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我国沪深A股2010—2014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逐步回归分析和分组分析方法,研究股权结构对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为同质调节变量,且对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关系产生正向调节作用;股权制衡度为纯调节变量,且对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产生负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研发投入强度;经营绩效;调节效应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2-0082-06
引言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国家重点培育与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具有高渗透性、高增值性、广带动性、强创新性等特点。促进其快速发展是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更是经济新常态下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研发创新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获取竞争优势、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经营绩效提升的源泉。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引导和激励下,该产业的企业更加注重研发创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但是委托代理问题日益凸显,这样会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转化效率及良性发展。股权结构在公司治理机制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研发投资、企业经营绩效等重大战略决策。国内外有关股权结构、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关系的研究文献大多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较少涉及调节效应分析;深入分析在不同的内外经营状况下,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特别是系统分析股权结构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更是鲜见。
有鉴于此,本文参考借鉴Sharma(1981)[1],任海云(2011)[2],潘立生、吴珂(2015)[3]等的研究方法,运用逐步分层回归方法及分组分析方法,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股权结构对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为优化该产业企业股权结构、提升研发投入转化效率,增强企业经营绩效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证经验。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研发投入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前提与基础,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与生存发展的根本,对促进经营绩效提高有重大贡献。国内外大多数有关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关系研究文献表明,两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代表性研究有:梁莱歆和张焕凤(2005)[4]、Sharma C.(2012)[5]等等。然而,也有学者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研究结论:Anne Cazavan J.&Thomas J.(2006) [6]研究证实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呈现负相关关系。Oswald(2008)[7]研究表明两者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不存在相关关系。董明放等(2016)[8]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表明两者存在显著的“倒N”型非线性特征,并且存在空间异质性特征、产业异质性特征。因此,这表明研发投入支出越大,并不一定越能提升企业经营绩效,这或许取决于研发投入支出有效配置与利用程度及其转化机制。Chang等(2008)[9]的研究公司治理对研发投入与市场价值的影响效应,结果证实证券市场会对那些拥有好的公司治理机制(经营管理层持股比例高、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股权集中度大、董事会成员人数多)的企业宣布增加研发投入会有更强烈的反应。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起基础性作用的股权结构状况能影响利益相关者的配合程度,及其企业资源的配置效率;不同的股权结构下,研发投入可能会与经营绩效表现出不同的关系,会产生调节作用。
参考借鉴Sharma等的做法,本文运用调节变量逐步分层回归和分组分析方法实证分析股权结构对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其调节效应的识别过程及调节变量的类型用下页图说明。在股权结构变量与研发投入强度的交互项具有统计显著性时,若股权结构变量与经营绩效统计上不显著时,认定股权结构变量是纯调节变量;若股权结构变量与经营绩效也显著相关,则股权结构变量是半调节变量。在股权结构变量与研发投入强度交互项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时,若股权结构变量与经营绩效或研发投入强度变量中的一个显著相关,则股权结构变量不是调节变量;若与两者都无显著相关关系,可按一定的标准分组检验样本,依据各组R2是不是显著不同来判断股权结构变量是否是同质调节变量。
本文选取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两个股权结构指标来分析其调节作用。
第一,股权集中度的调节作用。通常情况下,大股东更注重长期经营绩效,愿意实施风险较大的研发创新项目,中小股东更偏重短期投资,更在意短期经营绩效,而且控股股东与经营管理者目标并不完全一致,经营管理层更注重企业短期经营绩效及目标,容易产生道德风险、逆向选择;而对从事研发活动以提升公司长期经营绩效、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激励不足。当股权集中度更大时,能确保企业一定的研发投入水平,股东利益与企业研发技术创新效果紧密结合,监督激励研发创新的愿望强烈,促使经营管理层加强经营管理,可避免内部人控制与中小股东“搭便车”行为。本文提出第一个研究假设:
H1:股权集中度正向调节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
第二,股权制衡度的调节作用。股权制衡反映了公司前几大股东间的制衡关系,通过分享控制权,相互监督牵制,避免单一控股股东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此时能建立相对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并增加经营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趋同性,这样能强化研发投入转化为经营绩效的效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决策环境的复杂性,此时股权制衡度越大越契合这种决策模式,能有助于降低研发风险及提高转化为经营绩效的效率。因此,本文提出第二个研究假设:
H2:股权制衡度正向调节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和处理
