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发展观属于有序的耗散结构系统,分析科学发展观的最基本的序参量,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自组织理论;序参量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命题。这是党中央适应我国社会的新形势,向全党提出的重要任务。科学发展观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
1 科学发展观的系统分析
科学发展观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科学发展观属于有序的耗散结构系统,根据自组织理论几个要点,科学发展观系统不是到处均匀一致的系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适当注意导向性,就可能使科学发展观远离平衡态,在各种非线性作用下,使科学发展观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真正作用从系统科学看来。应该是非线性相互作用,形成巨涨落,远离平衡态,为形成耗散结构准备条件。从自组织理论出发,学习科学发展观,才能详细分析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耗散结构是指远离平衡态下动态的稳定化有序结构,与平衡结构不同,它不是“死”的稳定化有序结构,而是“活”的稳定化有序结构。耗散结构系统在性质上与守恒系统的重大区别就在于有时间发展行为。耗散结构理论的核心就是证明:一个远离平衡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当控制参量超过某一阈值,系统可能失稳,通过涨落,由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有序的新状态。为了与以往人们已知的平衡结构相区别,强调非平衡和不可逆过程对建立有序的贡献,这样形成和维持的有序结构成为耗散结构。这里,平衡是指在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的条件下,宏观体系的各部分在长时间内不发生任何变化。稳定则是指在空间和时间上呈现某种宏观有序现象。平衡结构是指平衡态下静态的稳定化有序结构。耗散结构理论的提出,使我们认识到系统稳定和发展的条件恰恰在于非平衡,而不是平衡,而系统从一种旧的稳定化结构演变为另一种新的稳定化结构则是系统进化的标志。开放是新生的希望。系统正确且充分地对外开放是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首要条件,只有保证系统与外界的能量、物质、信息交流,系统才可能进化。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只有在远离平衡区,非平衡定态才可能失稳,发展过程才能使宏观有序增加,并产生突变而导致宏观结构的形成。突变本是一种失稳现象,只有远离平衡,才可能打破系统原有的稳定而驱动系统去寻找新的稳定态。正是在远离平衡态下,才展现出潜藏的多姿多彩的演化能力,并为发展之选择提供了条件与可能。新结构的出现以原有结构失稳为前提,或以破坏系统与环境的稳定平衡为前提。而新结构的确立又以新的稳定为标志。只有非线性系统,在非平衡态下,可能同时存在稳定轨道和不稳定轨道,甚至同一条轨道部分稳定、部分不稳定,因而既能使就模式失稳,又能使新秩序稳定下来,从而可能越过不稳定点,通过自组织,形成耗散结构,通过涨落达到有序。涨落可看作是偏离系统既定宏观状态的各种集体运动,即状态量对其平均值的偏离。它既是破坏原结构导致失稳的因素,也是宏观有序结构产生的种子。因此,涨落在平衡结构中是一种消极的因素,一种有待克服的偏差或扰动;但在非平衡过程中却起着积极的作用,它是系统发生演变乃至产生新结构的触发器。非线性导致自组织有可能使系统内部发生具有自催化反应的超循环,由于增加了单独要素所没有的相互作用,而能使系统在整体上产生非加和的突现性。可以说,所有的自组织都是由非线性作用导致的。
2 科学发展观系统理论构架
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然而,系统内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何种矛盾才构成推动事物自组织发展演化的动力呢?当代自组织科学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的观点。在自组织科学理论中,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的竞争和协同,必须是一种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只有如此,这种竞争和协同才能成为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动力。相互作用就是矛盾双方的排斥、吸引,在线性相互作用下,作用双方的质量相当,各种作用之间很少发生关联,因此系统内部各个要素或子系统之间很少协同甚至根本没有协同。与此相反,在非线性相互作用下,各种作用相互关联起来,形成协同,因此系统才能生整体行为,才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并使系统局部的小涨落得到放大,从而引起系统的从稳到非稳再到新的稳定的跃迁式演化。
相互作用在系统论中主要强调为保持系统整体功能状态的负反馈调节,而负反馈是以压抑、限制子系统为目的的,相互作用除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和压抑,限制之外,还有合作共同促进的一种,这种相互作用称为协同作用,这些协同作用在系统处于平常正常稳定状态时不表现出来,只有在系统发生相变、质变、飞跃时才表现出来,而且正是这些正反馈协同作用促使了系统发生质变。决定系统有序程度的参量,也即决定事物状态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影响系统状态的众多参量中有快变量和慢变量两种,而慢变量决定系统演化的过程,决定演化结果出现的结构和功能,因此称慢变量为序参量。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提出了主要矛盾和矛盾转化的理论,用慢变量的方法解决了确定主要矛盾的客观指标,在系统中快变量服从于慢变量、快变量受慢变量支配。正反馈在相变中起主要作用的理论,为复杂系统的自组织理论打下基础。
