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善于赏识学生。何谓赏识?就是对学生言行、举止、所作所为予以肯定、表扬,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赏识的本质是爱。赏识要求教师热爱学生,以学生为本,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让他们坚信自己是有能力的,从而激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挖掘出他们的潜能。
如何进行恰当的赏识教育
1.正确估价学生,敢于承认差异
人们不会责怪梅花为什么不如牡丹花朵大,葡萄架上为什么不挂西瓜,荷花为什么不能长在陆地山岗,而是尽其天性,发展它们的长处,于是才有这百花争艳的精彩世界。同样,人也各有长短,我们不能强求一律,不能要求我们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是佼佼者。我们要学会从多个层面看学生,善于寻找和发现“闪光点”。学生的素质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从多个层面看学生,不但会发现学生多方面的优点,还会发现学生中只存在差异,而不存在差生。例如:文化课成绩优异的学生,其艺术水平也许只是个零;在艺术、体育方面有特质的学生也许文化课很差。因此,我们做教育工作的,必须充分了解学生,正确估价学生的优缺点,不一刀切,敢于承认差异,尽量使每个学生在能力、素质方面都有所发展,学有所成。
2.客观地确定目标,使其因赏识而成功
赏识学生不仅要善于发现其优点和长处,还要为其设置恰当的奋斗目标,及时加以肯定、鼓励、强化,以保持其自信力,发挥创造潜能。
在教学中,为不同程度、具有不同优点的学生确定不同的目标是开发创造潜能的必要途径。学校在制定奖惩制度时要注意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会因目标的实现而具有获得成功、得到赏识的机会。而后再逐渐提高标准,再定目标,使其在被赏识中形成自主学习的良性循环,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3.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帮助其飞越难关
师生关系要民主和谐、亲密融洽。师生间心灵相通,学生就会心情愉快、思维活跃、学习主动、效果显著;师生相互尊重、互敬互爱、亲如家人、情如朋友,学生的心灵就会一片温馨,“亲其师”必会“信其道”。学生的心灵是否舒展,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心灵舒展的学生必然会欢乐而轻松地飞,心灵压抑的学生只能痛苦而缓慢地爬。
不论是校长还是教师面对学生要仪态大方、和蔼可亲、机智幽默、神采飞扬,脱掉了师道尊严的外衣,罢去了居高临下的姿态,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方案、成长目标,共同研讨问题,还学生以主体地位;避免片面强调苦读,率先垂范,教会他们笑迎困难,使他们从每一步前进中感到克服困难的愉悦、收获的愉悦、达到新境界的愉悦、战胜自我的愉悦,从而能够勇往直前地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慢慢地走向成功。
4.创设展示自我的机会,在被赏识中发展创新能力
“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孩子似乎都是为赏识而来到世上的。赏识,可以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创造条件使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不是被扼杀,达到一般情况下似乎不可能达到的成就。
学校要多创设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1)角色育人。班级中设立不同的岗位,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事可做。(2)推行“轮流值日制”。培养每一位学生的自信心、组织与管理能力。(3)开展“我之最”、“才能展示”、“校园十佳歌手”、“故事王”、“小画家”等评选活动。(4)班干部采用“竞选上岗”和“轮岗制”。(5)让学生在班团活动、年级活动、校级活动及以上活动中亮相:做主持,成为嘉宾,朗读自己的优秀作文,表演各类节目。(6)在校刊、学习园地、宣传橱窗中开辟专栏刊登学生的作品或事迹,指导学生写作并推荐发表等。
5.赏识教育需要教育者具有良好的素质
首先,教育者要有爱心、耐心、公心,这样才能正确对待不同层次的每一位学生,才能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才能实施赏识教育。
其次,教育者要善于运用富有鼓励性的得体语言和态势语,多说些“真聪明”、“很新颖”、“太好了”、“你能行”。把微笑、鼓励送给学生,把竖起的大拇指送给学生,赏识我们学生的一个不成熟的见解、一个不完全的尝试,使其感到被关注、被重视、被尊重;使其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使其在成长中意识到或感受到自己的智慧,体验到创造的快乐。
