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称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常常自豪自己的事业与职业的高尚。还有人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作为教师的我却感到从事这项高尚职业的责任与压力。笔者从事教师工作多年,多年的学习、多年的经验教训,使笔者对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有许多体会。
笔者认为,教师不仅仅要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整能力,教师不但要注意发展孩子的智力因素,还要注意发展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就是说教师不光教书,还要育人,而这育人不光是培养一个社会的建设者、一个社会的栋梁材就能达到目的的,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帮助,陪伴学生成长成一名正直的、无私的、善良的、真诚的、快乐的、坚强的、心理健康的人,这样的人是和谐社会的安定因素,是人类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心理导师
一、教师要学习心理专业知识
要成为学生的心理导师,教师首先要潜心研究青少年心理学,这是成为学生心理导师的理论基础,要广泛学习有关青少年心理方面的书籍、案例,有条件的要请教心理医生、精神科医生,应该到心理医院去参观,和心理医生精神科医生交流,从他们那里获取更多的案例和知识,有了这方面的经验与知识,在工作中就能有的放矢,少走弯路,就不至于一句话,一件事伤害到学生,就能在孩子遇到生活事件、应激及自己处理不了的问题时,帮助孩子认清问题本质,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协助孩子走出心理误区。我刚做班主任时,对于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束手无策,在逛书店时看到教育特殊孩子的书籍,作者是苏联的,那时我还对心理教育处于懵懂状态,笔者买回家看了,受益匪浅,试着用到工作中,还真有效果,后来我买了《心理医生》这本书,更让我在对孩子进行心理方面的教育有了可喜的帮助,我在这方面尝到了甜头,于是又购买了许多有关《青少年心理与治疗》、《儿童的心理与辅导》等书籍。我有了这方面的底蕴,在一个学生家庭出现了应激事件时,我就成功地做了他的心理辅导师,我使这个孩子从痛苦,自卑的心理状态中走出,陪着他成长了,现在这个孩子已经走向社会,是个快乐的、健康的、小有成就的人。
二、教师应该是心理健康的辅导者
要做学生的心理导师,教师自己首先是心理健康者。教师要提高自身修养,教师应该是个道德高尚的人,应该是个正直的人,是个坚持原则的人,是一个心态平和的人,这样学生出现问题时才能做出正确判断,实施恰当方法,取得满意的效果。教师心理不健康,做事极端,不仅仅是工作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伤害学生,影响学生。笔者在刚当教师不久,就看到这样的事,教师节到了,一个课间,一名女同学手捧一束比较陈旧的塑料,兴致勃勃的奔向一位老教师,学生双手举起塑料花,送给老师,说:“老师节日快乐!”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这个老教师当时就大怒,说:“你把火葬场的花给我了?你把我当成死人了,拿回去。”孩子当时就低着头快速地走出办公室,我们这些年轻教师都楞了,觉得这样太不可思议,当时我就想,孩子也可能认为这是最好的礼物,孩子的诚心是不该得到这样的遭遇的,这一天笔者都在注意这个孩子,这孩子一直都是胆怯的低头慢慢走路,孩子没有争辩的胆量,但我看出孩子受到了伤害,我不理解这位老师的行为,心理在谴责她,但后来听一些老教师说,这位老师的儿子在12岁的时候得病夭亡,这对她刺激很大,所以她对塑料花特反感,其实这位老师当时就处在心理不健康状态,才有那样的言行,而这学生却受到了无辜的伤害。
三、教师和学生要建立平等关系
做学生的心理导师,就要和学生建立平等关系。教师和学生应建立亲密的朋友关系,学生才能把心里话向你倾诉,要勇于做学生的垃圾桶,学生在失去理智时可能向你发脾气,可能要顶撞你,教师大可不必老虎屁股摸不得,要冷静的观察他们,耐心的倾听,然后再对他进行心理疏导,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和学生平等的讨论问题,做学生的倾听者,还要做学生的理解者,理解他的错误言行,学生才能和你拉进距离,你再进行心理疏导。
我在接教一个三年级新班的时候,就遇到这样一个女孩子,在这里我们叫她小新吧,这当然不是她的真名字,她脾气暴躁,攻击性强,总是与同学发生冲突,在这个班里,只有一个性格软弱的女孩子和她玩。其实她很孤独,我接到这个班的第一天,她就和同学发生两次冲突,我询问两次她都理由充分的为自己辩解,笔者只是了解了情况,向她阐明我的看法,没有批评她,她两次都是得意洋洋地走了,第二天她又和第三个同学发生了冲突,这次她还是认为自己有理,你不和我玩,我就打你,于是我单独和她聊,问她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你,你看是谁的问题,她说了一堆理由,我就是微笑着听,她说了好长时间,突然停下来了,好奇地看着我,好像在说你怎么不批评我呢?笔者笑着问她,你说完了吗?她点点头,我一下子把她搂在怀里,满含深情的说:我真的很同情你。小新一下子就掉眼泪了,我说:我想帮你解决这个问题。小新点点头,于是我帮她分析大家不愿意和她玩的原因,这次谈话,小新的认识改变了,她接受了问题出在她身上这个观点,她表示以后自己改变对大家的态度,当她高兴的走远时,忽然又回来问我:老师我改变了,他们不变怎么办,我告诉他,你要给大家转变对你的看法的的时间,你要做好大家继续不接受的准备,小新点点头,小新经过多次努力,终于能和大家一起玩了,当然这中间我也偷偷地做了别的学生的工作。
四、教师应该和家长建立合作关系
