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空空导弹的研制工作走的是从高起点的仿制到自行研制之路。中国生产的第一种空空导弹叫“霹雳”1号,是由视载雷达波束制导的。中国从1958年开始按苏联提供的资料和样品仿制。1960年6月完成第一批导弹的总装和地面试验,7月进行发射试验,没有射中靶机。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发现导致试验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发射前机载雷达未经过校准,同时还对导弹生产的各个环节也进行了认真的质量复查,排除了隐患。1963年生产出第二批导弹,经各种状态的发射试验,证明各项性能达到了原设计要求。1964年5月被批准定型后,共生产了上千发。该型导弹属早期产品,发射后仍要受载机控制,性能比较落后。
1962年,苏联向中国转让了米格-21飞机及其配备的K-13导弹的生产技术资料和样品;中国即开始仿制K-13导弹,并命名为“霹雳”2号。它是红外制导的空空导弹,首先被安排在兵器工业企业进行仿制。为适应当时部队装备的需要,1964年国家决定在航空企业再开设一条生产线,由该企业负责导引头、控制舱、舵机、引信、弹体、发动机壳体及全弹总装试验。前一条生产线于1967年11月被批准定型并转入批量生产;后一条生产线于1966年完成第一批导弹的总装调试和例行试验,并于1967年5月至7月完成各种状态的发射试验,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直至1970年8月才被批准定型投产。
中国为了加快国防工业在“三线”的建设,1966年开始在中西部建设新厂,并于1972年完成“霹雳”2号导弹的转厂生产定型。1970年又开始建设另一家新厂,于1978年建成投产。
对“霹雳”2号导弹的改进,是分两条线进行的。其中,“霹雳”2甲,以减轻导弹重量,增大捕获目标的距离,提高导弹的机动性、稳定性,便于工艺加工为主;改进“霹雳”2乙是以增大导引头的探测距离,提高抗太阳干扰能力,减小头部气动阻力,提高导引头的最大跟踪能力;调整红外引信的灵敏度,减少引信早炸的发生为主,该弹于1981,年定型投产。
空空导弹设计研究单位从1962年开始,即向各工厂派出人员边学习技术,边协助仿制“霹雳”1号。1963年开始承担“霹雳”2号的总设计单位,在仿制中消化掌握技术资料,处理设计技术问题,熟悉生产工艺,为自行设计打下了基础。从1965年开始,根据中国空军实战的需要,其开始承担“霹雳”2号的改进任务。为了对件U-2、RB-57D等空空侦察机,提高攻击中高空、低速目赫的能力,他们将弹翼和舵翼面积加大,增大红外引信灵敏度,并做其他相应调整。改装的导弹于1966年3月18日在广西南宁地区上空由歼-7飞机发射,击落了一架美制“火蜂”无人驾驶飞机。
1965年至1966年,空空导弹研究所开始了“霹雳”3号、“霹雳”4号和“霹雳”5号的自行设计和研制工作,其中“霹雳”4甲和“霹雳”5甲为雷达制导导弹;1975年又开始研制“霹雳”6号格斗型空空导弹。在一系列研究设计中;该所完成了上百项关键技术的研究,还开展了空空导弹改造为地空、舰空、空地导弹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培养了技术队伍,建设了多种专业试验室。
空空导弹发展闯新路
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空空导弹的发展有了新的机遇,与此同时,这种导弹在战争中的作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在空战中被击落331架飞机,其中81%是被空空导弹击中的。1982军的英阿马岛梅战中,阿根廷有36架飞机在空战中被击落,其中36%是被空空导弹击中的。
1980年前后,国际上已发展了三代红外型空空导弹:第一代是对机动性很小的目标进行尾追攻击,第二代是对有一定机动性的目标进行后半球攻击,第三代是对机动性较大的目标进行全向攻击。中国当时还处于第二少、变化快、科研生产结合不紧密、重复建设和缺乏系统管理的状况,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其主要标志是“霹雳”7号和“霹雳”,8号的成功研制和生产。
“霹雳”7号是具有近距格斗能力的红外型空空导弹。航空工业部考虑到飞机出口需要配挂较先进的导弹,确定由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提供贷款,用出口收益归还贷款。
在进行充分的技术准备后,产品试制工作于1982年全面展开,攻克了大量关键技术。1984年12月进行了导弹、飞机和发射架的联合飞行试验。针对各项试验中暴露的问题,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和改进后,1986年11月至12月进行了鉴定试验,取得四发四中的成绩。1987年4月该导弹通过技术鉴定,转入小批生产。生产企业建向格斗型空空导弹。1982年,经过充分论证之后;中国决定引进该导弹及其配套产品的专有生产技术,建设生产、科研、经营一体化的空空导弹发展中心;对航空、电子、兵器工业各配套单位同时进行相应的改造和建设,实施系统工程管理。1983年9月,相关单位开始执行引进合同,1988年3月至1989年、4月陆续获得各部分及总体的生产授权,圆满完成了任务。
