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宋皇帝宋徽宗在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7年),铸行了不少政和年号钱,主要为小平及折二铜钱,为防止铜钱外流及应付军饷,还在边区各省铸行铁钱,有小平、折二、折三等,小平铁钱为四川和河东(今山西境内)两地铸造,折二、折三大铁钱为陕甘等地铸造,至今存世政和铜钱、铁钱仍多见,钱文分篆、真、隶三体,可匹配成对或三体一套,其中以小平铜钱版别最多,小版别已达一百余种。
在政和钱中,除了样钱、母钱以及铁母钱是珍稀品外(见图1、2,图1为“政和通宝”篆书宽缘小平大样,直径达2.77厘米,图2为“政和通宝”篆书中缘折三铁母,均是珍稀品,笔者所藏),还发现有供宫内使用的金银钱,也十分珍稀,而在行用钱中,多为价值不高的常见普品,只有个别小版别较少见。
在政和之前的宋徽宗的崇宁、大观等年号,都有折十型大钱铸行,至今不难找到,而政和年号有没有铸行折十型大钱呢?
民国著名泉家丁福保先生著的《历代古钱图说》一书第100页右下方载有一枚“政和重宝”折十型钱拓图,旁注:铁;在华光普先生著《中国古钱大集》乙本609页,也转载了此拓图,旁注:边炉铸(仅见),还写了按语:丁著载“铁”,《马批》为“铜”,但不知依据何在?细观泉图,仍更近铁铸,因实物未见,详待后定。
笔者从广东泉界的一位著名专家处转让来一枚“政和重宝”折十型大钱,青铜质,隶书,字体与上述二拓书拓图一致,笔划清晰,铜质精良,地章平整,包浆自然,直径比上述二书中的拓图大了0.12厘米。笔者分析,本人的这枚应是一枚铁母钱,而丁福保先生书中拓图是用与此钱同一款式的铁钱所拓,可能折十型大钱政和当年只是试铸行,数量不多,所以至今难觅尊容(见图3)。(责编:丁丑)
在政和钱中,除了样钱、母钱以及铁母钱是珍稀品外(见图1、2,图1为“政和通宝”篆书宽缘小平大样,直径达2.77厘米,图2为“政和通宝”篆书中缘折三铁母,均是珍稀品,笔者所藏),还发现有供宫内使用的金银钱,也十分珍稀,而在行用钱中,多为价值不高的常见普品,只有个别小版别较少见。
在政和之前的宋徽宗的崇宁、大观等年号,都有折十型大钱铸行,至今不难找到,而政和年号有没有铸行折十型大钱呢?
民国著名泉家丁福保先生著的《历代古钱图说》一书第100页右下方载有一枚“政和重宝”折十型钱拓图,旁注:铁;在华光普先生著《中国古钱大集》乙本609页,也转载了此拓图,旁注:边炉铸(仅见),还写了按语:丁著载“铁”,《马批》为“铜”,但不知依据何在?细观泉图,仍更近铁铸,因实物未见,详待后定。
笔者从广东泉界的一位著名专家处转让来一枚“政和重宝”折十型大钱,青铜质,隶书,字体与上述二拓书拓图一致,笔划清晰,铜质精良,地章平整,包浆自然,直径比上述二书中的拓图大了0.12厘米。笔者分析,本人的这枚应是一枚铁母钱,而丁福保先生书中拓图是用与此钱同一款式的铁钱所拓,可能折十型大钱政和当年只是试铸行,数量不多,所以至今难觅尊容(见图3)。(责编:丁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