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来源 :今日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ao81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中心环节。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而传统的语文课,十几年来差不多都是教师的一张嘴加一支粉笔再加一个固定的模式:先读课文,接着讲解课文,最后总结中心思想。整节课就是教师讲学生记,讲的人没有激情,听的人没有兴趣,课堂气氛沉闷,效果自然也不会好。这样的语文课是“死”的,要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设法让我们的语文课“活”起来、动起来。
  一、演一演,演出另一种精彩
  语言的“积累”是语文课上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语文课上必须促使学生将积累的“消极语言”转换为能够“运用”的“积极语言”。所以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应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教师要设计出能够让学生“尝试运用”的合乎课文要求的作业形式。演一演就是一种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作业形式。
  上《景阳冈》这篇课文,文中最精彩的部分必定是武松打虎的这个场景。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武松的“一闪一闪又一闪”以及在打老虎时的“揪、按、踢、提、打”, 表现出了老虎的凶猛,体现了武松打虎惊心动魄的场面,突出了武松的豪放、倔强、无畏的性格特点。一下子将武松这个英雄形象展现在我们眼前,可谓有声有色,神奕飞动,跃然纸上。然而在品读这篇文章,通过讲读了解打虎过程,体会武松的英雄行经,却让我觉得还缺少了些什么。于是,我邀请了班干部共同组织了这场演出。大家集思广益,主动参与,与教师一起一次又一次地理解课文,体会字词含义,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不断挖掘,加深了对课文知识的认识。特别是在演“武松打虎”一段时,台下观众个个屏息凝视。老虎吼声如雷,一扑,一揪,一剪;武松虽然酒性发作,但仍身轻如燕,一闪一闪又一闪。直看到武松抓住老虎顶花皮按下地去使劲打时,才松了口气。我相信学生对文中人物个性了解更加鲜明了。
  二、画一画,画出另一片天空
  有些知识点,学生只在书本上看到过,甚至在以前都没接触过。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是生硬的,陌生的。由于体验和认知的缺乏,学生有时很难理解它们,或者理解起来很死硬。通过让学生学习的多种方法,如画,就能很好的让学生获得感知,就能更好的获得知识和概念。
  在又一次上《景阳冈》,概括主人公武松的形象时,学生们都很踊跃的发言。有的说:“武松直爽豪迈的,在冈下酒店连喝十三碗的时候表现了出来。”有的说:“武松机智沉着的,在冈上打虎时表现出来了,一闪一闪又一闪,足能说明他能避虎之锋芒,击虎之惰归,真是英明机智之极。”在总结时,我说:“武松是一个英雄好汉,但并不是一个没有缺点和不足的神,作者在写武松时,就很多的写出了他的人性。课后,我让同学们去画一画武松在课文中的各个情节,并且要学生在画上标上文字的叙述。或是人物的内心独白,或是当时的天气环境,或是情节的简单表述,亦或是人物的介绍等等。当第二周周一,有同学就把涂鸦之作递了上来。虽然画的并不是很精致,但确实可以看出他们是花了一番心血。有人在画武松在冈上见到榜文的时候,就在人物旁边写着他的思考:“想我武松,堂堂七尺男儿,一派英雄气概,怎会被这么一个大虫吓怕了呢?即便碰到虎,我也要斗上一斗。这才叫明知山有虎,我偏向虎山行。哈哈……”看着这些同学的作品,我想同学们对这篇课文,对人物的理解是更深刻了。
  三、唱一唱,唱出另一番心境
   在语文教学中,把音乐与文字相结合,让语文走近音乐,让音乐补充、强化语文,用音乐渲染教学情境,用音乐为课文画龙点睛,用音乐激起学生的情感,使语文与音乐完美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获得丰富的语文知识。
  在教授毛泽东主席的《七律·长征》时,课前播放了电视剧《长征》的录像片段,出示了红军长征的线路图,并进行了必要的介绍,给学生带来了视觉、听觉上的强烈震撼,增加了学生对长征的了解,进而带动学生,感动学生。接着理解诗句意思、体会情感,体会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和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最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在诵读的过程中,借鉴了另一位老师的方法,试着唱一唱这首诗。通过播放长征歌曲,以唱配诵,以唱带诵。虽然,很难唱,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认真的跟,认真的学,也认真的记词。在音乐中简易地引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有力地推动了语文教学。
  语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是生活的高度精练。在讲授课文时,由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体验的不足,势必会让学生在理解上产生一些障碍。通过在课堂内外一系列的手段和方法,让学生体验感悟,就能让知识更贴近学生。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可以灵活的运用不同的教学的方式,或演或画或唱,亦或种种,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方法来进行传授知识,使得学生获得最大的认知,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大的有效。
  实行素质教育,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是当前势在必行的趋势。而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课堂教学方法的更新。也就是把过去应试教育中传统的呆板的教学方法即将教学内容硬灌给学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从根本上改变过来,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合作精神才能有效释放出来,也才有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其他文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化学教学中应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一、实验激趣,激活创造性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成果,都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
