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旨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将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权利交还给学生。其中,合作学习是自主探究的方式,能构建高效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合理分配小组人员,精心设置合作话题,强化学生的互动交流,以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一、合理分配小组人员
在组织学生合作之前,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充分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性格爱好、学习态度、家庭环境等。例如,通过测试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通过问卷调查、谈话聊天、家访、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学习态度、家庭背景。根据学生在能力水平、性格爱好、学习态度、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以组间同质、组内互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6人,并为小组起名。这种形式下的小组成员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特长,从而构建高效的合作小组。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为例,作者在描写爬山虎的脚的外形时,运用了生动而细腻的文字,如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准呢?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将语言文字转化为鲜明的画面。这样的合作方式需要学生拥有不同的特长和思维能力,在合作过程中,有的学生朗读课文,有的学生圈画关键词,有的学生用笔进行描画,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在整个合作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充分发挥了自身的特长。
二、精心设置合作话题
小组合作需要小组成员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深入的探究和合作,这就意味着小组合作的话题必须具有较广的统筹性和涉及面,否则没有合作的必要。因此,教师要设置具有探究性的话题,让合作拥有可伸展的空间。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为例,这篇课文主要分为西门豹调查民情、惩治恶人、兴修水利三个部分,其中惩治恶人是整个故事的核心和高潮部分,本单元的语文训练要素是学会简要复述,依照这样的要求,教师就应该紧扣课文中最关键的部分,指导学生进行详细复述。然而,这一要求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笔者在引导学生进行复述时,就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假如原本逃离家乡的乡亲们重新回到家乡,邀请你讲述西门豹惩治恶人的过程,你会怎样讲给乡亲们听呢?”很显然,这是一个具有探究性的话题,这一话题不仅需要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内容,了解西门豹惩治恶人的整个过程,还需要学生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删减与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简要复述奠定基础。另外,考虑到故事讲述的对象是同村的乡亲们,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让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将故事的讲述转化为情境表演。
三、强化学生的互动交流
小组合作应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很多教师对小组合作有错误的认知,认为只要把话题抛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讨论起来,就能提高合作的效率,其实小组合作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这样的过程容易导致另一种情况的出现,即小组内成员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務,最后进行机械的拼凑和连接,这就失去了小组合作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自身的特长,为小组合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促进小组合作效益的最大化。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为例,五位壮士为了保护连队和群众顺利转移,最后选择了英勇地跳崖,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英雄壮举。在教学的最后阶段,很多教师都会引导学生对五位壮士的行为发表自己的看法。事实上,学生的认知是非常有限的,他们只能从某一个具体的角度来思考。因此,教师在这一契机之下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聆听别人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并将自己的想法与他人分享,这在很大程度上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万安小学)
一、合理分配小组人员
在组织学生合作之前,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充分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性格爱好、学习态度、家庭环境等。例如,通过测试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通过问卷调查、谈话聊天、家访、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学习态度、家庭背景。根据学生在能力水平、性格爱好、学习态度、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以组间同质、组内互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6人,并为小组起名。这种形式下的小组成员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特长,从而构建高效的合作小组。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为例,作者在描写爬山虎的脚的外形时,运用了生动而细腻的文字,如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准呢?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将语言文字转化为鲜明的画面。这样的合作方式需要学生拥有不同的特长和思维能力,在合作过程中,有的学生朗读课文,有的学生圈画关键词,有的学生用笔进行描画,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在整个合作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充分发挥了自身的特长。
二、精心设置合作话题
小组合作需要小组成员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深入的探究和合作,这就意味着小组合作的话题必须具有较广的统筹性和涉及面,否则没有合作的必要。因此,教师要设置具有探究性的话题,让合作拥有可伸展的空间。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为例,这篇课文主要分为西门豹调查民情、惩治恶人、兴修水利三个部分,其中惩治恶人是整个故事的核心和高潮部分,本单元的语文训练要素是学会简要复述,依照这样的要求,教师就应该紧扣课文中最关键的部分,指导学生进行详细复述。然而,这一要求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笔者在引导学生进行复述时,就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假如原本逃离家乡的乡亲们重新回到家乡,邀请你讲述西门豹惩治恶人的过程,你会怎样讲给乡亲们听呢?”很显然,这是一个具有探究性的话题,这一话题不仅需要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内容,了解西门豹惩治恶人的整个过程,还需要学生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删减与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简要复述奠定基础。另外,考虑到故事讲述的对象是同村的乡亲们,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让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将故事的讲述转化为情境表演。
三、强化学生的互动交流
小组合作应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很多教师对小组合作有错误的认知,认为只要把话题抛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讨论起来,就能提高合作的效率,其实小组合作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这样的过程容易导致另一种情况的出现,即小组内成员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務,最后进行机械的拼凑和连接,这就失去了小组合作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自身的特长,为小组合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促进小组合作效益的最大化。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为例,五位壮士为了保护连队和群众顺利转移,最后选择了英勇地跳崖,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英雄壮举。在教学的最后阶段,很多教师都会引导学生对五位壮士的行为发表自己的看法。事实上,学生的认知是非常有限的,他们只能从某一个具体的角度来思考。因此,教师在这一契机之下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聆听别人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并将自己的想法与他人分享,这在很大程度上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万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