从此,中国空空导弹的生产工艺明显提高,建立了专业配套的柔性生产线,能适应多品种、小批量,多研制、少生产的特点,适应型号不断更新的发展需要。在管理方面,掌握了与高科技相适应的管理技术,特别是质量保证技术和系统工程管理。在提高生产水平的同时,考虑了科研试验条件的改善,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完成了反设计工作,并开始了改进创新,适应新一代产品设计的需要。通过这些工作,加上科研生产紧密结合,使设计、工艺、管理人员受到了很好的锻炼,特别是科研设计人员熟悉了生产技术,并把它转化为设计研究和试验技术,增强了开发创新的能力,为后继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霹雳”9号空空导弹的研制成功是中国空空导弹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标志。“霹雳”9号空空导弹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武器系统,采用红外自寻的制导方式,它的最大特点是“发射后不管”。
“霹雳”1空空导弹
基本情况
该弹是中国在引进苏联的K-5M空空导弹基础上研制并装备部队使用的第一种空空导弹,由航空工业部所属的总装厂以及兵器和电子工业部所属的几家配套工厂共同仿制。1958年10月开始筹建仿制生产线并测绘K-5M导弹。1959年10月投入试制生产。1960年3月首枚导弹组装成功,同年6月制造出12枚导弹,全部通过地面试验。随后,其中10枚导弹被运往国家空空导弹试验靶场。
1960年7月进行了首枚导弹空中无靶试射,导弹工作完全正常,随后进行了4次对/πa-17靶机的空中试射。由于试验载机上的火控雷达在发射导弹之前未能校准,导致发射的4 枚导弹均未命中靶机。1962年10月恢复导弹试制生产。1963年3月总装出24枚导弹,同年11月再次在国家靶场进行定型试验,共发射20枚导弹,其中两次对/πa-17靶机空中试射,均击毁靶机。1964年5月,它通过了国家定型委员会的审查,被批准生产定型并投入批生产,正式命名为“霹雳”1号空空导弹,编号为PL-1。批量生产型导弹随后进入中国空军服役,装备歼-6战斗机。该弹1974年停产,现已退出现役。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采用鸭式气动外形布局,由无线电近炸引信和战斗部舱、无线电驾束式制导控制舱、单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舱、内装横滚稳定装置的稳定舱和无线电天线接收机舱共5个舱段组成。两个尾部的无线电定向天线,接收来自机载雷达的照射波束信号,经过弹上计算装置将其转变为与导弹偏离等强信号线的偏移量和偏移速度成比例的制导信号,传输给舵机装置,控制鸭式舵面,从而使导弹沿着机载雷达照射目标的波束方向飞向目标。由于受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机载雷达和导弹本身的性能很差,“三点法”驾束制导方式落后,载机只能从尾后攻击机动性差的敌方轰炸机,不能满足现代空战的需要。
外形识别
“霹雳”1为中国装备使用的第一种空空导弹,装备歼-6战斗机。“霹雳”1外形似纺锤,前后尖锐中段鼓起,采用鸭式弹翼布局。尾翼上带有两个无线电定向天线,前方弹翼为鸭式舵面。“霹雳”1技术水平较为落后,只能尾追攻击敌方中低速大型飞机。
“霹露”1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最大射程:4-6公里
最小射程:1500米
最大速度:2马赫
使用高度:2500-16500米
制导系统:雷达驾束式
引
信:无线电近炸引信
战斗部:爆炸破片,重13千克
动力装置:一台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82千克
弹
长:2.5米
弹
径:200毫米
翼
展:654毫米
“霹雳”2空空导弹
基本情况
该弹是中国在引进苏联的K-13空空导弹基础上研制并改进发展的第二个空空导弹,也是中国空军和海军在上世纪70~80年代大量装备使用的空空导弹,载机为歼-6、歼-7战斗机。1962年首先由兵器工业部所属的总装厂以及20多家主要配套工厂,共同筹建仿制生产线。1964年11月开始导弹各部件试验样机的试制。1965年9月开始各部件单元飞行试验。1967年3月开始在国家靶场进行定型试验,总共发射19枚导弹,试验取得成功。1967年11月通过了国家定型委员会的审查,批准生产定型并投入批生产,正式命名为“霹雳”2号空空导弹,编号为PL-2。
为满足中国空、海军装备需要,1964年10月由航空工业部所属的企业作为总装厂,同原各主要配套工厂协作,开始仿制K-13空空导弹。1966年11月试制出首批18枚导弹。1967年5月在国家靶场进行定型试验,总共发射22枚导弹,试验取得成功。1970年8月获准定型并投入批生产。
结构和性能特点
“霹雳”2原型空空导弹的结构与性能特点,与美国的“响尾蛇”AIM-9B空空导弹相似,采用鸭式气动外形布局和模块化舱段结构,由导引头舱、舵机舱;战斗部舱、光学引信舱和发动机舱共5部分组成。两对三角形舵面位于舵机舱所在的圆形弹体外侧,两对后掠梯形弹翼位于发动机舱所在的圆柱形弹体尾部,两者呈X-X形配置。
导引头采用硫化铅红外探测器,视场角4度,框架角25度,跟踪角速度11度/秒,太阳盲区20度,调制盘转速70赫兹,调制方式为调幅,制导飞行时间20秒。固体火箭发动机由铝合金制成,总重36千克,推力2668干牛,装药21千克。破片杀伤式战斗部重11.4千克,生成的破片数约7000块,破片飞散角10~16度,有效杀伤半径10-11米。
由于受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导弹本身的机动性、抗太阳以及其他自然和人工干扰能力很差,载机只能从尾后攻击敌方战斗机,不能满足现代空战的需要。
外形识别
该弹第一个改型为“雳雳”2-15,采用面积吏大的弹翼及后掠式舵面,发动机段长度缩短,该弹曾击毁入侵中国的敌方无人机。随后发展的“霹雳”2甲与“霹雳”2气动外观上仅有细微差异。1976年起中国开始以AIM-9E为基准研制“霹雳”2乙导弹,该改型抗干扰能力较好,射程大,跟踪能力强。乙型由于导引头的改进,弹体头部外形也改为锥状,半球形整流罩由氟化镁制成,直径比“霹雳”2要小,向后由两段锥截体过渡到圆柱形弹体。同时氟化镁整流罩呈乳白色(在某些光照条件下呈深色),这也是一个明显区别。“霹雳”2-519型是并联两台“霹雳”2发动机的“霹雳”2地空导弹改型,因此全弹有3个发动机,发射装置由单管37毫米高炮炮架改进而成。
