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建忠,沪上著名收藏家,“收藏期刊创刊号大王”。近年来,他不仅以30年收藏万件雷锋文物史料、矢志研究雷锋、宣传雷锋而闻名,更因在网络上发文证实“上海对当年学雷锋活动的兴起作用特殊”,“上海是群众性学雷锋活动开展最早的城市”等微文广受关注。
猪年新春,记者相约来到位于上海浦东南码头路的冯建忠家中,听他用珍贵的史料揭秘上海滩当年在全国率先宣传雷锋、学习雷锋的火热场景。
一摞泛黄的报纸,见证上海率先兴起学雷锋热潮和最先发表毛主席题词
在雷锋收藏界,冯建忠经常引以为豪。因为 1980年的一天,他在沪上知名的文庙旧书市场“淘”到了一份珍品——1963年3月1日的《新民晚报》。这份报纸上刊发了毛主席、周总理为学雷锋的题词手迹。而当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都是在3月5日头版刊发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以致后来“3·5”成为全国学雷锋日,可上海为何在这之前呢?冯建忠通过走访当事人,研究当时的资料,弄清了来龙去脉,揭开了“谜底”。
冯建忠说:毛主席为雷锋题词,是应中国青年杂志社的请求,专为《中国青年》题的,后公开发表在1963年3月2日出版的《中国青年》杂志“学习雷锋同志专辑”上。上海《新民晚报》作为地方报纸,为何成了最早发表毛主席为雷锋题词的报纸?它是怎么得到消息、拿到题词手迹?又是怎么会在《新民晚报》抢先发表呢?我通过研究收藏的1963年上海出版的《新民晚报》《文汇报》《解放日报》《青年报》2、3月份合订本,及当年开会的老照片、入场券,发现上海在1963年2月28日、29日,3月1日、2日这四天,学习雷锋活动就搞得很红火。仅2月28日的《新民晚报》上有关学雷锋的内容就有4篇,头版有3篇,一是驻上海陆海空军和公安部队在27日、28日两天分别举行雷锋模范事迹报告会;二是共青团市委定周六晚举行学习雷锋电视广播会。会后上海广播合唱团、文工团、上海青年话剧团和人民艺术剧院、上海歌剧院、上海评弹团、上海越剧院都表演了学习雷锋的文艺节目;三是上海文艺界青年开展多种活动,努力学习雷锋高贵品质。全国上下学习雷锋是3月5日之后的事,而上海在2月27日、28日就已举办了这么多学雷锋活动。关键是来了两位雷锋的生前战友刘景凤、伊德阿,他们使上海成为最早大规模开展学习雷锋的城市,见证上海走在全国学雷锋的前列,功不可没。特别是刘景凤,他是雷锋生前汽车连八班班长,是教雷锋驾驶技术的人。1963年刘景凤在江苏省镇江军校学习,得知雷锋牺牲了,就写悼念文章在报上发表。原南京军区领导知道后即抽调他来上海作报告,介绍雷锋事迹。刘景凤2月28日一到上海就连续两天在驻沪部队及上海青少年中作了多场雷锋事迹报告,反响热烈。另外《中国青年》1963年2月22日收到毛主席题词手迹后,杂志社轰动了,团中央及共青团系统轰动了,“毛主席为雷锋题词了”的消息也传到了上海团市委。当时《中国青年》因发行量大,在全国设立了5个分印点,上海也有1个,这期累计印数达800多万份,付印时间为1963年2月26日。
1963年2月下旬,上海团市委领导得知这几天雷锋生前两位战友在上海,又得知毛主席已为雷锋题词,于是就向市领导和军方首长申请,决定在3月1日邀请刘景凤在文化广场为上海青年作一次大型报告会。据刘景凤回忆,3月1日这天,到会一万四千多人。他一走进文化广场的会场,就看到会场两侧挂着毛主席、周总理的题词,非常醒目,由此证实毛主席题词手迹是在上海文化广场“雷锋事迹报告会”上第一次公开,所以当日下午的《新民晚报》第四版上就刊发出来了。
“至于这次报告会的非凡意义,我也是从自己收藏的4张报纸来解读的。”1963年3月1日的《新民晚报》消息标题:“文化广场今天上午激情昂扬,万余青年听了雷锋事迹报告会”。报道一开头就是“向雷锋同志学习”,这是毛主席的题词。“雷锋同志是劳动人民的好儿子,毛主席的好战士”,这是周总理的题词。“今日上午,团市委在文化广场举行‘雷锋事迹报告会’。会场主席台左右悬挂着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题词。大会有一万四千余人参加,共青团上海市委代理书记张浩波发表讲话??”因这场报告会开得非常成功,又决定3月2日再开一场。我有当年两场报告会的入场券。1963年3月2日团市委机关报《青年报》第二版报道了报告会,标题是:“听雷锋事迹介绍,学雷锋光辉榜样,共青团上海市委昨日召开报告会。”内容基本相同,但奇怪的是,都没提到毛主席、周总理的题词。张浩波的讲话中也没有涉及。
1963年3月3日《解放日报》的标题是:“本市青年举行学习雷锋集会——雷锋事迹报告会和学习雷锋广播电视大会在前两天分别举行。”报道内容相似,但其中团市委代理书记张浩波在会上讲了话。他首先指出,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给我们极大的鼓舞(编者注:毛主席题词刊登在《中国青年》1963年第5、6期合刊)。我们全上海青年一定要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好好向雷锋同志學习,做毛主席的好学生。
