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年初的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人的手机可能都被“佛系青年”一词刷了屏,一时间,我们形容一个人、一件事的时候都会讲“×××很佛系”。而“佛系”究竟是何意呢?
“佛系”一词最早出现在2014年日本某杂志中,形容一种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与生活态度。而它的真正爆红,则是2017年12月登上中国的微博热搜,之后迅速融进广大网友的语言体系,一时风头无两。
从“佛系青年”的爆红不难看出,“佛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镜映了一个广大的社会群体,尤其是青年人的心理现状。另一方面,“青年”作为该词的形容主体,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这种关注恰恰反映了人们对于当代青年复杂多元的心理以及超出上一代人预料的处世方式的质疑与焦虑。因为在人们的观念当中,“成佛”往往都是一个人“看破红尘,无欲无求”的表现,而热血澎湃的青年们为何也“佛系”了呢?
现在的青年——年龄层面上涵盖了“95后”和“00后”——跟父辈们相比,大多数人从一出生就吃喝不愁。然而与此同时,伴随着经济转型,信息世界的纷繁芜杂和价值观的日趋多元,他们也陷入了一种终日忙碌而又对未来十分迷茫的境地。他们对父辈们的功利追求可能会不屑一顾,但又没有找到光芒闪烁的夜空中值得自己仰望的那一颗星。事实上,青年的迷茫恰恰反映了整个时代的迷茫,他們站在历史的岔路口,面前有太多条路,而他们却失去了前进的方向。所以,与其说是看破了红尘,不如说是这红尘太迷乱,他们还未看透。
青春是迷茫的,迷茫与未知是会带来痛苦与觉醒的,这是青春送给青年的礼物。青春充满了矛盾,但也正是我们对矛盾的直面与化解,使我们变得勇敢坚定。理想伴随着彷徨,但也正因为我们彷徨中的笃定,让我们觉醒,也让我们去追寻。成长的路上,苦难就是我们的指路人。当代青年们却碰上了另一个指路人:互联网。
互联网让一切都省力起来,表情包和网络热词让我们可以不费太多思考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网络游戏让我们不用努力也可以称王称霸,网红经济也正在生产更多缺乏真正才艺的平庸。青年们似乎可以陶醉在自我的虚幻天地之中,规避那些青年们本应有的迷茫与挣扎,但事实上,他们在选择了省力的同时,也选择了平庸。
就拿“佛系青年”们最常用的三个词来讲,都行、可以、没关系,这三个词既可以用来回答来自老妈的“今天晚上吃什么”,也可以用于来自导师提出的“你的理想是什么”。其实,这三个词不仅是一种面对追问的回答,也反映了“佛系青年”面对人生的态度:面对争执放弃争执,面对矛盾放弃矛盾,不是因为爱好和平,而是根本不会解决矛盾;面对理想满不在乎,也恰恰是无所坚持,不敢也不愿追寻理想,这些实际上体现了我们对于现实的一种逃避。
也许,我们是错解了佛意,红尘中,我们需要的不是看破,而是修行,不仅是放下,也需要一种坚守。这一点,我们也许可以从禅宗——中国本土的佛学那里得到启示。
中国古代的禅宗一定程度上也具有“逃避”的特质,遁入空门追求精神的解脱。但不同的是,禅宗强调在现实的黑暗中保守心灵的澄明,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保持内心朴素,在世俗的枷锁之中上演灵魂的自由独舞,它的对面是现实的黑暗与束缚。反观“佛系”,它的对立面实质上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原则的坚持与对崇高理想的追寻,它本身是无奈之下的无能与自欺欺人。王小波说:“人生的大多数痛苦,实质上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可怕的是,许多青年面对无能不再“愤怒”了,或者说无力再愤怒下去,实质上是让自己保持在平庸的状态中,不敢也不愿再向理想进发。因此相比于“佛系”,“佛性”才是我们应当探寻的。
禅宗方祖慧能说:“佛性人人皆有,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所谓明心,在我看来就是发现初心。明心见性,就是在芜杂的烟尘之中寻觅自己真正追寻的理想,沉淀下一颗心,不为外物所动,只对远方坚守。当我们站在时代的潮头,回眸定睛于中国人的禅,突然发现,那些看破红尘的寡淡与淡然随缘的安逸之下,竟然始终深埋着如许风尘仆仆、静默生长的修行以及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的坚守与流变不居、持守正道的笃定。也许这才是真正的佛性,朴素而又充满力量,终于明白,澄心明志,笃志修德,方为中华民族数千春秋的生长中修得的最大的禅。
由此说来,“佛系”青年们那些“红尘之下”的迷惘,那些“无欲无求”背后的懦弱,那些“满不在乎”之中的逃避,都是因为他们太年轻,错解了这妙法华严的世界。而这背后,其实是我们整个民族在和平的21世纪缺乏对苦难的警醒与对前途的忧患,是持续繁荣之下的麻痹,是这忙碌的时代中人们内心的疲倦。此时的我们更需要一个信仰,一种勇气,让我们去坚守,去修行。“佛系”青年们也应该重新燃起对生活本身原初美好的温情。正如遁入空门的山人仍然对着雨后的群岚报以微笑,无意于尘世的沙门弟子仍然会在意脚下的蝼蚁一样,因为他们认为值得。正值芳华的我们,也应为了心中的“值得”而付出,朝着理想迈进,不问来路与去路,坚定地、笃实地做好人生的修行。抛下佛系,找回佛性;见陛成佛,诚心得禅。正如菩提树的生长,不问风雨,不惹尘埃,让心灵在岁月中蔚然。
最后,用胡适先生的一句话与正坚守于修行之路上的青年共勉:“昨日种种,皆成今我,切莫思量,更莫哀;从今往后,怎么收获,怎么栽。”
“佛系”一词最早出现在2014年日本某杂志中,形容一种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与生活态度。而它的真正爆红,则是2017年12月登上中国的微博热搜,之后迅速融进广大网友的语言体系,一时风头无两。
从“佛系青年”的爆红不难看出,“佛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镜映了一个广大的社会群体,尤其是青年人的心理现状。另一方面,“青年”作为该词的形容主体,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这种关注恰恰反映了人们对于当代青年复杂多元的心理以及超出上一代人预料的处世方式的质疑与焦虑。因为在人们的观念当中,“成佛”往往都是一个人“看破红尘,无欲无求”的表现,而热血澎湃的青年们为何也“佛系”了呢?