“霹雳”3空空导弹
基本情况
该弹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个空。空导弹;其设计思想是突出高空:高速性能、增大射程、提高精度和杀伤威力,满足新一代战斗机歼-8的作哉使用要求。该弹于1962年6月开始,研制,1968年6月开始首批20枚样弹地面和飞行试验。1969年12月完成第二批30枚样弹的地面试验。1970年开始在国家靶场进行定型试验,直到1974年11月才基本完成试验项目。
此后为进一步考核导弹性能,还进行了多次地面和空中试验,到1980年4月正式定型。1981年生产出50枚导弹,1982年发射8枚导弹用于定型补充试验。1983年,该弹在航空工业型号调整中停止研制生产。和高空性能;增加发动机装药量,以增大射程;采用光学浸没红外探测器,以增大导引头作用距离;采用新型战斗部和红外引信,以提高杀伤力。
外形识别
该弹采厨与“霹雳”2原型类似的鸭式气动布局,外观也颇为相似。主要外观区别为弹翼明显大于“霹雳”2,舵面切尖,弹径和弹翼加大,导引头与舵面之间多了一道深色坏形引信窗口。
“霹雳”4空空导弹
基本情况
该弹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二种空空导弹,也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个半主动雷达型空空导弹,于1966年3月开始研制,1980年11月完成样机部件地面定型试验。1981年7月转入第二阶段研制,1984年生产出首批整弹样机、发射装置以及地面维护设备。1985年因其性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而停止研制。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采用与美国的AIM-7D相 似的气动外形布局,即两对全动式梯形弹翼装在弹体中部,起控制舵和副翼双重作用,4片固定式三角形安定面装在弹体尾部,起纵向稳定作用。同时,该弹还采用与前苏联/俄罗斯在空空导弹设计上常用的方案,即“一弹、两头”方案,通过半主动雷达和被动红外两种不同导引头的互换,形成半主动雷达和被动红外两种导弹型号,代号分别为“霹雳”4甲(PL-4A)和“霹雳”、4乙(PL-4B)。
外形识别
该弹采用与美国AIM-7D导弹相似的正常气动布局,弹体装有两对全动式梯形主翼,尾部装有4片三角形固定尾翼。全弹涂装为白色,主翼之间有突起的脐带舱。“霹雳”4还有采用红外制导方式的“霹雳”4乙改型,头部为半球乳白色整流罩。
“霹雳”5空空导弹
基本情况
该弹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三种空空导弹,分为半主动雷达型和被动红外型,名称和代号分别为:霹雳”5甲(PL-5A)和“霹雳”5乙(PL-5B)。半主动雷达型于1966年4月开始研制首批样弹,1971年7。月开始首次载飞试验,1972年9月进行空中模拟弹发射试验,1981年4月研制第二批样弹研制,同年8月开始进行空中靶试,直到1982年3月结束发射试。验,1983年在航空工业型号调整中停止研制生产。被动红外型于1966年4月开始研制首批样弹,1967年初开始首批地面和空中载飞试验,随后经过多批样弹研制和各种地面和空中发射试验,因受国内形势影响直到1986年9月才通过国家定型委员会审查,获准设计定型并投入批生产,进入中国空、海军服役。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采用鸭式气动外形布局,由制导控制组件、战斗部、红外近炸引信或无线电近炸引信、固体火箭发动机、鸭式舵面和三角形弹翼组成。红外导引头采用压缩空气制冷,灵敏度高,具有抗背景辐射干扰的能力。战斗部采用高爆炸药,有杀伤破片型和连续杆型,前者配用红外近炸引信,后者配用无线电近炸引信。这两种类型的战斗部及其近炸引信,可以互换使用。战斗部有效杀伤半径10米。红外近炸引信的抗干扰能力强,起爆可靠性高。
外形识别
该弹布局类似于美国AIM-9D导弹,技术上相当于美国AIM-9导弹的第二代,同样采用鸭式气动外形,弹径135毫米。头部外形呈半球加截锥体,气动阻力小,类似于“霹雳”2乙。三角形舵面加大,位置比“霹雳”2乙更为靠前,这是辨别“霹雳”2乙和“霹雳”5的要点。通过调整引信和战斗部位置令重心后移,提高了机动性。原采用无线电引信,后改为更为先进的红外集成电路引信,深色的环形窗口接近于弹体中部。
在“霹雳”5乙的基础上,中国又推出了“霹雳”5C改型。“霹雳”5C外观上近似乙型,但改用了双三角舵面,这是区分上述两个型号的要点。“霹雳”5E是“霹雳、”5系列的最新改型,外观酷似“霹雳”5C。该弹采用了激光近炸引信,因此没有“霹雳”2乙或C型上的引信环形窗口,而在更为接近舵面的位置有两排尺寸较小的激光引信窗口。
“霹雳”6空空导弹
基本情况
该弹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新一代空空导弹,是具有大过载机动能力的格斗型空空导弹,以满足新一代战斗机的作战使用要求,于1975年开始研制,1978年研制出首批模拟弹,1979年进行空中发射试验,1981年底转入预研项目,1983年在航空工业型号调整中停止研制生产。
外形识别
“霹雳”6是“霹雳”5乙的改进型,是一种机动能力极强的格斗型导弹,计划用于中国新一代战斗机。
1975年开始研制,1983年停止研制。该弹外观与“霹雳”5乙极为相似,但性能大有改善。
“霹雳”7空空导弹
基本情况