本文选取我国沪深A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选取2010—2014年五年期间的财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截至2014年底,我国共有166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依据长城证券烽火财富版交易软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划分标准为依据),在剔除了被ST与*ST的公司及数据缺失的个体(未公开批露年报以及研发投入等变量缺失)最终获得117家公司453个研究样本。其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巨潮资讯网,相关财务指标取自于上市公司年报通过手工查询整理获得。分别运用EXCEL软件、Stata12.1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实证分析。 (二)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我们选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作为被解释变量。已有研究文献衡量经营绩效的指标很多,主要指标包括全要素生产率、总资产收益率、托宾Q值,每股收益等。参照邹靖[10](2015)的做法,选取总资产收益率(ROA)度量经营绩效。这样可更利于资本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可避免选取其他指标容易产生股票市场风险的积累。
2.解释变量。参考借鉴已有的相关文献,选取研发投入强度(RD)作为解释变量。是已有研究文献中衡量企业研发投入应用最为广泛的指标,用研发投入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表示。该指标能有效剔除公司规模的影响,并且能够反映企业的创新绩效。
3.调节变量。为了探讨股权结构对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参考借鉴已有文献,本文选用股权集中度,采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CR1)表示;股权制衡度,采用第二到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与第一股东持股比例的比值表示,本文将这两个变量作为调节变量。
4.控制变量。参考已有文献,为了控制各种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选取三个核心控制变量:公司规模(SIZE),使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表示,不同的资产规模会产生不同的资源禀赋差异,可能会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重要影响。资产负债率(DAR),采用负债总额比总资产,资产负债率不同的企业,其经营绩效往往存在显著的差异。成长性(YYSRZZL),采用营业收入增长率表示,反映一个企业成长发展状况,与经营绩效密切相关,变量具体度量(见表1)。
(三)模型设定
参考借鉴已有的研究,本文运用逐步分层回归与分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研究模型如下:
1.股权结构变量对研发投入强度与经营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逐步分层回归模型:
2.分组分析模型:
其中,GQJG为股权结构变量,αi为常数项,Θ1、λ1、β1为系数,ei 为随机扰动项。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
(二)相关性及多重共线性检验
表3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计算结果表明,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均较低,为了进一步检验变量间可能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计算方差膨胀因子(VIF)的最大值为3.541,相对来说,都比较小。因此笔者认为,模型中解释变量、调节变量、控制变量相互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三)股权集中度对研发投入强度与经营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
运用逐步分层回归法分析检验股权集中度对研发投入强度与经营绩效的影响。依次根据模型(1)、模型(2)、模型(3)。首先,运用控制变量、研发投入强度(RD)与经营绩效进行回归分析;其次,加入调节变量股权集中度(CR1);最后,加入RD与CR1的乘积交叉项(RD×CR1)。
表4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模型1中RD系数在1%的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且为正相关,这说明研发投入强度对经营绩效提升有正向积极促进作用,然而模型2中CR1统计上不显著,模型3中(RD×CR1)统计上也不显著,这说明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不相关,为进一步检验是否为同值调节变量,需进一步按股权集中度的取值大小分组进行回归分析。
表5分组回归检验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取值较高时,RD系数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但当股权集中度取值较低时,RD系数统计上不显著,并且AdjR2差异显著,因此,依据上表的判定方法,股权集中度为同质调节变量。而且,逐步分层回归结果显示,模型3的(RD×CR1)的系数为正,表明股权集中度对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关系产生正向调节作用,这验证了本文研究假设1。
(四)股权制衡度对研发投入强度与经营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
同样采用逐步分层回归分析方法检验股权制衡度与经营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首先,做研发投入强度与经营绩效的回归;其次,引入股权集中度作为自变量;最后,引入股权集中度与研发投入强度的乘积项作为自变量。表6逐步分层回归结果显示,股权制衡度与研发投入强度的交互项系数在5%统计水平上显著为负,表明股权制衡度负向调节研发投入强度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而且模型2和模型3中股权制衡度的系数都不显著,表明股权制衡度对研发投入强度与经营绩效的关系为纯调节效应,并且呈现负向调节作用,与研究假设2正好相反。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选用我国A股2010—2014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117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逐步分层回归方法与分组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检验股权结构对研发投入强度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调节作用。得到如下结论:(1)股权集中度为同质调节变量,且对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关系产生正向调节作用;(2)股权制衡度为纯调节变量,且对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产生负向调节作用。
下面将阐述研究结论的管理与政策启示 :(1)由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对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产生了正向调节作用,那么政策制定者对于研发投入需求相对较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注重适度利用股权集中度大的益处;(2)研究表明,股权制衡度负向调节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的关系,那么适度引入大股东间的制衡制度,可以保障研发投入转化为经营绩效的效率;(3)公司治理结构包含的许多重要影响因素未纳入研究,可能会影响研究结论;(4)本文的研究结论只能解释符合本文假设与所选的样本,对未纳入样本范围的其他时间段的数据与其他公司的情况无法确切解释。
参考文献:
[1] Sharma S,Durand R M,Gur-Arie O..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moderator variables[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81,(3):291-300. [2] 任海云.股权结构与企业R&D投入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0,(5):126-135.
