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推荐:小艾的这篇文章让我想起《舌尖上的中国》,在食物的色香味之中,让我们追寻着做食物的人,去寻找食物的来处,家的源头和传承。油纸伞的故事,也是如此。
姜竹灿盯着书房里那张父母的结婚照看了很久,照片并不陌生,记忆中搬过三次家,它总能被父母完好无损地带进新家。最近一次搬家,它被从原来的客厅挪到了书房,每次姜竹灿在书房看书时,抬头便能看到照片上笑意盈盈的父母。
可她的目光近来总是落到母亲手中握着的那把油纸伞上。大红色的伞面上点缀着朵朵淡粉色梅花,明艳又不失淡雅,原木色的伞柄被母亲轻轻握在手里,更显她窈窕娉婷。
大学她学的是艺术设计,对于美的东西总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依稀记得母亲说过,那是她结婚时外婆送的嫁妆,姜竹灿如着了魔一般,迫切地想弄清它的来历和下落。
在母亲面前提起那把油纸伞是在有天吃早饭时。外婆去世后这些年,怕母亲难过他们总是十分默契地避免提到外婆,她假装漫不经心地说:“我看你们结婚时的那把油纸伞好像很别致。”
她没有太郑重地询问有关于那把伞的事情,而是蜻蜓点水一般,这代表母亲对于她抛出的这个话题,可以接下,也可以避开。母亲正在夹菜的筷子顿了顿,脸上有复杂的神色一闪而过,继而缓缓讲述了这段尘封往事。
外婆家所在的芦镇是一个江南小镇,在那里,做油纸伞曾是家家户户都会的手艺。外公去世得早,外婆靠在芦镇当地最大的油纸伞厂里做工的收入养活了三个儿女。母亲在兄妹三人中年纪最小且是唯一的女孩,自小便被外婆规划好了未来,她希望她学会这门制伞手艺,在小镇嫁人生子,度过平平淡淡的一生。
可自小要强的母亲看到两个哥哥通过求学改变了人生,她便一路勤学苦读,上完高中又考重点大学,最终在离家千里之外的大城市扎下根来,成为兄妹三人中离家最远的那个。
这一点外婆很多年都难以释怀,她晚年坚持守在芦镇,任孩子们再三邀请,她谁家都不去久住,就那么倔强地待在芦镇直到去世。外婆去世时,母亲由于路途遥远没有见到她最后一面,这也成了她心中永远的痛,在那一刻,她人生前些年的奋斗好像突然没了意义。
母亲失去了母亲,她忽然成了一个没有来路的人,就如被狂风卷起的野草,再也等不到春风吹又生的时刻。到今年,外婆去世整整六年了,当年处理完外婆的后事,母亲再没回过芦镇,她每年都跟两个哥哥团聚,可就是无法踏上芦镇的土地,她怕睹物思人,她做不到跟那年执意孤身远走的自己和解。
所以,外婆走后这些年,母亲闭口不提外婆,不提芦镇,不提油纸伞,她以为这样自己就能好过一些,仿佛外婆那盏明灯还在,她为她构建的固若金汤的城池也还在。
外婆心灵手巧,是整个芦镇数一数二的手艺人。外婆做工的那家郑记伞厂,她的堂弟成为第五代传承人,嫁人后她本来自立门户开了一个小小的油纸伞作坊,开了没几年外公去世后,她便又回郑记伞厂做工了。
从前在芦镇,除了大一点的伞厂外,还有遍地的作坊。郑记伞厂因为工艺精湛且制伞历史最久,声名远播,制伞量大,畅销各地。即便多年后,母亲也能清晰地记得从家到伞厂那条高低不平的青石板路,那时外婆为了赶工中午通常不回家吃饭,母亲放学回家便赶去给外婆送饭,寒来暑往,从未间断。
