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详细论述了卫星地面站卫星信号接收、调试的全部工作流程,对于广大广电技术工作者确保前端信号源的质量有着很强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卫星信号 卫星天线 信号接收调整
中图分类号:TN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8-0074-01
在数字有线电视飞速发展的今天,尽管网络已经公司化,规模化,前端集中了化,但各分公司也仍然保留部分重要节目的卫星信号作应急备份,以防网络中断的不时之需,确保安全播出的需要;以及偏远的乡村仍以独立的网络系统存在,以解决当地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的需要。综上,也就是说卫星地面接收站仍然全部存在,且卫星信号的接收与调试仍然是站内工作人员不可缺少的工作。
由于各分公司的信号源都是从总公司通过光缆网络传输到各分前端的,所以卫星信号的接收对于从业不久的广电技术工作者来说很少接触到或淡忘了,卫星信号作为备份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作为从事多年前端工作的老广电技术工作者有必要将这些似乎离我们远去的知识,渐忘的业务即卫星信号的接收相关的技术问题再次重提,与同仁们交流,以便用最短时间,最简单的设备收到优质的卫星信号。
一、了解卫星电视节目概况
目前可供我国电视常用的卫星共有5颗:
1、中星6B,位置为东经115.5°,提供52套电视节目和100多套多省广播信号,其中有中央17套、湖南、上海、广东、江苏、福建17套各省卫视等水平极化电视信号以及山东、黑龙江、北京、浙江、四川、江西等18套垂直极化的电视节目。
2、中星6A,位置为东经125°,可提供31套电视开锁信号和60套广播节目,上述节目均为水平极化信号。其中包括9套中央和22套部分省卫视及卡通(如黑、吉、辽、新疆、云南、广东嘉佳卡通)等电视节目。
3、亚太Ⅵ,位置为东经134°,即原亚太一A所在的位置。可提供10套水平极化、C波段的香港、亚太卫视、东森财经新闻等特色电视节目和3套KU波段、垂直极化的中央教育电视节目;13套KU波段、垂直极化的中国之声、华夏之声等调频节目。
4、中星九号,位置为东经92.2°,可提供左旋、KU波段的电视节目35套各省卫视电视节目和8套重复的央视节目及右旋、KU波段的12套央视节目和30多套各省卫视等电视节目。和20多套的中央电台和部分少数民族的电台调频节目。为村村通工程提供强大的节目源支持。
5、亚洲7号,位置为东经105.5°,可提供C波段水平极化含星空、华娱、阳光、凤凰等20多套特色电视节目和6套含美国之音在内的调频节目。C波段、垂直含法国时装、MTV、阿里郎三套国语节目在内的多套电视节目。
二、卫星地面接收站卫星天线的选择和安装位置的选定
(一)选择合适口径的卫星接收天线
在实践工作中,无论是接收中星6B还是6A,还是亚太Ⅵ、亚州7号的C波段卫星信号,直径为2.5M的抛物面卫星天线都可以满足作为地面接收站接收信号源的质量要求,即信号质量在80以上,信号强度在85以上,从收到的图像上看,可评价为五级。当接收KU波段的衛星信号时,建议用不小于1.2米的偏馈卫星天线,偏馈天线与同样直径的抛物面天线相比信号强,且因口径小,体积小便于运输,且安装且方便,且安装后因口径受气候、风等自然因素影响也小。当卫星天线发生偏移时,信号损失较小,而且对技术人员来讲小口径天线小波瓣较宽,易于捕捉节目信号,方向调整也方便。
(二)选择合适的卫星天线安装位置(卫星地面接收站的位置)