[3] 潘立生,吴珂.基于董事会特征调节效应的R&D与绩效关系研究——来自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的经验数据[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29-34.
[4] 梁莱歆,张焕凤.高科技上市公司R&D投入绩效的实证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32-236.
[5] Sharma C.R&D and firm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the India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J].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2012,(2):32-42.
[6] Anne C.J.,Thomas J..The negative impact of R&D capitalization:A value relevance approach[J].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2006,(1):37-61.
[7] Oswald D.R..The determinants and value relevance of the choice of accounting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xpenditur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J].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ccounting,2008,(2):1-24.
[8] 董明放,韩先锋.研发投入强度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J].统计研究,2016,(1):45-53.
[9] Chang S.C.,Chen S.S.,Lin C.W..The influence of corporate internal governance on the wealth effect of R&D expenditure increases[R].NBER Working Paper.NBER,2008.
[10] 邹靖.研发支出、公司绩效与股权结构——来自中国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政监督,2015,(8):39-46.
[责任编辑 陈丽敏]
关键词: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研发投入强度;经营绩效;调节效应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2-0082-06
引言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国家重点培育与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具有高渗透性、高增值性、广带动性、强创新性等特点。促进其快速发展是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更是经济新常态下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研发创新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获取竞争优势、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经营绩效提升的源泉。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引导和激励下,该产业的企业更加注重研发创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但是委托代理问题日益凸显,这样会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转化效率及良性发展。股权结构在公司治理机制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研发投资、企业经营绩效等重大战略决策。国内外有关股权结构、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关系的研究文献大多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较少涉及调节效应分析;深入分析在不同的内外经营状况下,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特别是系统分析股权结构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更是鲜见。
有鉴于此,本文参考借鉴Sharma(1981)[1],任海云(2011)[2],潘立生、吴珂(2015)[3]等的研究方法,运用逐步分层回归方法及分组分析方法,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股权结构对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为优化该产业企业股权结构、提升研发投入转化效率,增强企业经营绩效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证经验。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研发投入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前提与基础,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与生存发展的根本,对促进经营绩效提高有重大贡献。国内外大多数有关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关系研究文献表明,两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代表性研究有:梁莱歆和张焕凤(2005)[4]、Sharma C.(2012)[5]等等。然而,也有学者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研究结论:Anne Cazavan J.&Thomas J.(2006) [6]研究证实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呈现负相关关系。Oswald(2008)[7]研究表明两者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不存在相关关系。董明放等(2016)[8]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表明两者存在显著的“倒N”型非线性特征,并且存在空间异质性特征、产业异质性特征。因此,这表明研发投入支出越大,并不一定越能提升企业经营绩效,这或许取决于研发投入支出有效配置与利用程度及其转化机制。Chang等(2008)[9]的研究公司治理对研发投入与市场价值的影响效应,结果证实证券市场会对那些拥有好的公司治理机制(经营管理层持股比例高、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股权集中度大、董事会成员人数多)的企业宣布增加研发投入会有更强烈的反应。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起基础性作用的股权结构状况能影响利益相关者的配合程度,及其企业资源的配置效率;不同的股权结构下,研发投入可能会与经营绩效表现出不同的关系,会产生调节作用。
