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新课程把激发和保持学生运动兴趣放在中心位置,是因为学生对运动有了兴趣,才会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活动,才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才能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也才会将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兴趣-爱好-习惯-理想-发展”的递进关系最后达到的结果,也正是体育新课程追求的最终结果。然而,由于对体育新课程中学生运动兴趣的理解存在失误,对运动兴趣的功能、价值、内容等认识不明确,导致在体育新课程实践中对待学生运动兴趣仅停留在教学方法翻新,教学情景求“热闹”等表面现象上,出现了各种为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形式主义。要使运动兴趣在体育新课程学习中真正发挥作用,推动体育新课程实施进程,就需要对其进行理性审视和反思,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
一、对运动兴趣的理性认识
1.运动兴趣的含义
运动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体育运动及爱好体育运动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人认识体育运动需要的情绪表现,反映了人对体育运动的选择性态度。运动兴趣是需要的一种表现方式,人们的运动兴趣往往与他们的直接或间接运动需要有关。一个人对体育运动感兴趣,就会产生接近体育运动的倾向,并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表现出乐此不疲的极大热情。
2.运动兴趣的种类
根据运动兴趣的目的不同可将运动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由有意义运动本身在情绪上引人入胜而引起的,例如,学生对一堂生动的课、一个好玩的游戏、一个新奇的动作练习等的兴趣就是直接运动兴趣。直接运动兴趣具有暂时性的特点。间接运动兴趣是指对体育活动的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间接运动兴趣具有较稳定的特点。
3.运动兴趣特征
1)运动兴趣的广泛性。运动兴趣的广泛性是指一个人运动兴趣范围的大小或丰富性的程度,也可称运动兴趣的广度。运动兴趣的广度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有的人运动兴趣十分狭窄,对大多数运动项目都没热情,只对少数甚至个别运动项目有兴趣;而有的人运动兴趣十分广泛,只要是能接触的运动项目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总想试一试。
2)运动兴趣的倾向性。运动兴趣的倾向性是指一个人的兴趣所指向的是什么运动项目。由于运动兴趣的倾向性的不同,人与人之间会出现很大的不同,如有的人对篮球感兴趣,有的人对武术感兴趣,有的人对健美操感兴趣等。
3)运动兴趣的功效性。运动兴趣的功效性是指运动兴趣对体育活动产生的作用的大小,有的人的运动兴趣只停留在对运动期望和等待的状态中,不能促使人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满足这种兴趣。这种运动兴趣缺乏推动的力量,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有的人的运动兴趣则不然,它能推动一个人去积极参加到体育活动中去,它能产生实际的效果明显。
4)运动兴趣的稳定性。运动兴趣的稳定性是指运动兴趣持续的时间或巩固的程度。有的人运动兴趣是持久而稳定的,这种人一旦对某种体育活动产生兴趣,就始终保持而长期不变,还会一步一步地深入下去,达到迷恋程度;而有的人运动兴趣极不稳定,经常会对某种体育活动产生兴趣,但又不能持久,会经常改变。这种暂时的运动兴趣即使很强烈,对体育实践活动的推动作用也不大。
二、对学生运动兴趣的深层追问
1.体育新课程中学生运动兴趣功能是教学中陪衬,还是课程的终极目标
我们过去往往认为学生运动兴趣是为体育教学服务的,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就是为保证体育的教学顺利进行。这种观念对于新课程来说是严重误区。体育新课程从有利于贯彻三维健康观出发,结合体育课程学习内容的拓宽,借鉴当今世界体育课程发展的一种共同趋势,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五大领域,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其中运动参与领域目标是“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懂得用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1]一个“参与”,一个“懂得”都是建立在兴趣之上的。由此可见,体育新课程中学生运动兴趣是课程的重要学习领域内容之一,而不是我们过去认为的陪衬、附属。
如果认为体育新课程中学生的运动兴趣仅仅是陪衬,首先,会缩小运动兴趣的外延,使运动兴趣的内容变得狭窄,使教师的视点只集中在课堂教学环境、教学氛围内,而不能把运动兴趣作为体育新课程重要学习领域之一来完成。也就会使“运动参与”领域目标成为其他领域目标的真正“点缀”,这样,对于新课程来说,就不利于实施全部的课程目标。其次,容易让体育教师在根据“目标统领内容”的理念,选择教学内容时的思维面狭窄,原有的思维定势不容易被打破,不利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使教学内容充实受到限制。第三,容易使课堂教学流于形式,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有的教师在体育课上滥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什么有的体育教师的课上成了“休闲课”、“娱乐课”。
如果我们把学生运动兴趣的功能由以前的教学陪衬定位,按照新课程要求转变成为课程的终极目标,就有利于课程教学内容的拓宽,有利于整个体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有利于教师发挥创造力,抓住运动参与领域实施的关键,保证新课程目标全部的顺利实施。
2.体育新课程中学生运动兴趣价值是让学生参与活动,还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重视系统的、成人化运动技能传授,轻视学生不断发展。这种思想反映在对学生运动兴趣上,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参与系统的运动技能学习,诸如改变组织教法、用教师优美的动作示范、榜样的说教、反复的激励、多媒体展示运动竞赛场面和动作标准的技术处理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引起学生对成人化的运动技能兴趣。事实上,依然还是“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学生在体育课学习中是“身顺而心违”。