再次,教育者要掌握赏识的方法:(1)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评价学生不能单进行横向比较,更要采取纵向比较,这样才更能看出发展趋势。(2)教师心中应充满对学生的信任和期待,宽容学生,做到引导多于要求,表扬多于指责。多给学生悔过的机会,就会打开学生的“心锁”,班级的凝聚力也将越来越强。教师也易得到学生的理解和信任,更易触动孩子的心灵。(3)讲究批评的艺术,把学生当朋友看。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把自己放到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这样才能达到既教育人又感化人的目的。(4)抓住每一个机会,对学生进行赏识。教师不但自己应注意每一位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进步,还应听取学生和别的教师给自己的反映、交流,及时作出评价,以表扬和鼓励为主,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老师都非常关注。(5)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赏识。一个人有优点也有缺点,如果把缺点看多了,就有可能失去自信心。老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看到自己还有比别人好的一面,从而激起上进心。(6)拓展赏识的空间,让赏识教育无处不在。家庭是孩子成长和学习的第一课堂,孩子的自信心,首先来自于家庭。所以,学校要组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活动,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向家长发放学习材料,使家长明白赏识的意义,懂得赏识的方法。此外,学校要让学生走出校门,多参加一些校外活动,如各类大型比赛、公益性劳动、社区服务、宣传活动等。让学生的才能在活动中受到社会的赏识,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摆脱赏识教育的误区
赏识不是万能的,赏识应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分寸适度。赏识学生是赏识其优点、长处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其缺点和弱点,该指出的问题就应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就应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就应及时制止。
误区之一:“既然是赏识教育,就不能批评学生”。
赏识学生绝对不是讨好学生!学生有错误、有缺点,我们必须及时指出,只是我们要考虑一下所用的方式方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智慧地爱孩子。现在,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有的家庭对孩子百依百顺,过分宠爱,渐渐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任性乃至放荡不羁的性格。如果一味地、毫无原则地对学生进行“赏识”、“表扬”,而忽视给学生适度的挫折、批评,那么就会带来极坏的后果。所以在提倡赏识教育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批评的作用。事实上,要让学生健康成长,批评是不可缺少的,但批评要以尊重学生人格、不伤害其自信心为前提。
可见,进行赏识教育不仅可以批评,而且可以大胆地批评,关键是教师如何把握好批评的尺度和分寸,让学生以一种愉悦的心态接受教师善意的批评教育。
误区之二:“既然提倡赏识教育,那我就一切都赏识”。
巧妙地利用赏识和鼓励性的话语,既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又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可有些老师对赏识、鼓励性语言有些滥用。如:有的问题非常简单,答案已经非常明显,此时教师还夸张地说:“很好,非常好。”有的学生的回答存在问题或不明确的地方,教师同样不置可否地说:“好,好极了。”诚然,老师这样做是为了体现新课标以人为本的理念,但个人认为这样的赞赏是廉价的,时间长了,非但不能起到鼓舞学生的作用,反而会让学生变得麻木,甚至后果更糟,一则会让学生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二则会让学生对赞赏有了依赖性,也失去了最基本的承受能力。因此,教师进行赞赏的时候,要把握一个“度”,如果过度的话,只会适得其反。赏识孩子不是宠孩子,而是真正地爱孩子。教育者自己必须走出赏识的误区。
总之,赏识教育益处多多,应贯穿于教育的始终。在一定的场合,教育者的一句话可以产生巨大的“现场效应”,有时甚至可以改变学生的一生。但是,赏识教育又非“万能”。只有赏识变成了一种科学的教育方式,才可能有长期和真诚的鼓励,才能真正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我们学会赏识,让我们的学生在“我能行”、“我懂事”、“我努力”、“我坚强”的感觉中树立自信心,走向成功。