油纸伞是纯手工制作,用材全部取材于天然,且制作过程十分繁琐,小小一把伞要经过几十甚至近百道工艺,号竹、做伞架、上伞面、绘画、刷桐油、穿伞线、装手柄等每一道工艺都需要人靠双手一点点精心打磨,慢工细活,这样认真做一把油纸伞通常要历时半月之久。
听母亲说,在芦镇生活的那些年,她总是觉得日子是很慢的,许多老手艺人就是在那样日出日落的变换里重复着这一门手艺,一辈子的光景就那样过去了。
母亲总觉得她雷厉风行的性格与慢吞吞的芦镇是格格不入的,所以从很早她便毫不掩饰将来要离开芦镇的决心。母亲18岁那年考上重点大学离开芦镇后不久,外婆便因为眼疾不再去厂里做工了。前些年外婆为了攒够他们兄妹三人的学费,那根弦绷得太紧了,由于常年劳累过度,她不仅背驼得厉害,手上结了厚厚的茧子,眼睛在做工时还总会无缘无故流泪。
芦镇手艺数一数二的外婆不再制伞了,且她的三个儿女中无一人继承她这份手艺,旁人都觉得十分惋惜。这也是外婆心头最大的遗憾,她的一生就是与油纸伞相依相伴的一生,她对这份手艺颇为热爱,如果儿女中有人继承这份手艺,她会觉得自己的生命依旧在燃烧、在延续,可儿女都去了另外的天地,她便觉得自己这一生就要戛然而止了。
母亲出嫁时外婆送她的那把油纸伞,是外婆这辈子做的最后一把。那时她已经有几年没去伞厂做工了,手脚早已不复当年麻利,再加上眼疾困扰,那把伞她断断续续做了近三个月才做好。在芦镇,油纸伞是嫁娶婚俗中必不可少的物件,对于会制伞的人家来说,父母更是要亲手为即将出嫁的女儿做一把油纸伞,寓意遮风避日、团圆美满。
母亲握着外婆亲手做的那把油纸伞,嫁给了儒雅体贴的父亲,开启了人生新的旅程。从此她便越走越远,芦镇只成了她身后的风景了。
姜竹灿不记得的是,在她四岁那年,有个夏天的暴风雨天里,她忽然发高烧,父亲加班不在家,母亲随手抓起油纸伞,背起她便往医院跑。她伏在妈妈的背上撐起伞,雨疾风大,伞很快便被吹得东倒西歪,等到医院时,伞骨已经被吹折了。医生说好在送来得及时,否则一直高烧不退可能会有危险。后来那把坏掉的油纸伞就被母亲悉心收藏起来了,坏掉的它不再能为她遮风避日了,但对于她却有了别样的意义。
姜竹灿关于外婆的记忆一直很浅,只记得她话不多,双手粗糙布满老茧,每次寒暑假跟着父母回芦镇时,外婆会提前买好各式各样的当地特产让他们吃,她就坐在门口那把老旧的竹凳上微笑地看着他们。
外婆去世时姜竹灿还在上高一,如今她脑海里那些关于外婆的本就不多的记忆似乎变得更浅了。
可这次听母亲说起外婆,说起油纸伞,姜竹灿竟对远方的芦镇生出了几分怀念和向往。她跟母亲说想回芦镇看看,一个人,很快就要启程。是作完决定知会他们一声的意思,完全不是商量的语气。母亲明白女儿骨子里个性跟自己一模一样,也便没有多加阻拦,只是叮嘱她这时的芦镇阴冷潮湿,多带几件御寒的衣服。 彼时正赶上春节后返程高峰,她在挤挤挨挨的人群里坐了两个小时的高铁,又坐了两个小时的大巴,抵达了熟悉又陌生的芦镇。这几年,芦镇凭借天然的江南水乡风光大力发展旅游业,一年到头都有慕名而来的游客,姜竹灿环顾着路边林立的商铺,努力搜寻记忆中这个小镇原本的模样。
外婆家应该是顺着这条青石板路一直往东走,听母亲说,房子出租被做成了一个小小的餐馆,姜竹灿走了一会儿,便看到在风中飘着的布质招牌,她在门前静静地立了一会儿,去旁边的客栈办理了入住。