该弹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新一代空空导弹,是具有大过载机动能力的格斗型空空导弹,以满足新一代战斗机的作战使用要求,于1982年开始研制,1984年研制出首批样弹,同年底在国家靶场进行首批空中发射试验。1986年底在国家靶场进行鉴定靶试;取得成功。1987年通过航空工业部技术鉴定委员会审查,获准投入批生产。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采用十字形双鸭式气动外形布局,鸭式舵面位于导弹重心之前,同装在尾部的大翼展、大面积弹翼相配合,可减少舵面偏转响应时间,提高导弹的机动性,并提供导弹最大平衡攻角,提高近距格斗时的安全性。此外,旋转式尾翼可提高舵面横滚控制效率;固定式前翼可增大舵面效应,减少偏航力矩。该弹在结构上的另一特点,是将导弹分为前、后两个舱段,以利于维护使用,而不是按导弹各部件分为多个舱段。该弹的性能特点,是具有自动搜索截获能力、大机动过载和离轴发射能力以及高的毁伤目标能力。
外形识别
“霹雳”7是一种具有出色机动性的近距格斗空空导弹。该弹采用与法国“魔术”R550导弹相同的双鸭式气动布局,头部有4片切尖三角形固定前翼,其后是前段梯形、后段三角形的4片舵面,这种布局舵效大、攻角大、响应快。尾部有4片后掠梯形旋转式尾翼,可减小舵面偏转产生的干扰,前沿带有小缺口。弹径157毫米,比“霹雳”2、“霹雳”5更为粗短。该弹导引头较为先进,具备自动搜索截获能力,在地面时一般套有金属色保护罩。该弹仅用于外贸,中国并未装备使用,通常由歼-7M等外贸机型携带。
“霹雳”8空空导弹。
基本情况
“霹雳”8近距格斗导弹是中国第一种引发世界关注的空对空导弹,这种导弹是在以色列“怪蛇”2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据悉,以色列在20世纪80年代末向中国提供了少量“怪蛇”3导弹并转让了相关技术,弥补了中国在高机动性近距格斗导弹方面的空白。很长时间以来“霹雳”8导弹一直处于严格保密的状态,外界极少了解其装备部队的状况,直到1995年后才逐揭撩开其神秘的面纱。“霹雳”8的首次亮相是以地对空导弹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在1991年3月举行的新加坡亚洲防务展上,中国展出了由“霹雳”8H和715-I双管37毫米高炮组成的弹炮合一系统。展会上的材料把“霹雳”8H描述为一种高机动性的红外线制导导弹,携带10千克的高爆破片战斗部,最小射程500米,最大射程15000米。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根据当时中国空军的发展规划,将用歼-8C和歼-7E、歼-10战斗机实现“高低搭配”,“霹雳”8即是歼-8C和歼-7E的主要近距格斗武器。和当时的“响尾蛇”导弹相比,“霹雳”8具备三大优势:一是使用 了推力更大的火箭发动机,机动性更强;二是安装了高性能红外线导引头,具备大离轴角发射能力;三是能够与头盔瞄准具相连接,飞行员可以“指哪打哪”,增强了赢得空战的几率。目前,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都装备了“霹雳”8近距格斗导弹,具体机型有歼-7E、歼-8B和歼-8D。
外形识别
“霹雳”8是中国在以色列“怪蛇”3型空空导弹基础上研制的具备大机动、强离轴能力的格斗导弹。“怪蛇”3型于1982年服役,性能出众。技术特点包括采用氮气制冷的锑化铟红外导引头、主动雷达引信和两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导引头采用卡塞格伦光学系统,透过透明的整流罩可以看到亮闪闪的卡塞格伦反射镜。为便于维护,全弹可分为两个舱段。“霹雳”8虽仍采用鸭式气动外形布局,但尾翼尺寸较大,且呈上大下小的倒梯形,安装位置距弹体后端较远,因此易于辨认。“霹雳”8头部常套有黄色保护罩,而其他型号的“霹雳”导弹一般用红色保护罩。“霹雳”8教练弹仅装有弹体后部的弹翼,也较易区分。
“霹雳”9空空导弹
基本情况
该弹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新一代空空导弹,是具有大过载机动能力的格斗型空空导弹,以满足新一代战斗机的作战使用要求,于1986年开始研制,1989年投入批生产,1991年首次在巴黎国际航展上亮相。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的气动外形布局与“霹雳”5乙(PL-5B)相似,即小双三角形鸭式舵面位于导弹前部,大梯形固定式弹翼位于导弹尾部,4片弹翼后缘外侧各带一个横滚稳定用的陀螺舵。该弹的结构布局与“霹雳”8(PL-8)相似,即将导弹分为前、后两个舱段,以利于维护使用,而不是按导弹各部件分为多个舱段。该弹的性能水平优于“霹雳”8,具有更好的自动搜索截获目标能力、更大的机动过载和离轴发射能力以及高的毁伤目标能力。代外贸型空空导弹,具有先进的探测跟踪能力和大过载机动能力,可满足现代空战的需求。气动外形与“霹雳”5乙相似,同为鸭式布局。与“霹雳”5乙的主要外观区别为弹径增大为160毫米,全弹体积明显大于“霹雳”5乙。鸭式舵面呈切尖双三角外形,安装位置距离头部较远。采用氟制冷锑化铟导引头,头部整流罩为乳白色半球接截锥体,但半球直径比“霹雳”5乙大,截锥体过渡段则较短。因为使用主动雷达引信,弹体上没有“霹雳”5系列导弹的深色光学引信窗口,仅在舵面后方有若干狭小的深色窗口。“霹雳”9D和“霹雳”9J分别为地空和舰空型号,通过载体平台即可轻松辨认。
“霹雳”10空空导弹
该弹是中国自制雷达制导的中距空空导弹,是“猎鹰”60型地空导弹的改进型,它与美AIM—7“麻雀”相似,但具有更高的性能。“猎鹰”60的舰空改进型为“红旗”-61(HQ61)舰空导弹。
“霹雳”系列导弹与载机的关系
“霹雳”1仅装备于歼—6战斗机,“霹雳”2的载机较多,但目前已经基本退役。“霹雳”4原计划装备于歼-8战斗机。“霹雳”5的载机相当广泛,包括了歼-7、歼-8、强-5、“飞豹”等多个系列各种型号。“霹雳”7和“霹雳”9是外贸型号,一般载于外贸型战斗机上进行展示。“霹雳”8通常由歼-7H、歼-7E、歼-7G、歼-8Ⅱ等战斗机携带。“霹雳”10目前仅挂载于FC-1模型上进行过展示。
“霹雳”系列导弹与外国
相似型号导弹的区别