现在的青年——年龄层面上涵盖了“95后”和“00后”——跟父辈们相比,大多数人从一出生就吃喝不愁。然而与此同时,伴随着经济转型,信息世界的纷繁芜杂和价值观的日趋多元,他们也陷入了一种终日忙碌而又对未来十分迷茫的境地。他们对父辈们的功利追求可能会不屑一顾,但又没有找到光芒闪烁的夜空中值得自己仰望的那一颗星。事实上,青年的迷茫恰恰反映了整个时代的迷茫,他們站在历史的岔路口,面前有太多条路,而他们却失去了前进的方向。所以,与其说是看破了红尘,不如说是这红尘太迷乱,他们还未看透。
青春是迷茫的,迷茫与未知是会带来痛苦与觉醒的,这是青春送给青年的礼物。青春充满了矛盾,但也正是我们对矛盾的直面与化解,使我们变得勇敢坚定。理想伴随着彷徨,但也正因为我们彷徨中的笃定,让我们觉醒,也让我们去追寻。成长的路上,苦难就是我们的指路人。当代青年们却碰上了另一个指路人:互联网。
互联网让一切都省力起来,表情包和网络热词让我们可以不费太多思考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网络游戏让我们不用努力也可以称王称霸,网红经济也正在生产更多缺乏真正才艺的平庸。青年们似乎可以陶醉在自我的虚幻天地之中,规避那些青年们本应有的迷茫与挣扎,但事实上,他们在选择了省力的同时,也选择了平庸。
就拿“佛系青年”们最常用的三个词来讲,都行、可以、没关系,这三个词既可以用来回答来自老妈的“今天晚上吃什么”,也可以用于来自导师提出的“你的理想是什么”。其实,这三个词不仅是一种面对追问的回答,也反映了“佛系青年”面对人生的态度:面对争执放弃争执,面对矛盾放弃矛盾,不是因为爱好和平,而是根本不会解决矛盾;面对理想满不在乎,也恰恰是无所坚持,不敢也不愿追寻理想,这些实际上体现了我们对于现实的一种逃避。
也许,我们是错解了佛意,红尘中,我们需要的不是看破,而是修行,不仅是放下,也需要一种坚守。这一点,我们也许可以从禅宗——中国本土的佛学那里得到启示。
中国古代的禅宗一定程度上也具有“逃避”的特质,遁入空门追求精神的解脱。但不同的是,禅宗强调在现实的黑暗中保守心灵的澄明,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保持内心朴素,在世俗的枷锁之中上演灵魂的自由独舞,它的对面是现实的黑暗与束缚。反观“佛系”,它的对立面实质上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原则的坚持与对崇高理想的追寻,它本身是无奈之下的无能与自欺欺人。王小波说:“人生的大多数痛苦,实质上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可怕的是,许多青年面对无能不再“愤怒”了,或者说无力再愤怒下去,实质上是让自己保持在平庸的状态中,不敢也不愿再向理想进发。因此相比于“佛系”,“佛性”才是我们应当探寻的。
禅宗方祖慧能说:“佛性人人皆有,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所谓明心,在我看来就是发现初心。明心见性,就是在芜杂的烟尘之中寻觅自己真正追寻的理想,沉淀下一颗心,不为外物所动,只对远方坚守。当我们站在时代的潮头,回眸定睛于中国人的禅,突然发现,那些看破红尘的寡淡与淡然随缘的安逸之下,竟然始终深埋着如许风尘仆仆、静默生长的修行以及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的坚守与流变不居、持守正道的笃定。也许这才是真正的佛性,朴素而又充满力量,终于明白,澄心明志,笃志修德,方为中华民族数千春秋的生长中修得的最大的禅。
由此说来,“佛系”青年们那些“红尘之下”的迷惘,那些“无欲无求”背后的懦弱,那些“满不在乎”之中的逃避,都是因为他们太年轻,错解了这妙法华严的世界。而这背后,其实是我们整个民族在和平的21世纪缺乏对苦难的警醒与对前途的忧患,是持续繁荣之下的麻痹,是这忙碌的时代中人们内心的疲倦。此时的我们更需要一个信仰,一种勇气,让我们去坚守,去修行。“佛系”青年们也应该重新燃起对生活本身原初美好的温情。正如遁入空门的山人仍然对着雨后的群岚报以微笑,无意于尘世的沙门弟子仍然会在意脚下的蝼蚁一样,因为他们认为值得。正值芳华的我们,也应为了心中的“值得”而付出,朝着理想迈进,不问来路与去路,坚定地、笃实地做好人生的修行。抛下佛系,找回佛性;见陛成佛,诚心得禅。正如菩提树的生长,不问风雨,不惹尘埃,让心灵在岁月中蔚然。
最后,用胡适先生的一句话与正坚守于修行之路上的青年共勉:“昨日种种,皆成今我,切莫思量,更莫哀;从今往后,怎么收获,怎么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