她请客栈老板推荐芦镇的伴手礼,老板把青团子、袜底酥、海棠糕等各种特色小吃说了一遍,最后告诉她芦镇的油纸伞也很出名。
客栈老板还不忘补一句,要买油纸伞就去芦镇西边的郑记伞厂,那里名气大着哩。
她心里一颤。那种感觉像是一番跋山涉水之后终于确定她跟外婆之间那隐秘的关联还在,这让她有一种尘埃落定的心安。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姜竹灿便从客栈里出来,顺着门前的青石板路一直往西走,去找郑记伞厂。清晨的芦镇刚从睡梦中醒来,四周格外静谧,她就那么静静地走了一会儿,抬眼便看到醒目的“郑记伞厂”木质牌匾。她站在门口踌躇时,有一个脖子上挂着单反相机的男生出现在她面前,他身量挺拔,留着清爽干净的寸头,穿一件浅灰色棉麻衬衣,衬出好看的肩线。
“请问你找谁?”男生首先开口询问。
“我从远方来,慕名来这里看看。”姜竹灿答。
后来姜竹灿才知道,男生名叫毕繁,学的是摄影专业,因为对传统手工艺感兴趣,他策划了一系列关于传统手工艺的纪实摄影,之前已经拍摄完了泥塑、剪纸两个题材,引发了不错的反响。这期关于油纸伞的拍摄他计划赶在大学毕业前完成,于是便趁着寒假来郑记伞厂驻点拍摄,希望用镜头记錄传统手艺人的坚守,在他看来,记录也是另一种传承。
姜竹灿看完毕繁相机里已经拍摄的关于油纸伞的照片,觉得心底有一个地方被打动了。
她好像忽然明白了自己为何一定要千里迢迢而来。她五岁开始学美术,大学报考了心仪的艺术设计专业,一点点构建着自己的审美世界。她自以为已经领略过太多美了,可还是在看到家中老照片上的油纸伞后轻而易举便被触动了,那种美是质朴的、安静的,却又仿似有一种别样的魔力,让她像是被千根线牵引着,一定要来这里看一看。
郑记伞厂如今已经是第七代传承人郑向驰在经营,是个阳光帅气的90后,算下来姜竹灿该给她叫一声表哥。毕繁告诉姜竹灿,郑向驰在经营伞厂上有很多思路和想法,当时他在网上同他联系想来这里实地拍摄,他一下子就爽快地答应了。
这些年,借着芦镇旅游业的兴旺,原本萧条的郑记伞厂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郑向驰在四年前辞掉了城里的工作回到芦镇,从父亲手中接过经营伞厂的担子。
“不能让伞厂在我手里倒下。”这几年,郑向驰一心扑在伞厂经营上,不断创新形式、改进工艺,不仅对原来伞面上常用的一些图案进行更新换代,还尝试在油纸中间放上一些花瓣、树叶之类的天然植物来增添油纸伞的自然之味。他还打算在芦镇建一个专门的油纸伞展览馆,定期举办油纸伞展览,唤起人们对这项传统手工艺的关注,他邀请姜竹灿和毕繁参与展览馆内部陈列的规划和设计。
郑记伞厂的院子里挂着一把把五颜六色的油纸伞,在不久后,它们将被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带回家中。她的目光被一把素色淡雅的油纸伞吸引,三分之一的伞面缀满绿色的竹叶,伞面上的其余地方则只有一叶扁舟,她就那么静默地仰头望着,沉入无限遐想,不远处的毕繁按下快门抓拍下了这一幕。
