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环境规制内生性的再检验

来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作为环境规制的主体,致力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相互协调。将环境规制作为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不仅决定了计量方法的选择,甚至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理论影响机制和实际规制效果。本文采用联立方程组模型,基于2006—2014年中国287个地级城市非平衡面板数据,以废水各项指标为例,分别选择城市废水排放总量、单位工业产值的废水排放量与工业污水集中处理率作为环境规制指标,考察了中国政府环境规制的内生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不同规制指标均具有显著内生性,且不同指标呈现不同的内生影响机制。总量排放规制指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线性正相关,而单位工业产值污染排放规制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其原因在于,就城市层面而言,单纯的总量约束仍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企业更有可能选择迁移或改变对生产要素的选择;而对单位产值排放和集中处理率的约束则是直接指向企业的技术改进。环境规制的内生性及不同的影响机制为城市优化环境规制策略提供了思路。为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注重规制措施的传导机制并加强经济和环境政策的相互配合,不同城市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在总量污染与单位产值污染规制间做出选择。已跨越拐点的东部发达城市,其经济产出的增加不再单纯依靠高排放,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应该着重控制总量污染;未跨越拐点的中西部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经济产出增加依靠各种要素的投入,应该着力于尽可能降低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提高生产的绿色化程度。
其他文献
【正】 1.消灭寄主,减少越冬病源。在病害发生严重的地方,朝天椒收获后,发动辣农将病残体(根、茎、叶、果)带出田外,采取深埋或烧毁等办法,减少翌年病害发生。 2.调整茬口,轮
初中语文在学生整体学习内容中是作为一门主要学科出现的,而其中写作占据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较大比重。拥有良好的写作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成绩,更有助于提升学生文学
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食堂管理工作需要创新管理模式,以实现“安全、卫生、营养、快捷”的饮食服务目标,作为现代管理的有效模式之——7S现场管理模式就应运走进了
目标检测是图像处理的基本课题,是后续识别、跟踪和分类任务的基础,在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都有广泛应用。随着检测任务数据量的增长和检测算法复杂度的增加,基于CPU串行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