“霹雳”系列导弹与AIM—9、AIM-7、“魔术”等外国导弹在外形上有不少相似之处,笔者认为较为简单的区别方法包括:一看载机,载机本身以及挂架的外观特征比导弹要明显得多,能够确定是否是国产导弹;二看编号,“霹雳”导弹往往在弹体前部涂有黑色数字或字母编号;三看外观细节。此外,“霹雳”导弹一般呈白色,而AIM-9、AIM-7、“怪蛇”3则主要呈现较深的色泽。至于中国装备的俄罗斯空空导弹R-73、R-27、R-77等有着明显的外观特征,如数量较多的控制翼面、倒梯形大弹翼、栅格尾翼等等,易于区分。
1962年,苏联向中国转让了米格-21飞机及其配备的K-13导弹的生产技术资料和样品;中国即开始仿制K-13导弹,并命名为“霹雳”2号。它是红外制导的空空导弹,首先被安排在兵器工业企业进行仿制。为适应当时部队装备的需要,1964年国家决定在航空企业再开设一条生产线,由该企业负责导引头、控制舱、舵机、引信、弹体、发动机壳体及全弹总装试验。前一条生产线于1967年11月被批准定型并转入批量生产;后一条生产线于1966年完成第一批导弹的总装调试和例行试验,并于1967年5月至7月完成各种状态的发射试验,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直至1970年8月才被批准定型投产。
中国为了加快国防工业在“三线”的建设,1966年开始在中西部建设新厂,并于1972年完成“霹雳”2号导弹的转厂生产定型。1970年又开始建设另一家新厂,于1978年建成投产。
对“霹雳”2号导弹的改进,是分两条线进行的。其中,“霹雳”2甲,以减轻导弹重量,增大捕获目标的距离,提高导弹的机动性、稳定性,便于工艺加工为主;改进“霹雳”2乙是以增大导引头的探测距离,提高抗太阳干扰能力,减小头部气动阻力,提高导引头的最大跟踪能力;调整红外引信的灵敏度,减少引信早炸的发生为主,该弹于1981,年定型投产。
空空导弹设计研究单位从1962年开始,即向各工厂派出人员边学习技术,边协助仿制“霹雳”1号。1963年开始承担“霹雳”2号的总设计单位,在仿制中消化掌握技术资料,处理设计技术问题,熟悉生产工艺,为自行设计打下了基础。从1965年开始,根据中国空军实战的需要,其开始承担“霹雳”2号的改进任务。为了对件U-2、RB-57D等空空侦察机,提高攻击中高空、低速目赫的能力,他们将弹翼和舵翼面积加大,增大红外引信灵敏度,并做其他相应调整。改装的导弹于1966年3月18日在广西南宁地区上空由歼-7飞机发射,击落了一架美制“火蜂”无人驾驶飞机。
1965年至1966年,空空导弹研究所开始了“霹雳”3号、“霹雳”4号和“霹雳”5号的自行设计和研制工作,其中“霹雳”4甲和“霹雳”5甲为雷达制导导弹;1975年又开始研制“霹雳”6号格斗型空空导弹。在一系列研究设计中;该所完成了上百项关键技术的研究,还开展了空空导弹改造为地空、舰空、空地导弹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培养了技术队伍,建设了多种专业试验室。
空空导弹发展闯新路
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空空导弹的发展有了新的机遇,与此同时,这种导弹在战争中的作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在空战中被击落331架飞机,其中81%是被空空导弹击中的。1982军的英阿马岛梅战中,阿根廷有36架飞机在空战中被击落,其中36%是被空空导弹击中的。
1980年前后,国际上已发展了三代红外型空空导弹:第一代是对机动性很小的目标进行尾追攻击,第二代是对有一定机动性的目标进行后半球攻击,第三代是对机动性较大的目标进行全向攻击。中国当时还处于第二少、变化快、科研生产结合不紧密、重复建设和缺乏系统管理的状况,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其主要标志是“霹雳”7号和“霹雳”,8号的成功研制和生产。
“霹雳”7号是具有近距格斗能力的红外型空空导弹。航空工业部考虑到飞机出口需要配挂较先进的导弹,确定由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提供贷款,用出口收益归还贷款。
在进行充分的技术准备后,产品试制工作于1982年全面展开,攻克了大量关键技术。1984年12月进行了导弹、飞机和发射架的联合飞行试验。针对各项试验中暴露的问题,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和改进后,1986年11月至12月进行了鉴定试验,取得四发四中的成绩。1987年4月该导弹通过技术鉴定,转入小批生产。生产企业建向格斗型空空导弹。1982年,经过充分论证之后;中国决定引进该导弹及其配套产品的专有生产技术,建设生产、科研、经营一体化的空空导弹发展中心;对航空、电子、兵器工业各配套单位同时进行相应的改造和建设,实施系统工程管理。1983年9月,相关单位开始执行引进合同,1988年3月至1989年、4月陆续获得各部分及总体的生产授权,圆满完成了任务。
从此,中国空空导弹的生产工艺明显提高,建立了专业配套的柔性生产线,能适应多品种、小批量,多研制、少生产的特点,适应型号不断更新的发展需要。在管理方面,掌握了与高科技相适应的管理技术,特别是质量保证技术和系统工程管理。在提高生产水平的同时,考虑了科研试验条件的改善,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完成了反设计工作,并开始了改进创新,适应新一代产品设计的需要。通过这些工作,加上科研生产紧密结合,使设计、工艺、管理人员受到了很好的锻炼,特别是科研设计人员熟悉了生产技术,并把它转化为设计研究和试验技术,增强了开发创新的能力,为后继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霹雳”9号空空导弹的研制成功是中国空空导弹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标志。“霹雳”9号空空导弹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武器系统,采用红外自寻的制导方式,它的最大特点是“发射后不管”。