做学生的心理导师,还要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影响很大,家庭教育就更影响孩子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胆小的孩子,攻击性强的孩子,社交能力有障碍的孩子大多数都是与家庭教育和家长影响有关,所以对这样的孩子进行教育更要和家长协助,和家长做朋友,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取得家长的信任和认同,与家长一起承担教育学生的责任它包括两方面:一是调解学生和家长的关系。既要让学生理解家长养育学生的辛苦,引导学生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又要指导家长教育学生的方法,改变部分家长教育孩子方法粗暴、方式简单的现象。二是要和家长共同教育好学生。五、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服务者
做学生的心理导师,就是学生的服务者,是为学生服务,而不应把学生作为工具,是为自己建立业绩的工具,这就是说不能以学生的成绩确定他们的优劣,过去对于一些学生叫劣迹生,后来又叫落后生,再后来又叫问题学生,现在又叫潜能生,其实这些叫法都是针对学生的成绩而定的,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差,但不能说明他们的就是差,这里有许多因素,有的是智商低,有的孩子不善于学习机械的东西,有的孩子对数字不敏感,还有的孩子是有学习障碍,这些有学习障碍的孩子都是有某些心理因素造成的,教师有时也是无奈,对现在的教育体制无力改变,要完成上级交给的教学任务,往往急于求成,忽略了对孩子因人施教,为了提高成绩而慌不择路,结果事与愿违,学生的成绩不但没提高上去,还伤害了孩子,老师也受到了伤害,这种两败俱伤的结果,不能由教师一方承担。但教师要有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要放弃一些名利的理念,要有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头等大事的理念。
六、教师应该耐心的长期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关注
做学生的心理导师,就要有耐心要有做持久心理辅导的准备。并不是心理辅导一次,就能改变学生,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就是真正的心理医生,也不可能一次就能把有心理疾病的人一次治愈,教师要持之以恒,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有可能做了许多努力效果也不是很好,但是不能因为效果不明显而就不去做,做孩子的心理辅导师其实就陪伴学生成长,使学生成为一个心理成熟、人格完善的人。
七、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研究学生的心理状况,既要研究学生的共性,更重要的是研究学生的个性,才能对症下药,教育好每一个学生, 既能掌握学生学习动态,还能详细记录学生心灵成长过程。
--------------------------------------------------------------------------------
笔者认为,教师不仅仅要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整能力,教师不但要注意发展孩子的智力因素,还要注意发展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就是说教师不光教书,还要育人,而这育人不光是培养一个社会的建设者、一个社会的栋梁材就能达到目的的,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帮助,陪伴学生成长成一名正直的、无私的、善良的、真诚的、快乐的、坚强的、心理健康的人,这样的人是和谐社会的安定因素,是人类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心理导师
一、教师要学习心理专业知识
要成为学生的心理导师,教师首先要潜心研究青少年心理学,这是成为学生心理导师的理论基础,要广泛学习有关青少年心理方面的书籍、案例,有条件的要请教心理医生、精神科医生,应该到心理医院去参观,和心理医生精神科医生交流,从他们那里获取更多的案例和知识,有了这方面的经验与知识,在工作中就能有的放矢,少走弯路,就不至于一句话,一件事伤害到学生,就能在孩子遇到生活事件、应激及自己处理不了的问题时,帮助孩子认清问题本质,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协助孩子走出心理误区。我刚做班主任时,对于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束手无策,在逛书店时看到教育特殊孩子的书籍,作者是苏联的,那时我还对心理教育处于懵懂状态,笔者买回家看了,受益匪浅,试着用到工作中,还真有效果,后来我买了《心理医生》这本书,更让我在对孩子进行心理方面的教育有了可喜的帮助,我在这方面尝到了甜头,于是又购买了许多有关《青少年心理与治疗》、《儿童的心理与辅导》等书籍。我有了这方面的底蕴,在一个学生家庭出现了应激事件时,我就成功地做了他的心理辅导师,我使这个孩子从痛苦,自卑的心理状态中走出,陪着他成长了,现在这个孩子已经走向社会,是个快乐的、健康的、小有成就的人。
二、教师应该是心理健康的辅导者