后来她看毕繁拍下的那张她望着油纸伞的照片,身后的那一把把油纸伞,好像一簇簇花开。她恍然觉得,心底的那簇花,好像也快要开了。
姜竹灿盯着书房里那张父母的结婚照看了很久,照片并不陌生,记忆中搬过三次家,它总能被父母完好无损地带进新家。最近一次搬家,它被从原来的客厅挪到了书房,每次姜竹灿在书房看书时,抬头便能看到照片上笑意盈盈的父母。
可她的目光近来总是落到母亲手中握着的那把油纸伞上。大红色的伞面上点缀着朵朵淡粉色梅花,明艳又不失淡雅,原木色的伞柄被母亲轻轻握在手里,更显她窈窕娉婷。
大学她学的是艺术设计,对于美的东西总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依稀记得母亲说过,那是她结婚时外婆送的嫁妆,姜竹灿如着了魔一般,迫切地想弄清它的来历和下落。
在母亲面前提起那把油纸伞是在有天吃早饭时。外婆去世后这些年,怕母亲难过他们总是十分默契地避免提到外婆,她假装漫不经心地说:“我看你们结婚时的那把油纸伞好像很别致。”
她没有太郑重地询问有关于那把伞的事情,而是蜻蜓点水一般,这代表母亲对于她抛出的这个话题,可以接下,也可以避开。母亲正在夹菜的筷子顿了顿,脸上有复杂的神色一闪而过,继而缓缓讲述了这段尘封往事。
外婆家所在的芦镇是一个江南小镇,在那里,做油纸伞曾是家家户户都会的手艺。外公去世得早,外婆靠在芦镇当地最大的油纸伞厂里做工的收入养活了三个儿女。母亲在兄妹三人中年纪最小且是唯一的女孩,自小便被外婆规划好了未来,她希望她学会这门制伞手艺,在小镇嫁人生子,度过平平淡淡的一生。
可自小要强的母亲看到两个哥哥通过求学改变了人生,她便一路勤学苦读,上完高中又考重点大学,最终在离家千里之外的大城市扎下根来,成为兄妹三人中离家最远的那个。
这一点外婆很多年都难以释怀,她晚年坚持守在芦镇,任孩子们再三邀请,她谁家都不去久住,就那么倔强地待在芦镇直到去世。外婆去世时,母亲由于路途遥远没有见到她最后一面,这也成了她心中永远的痛,在那一刻,她人生前些年的奋斗好像突然没了意义。
母亲失去了母亲,她忽然成了一个没有来路的人,就如被狂风卷起的野草,再也等不到春风吹又生的时刻。到今年,外婆去世整整六年了,当年处理完外婆的后事,母亲再没回过芦镇,她每年都跟两个哥哥团聚,可就是无法踏上芦镇的土地,她怕睹物思人,她做不到跟那年执意孤身远走的自己和解。
所以,外婆走后这些年,母亲闭口不提外婆,不提芦镇,不提油纸伞,她以为这样自己就能好过一些,仿佛外婆那盏明灯还在,她为她构建的固若金汤的城池也还在。
外婆心灵手巧,是整个芦镇数一数二的手艺人。外婆做工的那家郑记伞厂,她的堂弟成为第五代传承人,嫁人后她本来自立门户开了一个小小的油纸伞作坊,开了没几年外公去世后,她便又回郑记伞厂做工了。
从前在芦镇,除了大一点的伞厂外,还有遍地的作坊。郑记伞厂因为工艺精湛且制伞历史最久,声名远播,制伞量大,畅销各地。即便多年后,母亲也能清晰地记得从家到伞厂那条高低不平的青石板路,那时外婆为了赶工中午通常不回家吃饭,母亲放学回家便赶去给外婆送饭,寒来暑往,从未间断。
油纸伞是纯手工制作,用材全部取材于天然,且制作过程十分繁琐,小小一把伞要经过几十甚至近百道工艺,号竹、做伞架、上伞面、绘画、刷桐油、穿伞线、装手柄等每一道工艺都需要人靠双手一点点精心打磨,慢工细活,这样认真做一把油纸伞通常要历时半月之久。