“霹雳”1空空导弹
基本情况
该弹是中国在引进苏联的K-5M空空导弹基础上研制并装备部队使用的第一种空空导弹,由航空工业部所属的总装厂以及兵器和电子工业部所属的几家配套工厂共同仿制。1958年10月开始筹建仿制生产线并测绘K-5M导弹。1959年10月投入试制生产。1960年3月首枚导弹组装成功,同年6月制造出12枚导弹,全部通过地面试验。随后,其中10枚导弹被运往国家空空导弹试验靶场。
1960年7月进行了首枚导弹空中无靶试射,导弹工作完全正常,随后进行了4次对/πa-17靶机的空中试射。由于试验载机上的火控雷达在发射导弹之前未能校准,导致发射的4 枚导弹均未命中靶机。1962年10月恢复导弹试制生产。1963年3月总装出24枚导弹,同年11月再次在国家靶场进行定型试验,共发射20枚导弹,其中两次对/πa-17靶机空中试射,均击毁靶机。1964年5月,它通过了国家定型委员会的审查,被批准生产定型并投入批生产,正式命名为“霹雳”1号空空导弹,编号为PL-1。批量生产型导弹随后进入中国空军服役,装备歼-6战斗机。该弹1974年停产,现已退出现役。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采用鸭式气动外形布局,由无线电近炸引信和战斗部舱、无线电驾束式制导控制舱、单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舱、内装横滚稳定装置的稳定舱和无线电天线接收机舱共5个舱段组成。两个尾部的无线电定向天线,接收来自机载雷达的照射波束信号,经过弹上计算装置将其转变为与导弹偏离等强信号线的偏移量和偏移速度成比例的制导信号,传输给舵机装置,控制鸭式舵面,从而使导弹沿着机载雷达照射目标的波束方向飞向目标。由于受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机载雷达和导弹本身的性能很差,“三点法”驾束制导方式落后,载机只能从尾后攻击机动性差的敌方轰炸机,不能满足现代空战的需要。
外形识别
“霹雳”1为中国装备使用的第一种空空导弹,装备歼-6战斗机。“霹雳”1外形似纺锤,前后尖锐中段鼓起,采用鸭式弹翼布局。尾翼上带有两个无线电定向天线,前方弹翼为鸭式舵面。“霹雳”1技术水平较为落后,只能尾追攻击敌方中低速大型飞机。
“霹露”1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最大射程:4-6公里
最小射程:1500米
最大速度:2马赫
使用高度:2500-16500米
制导系统:雷达驾束式
引
信:无线电近炸引信
战斗部:爆炸破片,重13千克
动力装置:一台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82千克
弹
长:2.5米
弹
径:200毫米
翼
展:654毫米
“霹雳”2空空导弹
基本情况
该弹是中国在引进苏联的K-13空空导弹基础上研制并改进发展的第二个空空导弹,也是中国空军和海军在上世纪70~80年代大量装备使用的空空导弹,载机为歼-6、歼-7战斗机。1962年首先由兵器工业部所属的总装厂以及20多家主要配套工厂,共同筹建仿制生产线。1964年11月开始导弹各部件试验样机的试制。1965年9月开始各部件单元飞行试验。1967年3月开始在国家靶场进行定型试验,总共发射19枚导弹,试验取得成功。1967年11月通过了国家定型委员会的审查,批准生产定型并投入批生产,正式命名为“霹雳”2号空空导弹,编号为PL-2。
为满足中国空、海军装备需要,1964年10月由航空工业部所属的企业作为总装厂,同原各主要配套工厂协作,开始仿制K-13空空导弹。1966年11月试制出首批18枚导弹。1967年5月在国家靶场进行定型试验,总共发射22枚导弹,试验取得成功。1970年8月获准定型并投入批生产。
结构和性能特点
“霹雳”2原型空空导弹的结构与性能特点,与美国的“响尾蛇”AIM-9B空空导弹相似,采用鸭式气动外形布局和模块化舱段结构,由导引头舱、舵机舱;战斗部舱、光学引信舱和发动机舱共5部分组成。两对三角形舵面位于舵机舱所在的圆形弹体外侧,两对后掠梯形弹翼位于发动机舱所在的圆柱形弹体尾部,两者呈X-X形配置。
导引头采用硫化铅红外探测器,视场角4度,框架角25度,跟踪角速度11度/秒,太阳盲区20度,调制盘转速70赫兹,调制方式为调幅,制导飞行时间20秒。固体火箭发动机由铝合金制成,总重36千克,推力2668干牛,装药21千克。破片杀伤式战斗部重11.4千克,生成的破片数约7000块,破片飞散角10~16度,有效杀伤半径10-11米。
由于受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导弹本身的机动性、抗太阳以及其他自然和人工干扰能力很差,载机只能从尾后攻击敌方战斗机,不能满足现代空战的需要。
外形识别
该弹第一个改型为“雳雳”2-15,采用面积吏大的弹翼及后掠式舵面,发动机段长度缩短,该弹曾击毁入侵中国的敌方无人机。随后发展的“霹雳”2甲与“霹雳”2气动外观上仅有细微差异。1976年起中国开始以AIM-9E为基准研制“霹雳”2乙导弹,该改型抗干扰能力较好,射程大,跟踪能力强。乙型由于导引头的改进,弹体头部外形也改为锥状,半球形整流罩由氟化镁制成,直径比“霹雳”2要小,向后由两段锥截体过渡到圆柱形弹体。同时氟化镁整流罩呈乳白色(在某些光照条件下呈深色),这也是一个明显区别。“霹雳”2-519型是并联两台“霹雳”2发动机的“霹雳”2地空导弹改型,因此全弹有3个发动机,发射装置由单管37毫米高炮炮架改进而成。
“霹雳”3空空导弹
基本情况
该弹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个空。空导弹;其设计思想是突出高空:高速性能、增大射程、提高精度和杀伤威力,满足新一代战斗机歼-8的作哉使用要求。该弹于1962年6月开始,研制,1968年6月开始首批20枚样弹地面和飞行试验。1969年12月完成第二批30枚样弹的地面试验。1970年开始在国家靶场进行定型试验,直到1974年11月才基本完成试验项目。