体育新课程把学生对运动兴趣的价值定位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上,追求的是从兴趣——爱好——习惯——理想——发展的递进过程,提出的理念是“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2]强调学生的兴趣不仅是让学生对运动有兴趣,更强调学生在有兴趣的基础上,能养成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进而达到促进学生不断的发展。如果把学生运动兴趣价值认为只是让学生参与活动的催化剂,势必首先造成对学生运动兴趣的研究、探讨,往往只局限在表面,是浅层次的,让关于运动兴趣的理论研究停滞不前,影响体育新课程学术理论争鸣。其次,因缺乏学生运动兴趣理论上的深度支持,更使操作层面探究上,是“探”而不“究”。第三是仅仅强调学生参与,忽视学生参与过程中真切的情感体验,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果树立了运动兴趣是为促进学生的发展的观念,我们就会对学生的运动兴趣进行深入研究,教师就会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学生身体、心理特点,依据教育学、生物科学、社会学基础,科学设计体育新课程学习内容,制定有效学习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
3.体育新课程中学生运动兴趣内容是求同,还是求异
传统的学生运动兴趣指向是求同。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所有的学生对相同的运动项目都有兴趣,学生有相同的爱好。这种“相同”,实际上就是要求所有的学生有相同的运动技术、运动能力,也正是这种“相同”造成了“学生在回答‘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原因’时,将怕累(54.5%)、没有喜欢的项目(51.3%)和没有习惯(50.0%)列在前三位”。[2]这种要求与体育新课程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体育新课程依据学生年龄、生理和心理特点,要求“在1-6年级学习内容比较多,培养对运动的广泛兴趣,7-9年级在每一类运动中选择若干项目作为学习内容,10-12年级选择一两项项目作为学习的内容”。[2]在学生整个中小学阶段始终注重学生运动兴趣的广泛性,尊重学生运动兴趣的倾向性,强调学生运动兴趣的求异,这也是体现了新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理念。
体育新课程中学生运动兴趣的求异,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首先要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体育课程学习得到发展。其次注重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在水平1-3教学中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广泛的运动兴趣,水平四教学中有重点、有目的选择若干教学内容,水平五教学中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让每个学生有重点选择一两项运动项目。第三,评价学生学习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评价体系,做到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主体多元化,有师评、自评、互评,质性评价和量性评价相结合,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评价方法组合,以此达到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4.体育新课程中学生运动兴趣是重激发,还是重保持
注重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一直是我们以前的关注点,大家从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入手,努力追求学生在体育课学生的兴趣激发和培养,可是对学生运动兴趣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收效甚微,影响学生对运动技能的学习掌握,造成学生学了十几年体育课,一旦走向社会却什么也不会。造成这个原因主要是我们忽视了运动兴趣的固有特征——稳定性。新课程从人发展理念出发,强调体育学习过程中兴趣的激发,更重视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同时保持好稳定的运动兴趣。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只是注重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也就造成了在教学实践中总是围绕学生所谓的“兴趣”出发,教学中“轻视运动技能教学”,把体育课上成了“自由课”等现象。所以,在新课程教学中对待学生运动兴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就要做好运动技能教学问题。在学校体育界,有人把学生对体育课程兴趣分为“对体育学科性的兴趣和对体育学科教学情景性兴趣”,“学科兴趣能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发展体能,其效果是长久的”。[3]学科性兴趣其实主要是指通过反复努力后,体育运动技能成功完成的情感体验所带来的兴趣,这种兴趣是长期的、稳定的。
因此,在体育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清楚地知道体育课程性质是什么,找准运动技能在体育教学中重要地位,选择和学生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相关联的运动技能,强调运动技能学习评价的发展性和过程性。其次学生运动兴趣激发和保持要做到课堂内外相结合,这一点一直是我们过去关注的薄弱点,我们过去比较注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运动兴趣激发和培养。其实,学生运动兴趣的保持主要是课外,例如,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现象,有的同学喜欢篮球这个项目,课余时间他(她)比较关注NBA、CBA以及重大的篮球比赛赛事,喜欢搜集篮球明星的宣传画和个人资料,在课外活动、星期日或假期喜欢几个人,甚至是一个人不厌其烦练习某个篮球动作,这就是运动兴趣稳定性的表现。因此,我们要在校园内努力构建校园体育文化,通过宣传栏、板报、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络创造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经常性举办各种体育竞赛活动,不断为学生运动兴趣激发和保持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朱万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
