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三阶段的数学进入总复习后,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合作探究教学法,促进学生整体进步
新课标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小组合作式教学是我们一直比较提倡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能以学生为本,将课堂的时间交给学生进行思考,使其在思考中思维得到有效的发展。它也可以充分地发挥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合作交流中正确认知自己的学习能力,吸收优秀的建议与方法,取长补短。在进行分组时,教师应该根据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数学基础,将学生合理地分为若干组,使得每组都能“势均力敌”。
第二轮复习还需注重学生知识网络的构建。研究江苏高考题目能发现,江苏高考数学在题型上越来越关注知识之间的关联,出题人经常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下功夫编制试题。由于第一轮复习时学生是按模块复习知识点的,在个别学生的理解中,知识点是孤立的,这种状态往往会持续到一轮复习结束。当进行第二轮复习时,学生应从本质上认识数学知识,并理解它与其他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也是合作探究的结果。只有学生理解领悟到位,才能系统地划分、总结与综合知识,从而在脑海中建立一个完善的理论结构。例如,2016年江苏高考数学第18题,考查解析几何中曲线与方程的思想,虽解法众多,可评分标准给出了最本质的解法,用的就是曲线与方程的思想。仔细反思,它与代数中的函数与图像之间的联系本质一样。
第二轮复习是不断深化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过程。对江苏高考8个C级要求,教师要苦心钻研;对必考压轴题的函数、导数、方程和不等式等知识模块,教师要仔细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综合性很强的难题,教师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化解难题,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有机组合,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长期坚持下来,学生才能对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圆锥曲线与抛物线”这一章节时,为学生出一个例题,然后让小组合作进行探討并解题。在每个小组中,由于大家的学习程度不同,有些学生只能解出简单的步骤,有些学生则可以将题完整地解答出来。这时,由于是小组合作,学优生可以将自己的解题步骤讲解给其他学生,帮助他们完成解答任务。在此过程中,学优生又可以巩固自己的知识,最后使得每个小组人员都可以解答,每个人都能学到知识。教师应采取扶持为主的教学方式,为他们设计符合要求的习题进行训练,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鼓励学生向前迈进。
数学思维导图复习法,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在高三第二轮复习的过程中,要全面巩固整个高中的数学知识,相信有很多学生都会认为它是复杂的,甚至是枯燥的,尤其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很容易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数学思维导图复习法主要是指利用以顺序、文字、数字、逻辑等放射性的思维,对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出清晰准确的架构图,帮助快速记忆,进一步提高记忆者的思维能力。所以,将数学思维导图教学法引入高三数学复习中,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增强知识联系度,缩减复习时间;能转变学生认知方式,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能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习热情,最终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
数学家华罗庚就曾强调,读书要把书读得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从小学阶段到中学阶段,总共学习了十二年。若将十二年的数学学习视作是从薄到厚的阶段,那么高三总复习应该是深刻领会数学的内容、方法和含义的阶段。可见高三的第二轮复习地位举足轻重,它需要对知识进行梳理、对规律进行总结、对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也就是把书由厚变薄。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复习方法,才能进一步提高复习效率。
例如,已知实数x,y满足x+y=1,求证(x+2)2+(y+2)2≥25/2。在该题目能使用的代数证明方式众多,此处不进行仔细说明,而是阐述怎么样使用图象去答题。(x+2)2+(y+2)2能用来表示点(x,y)到点(-2,-2)的距离d的平方,因此看到(x+2)2+(y+2)2,应联想到距离的平方,即直线x+y=1的任一点(x,y)到点(-2,-2)的距离d的平方。借助上面题目的研究求解能发现,只要描绘出数形结合的数学思维导图,就能让解答步骤更加简单。不过在使用过程中还必须重视下面两点内容:第一,不等式问题并非都能使用该思想进行解答,不能只使用数形结合概念,还必须考虑使用别的方式;第二,画图时需要确保图像的准确性,重视函数的解析式、图像的交点等。在学完三角函数知识后,教师可以将整个章节的知识用数学思维导图表示出来,让学生能清晰地了解关于该知识点的相关内容,明白自己在整个章节内容中,掌握了多少知识,还有哪些不足,然后在复习的时候就会有所侧重,从而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
