品质水平的高低。
应对策略:
①关注哲学中的基本原理,这些原理包括两个论断(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三个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几个范畴(内因与外因、原因与结果、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现实与可能);②多做开放式、批判性思维训练。
预测5:
写作指令内涵将更加丰富,一般不会要求考生再对某个事件发表一些看法或做出某些权衡,试题将力求创造一个情景,而这个情景包含了写作指令的多个方面。这些方面可能会涉及写作的对象、写作的方式、写作的语气、写作的内容等等,然后用这个内涵很丰富的写作指令为考生相对自由的写作戴上一個“镣铐”,更有可能将应用文如书信、辩论词、演讲稿等关于格式的写作要求融入写作指令中。
应对策略:
从生活和学习中多角度地观察生活、观察社会,丰富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可通过坚持写日记、读书笔记、书札、读后感等方式提升自己感悟生活、感悟社会的能力。同时多做一些实用类文体的写作训练,如请柬、书信、通知、编者按、贺词、解说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