2.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3.管水法,郑金良.什么样的兴趣是学生最需要的[J].体育教学,2006,1:(17-18)
4.王雁.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1
(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学校223800)
一、对运动兴趣的理性认识
1.运动兴趣的含义
运动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体育运动及爱好体育运动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人认识体育运动需要的情绪表现,反映了人对体育运动的选择性态度。运动兴趣是需要的一种表现方式,人们的运动兴趣往往与他们的直接或间接运动需要有关。一个人对体育运动感兴趣,就会产生接近体育运动的倾向,并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表现出乐此不疲的极大热情。
2.运动兴趣的种类
根据运动兴趣的目的不同可将运动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由有意义运动本身在情绪上引人入胜而引起的,例如,学生对一堂生动的课、一个好玩的游戏、一个新奇的动作练习等的兴趣就是直接运动兴趣。直接运动兴趣具有暂时性的特点。间接运动兴趣是指对体育活动的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间接运动兴趣具有较稳定的特点。
3.运动兴趣特征
1)运动兴趣的广泛性。运动兴趣的广泛性是指一个人运动兴趣范围的大小或丰富性的程度,也可称运动兴趣的广度。运动兴趣的广度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有的人运动兴趣十分狭窄,对大多数运动项目都没热情,只对少数甚至个别运动项目有兴趣;而有的人运动兴趣十分广泛,只要是能接触的运动项目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总想试一试。
2)运动兴趣的倾向性。运动兴趣的倾向性是指一个人的兴趣所指向的是什么运动项目。由于运动兴趣的倾向性的不同,人与人之间会出现很大的不同,如有的人对篮球感兴趣,有的人对武术感兴趣,有的人对健美操感兴趣等。
3)运动兴趣的功效性。运动兴趣的功效性是指运动兴趣对体育活动产生的作用的大小,有的人的运动兴趣只停留在对运动期望和等待的状态中,不能促使人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满足这种兴趣。这种运动兴趣缺乏推动的力量,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有的人的运动兴趣则不然,它能推动一个人去积极参加到体育活动中去,它能产生实际的效果明显。
4)运动兴趣的稳定性。运动兴趣的稳定性是指运动兴趣持续的时间或巩固的程度。有的人运动兴趣是持久而稳定的,这种人一旦对某种体育活动产生兴趣,就始终保持而长期不变,还会一步一步地深入下去,达到迷恋程度;而有的人运动兴趣极不稳定,经常会对某种体育活动产生兴趣,但又不能持久,会经常改变。这种暂时的运动兴趣即使很强烈,对体育实践活动的推动作用也不大。
二、对学生运动兴趣的深层追问
1.体育新课程中学生运动兴趣功能是教学中陪衬,还是课程的终极目标
我们过去往往认为学生运动兴趣是为体育教学服务的,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就是为保证体育的教学顺利进行。这种观念对于新课程来说是严重误区。体育新课程从有利于贯彻三维健康观出发,结合体育课程学习内容的拓宽,借鉴当今世界体育课程发展的一种共同趋势,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五大领域,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其中运动参与领域目标是“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懂得用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1]一个“参与”,一个“懂得”都是建立在兴趣之上的。由此可见,体育新课程中学生运动兴趣是课程的重要学习领域内容之一,而不是我们过去认为的陪衬、附属。
如果认为体育新课程中学生的运动兴趣仅仅是陪衬,首先,会缩小运动兴趣的外延,使运动兴趣的内容变得狭窄,使教师的视点只集中在课堂教学环境、教学氛围内,而不能把运动兴趣作为体育新课程重要学习领域之一来完成。也就会使“运动参与”领域目标成为其他领域目标的真正“点缀”,这样,对于新课程来说,就不利于实施全部的课程目标。其次,容易让体育教师在根据“目标统领内容”的理念,选择教学内容时的思维面狭窄,原有的思维定势不容易被打破,不利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使教学内容充实受到限制。第三,容易使课堂教学流于形式,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有的教师在体育课上滥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什么有的体育教师的课上成了“休闲课”、“娱乐课”。
如果我们把学生运动兴趣的功能由以前的教学陪衬定位,按照新课程要求转变成为课程的终极目标,就有利于课程教学内容的拓宽,有利于整个体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有利于教师发挥创造力,抓住运动参与领域实施的关键,保证新课程目标全部的顺利实施。
2.体育新课程中学生运动兴趣价值是让学生参与活动,还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重视系统的、成人化运动技能传授,轻视学生不断发展。这种思想反映在对学生运动兴趣上,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参与系统的运动技能学习,诸如改变组织教法、用教师优美的动作示范、榜样的说教、反复的激励、多媒体展示运动竞赛场面和动作标准的技术处理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引起学生对成人化的运动技能兴趣。事实上,依然还是“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学生在体育课学习中是“身顺而心违”。