卫星天线安装位置,要尽量选择离机房近的位置,且天线基础要打在前方120度的视角内无任何建筑物或树木等高大物体的遮挡的坚实的地面或有加固梁的楼顶上。高大物体遮挡会减弱接收的卫星信号,天线要加固定基础或楼顶要打加固梁是因天线虽轻,可是它风载却很大,只能底坐稳固了,天线的摇动、颤动幅度才会小,才能保证接收信号的质量。
三、 抛物面天线的安装及接收调整
1、3米抛物面天线的组装
抛物面天线的组装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信号接收质量,安装不当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技术指标。现将安装步骤介绍如下:首先把底座安装在基础上,然后组装骨架,反射板的序号一般在出厂时都编好了。应按编号依次进行。一般组装反射板时,相邻两块凹面铝合金板的固定螺丝只穿入三个分别穿在铝合金板背侧加固角铁的两头的铁孔内,和铝合金板最凹点背侧的角铁螺孔内,且先不要拧紧,防止安到最后几块反射板时拼接不上没有空隙调整。当把全部铝合金反射板拼接成扣在地上的碗面时,多根直角铁的“锅面”支架,按预留好的螺丝孔和扣在地上的天线背筋(凹型角铁)上相应位置的螺孔穿入螺杆,依次如法安装好天线面支架,并将所有铝合金板背筋无螺丝螺母孔内补满螺丝,并全部加垫拧紧。当全部安装完后再将抛物面组装在底座支撑架上。在抛物面天线的正面,三个馈源支架预留孔内,穿入三根馈源支杆,并将三支杆的两端分别与天线反射面、馈源固定环用螺丝连接并坚固好。固定紧底座螺丝,装上仰角调整丝杠。
2、安装馈源
馈源是由环形槽、圆矩波导和安装在圆矩波导上的高频头组成的。安装馈源第一步要把高频头首先安装到圆矩波导的矩型波导口上,双极化馈源安装两个高频头,再把环形槽的槽面位置对准抛物面反射体的顶点,环型槽的口面与圆波导口相距1—3mm.把圆波导固定在馈源三角支架上。
天线的极化方式要与接收的卫星信号极化方式相一致,如接收垂直极化的卫星信号,就将圆矩波导极化变换器的矩形波导口宽边平等地面;如水平极化则将极化变换器的窄面平行地面。
3、天线的仰角及方位角的调整
天线的仰角是指抛物面中心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方位角是指从接收点的正南方开始,顺时针方向到天线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线的角度。
天线的仰角和方位角在已知接收点的地理经、纬度(可从当地相关部门查到)的前提下通过公式计算可以得到。在实际调试中好多台站都没有精密的解调器只是靠经验和卫星接收机进行盲收。先把抛物面天线的仰角和方位角调到大楖位置,然后再细调,在仰角和方位角初步定位后。把卫星接收机和监视器搬到天线下方附近,进行露天调试。连接方法将从卫星接收机的视、音频输出孔输出的视频和音频信号分别接入监视器,把卫星接收机的下变频入口直接用短-5线相连。这样技术人员边调整天线的位置边观察监视器上的信号强度和信号质量的变化。
具体调试方法:将大楖的仰角(用量角器可以量得)固定好后,在大致的方位角左右10度范围内以微小的幅度慢慢地向一个方向移动,每移动一下不要超过1CM,且,移动后要停顿十几秒钟,以防数字接收机反应不过来,同时观察监视器上的信号质量和信号强度的变化,尤其是信号强度。信号强度哪怕有1%的增长也不要放过,在此点处微调方位使其信号强度达到最强后,锁死方位角,然后再上下小幅度微调仰角,也使信号强度达到最强,并锁死仰角,再站到天线正前方,注意看下此时显示的信号强度,并记住,然后再调整馈源的深浅(焦距)和高频头的极化角,分别使信号强度达到最强为止并锁死馈源。依此法反复耐心搜索,一定会收到预收的卫星信号,并达到前端要求的信号强度在80±5dBuv.给信号衰减留有充分的余量。调整完毕后,拧紧方位角、仰角、极化角螺丝,防止天线风吹漂移。
