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学科是一门以史论结合为特点的思维学科。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在创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历史课堂中,能否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教材的具体内容,恰到好处地设置问题,合情合理地解决问题,则直接影响到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拟就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情境”作一探讨。
一、问题的设置
1.从思维的灵敏性出发,设置识别型、判定型问题,以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判定真伪的能力。思维灵敏性的练习,是时代对人类的要求。思维灵敏性的前提是正确,关键是迅速。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相关史料或有关教材设置识别型、判定型的问题。如讲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我们可以从时间、地域、条件等方面设置判定型的选择题或判定题,又可选用有关陈启源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的有关史料设置材料题,让学生从中提取民族工业艰苦创业的有关信息。长此以往,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提取信息和判定真伪的能力,而且能有效地练习学生思维的灵敏性。
2.从思维的灵活性出发,设置评价型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史实设置一些评价型问题,如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如何评价曾国藩?由于这类问题具有一定的“弹性”,即问题的可争议性和研究性,在“是”与“不是”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思维空间。只要学生持之有故、言之有理,答案应有不同的结论。这样便使学生获得了极大的自主权,从而可以更加自由地投入对问题的研究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张扬,发散性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3.从思维的深刻性出发,设置述理型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思维的深刻性即表现在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会碰到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这正是进行思维练习不可忽视的材料。如,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实行了封建文化的专制政策,结果却不一样:前者走向崩溃,后者走向鼎盛;中国人最早发明了火药,但被欧洲人学去变成了西方殖民者侵略中国的利器等等。通过对这些现象进行设问,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并透过这些现象看到历史发展的本质,预见历史发展的方向,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4.从思维的批判性出发,设置发难型问题,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思维的批判性强调“知其所以然”,由于受时代与阶级的局限,人们对于客观外在的认识经常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甚至是谬误。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而且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如商鞅变法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变革,历来都是被肯定的,但商鞅的“禁止弃农经商”即在重视农业生产的同时反对经商,显然不利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发问,对练习学生的独立思维是十分必要的,只要教师引导得当,肯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5.从思维的创造性出发,设置运用型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的创造性或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它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在新情况或困难面前采取对策,并在独立地、新奇地且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智力品质。根据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有机地设置一些运用型问题,让学生借助联想,运用直觉,释放灵感,以期达到“独立、新奇且有效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问题的解决
设置问题的目的在于借助“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品质和综合文化素质。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实现这一目的呢?
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发现有多种途径和方法,但有三点是基本的,这就是正确理论的指导、科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民主氛围的创设。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假如缺少正确理论的指导,纷繁复杂的矛盾将成为无法解开的谜团,问题的解决只能是一句空话。每一个从事历史教学的人,都应该认真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提高自身理论思维能力,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蕴含着巨大的理论思维力量和高度聪明的洞察力。同时,每一个从事历史教学的人,都应该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师能否正确使用启发式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如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最终被“汉化”的问题,这是一个有规律性的历史现象,但学生对于解决这个问题有困难。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思考: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前,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如何?与中原地区文化相比,是进步还是落后?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被“汉化”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通过这样的启发,学生不仅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而且还可以熟悉到:“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同时,也把握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总之,历史课堂教学应当在民主、平等和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益才能得到较大提高。否则,将影响师生之间的教学和谐、学生思维的自由发挥以及教学目标的充分实现。
一、问题的设置
1.从思维的灵敏性出发,设置识别型、判定型问题,以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判定真伪的能力。思维灵敏性的练习,是时代对人类的要求。思维灵敏性的前提是正确,关键是迅速。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相关史料或有关教材设置识别型、判定型的问题。如讲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我们可以从时间、地域、条件等方面设置判定型的选择题或判定题,又可选用有关陈启源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的有关史料设置材料题,让学生从中提取民族工业艰苦创业的有关信息。长此以往,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提取信息和判定真伪的能力,而且能有效地练习学生思维的灵敏性。
2.从思维的灵活性出发,设置评价型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史实设置一些评价型问题,如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如何评价曾国藩?由于这类问题具有一定的“弹性”,即问题的可争议性和研究性,在“是”与“不是”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思维空间。只要学生持之有故、言之有理,答案应有不同的结论。这样便使学生获得了极大的自主权,从而可以更加自由地投入对问题的研究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张扬,发散性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3.从思维的深刻性出发,设置述理型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思维的深刻性即表现在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会碰到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这正是进行思维练习不可忽视的材料。如,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实行了封建文化的专制政策,结果却不一样:前者走向崩溃,后者走向鼎盛;中国人最早发明了火药,但被欧洲人学去变成了西方殖民者侵略中国的利器等等。通过对这些现象进行设问,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并透过这些现象看到历史发展的本质,预见历史发展的方向,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4.从思维的批判性出发,设置发难型问题,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思维的批判性强调“知其所以然”,由于受时代与阶级的局限,人们对于客观外在的认识经常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甚至是谬误。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而且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如商鞅变法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变革,历来都是被肯定的,但商鞅的“禁止弃农经商”即在重视农业生产的同时反对经商,显然不利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发问,对练习学生的独立思维是十分必要的,只要教师引导得当,肯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5.从思维的创造性出发,设置运用型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的创造性或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它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在新情况或困难面前采取对策,并在独立地、新奇地且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智力品质。根据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有机地设置一些运用型问题,让学生借助联想,运用直觉,释放灵感,以期达到“独立、新奇且有效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问题的解决
设置问题的目的在于借助“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品质和综合文化素质。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实现这一目的呢?
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发现有多种途径和方法,但有三点是基本的,这就是正确理论的指导、科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民主氛围的创设。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假如缺少正确理论的指导,纷繁复杂的矛盾将成为无法解开的谜团,问题的解决只能是一句空话。每一个从事历史教学的人,都应该认真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提高自身理论思维能力,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蕴含着巨大的理论思维力量和高度聪明的洞察力。同时,每一个从事历史教学的人,都应该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师能否正确使用启发式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如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最终被“汉化”的问题,这是一个有规律性的历史现象,但学生对于解决这个问题有困难。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思考: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前,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如何?与中原地区文化相比,是进步还是落后?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被“汉化”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通过这样的启发,学生不仅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而且还可以熟悉到:“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同时,也把握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总之,历史课堂教学应当在民主、平等和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益才能得到较大提高。否则,将影响师生之间的教学和谐、学生思维的自由发挥以及教学目标的充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