此后为进一步考核导弹性能,还进行了多次地面和空中试验,到1980年4月正式定型。1981年生产出50枚导弹,1982年发射8枚导弹用于定型补充试验。1983年,该弹在航空工业型号调整中停止研制生产。和高空性能;增加发动机装药量,以增大射程;采用光学浸没红外探测器,以增大导引头作用距离;采用新型战斗部和红外引信,以提高杀伤力。
外形识别
该弹采厨与“霹雳”2原型类似的鸭式气动布局,外观也颇为相似。主要外观区别为弹翼明显大于“霹雳”2,舵面切尖,弹径和弹翼加大,导引头与舵面之间多了一道深色坏形引信窗口。
“霹雳”4空空导弹
基本情况
该弹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二种空空导弹,也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个半主动雷达型空空导弹,于1966年3月开始研制,1980年11月完成样机部件地面定型试验。1981年7月转入第二阶段研制,1984年生产出首批整弹样机、发射装置以及地面维护设备。1985年因其性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而停止研制。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采用与美国的AIM-7D相 似的气动外形布局,即两对全动式梯形弹翼装在弹体中部,起控制舵和副翼双重作用,4片固定式三角形安定面装在弹体尾部,起纵向稳定作用。同时,该弹还采用与前苏联/俄罗斯在空空导弹设计上常用的方案,即“一弹、两头”方案,通过半主动雷达和被动红外两种不同导引头的互换,形成半主动雷达和被动红外两种导弹型号,代号分别为“霹雳”4甲(PL-4A)和“霹雳”、4乙(PL-4B)。
外形识别
该弹采用与美国AIM-7D导弹相似的正常气动布局,弹体装有两对全动式梯形主翼,尾部装有4片三角形固定尾翼。全弹涂装为白色,主翼之间有突起的脐带舱。“霹雳”4还有采用红外制导方式的“霹雳”4乙改型,头部为半球乳白色整流罩。
“霹雳”5空空导弹
基本情况
该弹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三种空空导弹,分为半主动雷达型和被动红外型,名称和代号分别为:霹雳”5甲(PL-5A)和“霹雳”5乙(PL-5B)。半主动雷达型于1966年4月开始研制首批样弹,1971年7。月开始首次载飞试验,1972年9月进行空中模拟弹发射试验,1981年4月研制第二批样弹研制,同年8月开始进行空中靶试,直到1982年3月结束发射试。验,1983年在航空工业型号调整中停止研制生产。被动红外型于1966年4月开始研制首批样弹,1967年初开始首批地面和空中载飞试验,随后经过多批样弹研制和各种地面和空中发射试验,因受国内形势影响直到1986年9月才通过国家定型委员会审查,获准设计定型并投入批生产,进入中国空、海军服役。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采用鸭式气动外形布局,由制导控制组件、战斗部、红外近炸引信或无线电近炸引信、固体火箭发动机、鸭式舵面和三角形弹翼组成。红外导引头采用压缩空气制冷,灵敏度高,具有抗背景辐射干扰的能力。战斗部采用高爆炸药,有杀伤破片型和连续杆型,前者配用红外近炸引信,后者配用无线电近炸引信。这两种类型的战斗部及其近炸引信,可以互换使用。战斗部有效杀伤半径10米。红外近炸引信的抗干扰能力强,起爆可靠性高。
外形识别
该弹布局类似于美国AIM-9D导弹,技术上相当于美国AIM-9导弹的第二代,同样采用鸭式气动外形,弹径135毫米。头部外形呈半球加截锥体,气动阻力小,类似于“霹雳”2乙。三角形舵面加大,位置比“霹雳”2乙更为靠前,这是辨别“霹雳”2乙和“霹雳”5的要点。通过调整引信和战斗部位置令重心后移,提高了机动性。原采用无线电引信,后改为更为先进的红外集成电路引信,深色的环形窗口接近于弹体中部。
在“霹雳”5乙的基础上,中国又推出了“霹雳”5C改型。“霹雳”5C外观上近似乙型,但改用了双三角舵面,这是区分上述两个型号的要点。“霹雳”5E是“霹雳、”5系列的最新改型,外观酷似“霹雳”5C。该弹采用了激光近炸引信,因此没有“霹雳”2乙或C型上的引信环形窗口,而在更为接近舵面的位置有两排尺寸较小的激光引信窗口。
“霹雳”6空空导弹
基本情况
该弹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新一代空空导弹,是具有大过载机动能力的格斗型空空导弹,以满足新一代战斗机的作战使用要求,于1975年开始研制,1978年研制出首批模拟弹,1979年进行空中发射试验,1981年底转入预研项目,1983年在航空工业型号调整中停止研制生产。
外形识别
“霹雳”6是“霹雳”5乙的改进型,是一种机动能力极强的格斗型导弹,计划用于中国新一代战斗机。
1975年开始研制,1983年停止研制。该弹外观与“霹雳”5乙极为相似,但性能大有改善。
“霹雳”7空空导弹
基本情况
该弹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新一代空空导弹,是具有大过载机动能力的格斗型空空导弹,以满足新一代战斗机的作战使用要求,于1982年开始研制,1984年研制出首批样弹,同年底在国家靶场进行首批空中发射试验。1986年底在国家靶场进行鉴定靶试;取得成功。1987年通过航空工业部技术鉴定委员会审查,获准投入批生产。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采用十字形双鸭式气动外形布局,鸭式舵面位于导弹重心之前,同装在尾部的大翼展、大面积弹翼相配合,可减少舵面偏转响应时间,提高导弹的机动性,并提供导弹最大平衡攻角,提高近距格斗时的安全性。此外,旋转式尾翼可提高舵面横滚控制效率;固定式前翼可增大舵面效应,减少偏航力矩。该弹在结构上的另一特点,是将导弹分为前、后两个舱段,以利于维护使用,而不是按导弹各部件分为多个舱段。该弹的性能特点,是具有自动搜索截获能力、大机动过载和离轴发射能力以及高的毁伤目标能力。