最后在天线支柱上刻下方位角标记线,以防风大吹变方位,做为今后维护卫星天线的依据。
[关键词]卫星信号 卫星天线 信号接收调整
中图分类号:TN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8-0074-01
在数字有线电视飞速发展的今天,尽管网络已经公司化,规模化,前端集中了化,但各分公司也仍然保留部分重要节目的卫星信号作应急备份,以防网络中断的不时之需,确保安全播出的需要;以及偏远的乡村仍以独立的网络系统存在,以解决当地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的需要。综上,也就是说卫星地面接收站仍然全部存在,且卫星信号的接收与调试仍然是站内工作人员不可缺少的工作。
由于各分公司的信号源都是从总公司通过光缆网络传输到各分前端的,所以卫星信号的接收对于从业不久的广电技术工作者来说很少接触到或淡忘了,卫星信号作为备份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作为从事多年前端工作的老广电技术工作者有必要将这些似乎离我们远去的知识,渐忘的业务即卫星信号的接收相关的技术问题再次重提,与同仁们交流,以便用最短时间,最简单的设备收到优质的卫星信号。
一、了解卫星电视节目概况
目前可供我国电视常用的卫星共有5颗:
1、中星6B,位置为东经115.5°,提供52套电视节目和100多套多省广播信号,其中有中央17套、湖南、上海、广东、江苏、福建17套各省卫视等水平极化电视信号以及山东、黑龙江、北京、浙江、四川、江西等18套垂直极化的电视节目。
2、中星6A,位置为东经125°,可提供31套电视开锁信号和60套广播节目,上述节目均为水平极化信号。其中包括9套中央和22套部分省卫视及卡通(如黑、吉、辽、新疆、云南、广东嘉佳卡通)等电视节目。
3、亚太Ⅵ,位置为东经134°,即原亚太一A所在的位置。可提供10套水平极化、C波段的香港、亚太卫视、东森财经新闻等特色电视节目和3套KU波段、垂直极化的中央教育电视节目;13套KU波段、垂直极化的中国之声、华夏之声等调频节目。
4、中星九号,位置为东经92.2°,可提供左旋、KU波段的电视节目35套各省卫视电视节目和8套重复的央视节目及右旋、KU波段的12套央视节目和30多套各省卫视等电视节目。和20多套的中央电台和部分少数民族的电台调频节目。为村村通工程提供强大的节目源支持。
5、亚洲7号,位置为东经105.5°,可提供C波段水平极化含星空、华娱、阳光、凤凰等20多套特色电视节目和6套含美国之音在内的调频节目。C波段、垂直含法国时装、MTV、阿里郎三套国语节目在内的多套电视节目。
二、卫星地面接收站卫星天线的选择和安装位置的选定
(一)选择合适口径的卫星接收天线
在实践工作中,无论是接收中星6B还是6A,还是亚太Ⅵ、亚州7号的C波段卫星信号,直径为2.5M的抛物面卫星天线都可以满足作为地面接收站接收信号源的质量要求,即信号质量在80以上,信号强度在85以上,从收到的图像上看,可评价为五级。当接收KU波段的衛星信号时,建议用不小于1.2米的偏馈卫星天线,偏馈天线与同样直径的抛物面天线相比信号强,且因口径小,体积小便于运输,且安装且方便,且安装后因口径受气候、风等自然因素影响也小。当卫星天线发生偏移时,信号损失较小,而且对技术人员来讲小口径天线小波瓣较宽,易于捕捉节目信号,方向调整也方便。
(二)选择合适的卫星天线安装位置(卫星地面接收站的位置)
卫星天线安装位置,要尽量选择离机房近的位置,且天线基础要打在前方120度的视角内无任何建筑物或树木等高大物体的遮挡的坚实的地面或有加固梁的楼顶上。高大物体遮挡会减弱接收的卫星信号,天线要加固定基础或楼顶要打加固梁是因天线虽轻,可是它风载却很大,只能底坐稳固了,天线的摇动、颤动幅度才会小,才能保证接收信号的质量。