一册《儿童时代》,记录上海最早创作发表雷锋的连环画
冯建忠以收藏期刊创刊号为主,曾经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机构论证,以收藏近百年来中外四千多种期刊创刊号成为“中国创刊号收藏大王”。在他收藏保存的期刊中,有一册1961年出版的《儿童时代》价值巨大,因为她不仅记录了上海是最早创作发表雷锋的连环画《毛主席的好战士》,而且证明雷锋当兵不久,在因公牺牲前就是全国宣传学习的先进典型。
冯建忠介绍说:以前一直认为1961年8月由解放军原总政治部宣传部编印的《苦孩子好战士》为最早,殊不知前几年我无意中在旧书市场得到一本1961年3月16日,由上海宋庆龄福利基金会创办的《儿童时代》杂志,其在中页全幅刊登了施正编写、韩伍绘画的《毛主席的好战士》连环画,用14幅彩图介绍了雷锋怎样从一名孤儿成长为一名战士的历程。经过研究论证,这才是生前全国最早宣传雷锋的连环画,也是最早的彩色连环画。比《苦孩子好战士》整整早了5个多月。 作为一份上海的刊物,《儿童时代》为何会最早发表《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连环画呢?冯建忠这样认为:雷锋1960年1月入伍,同年11月入党。之后,军队系统的原沈阳军区《前进报》、地方的《抚顺日报》《辽宁日报》等都在12月份进行了宣传。报道中最精美的是雷锋的讲稿“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上海儿童时代杂志社时政组的同志无意中看到后如获至宝,被雷锋的事迹所感动,立即着手创作连环画脚本。文字解说大家集体讨论,所以署名为“施正”,绘画由时任杂志美术组的韩伍先生主笔。韩伍创作善于以简代繁,线条清晰,使得这组雷锋图画在幅面较小、内容简明、笔墨不多,又没有任何影像参考的情况下,一气呵成,取得成功。
一组在全国刊发最早的漫画,展现了上海艺术家的深情
“上海的报纸连载上海作家创作的雷锋故事漫画,在全国也是最早的。”冯建忠拿出一沓《新民晚报》给记者介绍:这是上海也是全国最早在报纸上发表雷锋连环画的《新民晚报》,由著名画家汪观清创作的《伟大的普通一兵》。
“汪先生1931年出生,安徽人,少时即到上海拜师学画,从事连环画创作30多年,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专职画家。1962年年底,《新民晚报》美术编辑乐小英找到汪观清,约谈组稿画雷锋的故事。汪观清欣然接受并很快创作完成。于是,从1963年2月27日开始,《新民晚报》开始连载《伟大的普通一兵》,每日两幅,配以文字。3月1日《新民晚报》首发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 配合全国各地的学雷锋热潮,汪观清创作的雷锋故事共连载了40多天,其他报刊也纷纷转载。”
这是全国人民看到的最早的雷锋美好形象。很快,北京、浙江、山东、辽宁、江苏等地也推出了雷锋题材的连环画。汪观清的画稿后来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现在看来,在诸多雷锋连环画中,汪观清先生创作的不仅时间早,而且因其画风朴实无华,厚实凝练,使笔下的雷锋生动传神,最受读者喜爱。正因这样,2007年和2017年,汪观清先生又分别精心创作了《雷锋的小故事》《伟大的普通一兵雷锋》。”
“在宣传雷锋、学习雷锋上,上海的艺术家似乎有一种特别的情怀。”冯建忠如数家珍,又讲了上海文化艺术界一件件“雷锋作品”: 最早的歌,1963年2月23日吴治词、翁仲三曲的《雷锋好,学雷锋》;最早的宣传画,1963年3月2日钱大昕创作《向雷锋同志学习,做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1963年3月10日,上海实验歌剧院演出最早的歌劇《普通一兵》及舞剧《雷锋》;1963年3月爱华和勤艺沪剧团演出大型现代戏《雷锋》。1963年3月24日,江南评剧团开演中篇评弹《雷锋》。1963年4月9日,上海青年话剧团创作的5幕9场话剧《接过雷锋的枪》上演。
此外,著名作家贺敬之1963年春天创作的长诗《雷锋之歌》也完成于上海复旦大学;1963年4月,上海作曲家朱践耳根据《雷锋日记》里的一阕短诗,仅用半小时就挥笔写出了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成为故事片《雷锋》插曲,由歌唱家胡松华首次演唱。一年后,农奴出身的藏族女歌唱家才旦卓玛再次演绎了这支饱含劳苦大众心声与深情的作品,传遍大江南北,一唱就是几十年。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共青团中央的诞生地、全国总工会的诞生地,理应也是群众性学雷锋运动领先的一方热土。从冯建忠收藏的当年沪上军民学雷锋的史料与故事中,记者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东方明珠”大上海厚重的红色历史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