体育新课程把学生对运动兴趣的价值定位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上,追求的是从兴趣——爱好——习惯——理想——发展的递进过程,提出的理念是“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2]强调学生的兴趣不仅是让学生对运动有兴趣,更强调学生在有兴趣的基础上,能养成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进而达到促进学生不断的发展。如果把学生运动兴趣价值认为只是让学生参与活动的催化剂,势必首先造成对学生运动兴趣的研究、探讨,往往只局限在表面,是浅层次的,让关于运动兴趣的理论研究停滞不前,影响体育新课程学术理论争鸣。其次,因缺乏学生运动兴趣理论上的深度支持,更使操作层面探究上,是“探”而不“究”。第三是仅仅强调学生参与,忽视学生参与过程中真切的情感体验,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果树立了运动兴趣是为促进学生的发展的观念,我们就会对学生的运动兴趣进行深入研究,教师就会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学生身体、心理特点,依据教育学、生物科学、社会学基础,科学设计体育新课程学习内容,制定有效学习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
3.体育新课程中学生运动兴趣内容是求同,还是求异
传统的学生运动兴趣指向是求同。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所有的学生对相同的运动项目都有兴趣,学生有相同的爱好。这种“相同”,实际上就是要求所有的学生有相同的运动技术、运动能力,也正是这种“相同”造成了“学生在回答‘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原因’时,将怕累(54.5%)、没有喜欢的项目(51.3%)和没有习惯(50.0%)列在前三位”。[2]这种要求与体育新课程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体育新课程依据学生年龄、生理和心理特点,要求“在1-6年级学习内容比较多,培养对运动的广泛兴趣,7-9年级在每一类运动中选择若干项目作为学习内容,10-12年级选择一两项项目作为学习的内容”。[2]在学生整个中小学阶段始终注重学生运动兴趣的广泛性,尊重学生运动兴趣的倾向性,强调学生运动兴趣的求异,这也是体现了新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理念。
体育新课程中学生运动兴趣的求异,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首先要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体育课程学习得到发展。其次注重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在水平1-3教学中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广泛的运动兴趣,水平四教学中有重点、有目的选择若干教学内容,水平五教学中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让每个学生有重点选择一两项运动项目。第三,评价学生学习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评价体系,做到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主体多元化,有师评、自评、互评,质性评价和量性评价相结合,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评价方法组合,以此达到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4.体育新课程中学生运动兴趣是重激发,还是重保持
注重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一直是我们以前的关注点,大家从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入手,努力追求学生在体育课学生的兴趣激发和培养,可是对学生运动兴趣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收效甚微,影响学生对运动技能的学习掌握,造成学生学了十几年体育课,一旦走向社会却什么也不会。造成这个原因主要是我们忽视了运动兴趣的固有特征——稳定性。新课程从人发展理念出发,强调体育学习过程中兴趣的激发,更重视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同时保持好稳定的运动兴趣。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只是注重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也就造成了在教学实践中总是围绕学生所谓的“兴趣”出发,教学中“轻视运动技能教学”,把体育课上成了“自由课”等现象。所以,在新课程教学中对待学生运动兴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就要做好运动技能教学问题。在学校体育界,有人把学生对体育课程兴趣分为“对体育学科性的兴趣和对体育学科教学情景性兴趣”,“学科兴趣能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发展体能,其效果是长久的”。[3]学科性兴趣其实主要是指通过反复努力后,体育运动技能成功完成的情感体验所带来的兴趣,这种兴趣是长期的、稳定的。
因此,在体育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清楚地知道体育课程性质是什么,找准运动技能在体育教学中重要地位,选择和学生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相关联的运动技能,强调运动技能学习评价的发展性和过程性。其次学生运动兴趣激发和保持要做到课堂内外相结合,这一点一直是我们过去关注的薄弱点,我们过去比较注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运动兴趣激发和培养。其实,学生运动兴趣的保持主要是课外,例如,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现象,有的同学喜欢篮球这个项目,课余时间他(她)比较关注NBA、CBA以及重大的篮球比赛赛事,喜欢搜集篮球明星的宣传画和个人资料,在课外活动、星期日或假期喜欢几个人,甚至是一个人不厌其烦练习某个篮球动作,这就是运动兴趣稳定性的表现。因此,我们要在校园内努力构建校园体育文化,通过宣传栏、板报、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络创造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经常性举办各种体育竞赛活动,不断为学生运动兴趣激发和保持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朱万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
2.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3.管水法,郑金良.什么样的兴趣是学生最需要的[J].体育教学,2006,1:(17-18)
4.王雁.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1
(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学校22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