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在哲学层面上,科学发展观上已经解决了起点问题。从汲取现代科学基础理论的最新进展中,寻求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创新。人类社会的发展固然因其特有的极端复杂性,并非简单照搬某些自然科学理论可以直接解决。但是,如果我们不将社会现象神秘化,而将社会的也视为广义自然界诸多现象中的一种,而且本身就是广义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那么,人类社会也服从广义自然界现象的某些最一般的规律。因此,如果我们发现并全面和准确地掌握了这些最一般规律,无疑有助于我们认识和处理好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问题。避免产生片面性。而这种可能性也已经出现了,其中最有影响的成果就是耗散结构论等通常被称作“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的一组新科学理论群。这组理论尽管学科背景不同,概念和方法各异,但它们却共同聚焦于组成系统的大量子系统,如何有可能自己组织起来,实现从无序到有序(或从较低级有序到较高级有序)进化——发展的一般条件、机理和规律性。
3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社会系统运行的序参量
十七大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是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自觉认识和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系统的状态由一组状态参量来描述。这些状态参量随时间变化的快慢程度是不相同的。当系统逐渐接近于发生显著质变的临界点时,变化慢的状态参量的数目就会越来越少,有时甚至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在外参量的驱动下和在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下,以自组织的方式在宏观尺度上形成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结构的条件、特点及其演化规律。这些为数不多的慢变化参量就完全确定了系统的宏观行为并表征系统的有序化程度,故称序参量。那些为数众多的变化快的状态参量就由序参量支配,并可将他们消去。这一结论称为支配原理,它是协同学的基本原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富民,实现民族复兴,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中心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上不断探索和深化的过程。科学发展观作为系统序变量,是十七大提出的一系列战略思想的核心,坚持科学发展观,就可以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在当前,我们只有准确把握理解科学发展观,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干部,归根到底要落实到推动工作、解决问题上。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为社会树起的前进旗帜。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自组织理论;序参量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命题。这是党中央适应我国社会的新形势,向全党提出的重要任务。科学发展观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
1 科学发展观的系统分析
科学发展观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科学发展观属于有序的耗散结构系统,根据自组织理论几个要点,科学发展观系统不是到处均匀一致的系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适当注意导向性,就可能使科学发展观远离平衡态,在各种非线性作用下,使科学发展观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真正作用从系统科学看来。应该是非线性相互作用,形成巨涨落,远离平衡态,为形成耗散结构准备条件。从自组织理论出发,学习科学发展观,才能详细分析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耗散结构是指远离平衡态下动态的稳定化有序结构,与平衡结构不同,它不是“死”的稳定化有序结构,而是“活”的稳定化有序结构。耗散结构系统在性质上与守恒系统的重大区别就在于有时间发展行为。耗散结构理论的核心就是证明:一个远离平衡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当控制参量超过某一阈值,系统可能失稳,通过涨落,由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有序的新状态。为了与以往人们已知的平衡结构相区别,强调非平衡和不可逆过程对建立有序的贡献,这样形成和维持的有序结构成为耗散结构。这里,平衡是指在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的条件下,宏观体系的各部分在长时间内不发生任何变化。稳定则是指在空间和时间上呈现某种宏观有序现象。平衡结构是指平衡态下静态的稳定化有序结构。耗散结构理论的提出,使我们认识到系统稳定和发展的条件恰恰在于非平衡,而不是平衡,而系统从一种旧的稳定化结构演变为另一种新的稳定化结构则是系统进化的标志。开放是新生的希望。系统正确且充分地对外开放是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首要条件,只有保证系统与外界的能量、物质、信息交流,系统才可能进化。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只有在远离平衡区,非平衡定态才可能失稳,发展过程才能使宏观有序增加,并产生突变而导致宏观结构的形成。突变本是一种失稳现象,只有远离平衡,才可能打破系统原有的稳定而驱动系统去寻找新的稳定态。正是在远离平衡态下,才展现出潜藏的多姿多彩的演化能力,并为发展之选择提供了条件与可能。新结构的出现以原有结构失稳为前提,或以破坏系统与环境的稳定平衡为前提。而新结构的确立又以新的稳定为标志。只有非线性系统,在非平衡态下,可能同时存在稳定轨道和不稳定轨道,甚至同一条轨道部分稳定、部分不稳定,因而既能使就模式失稳,又能使新秩序稳定下来,从而可能越过不稳定点,通过自组织,形成耗散结构,通过涨落达到有序。涨落可看作是偏离系统既定宏观状态的各种集体运动,即状态量对其平均值的偏离。它既是破坏原结构导致失稳的因素,也是宏观有序结构产生的种子。因此,涨落在平衡结构中是一种消极的因素,一种有待克服的偏差或扰动;但在非平衡过程中却起着积极的作用,它是系统发生演变乃至产生新结构的触发器。非线性导致自组织有可能使系统内部发生具有自催化反应的超循环,由于增加了单独要素所没有的相互作用,而能使系统在整体上产生非加和的突现性。可以说,所有的自组织都是由非线性作用导致的。