听母亲说,在芦镇生活的那些年,她总是觉得日子是很慢的,许多老手艺人就是在那样日出日落的变换里重复着这一门手艺,一辈子的光景就那样过去了。
母亲总觉得她雷厉风行的性格与慢吞吞的芦镇是格格不入的,所以从很早她便毫不掩饰将来要离开芦镇的决心。母亲18岁那年考上重点大学离开芦镇后不久,外婆便因为眼疾不再去厂里做工了。前些年外婆为了攒够他们兄妹三人的学费,那根弦绷得太紧了,由于常年劳累过度,她不仅背驼得厉害,手上结了厚厚的茧子,眼睛在做工时还总会无缘无故流泪。
芦镇手艺数一数二的外婆不再制伞了,且她的三个儿女中无一人继承她这份手艺,旁人都觉得十分惋惜。这也是外婆心头最大的遗憾,她的一生就是与油纸伞相依相伴的一生,她对这份手艺颇为热爱,如果儿女中有人继承这份手艺,她会觉得自己的生命依旧在燃烧、在延续,可儿女都去了另外的天地,她便觉得自己这一生就要戛然而止了。
母亲出嫁时外婆送她的那把油纸伞,是外婆这辈子做的最后一把。那时她已经有几年没去伞厂做工了,手脚早已不复当年麻利,再加上眼疾困扰,那把伞她断断续续做了近三个月才做好。在芦镇,油纸伞是嫁娶婚俗中必不可少的物件,对于会制伞的人家来说,父母更是要亲手为即将出嫁的女儿做一把油纸伞,寓意遮风避日、团圆美满。
母亲握着外婆亲手做的那把油纸伞,嫁给了儒雅体贴的父亲,开启了人生新的旅程。从此她便越走越远,芦镇只成了她身后的风景了。
姜竹灿不记得的是,在她四岁那年,有个夏天的暴风雨天里,她忽然发高烧,父亲加班不在家,母亲随手抓起油纸伞,背起她便往医院跑。她伏在妈妈的背上撐起伞,雨疾风大,伞很快便被吹得东倒西歪,等到医院时,伞骨已经被吹折了。医生说好在送来得及时,否则一直高烧不退可能会有危险。后来那把坏掉的油纸伞就被母亲悉心收藏起来了,坏掉的它不再能为她遮风避日了,但对于她却有了别样的意义。
姜竹灿关于外婆的记忆一直很浅,只记得她话不多,双手粗糙布满老茧,每次寒暑假跟着父母回芦镇时,外婆会提前买好各式各样的当地特产让他们吃,她就坐在门口那把老旧的竹凳上微笑地看着他们。
外婆去世时姜竹灿还在上高一,如今她脑海里那些关于外婆的本就不多的记忆似乎变得更浅了。
可这次听母亲说起外婆,说起油纸伞,姜竹灿竟对远方的芦镇生出了几分怀念和向往。她跟母亲说想回芦镇看看,一个人,很快就要启程。是作完决定知会他们一声的意思,完全不是商量的语气。母亲明白女儿骨子里个性跟自己一模一样,也便没有多加阻拦,只是叮嘱她这时的芦镇阴冷潮湿,多带几件御寒的衣服。 彼时正赶上春节后返程高峰,她在挤挤挨挨的人群里坐了两个小时的高铁,又坐了两个小时的大巴,抵达了熟悉又陌生的芦镇。这几年,芦镇凭借天然的江南水乡风光大力发展旅游业,一年到头都有慕名而来的游客,姜竹灿环顾着路边林立的商铺,努力搜寻记忆中这个小镇原本的模样。
外婆家应该是顺着这条青石板路一直往东走,听母亲说,房子出租被做成了一个小小的餐馆,姜竹灿走了一会儿,便看到在风中飘着的布质招牌,她在门前静静地立了一会儿,去旁边的客栈办理了入住。
她请客栈老板推荐芦镇的伴手礼,老板把青团子、袜底酥、海棠糕等各种特色小吃说了一遍,最后告诉她芦镇的油纸伞也很出名。