期刊
摘要:在大力提倡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进行课程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本文侧重于在课堂中对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从而增强体育课的吸引力。   关键词: 个性:发展:差异:兴趣:创新  体育课作为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本体感受为主要形式,以增进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它关注的不仅是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还
期刊
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所以,语文教学在完成“授业”任务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运用比较法教学,可使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思路宽广,能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能力。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途径和方法。  一、文章标题的比较法  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纲。它分三大类:①限定文章表现的范围;
期刊
摘要:历史问题情境的创设,建立在思维过程性、创新性、问题性和主体性的心理学基础之上。历史问题情境是由新的、未知知识,学生主体认知需要与学生主体认知可能性等要素构成。历史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是要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创设形式多样、因人而易的问题情境,并正确处理历史问题情境创设中的几种关系,真正促进学生由“学会”向“会学”的学习方式转变,使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落在实处。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题情境
期刊
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不仅好的导语,而且好的过渡语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使整个教学过程组织严密,有条不紊,环环相扣,在每一堂课中都如穿针引线般,将学生带入学习的佳境,提高教学的效率,进而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效。单就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过渡语要具有过渡性   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一个个教学活动好比是颗颗珍珠,而各活动环节间的过渡语则是串连
期刊
多数的完形填空都有一定的引申含义或寓意,如果英语教师在学生受挫、沮丧时能抓住机会,循循善诱,适时激励,学生就能重新拾回信心,也会对老师的和蔼可亲产生感激之情,师生关系会更融洽,教学效果会更好。通过对完形填空这一题型的进一步讲解,我觉得更多的是它潜移默化的通过很多具体的或很感人的故事或实例教会学生很多做人的道理,并能实际解决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以下是我在一线教学中的几个具体案例:   一、抓住时机给
期刊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主要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更肩负着培养祖国接班人的重任,一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是否端正、向上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且任重道远。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一下当好一名班主任必备的条件:    一、要有良好的教育方法   是学生就不可能没有缺点、不犯错误。因此,要对他们严格要求。“严”并非苛刻、死板、固执己见,而要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对学生的不良思想和
期刊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极强的学科,它既是人们的思维工具,又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但语文学科不像数理化那样精确,也不像政史地那样标准,这给语文教学带来诸多困难,使得语文教学难于其它学科之教学。   语文新课程改革,就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善于质疑、勤于动手,培养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课程和内容设计上引导学生进行
期刊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成功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德育教育,这就是智力水平相当的教育个体在接受相同的教育后,却表现的千差万别的根本原因。心理实验证明:一个人只要拥有过一次成功的鲜花和掌声,就会激起他无休止追求鲜花和掌声的欲望。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后进生并非什么都差,平时总会有某方面的优点。有人说:“一只木桶看它装水多少,并不在于最长的桶板,而在于最短的桶板。”同样,作为一个班主任,我认为一个
期刊
摘要: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地分析,入木三分地概括,恰到好处地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关键词:教学语言;观念的转变  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就是一般语言与数学术语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使用口头语言.不同的教育观念会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