外形识别
“霹雳”7是一种具有出色机动性的近距格斗空空导弹。该弹采用与法国“魔术”R550导弹相同的双鸭式气动布局,头部有4片切尖三角形固定前翼,其后是前段梯形、后段三角形的4片舵面,这种布局舵效大、攻角大、响应快。尾部有4片后掠梯形旋转式尾翼,可减小舵面偏转产生的干扰,前沿带有小缺口。弹径157毫米,比“霹雳”2、“霹雳”5更为粗短。该弹导引头较为先进,具备自动搜索截获能力,在地面时一般套有金属色保护罩。该弹仅用于外贸,中国并未装备使用,通常由歼-7M等外贸机型携带。
“霹雳”8空空导弹。
基本情况
“霹雳”8近距格斗导弹是中国第一种引发世界关注的空对空导弹,这种导弹是在以色列“怪蛇”2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据悉,以色列在20世纪80年代末向中国提供了少量“怪蛇”3导弹并转让了相关技术,弥补了中国在高机动性近距格斗导弹方面的空白。很长时间以来“霹雳”8导弹一直处于严格保密的状态,外界极少了解其装备部队的状况,直到1995年后才逐揭撩开其神秘的面纱。“霹雳”8的首次亮相是以地对空导弹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在1991年3月举行的新加坡亚洲防务展上,中国展出了由“霹雳”8H和715-I双管37毫米高炮组成的弹炮合一系统。展会上的材料把“霹雳”8H描述为一种高机动性的红外线制导导弹,携带10千克的高爆破片战斗部,最小射程500米,最大射程15000米。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根据当时中国空军的发展规划,将用歼-8C和歼-7E、歼-10战斗机实现“高低搭配”,“霹雳”8即是歼-8C和歼-7E的主要近距格斗武器。和当时的“响尾蛇”导弹相比,“霹雳”8具备三大优势:一是使用 了推力更大的火箭发动机,机动性更强;二是安装了高性能红外线导引头,具备大离轴角发射能力;三是能够与头盔瞄准具相连接,飞行员可以“指哪打哪”,增强了赢得空战的几率。目前,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都装备了“霹雳”8近距格斗导弹,具体机型有歼-7E、歼-8B和歼-8D。
外形识别
“霹雳”8是中国在以色列“怪蛇”3型空空导弹基础上研制的具备大机动、强离轴能力的格斗导弹。“怪蛇”3型于1982年服役,性能出众。技术特点包括采用氮气制冷的锑化铟红外导引头、主动雷达引信和两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导引头采用卡塞格伦光学系统,透过透明的整流罩可以看到亮闪闪的卡塞格伦反射镜。为便于维护,全弹可分为两个舱段。“霹雳”8虽仍采用鸭式气动外形布局,但尾翼尺寸较大,且呈上大下小的倒梯形,安装位置距弹体后端较远,因此易于辨认。“霹雳”8头部常套有黄色保护罩,而其他型号的“霹雳”导弹一般用红色保护罩。“霹雳”8教练弹仅装有弹体后部的弹翼,也较易区分。
“霹雳”9空空导弹
基本情况
该弹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新一代空空导弹,是具有大过载机动能力的格斗型空空导弹,以满足新一代战斗机的作战使用要求,于1986年开始研制,1989年投入批生产,1991年首次在巴黎国际航展上亮相。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的气动外形布局与“霹雳”5乙(PL-5B)相似,即小双三角形鸭式舵面位于导弹前部,大梯形固定式弹翼位于导弹尾部,4片弹翼后缘外侧各带一个横滚稳定用的陀螺舵。该弹的结构布局与“霹雳”8(PL-8)相似,即将导弹分为前、后两个舱段,以利于维护使用,而不是按导弹各部件分为多个舱段。该弹的性能水平优于“霹雳”8,具有更好的自动搜索截获目标能力、更大的机动过载和离轴发射能力以及高的毁伤目标能力。代外贸型空空导弹,具有先进的探测跟踪能力和大过载机动能力,可满足现代空战的需求。气动外形与“霹雳”5乙相似,同为鸭式布局。与“霹雳”5乙的主要外观区别为弹径增大为160毫米,全弹体积明显大于“霹雳”5乙。鸭式舵面呈切尖双三角外形,安装位置距离头部较远。采用氟制冷锑化铟导引头,头部整流罩为乳白色半球接截锥体,但半球直径比“霹雳”5乙大,截锥体过渡段则较短。因为使用主动雷达引信,弹体上没有“霹雳”5系列导弹的深色光学引信窗口,仅在舵面后方有若干狭小的深色窗口。“霹雳”9D和“霹雳”9J分别为地空和舰空型号,通过载体平台即可轻松辨认。
“霹雳”10空空导弹
该弹是中国自制雷达制导的中距空空导弹,是“猎鹰”60型地空导弹的改进型,它与美AIM—7“麻雀”相似,但具有更高的性能。“猎鹰”60的舰空改进型为“红旗”-61(HQ61)舰空导弹。
“霹雳”系列导弹与载机的关系
“霹雳”1仅装备于歼—6战斗机,“霹雳”2的载机较多,但目前已经基本退役。“霹雳”4原计划装备于歼-8战斗机。“霹雳”5的载机相当广泛,包括了歼-7、歼-8、强-5、“飞豹”等多个系列各种型号。“霹雳”7和“霹雳”9是外贸型号,一般载于外贸型战斗机上进行展示。“霹雳”8通常由歼-7H、歼-7E、歼-7G、歼-8Ⅱ等战斗机携带。“霹雳”10目前仅挂载于FC-1模型上进行过展示。
“霹雳”系列导弹与外国
相似型号导弹的区别
“霹雳”系列导弹与AIM—9、AIM-7、“魔术”等外国导弹在外形上有不少相似之处,笔者认为较为简单的区别方法包括:一看载机,载机本身以及挂架的外观特征比导弹要明显得多,能够确定是否是国产导弹;二看编号,“霹雳”导弹往往在弹体前部涂有黑色数字或字母编号;三看外观细节。此外,“霹雳”导弹一般呈白色,而AIM-9、AIM-7、“怪蛇”3则主要呈现较深的色泽。至于中国装备的俄罗斯空空导弹R-73、R-27、R-77等有着明显的外观特征,如数量较多的控制翼面、倒梯形大弹翼、栅格尾翼等等,易于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