客栈老板还不忘补一句,要买油纸伞就去芦镇西边的郑记伞厂,那里名气大着哩。
她心里一颤。那种感觉像是一番跋山涉水之后终于确定她跟外婆之间那隐秘的关联还在,这让她有一种尘埃落定的心安。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姜竹灿便从客栈里出来,顺着门前的青石板路一直往西走,去找郑记伞厂。清晨的芦镇刚从睡梦中醒来,四周格外静谧,她就那么静静地走了一会儿,抬眼便看到醒目的“郑记伞厂”木质牌匾。她站在门口踌躇时,有一个脖子上挂着单反相机的男生出现在她面前,他身量挺拔,留着清爽干净的寸头,穿一件浅灰色棉麻衬衣,衬出好看的肩线。
“请问你找谁?”男生首先开口询问。
“我从远方来,慕名来这里看看。”姜竹灿答。
后来姜竹灿才知道,男生名叫毕繁,学的是摄影专业,因为对传统手工艺感兴趣,他策划了一系列关于传统手工艺的纪实摄影,之前已经拍摄完了泥塑、剪纸两个题材,引发了不错的反响。这期关于油纸伞的拍摄他计划赶在大学毕业前完成,于是便趁着寒假来郑记伞厂驻点拍摄,希望用镜头记錄传统手艺人的坚守,在他看来,记录也是另一种传承。
姜竹灿看完毕繁相机里已经拍摄的关于油纸伞的照片,觉得心底有一个地方被打动了。
她好像忽然明白了自己为何一定要千里迢迢而来。她五岁开始学美术,大学报考了心仪的艺术设计专业,一点点构建着自己的审美世界。她自以为已经领略过太多美了,可还是在看到家中老照片上的油纸伞后轻而易举便被触动了,那种美是质朴的、安静的,却又仿似有一种别样的魔力,让她像是被千根线牵引着,一定要来这里看一看。
郑记伞厂如今已经是第七代传承人郑向驰在经营,是个阳光帅气的90后,算下来姜竹灿该给她叫一声表哥。毕繁告诉姜竹灿,郑向驰在经营伞厂上有很多思路和想法,当时他在网上同他联系想来这里实地拍摄,他一下子就爽快地答应了。
这些年,借着芦镇旅游业的兴旺,原本萧条的郑记伞厂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郑向驰在四年前辞掉了城里的工作回到芦镇,从父亲手中接过经营伞厂的担子。
“不能让伞厂在我手里倒下。”这几年,郑向驰一心扑在伞厂经营上,不断创新形式、改进工艺,不仅对原来伞面上常用的一些图案进行更新换代,还尝试在油纸中间放上一些花瓣、树叶之类的天然植物来增添油纸伞的自然之味。他还打算在芦镇建一个专门的油纸伞展览馆,定期举办油纸伞展览,唤起人们对这项传统手工艺的关注,他邀请姜竹灿和毕繁参与展览馆内部陈列的规划和设计。
郑记伞厂的院子里挂着一把把五颜六色的油纸伞,在不久后,它们将被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带回家中。她的目光被一把素色淡雅的油纸伞吸引,三分之一的伞面缀满绿色的竹叶,伞面上的其余地方则只有一叶扁舟,她就那么静默地仰头望着,沉入无限遐想,不远处的毕繁按下快门抓拍下了这一幕。
后来她看毕繁拍下的那张她望着油纸伞的照片,身后的那一把把油纸伞,好像一簇簇花开。她恍然觉得,心底的那簇花,好像也快要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