参考借鉴Sharma等的做法,本文运用调节变量逐步分层回归和分组分析方法实证分析股权结构对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其调节效应的识别过程及调节变量的类型用下页图说明。在股权结构变量与研发投入强度的交互项具有统计显著性时,若股权结构变量与经营绩效统计上不显著时,认定股权结构变量是纯调节变量;若股权结构变量与经营绩效也显著相关,则股权结构变量是半调节变量。在股权结构变量与研发投入强度交互项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时,若股权结构变量与经营绩效或研发投入强度变量中的一个显著相关,则股权结构变量不是调节变量;若与两者都无显著相关关系,可按一定的标准分组检验样本,依据各组R2是不是显著不同来判断股权结构变量是否是同质调节变量。
本文选取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两个股权结构指标来分析其调节作用。
第一,股权集中度的调节作用。通常情况下,大股东更注重长期经营绩效,愿意实施风险较大的研发创新项目,中小股东更偏重短期投资,更在意短期经营绩效,而且控股股东与经营管理者目标并不完全一致,经营管理层更注重企业短期经营绩效及目标,容易产生道德风险、逆向选择;而对从事研发活动以提升公司长期经营绩效、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激励不足。当股权集中度更大时,能确保企业一定的研发投入水平,股东利益与企业研发技术创新效果紧密结合,监督激励研发创新的愿望强烈,促使经营管理层加强经营管理,可避免内部人控制与中小股东“搭便车”行为。本文提出第一个研究假设:
H1:股权集中度正向调节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
第二,股权制衡度的调节作用。股权制衡反映了公司前几大股东间的制衡关系,通过分享控制权,相互监督牵制,避免单一控股股东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此时能建立相对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并增加经营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趋同性,这样能强化研发投入转化为经营绩效的效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决策环境的复杂性,此时股权制衡度越大越契合这种决策模式,能有助于降低研发风险及提高转化为经营绩效的效率。因此,本文提出第二个研究假设:
H2:股权制衡度正向调节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和处理
本文选取我国沪深A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选取2010—2014年五年期间的财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截至2014年底,我国共有166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依据长城证券烽火财富版交易软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划分标准为依据),在剔除了被ST与*ST的公司及数据缺失的个体(未公开批露年报以及研发投入等变量缺失)最终获得117家公司453个研究样本。其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巨潮资讯网,相关财务指标取自于上市公司年报通过手工查询整理获得。分别运用EXCEL软件、Stata12.1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实证分析。 (二)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我们选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作为被解释变量。已有研究文献衡量经营绩效的指标很多,主要指标包括全要素生产率、总资产收益率、托宾Q值,每股收益等。参照邹靖[10](2015)的做法,选取总资产收益率(ROA)度量经营绩效。这样可更利于资本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可避免选取其他指标容易产生股票市场风险的积累。
2.解释变量。参考借鉴已有的相关文献,选取研发投入强度(RD)作为解释变量。是已有研究文献中衡量企业研发投入应用最为广泛的指标,用研发投入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表示。该指标能有效剔除公司规模的影响,并且能够反映企业的创新绩效。
3.调节变量。为了探讨股权结构对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参考借鉴已有文献,本文选用股权集中度,采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CR1)表示;股权制衡度,采用第二到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与第一股东持股比例的比值表示,本文将这两个变量作为调节变量。
4.控制变量。参考已有文献,为了控制各种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选取三个核心控制变量:公司规模(SIZE),使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表示,不同的资产规模会产生不同的资源禀赋差异,可能会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重要影响。资产负债率(DAR),采用负债总额比总资产,资产负债率不同的企业,其经营绩效往往存在显著的差异。成长性(YYSRZZL),采用营业收入增长率表示,反映一个企业成长发展状况,与经营绩效密切相关,变量具体度量(见表1)。
(三)模型设定
参考借鉴已有的研究,本文运用逐步分层回归与分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研究模型如下:
1.股权结构变量对研发投入强度与经营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逐步分层回归模型:
2.分组分析模型:
其中,GQJG为股权结构变量,αi为常数项,Θ1、λ1、β1为系数,ei 为随机扰动项。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
(二)相关性及多重共线性检验
表3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计算结果表明,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均较低,为了进一步检验变量间可能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计算方差膨胀因子(VIF)的最大值为3.541,相对来说,都比较小。因此笔者认为,模型中解释变量、调节变量、控制变量相互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三)股权集中度对研发投入强度与经营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