三、 抛物面天线的安装及接收调整
1、3米抛物面天线的组装
抛物面天线的组装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信号接收质量,安装不当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技术指标。现将安装步骤介绍如下:首先把底座安装在基础上,然后组装骨架,反射板的序号一般在出厂时都编好了。应按编号依次进行。一般组装反射板时,相邻两块凹面铝合金板的固定螺丝只穿入三个分别穿在铝合金板背侧加固角铁的两头的铁孔内,和铝合金板最凹点背侧的角铁螺孔内,且先不要拧紧,防止安到最后几块反射板时拼接不上没有空隙调整。当把全部铝合金反射板拼接成扣在地上的碗面时,多根直角铁的“锅面”支架,按预留好的螺丝孔和扣在地上的天线背筋(凹型角铁)上相应位置的螺孔穿入螺杆,依次如法安装好天线面支架,并将所有铝合金板背筋无螺丝螺母孔内补满螺丝,并全部加垫拧紧。当全部安装完后再将抛物面组装在底座支撑架上。在抛物面天线的正面,三个馈源支架预留孔内,穿入三根馈源支杆,并将三支杆的两端分别与天线反射面、馈源固定环用螺丝连接并坚固好。固定紧底座螺丝,装上仰角调整丝杠。
2、安装馈源
馈源是由环形槽、圆矩波导和安装在圆矩波导上的高频头组成的。安装馈源第一步要把高频头首先安装到圆矩波导的矩型波导口上,双极化馈源安装两个高频头,再把环形槽的槽面位置对准抛物面反射体的顶点,环型槽的口面与圆波导口相距1—3mm.把圆波导固定在馈源三角支架上。
天线的极化方式要与接收的卫星信号极化方式相一致,如接收垂直极化的卫星信号,就将圆矩波导极化变换器的矩形波导口宽边平等地面;如水平极化则将极化变换器的窄面平行地面。
3、天线的仰角及方位角的调整
天线的仰角是指抛物面中心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方位角是指从接收点的正南方开始,顺时针方向到天线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线的角度。
天线的仰角和方位角在已知接收点的地理经、纬度(可从当地相关部门查到)的前提下通过公式计算可以得到。在实际调试中好多台站都没有精密的解调器只是靠经验和卫星接收机进行盲收。先把抛物面天线的仰角和方位角调到大楖位置,然后再细调,在仰角和方位角初步定位后。把卫星接收机和监视器搬到天线下方附近,进行露天调试。连接方法将从卫星接收机的视、音频输出孔输出的视频和音频信号分别接入监视器,把卫星接收机的下变频入口直接用短-5线相连。这样技术人员边调整天线的位置边观察监视器上的信号强度和信号质量的变化。
具体调试方法:将大楖的仰角(用量角器可以量得)固定好后,在大致的方位角左右10度范围内以微小的幅度慢慢地向一个方向移动,每移动一下不要超过1CM,且,移动后要停顿十几秒钟,以防数字接收机反应不过来,同时观察监视器上的信号质量和信号强度的变化,尤其是信号强度。信号强度哪怕有1%的增长也不要放过,在此点处微调方位使其信号强度达到最强后,锁死方位角,然后再上下小幅度微调仰角,也使信号强度达到最强,并锁死仰角,再站到天线正前方,注意看下此时显示的信号强度,并记住,然后再调整馈源的深浅(焦距)和高频头的极化角,分别使信号强度达到最强为止并锁死馈源。依此法反复耐心搜索,一定会收到预收的卫星信号,并达到前端要求的信号强度在80±5dBuv.给信号衰减留有充分的余量。调整完毕后,拧紧方位角、仰角、极化角螺丝,防止天线风吹漂移。
最后在天线支柱上刻下方位角标记线,以防风大吹变方位,做为今后维护卫星天线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