2 科学发展观系统理论构架
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然而,系统内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何种矛盾才构成推动事物自组织发展演化的动力呢?当代自组织科学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的观点。在自组织科学理论中,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的竞争和协同,必须是一种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只有如此,这种竞争和协同才能成为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动力。相互作用就是矛盾双方的排斥、吸引,在线性相互作用下,作用双方的质量相当,各种作用之间很少发生关联,因此系统内部各个要素或子系统之间很少协同甚至根本没有协同。与此相反,在非线性相互作用下,各种作用相互关联起来,形成协同,因此系统才能生整体行为,才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并使系统局部的小涨落得到放大,从而引起系统的从稳到非稳再到新的稳定的跃迁式演化。
相互作用在系统论中主要强调为保持系统整体功能状态的负反馈调节,而负反馈是以压抑、限制子系统为目的的,相互作用除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和压抑,限制之外,还有合作共同促进的一种,这种相互作用称为协同作用,这些协同作用在系统处于平常正常稳定状态时不表现出来,只有在系统发生相变、质变、飞跃时才表现出来,而且正是这些正反馈协同作用促使了系统发生质变。决定系统有序程度的参量,也即决定事物状态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影响系统状态的众多参量中有快变量和慢变量两种,而慢变量决定系统演化的过程,决定演化结果出现的结构和功能,因此称慢变量为序参量。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提出了主要矛盾和矛盾转化的理论,用慢变量的方法解决了确定主要矛盾的客观指标,在系统中快变量服从于慢变量、快变量受慢变量支配。正反馈在相变中起主要作用的理论,为复杂系统的自组织理论打下基础。
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在哲学层面上,科学发展观上已经解决了起点问题。从汲取现代科学基础理论的最新进展中,寻求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创新。人类社会的发展固然因其特有的极端复杂性,并非简单照搬某些自然科学理论可以直接解决。但是,如果我们不将社会现象神秘化,而将社会的也视为广义自然界诸多现象中的一种,而且本身就是广义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那么,人类社会也服从广义自然界现象的某些最一般的规律。因此,如果我们发现并全面和准确地掌握了这些最一般规律,无疑有助于我们认识和处理好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问题。避免产生片面性。而这种可能性也已经出现了,其中最有影响的成果就是耗散结构论等通常被称作“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的一组新科学理论群。这组理论尽管学科背景不同,概念和方法各异,但它们却共同聚焦于组成系统的大量子系统,如何有可能自己组织起来,实现从无序到有序(或从较低级有序到较高级有序)进化——发展的一般条件、机理和规律性。
3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社会系统运行的序参量
十七大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是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自觉认识和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系统的状态由一组状态参量来描述。这些状态参量随时间变化的快慢程度是不相同的。当系统逐渐接近于发生显著质变的临界点时,变化慢的状态参量的数目就会越来越少,有时甚至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在外参量的驱动下和在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下,以自组织的方式在宏观尺度上形成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结构的条件、特点及其演化规律。这些为数不多的慢变化参量就完全确定了系统的宏观行为并表征系统的有序化程度,故称序参量。那些为数众多的变化快的状态参量就由序参量支配,并可将他们消去。这一结论称为支配原理,它是协同学的基本原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富民,实现民族复兴,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中心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上不断探索和深化的过程。科学发展观作为系统序变量,是十七大提出的一系列战略思想的核心,坚持科学发展观,就可以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在当前,我们只有准确把握理解科学发展观,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干部,归根到底要落实到推动工作、解决问题上。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为社会树起的前进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