(作者单位:四川泸州市江阳区石寨学校)
如何进行恰当的赏识教育
1.正确估价学生,敢于承认差异
人们不会责怪梅花为什么不如牡丹花朵大,葡萄架上为什么不挂西瓜,荷花为什么不能长在陆地山岗,而是尽其天性,发展它们的长处,于是才有这百花争艳的精彩世界。同样,人也各有长短,我们不能强求一律,不能要求我们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是佼佼者。我们要学会从多个层面看学生,善于寻找和发现“闪光点”。学生的素质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从多个层面看学生,不但会发现学生多方面的优点,还会发现学生中只存在差异,而不存在差生。例如:文化课成绩优异的学生,其艺术水平也许只是个零;在艺术、体育方面有特质的学生也许文化课很差。因此,我们做教育工作的,必须充分了解学生,正确估价学生的优缺点,不一刀切,敢于承认差异,尽量使每个学生在能力、素质方面都有所发展,学有所成。
2.客观地确定目标,使其因赏识而成功
赏识学生不仅要善于发现其优点和长处,还要为其设置恰当的奋斗目标,及时加以肯定、鼓励、强化,以保持其自信力,发挥创造潜能。
在教学中,为不同程度、具有不同优点的学生确定不同的目标是开发创造潜能的必要途径。学校在制定奖惩制度时要注意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会因目标的实现而具有获得成功、得到赏识的机会。而后再逐渐提高标准,再定目标,使其在被赏识中形成自主学习的良性循环,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3.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帮助其飞越难关
师生关系要民主和谐、亲密融洽。师生间心灵相通,学生就会心情愉快、思维活跃、学习主动、效果显著;师生相互尊重、互敬互爱、亲如家人、情如朋友,学生的心灵就会一片温馨,“亲其师”必会“信其道”。学生的心灵是否舒展,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心灵舒展的学生必然会欢乐而轻松地飞,心灵压抑的学生只能痛苦而缓慢地爬。
不论是校长还是教师面对学生要仪态大方、和蔼可亲、机智幽默、神采飞扬,脱掉了师道尊严的外衣,罢去了居高临下的姿态,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方案、成长目标,共同研讨问题,还学生以主体地位;避免片面强调苦读,率先垂范,教会他们笑迎困难,使他们从每一步前进中感到克服困难的愉悦、收获的愉悦、达到新境界的愉悦、战胜自我的愉悦,从而能够勇往直前地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慢慢地走向成功。
4.创设展示自我的机会,在被赏识中发展创新能力
“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孩子似乎都是为赏识而来到世上的。赏识,可以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创造条件使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不是被扼杀,达到一般情况下似乎不可能达到的成就。
学校要多创设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1)角色育人。班级中设立不同的岗位,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事可做。(2)推行“轮流值日制”。培养每一位学生的自信心、组织与管理能力。(3)开展“我之最”、“才能展示”、“校园十佳歌手”、“故事王”、“小画家”等评选活动。(4)班干部采用“竞选上岗”和“轮岗制”。(5)让学生在班团活动、年级活动、校级活动及以上活动中亮相:做主持,成为嘉宾,朗读自己的优秀作文,表演各类节目。(6)在校刊、学习园地、宣传橱窗中开辟专栏刊登学生的作品或事迹,指导学生写作并推荐发表等。
5.赏识教育需要教育者具有良好的素质
首先,教育者要有爱心、耐心、公心,这样才能正确对待不同层次的每一位学生,才能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才能实施赏识教育。
其次,教育者要善于运用富有鼓励性的得体语言和态势语,多说些“真聪明”、“很新颖”、“太好了”、“你能行”。把微笑、鼓励送给学生,把竖起的大拇指送给学生,赏识我们学生的一个不成熟的见解、一个不完全的尝试,使其感到被关注、被重视、被尊重;使其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使其在成长中意识到或感受到自己的智慧,体验到创造的快乐。