合作探究教学法,促进学生整体进步
新课标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小组合作式教学是我们一直比较提倡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能以学生为本,将课堂的时间交给学生进行思考,使其在思考中思维得到有效的发展。它也可以充分地发挥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合作交流中正确认知自己的学习能力,吸收优秀的建议与方法,取长补短。在进行分组时,教师应该根据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数学基础,将学生合理地分为若干组,使得每组都能“势均力敌”。
第二轮复习还需注重学生知识网络的构建。研究江苏高考题目能发现,江苏高考数学在题型上越来越关注知识之间的关联,出题人经常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下功夫编制试题。由于第一轮复习时学生是按模块复习知识点的,在个别学生的理解中,知识点是孤立的,这种状态往往会持续到一轮复习结束。当进行第二轮复习时,学生应从本质上认识数学知识,并理解它与其他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也是合作探究的结果。只有学生理解领悟到位,才能系统地划分、总结与综合知识,从而在脑海中建立一个完善的理论结构。例如,2016年江苏高考数学第18题,考查解析几何中曲线与方程的思想,虽解法众多,可评分标准给出了最本质的解法,用的就是曲线与方程的思想。仔细反思,它与代数中的函数与图像之间的联系本质一样。
第二轮复习是不断深化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过程。对江苏高考8个C级要求,教师要苦心钻研;对必考压轴题的函数、导数、方程和不等式等知识模块,教师要仔细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综合性很强的难题,教师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化解难题,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有机组合,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长期坚持下来,学生才能对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圆锥曲线与抛物线”这一章节时,为学生出一个例题,然后让小组合作进行探討并解题。在每个小组中,由于大家的学习程度不同,有些学生只能解出简单的步骤,有些学生则可以将题完整地解答出来。这时,由于是小组合作,学优生可以将自己的解题步骤讲解给其他学生,帮助他们完成解答任务。在此过程中,学优生又可以巩固自己的知识,最后使得每个小组人员都可以解答,每个人都能学到知识。教师应采取扶持为主的教学方式,为他们设计符合要求的习题进行训练,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鼓励学生向前迈进。
数学思维导图复习法,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在高三第二轮复习的过程中,要全面巩固整个高中的数学知识,相信有很多学生都会认为它是复杂的,甚至是枯燥的,尤其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很容易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数学思维导图复习法主要是指利用以顺序、文字、数字、逻辑等放射性的思维,对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出清晰准确的架构图,帮助快速记忆,进一步提高记忆者的思维能力。所以,将数学思维导图教学法引入高三数学复习中,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增强知识联系度,缩减复习时间;能转变学生认知方式,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能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习热情,最终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
数学家华罗庚就曾强调,读书要把书读得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从小学阶段到中学阶段,总共学习了十二年。若将十二年的数学学习视作是从薄到厚的阶段,那么高三总复习应该是深刻领会数学的内容、方法和含义的阶段。可见高三的第二轮复习地位举足轻重,它需要对知识进行梳理、对规律进行总结、对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也就是把书由厚变薄。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复习方法,才能进一步提高复习效率。
例如,已知实数x,y满足x+y=1,求证(x+2)2+(y+2)2≥25/2。在该题目能使用的代数证明方式众多,此处不进行仔细说明,而是阐述怎么样使用图象去答题。(x+2)2+(y+2)2能用来表示点(x,y)到点(-2,-2)的距离d的平方,因此看到(x+2)2+(y+2)2,应联想到距离的平方,即直线x+y=1的任一点(x,y)到点(-2,-2)的距离d的平方。借助上面题目的研究求解能发现,只要描绘出数形结合的数学思维导图,就能让解答步骤更加简单。不过在使用过程中还必须重视下面两点内容:第一,不等式问题并非都能使用该思想进行解答,不能只使用数形结合概念,还必须考虑使用别的方式;第二,画图时需要确保图像的准确性,重视函数的解析式、图像的交点等。在学完三角函数知识后,教师可以将整个章节的知识用数学思维导图表示出来,让学生能清晰地了解关于该知识点的相关内容,明白自己在整个章节内容中,掌握了多少知识,还有哪些不足,然后在复习的时候就会有所侧重,从而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