运用逐步分层回归法分析检验股权集中度对研发投入强度与经营绩效的影响。依次根据模型(1)、模型(2)、模型(3)。首先,运用控制变量、研发投入强度(RD)与经营绩效进行回归分析;其次,加入调节变量股权集中度(CR1);最后,加入RD与CR1的乘积交叉项(RD×CR1)。
表4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模型1中RD系数在1%的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且为正相关,这说明研发投入强度对经营绩效提升有正向积极促进作用,然而模型2中CR1统计上不显著,模型3中(RD×CR1)统计上也不显著,这说明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不相关,为进一步检验是否为同值调节变量,需进一步按股权集中度的取值大小分组进行回归分析。
表5分组回归检验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取值较高时,RD系数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但当股权集中度取值较低时,RD系数统计上不显著,并且AdjR2差异显著,因此,依据上表的判定方法,股权集中度为同质调节变量。而且,逐步分层回归结果显示,模型3的(RD×CR1)的系数为正,表明股权集中度对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关系产生正向调节作用,这验证了本文研究假设1。
(四)股权制衡度对研发投入强度与经营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
同样采用逐步分层回归分析方法检验股权制衡度与经营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首先,做研发投入强度与经营绩效的回归;其次,引入股权集中度作为自变量;最后,引入股权集中度与研发投入强度的乘积项作为自变量。表6逐步分层回归结果显示,股权制衡度与研发投入强度的交互项系数在5%统计水平上显著为负,表明股权制衡度负向调节研发投入强度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而且模型2和模型3中股权制衡度的系数都不显著,表明股权制衡度对研发投入强度与经营绩效的关系为纯调节效应,并且呈现负向调节作用,与研究假设2正好相反。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选用我国A股2010—2014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117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逐步分层回归方法与分组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检验股权结构对研发投入强度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调节作用。得到如下结论:(1)股权集中度为同质调节变量,且对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关系产生正向调节作用;(2)股权制衡度为纯调节变量,且对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产生负向调节作用。
下面将阐述研究结论的管理与政策启示 :(1)由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对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产生了正向调节作用,那么政策制定者对于研发投入需求相对较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注重适度利用股权集中度大的益处;(2)研究表明,股权制衡度负向调节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的关系,那么适度引入大股东间的制衡制度,可以保障研发投入转化为经营绩效的效率;(3)公司治理结构包含的许多重要影响因素未纳入研究,可能会影响研究结论;(4)本文的研究结论只能解释符合本文假设与所选的样本,对未纳入样本范围的其他时间段的数据与其他公司的情况无法确切解释。
参考文献:
[1] Sharma S,Durand R M,Gur-Arie O..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moderator variables[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81,(3):291-300. [2] 任海云.股权结构与企业R&D投入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0,(5):126-135.
[3] 潘立生,吴珂.基于董事会特征调节效应的R&D与绩效关系研究——来自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的经验数据[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29-34.
[4] 梁莱歆,张焕凤.高科技上市公司R&D投入绩效的实证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32-236.
[5] Sharma C.R&D and firm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the India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J].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2012,(2):32-42.
[6] Anne C.J.,Thomas J..The negative impact of R&D capitalization:A value relevance approach[J].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2006,(1):37-61.
[7] Oswald D.R..The determinants and value relevance of the choice of accounting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xpenditur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J].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ccounting,2008,(2):1-24.
[8] 董明放,韩先锋.研发投入强度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J].统计研究,2016,(1):45-53.
[9] Chang S.C.,Chen S.S.,Lin C.W..The influence of corporate internal governance on the wealth effect of R&D expenditure increases[R].NBER Working Paper.NBER,2008.
[10] 邹靖.研发支出、公司绩效与股权结构——来自中国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政监督,2015,(8):39-46.
[责任编辑 陈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