再次,教育者要掌握赏识的方法:(1)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评价学生不能单进行横向比较,更要采取纵向比较,这样才更能看出发展趋势。(2)教师心中应充满对学生的信任和期待,宽容学生,做到引导多于要求,表扬多于指责。多给学生悔过的机会,就会打开学生的“心锁”,班级的凝聚力也将越来越强。教师也易得到学生的理解和信任,更易触动孩子的心灵。(3)讲究批评的艺术,把学生当朋友看。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把自己放到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这样才能达到既教育人又感化人的目的。(4)抓住每一个机会,对学生进行赏识。教师不但自己应注意每一位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进步,还应听取学生和别的教师给自己的反映、交流,及时作出评价,以表扬和鼓励为主,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老师都非常关注。(5)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赏识。一个人有优点也有缺点,如果把缺点看多了,就有可能失去自信心。老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看到自己还有比别人好的一面,从而激起上进心。(6)拓展赏识的空间,让赏识教育无处不在。家庭是孩子成长和学习的第一课堂,孩子的自信心,首先来自于家庭。所以,学校要组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活动,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向家长发放学习材料,使家长明白赏识的意义,懂得赏识的方法。此外,学校要让学生走出校门,多参加一些校外活动,如各类大型比赛、公益性劳动、社区服务、宣传活动等。让学生的才能在活动中受到社会的赏识,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摆脱赏识教育的误区
赏识不是万能的,赏识应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分寸适度。赏识学生是赏识其优点、长处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其缺点和弱点,该指出的问题就应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就应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就应及时制止。
误区之一:“既然是赏识教育,就不能批评学生”。
赏识学生绝对不是讨好学生!学生有错误、有缺点,我们必须及时指出,只是我们要考虑一下所用的方式方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智慧地爱孩子。现在,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有的家庭对孩子百依百顺,过分宠爱,渐渐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任性乃至放荡不羁的性格。如果一味地、毫无原则地对学生进行“赏识”、“表扬”,而忽视给学生适度的挫折、批评,那么就会带来极坏的后果。所以在提倡赏识教育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批评的作用。事实上,要让学生健康成长,批评是不可缺少的,但批评要以尊重学生人格、不伤害其自信心为前提。
可见,进行赏识教育不仅可以批评,而且可以大胆地批评,关键是教师如何把握好批评的尺度和分寸,让学生以一种愉悦的心态接受教师善意的批评教育。
误区之二:“既然提倡赏识教育,那我就一切都赏识”。
巧妙地利用赏识和鼓励性的话语,既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又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可有些老师对赏识、鼓励性语言有些滥用。如:有的问题非常简单,答案已经非常明显,此时教师还夸张地说:“很好,非常好。”有的学生的回答存在问题或不明确的地方,教师同样不置可否地说:“好,好极了。”诚然,老师这样做是为了体现新课标以人为本的理念,但个人认为这样的赞赏是廉价的,时间长了,非但不能起到鼓舞学生的作用,反而会让学生变得麻木,甚至后果更糟,一则会让学生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二则会让学生对赞赏有了依赖性,也失去了最基本的承受能力。因此,教师进行赞赏的时候,要把握一个“度”,如果过度的话,只会适得其反。赏识孩子不是宠孩子,而是真正地爱孩子。教育者自己必须走出赏识的误区。
总之,赏识教育益处多多,应贯穿于教育的始终。在一定的场合,教育者的一句话可以产生巨大的“现场效应”,有时甚至可以改变学生的一生。但是,赏识教育又非“万能”。只有赏识变成了一种科学的教育方式,才可能有长期和真诚的鼓励,才能真正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我们学会赏识,让我们的学生在“我能行”、“我懂事”、“我努力”、“我坚强”的感觉中树立自信心,走向成功。
(作者单位:四川泸州市江阳区石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