要做学生的心理导师,教师自己首先是心理健康者。教师要提高自身修养,教师应该是个道德高尚的人,应该是个正直的人,是个坚持原则的人,是一个心态平和的人,这样学生出现问题时才能做出正确判断,实施恰当方法,取得满意的效果。教师心理不健康,做事极端,不仅仅是工作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伤害学生,影响学生。笔者在刚当教师不久,就看到这样的事,教师节到了,一个课间,一名女同学手捧一束比较陈旧的塑料,兴致勃勃的奔向一位老教师,学生双手举起塑料花,送给老师,说:“老师节日快乐!”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这个老教师当时就大怒,说:“你把火葬场的花给我了?你把我当成死人了,拿回去。”孩子当时就低着头快速地走出办公室,我们这些年轻教师都楞了,觉得这样太不可思议,当时我就想,孩子也可能认为这是最好的礼物,孩子的诚心是不该得到这样的遭遇的,这一天笔者都在注意这个孩子,这孩子一直都是胆怯的低头慢慢走路,孩子没有争辩的胆量,但我看出孩子受到了伤害,我不理解这位老师的行为,心理在谴责她,但后来听一些老教师说,这位老师的儿子在12岁的时候得病夭亡,这对她刺激很大,所以她对塑料花特反感,其实这位老师当时就处在心理不健康状态,才有那样的言行,而这学生却受到了无辜的伤害。
三、教师和学生要建立平等关系
做学生的心理导师,就要和学生建立平等关系。教师和学生应建立亲密的朋友关系,学生才能把心里话向你倾诉,要勇于做学生的垃圾桶,学生在失去理智时可能向你发脾气,可能要顶撞你,教师大可不必老虎屁股摸不得,要冷静的观察他们,耐心的倾听,然后再对他进行心理疏导,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和学生平等的讨论问题,做学生的倾听者,还要做学生的理解者,理解他的错误言行,学生才能和你拉进距离,你再进行心理疏导。
我在接教一个三年级新班的时候,就遇到这样一个女孩子,在这里我们叫她小新吧,这当然不是她的真名字,她脾气暴躁,攻击性强,总是与同学发生冲突,在这个班里,只有一个性格软弱的女孩子和她玩。其实她很孤独,我接到这个班的第一天,她就和同学发生两次冲突,我询问两次她都理由充分的为自己辩解,笔者只是了解了情况,向她阐明我的看法,没有批评她,她两次都是得意洋洋地走了,第二天她又和第三个同学发生了冲突,这次她还是认为自己有理,你不和我玩,我就打你,于是我单独和她聊,问她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你,你看是谁的问题,她说了一堆理由,我就是微笑着听,她说了好长时间,突然停下来了,好奇地看着我,好像在说你怎么不批评我呢?笔者笑着问她,你说完了吗?她点点头,我一下子把她搂在怀里,满含深情的说:我真的很同情你。小新一下子就掉眼泪了,我说:我想帮你解决这个问题。小新点点头,于是我帮她分析大家不愿意和她玩的原因,这次谈话,小新的认识改变了,她接受了问题出在她身上这个观点,她表示以后自己改变对大家的态度,当她高兴的走远时,忽然又回来问我:老师我改变了,他们不变怎么办,我告诉他,你要给大家转变对你的看法的的时间,你要做好大家继续不接受的准备,小新点点头,小新经过多次努力,终于能和大家一起玩了,当然这中间我也偷偷地做了别的学生的工作。
四、教师应该和家长建立合作关系
做学生的心理导师,还要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影响很大,家庭教育就更影响孩子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胆小的孩子,攻击性强的孩子,社交能力有障碍的孩子大多数都是与家庭教育和家长影响有关,所以对这样的孩子进行教育更要和家长协助,和家长做朋友,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取得家长的信任和认同,与家长一起承担教育学生的责任它包括两方面:一是调解学生和家长的关系。既要让学生理解家长养育学生的辛苦,引导学生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又要指导家长教育学生的方法,改变部分家长教育孩子方法粗暴、方式简单的现象。二是要和家长共同教育好学生。五、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服务者
做学生的心理导师,就是学生的服务者,是为学生服务,而不应把学生作为工具,是为自己建立业绩的工具,这就是说不能以学生的成绩确定他们的优劣,过去对于一些学生叫劣迹生,后来又叫落后生,再后来又叫问题学生,现在又叫潜能生,其实这些叫法都是针对学生的成绩而定的,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差,但不能说明他们的就是差,这里有许多因素,有的是智商低,有的孩子不善于学习机械的东西,有的孩子对数字不敏感,还有的孩子是有学习障碍,这些有学习障碍的孩子都是有某些心理因素造成的,教师有时也是无奈,对现在的教育体制无力改变,要完成上级交给的教学任务,往往急于求成,忽略了对孩子因人施教,为了提高成绩而慌不择路,结果事与愿违,学生的成绩不但没提高上去,还伤害了孩子,老师也受到了伤害,这种两败俱伤的结果,不能由教师一方承担。但教师要有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要放弃一些名利的理念,要有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头等大事的理念。
六、教师应该耐心的长期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关注
做学生的心理导师,就要有耐心要有做持久心理辅导的准备。并不是心理辅导一次,就能改变学生,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就是真正的心理医生,也不可能一次就能把有心理疾病的人一次治愈,教师要持之以恒,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有可能做了许多努力效果也不是很好,但是不能因为效果不明显而就不去做,做孩子的心理辅导师其实就陪伴学生成长,使学生成为一个心理成熟、人格完善的人。
七、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研究学生的心理状况,既要研究学生的共性,更重要的是研究学生的个性,才能对症下药,教育好每一个学生, 既能掌握学生学习动态,还能详细记录学生心灵成长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