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网上银行金融犯罪的特点和防治的意义,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借鉴国际公约、加强国际合作以及提高防范意识几个方面着重探讨了互联网金融犯罪的防治方法,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性的参考依据,发挥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约束性,确保网上交易的安全可靠。
关键词:网上银行;金融犯罪;法律防治措施
引言
现阶段,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网上银行的发展,给用户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利条件。但不可否认的是,网上金融犯罪率也在持续上升,同时相关法律制度尚待完善,互联网又都存在复杂性和虚拟性,严重影响了国家、组织和个人财产的安全,所以笔者就此展开讨论和分析。
1 网上银行金融犯罪概述
网上银行是融合互联网技术和金融行业的一种创新性服务方式,简而言之,即是将传统银行服务借用网络平台得以推广和延伸,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为用户提供便利服务的宗旨。网上银行覆盖的业务范围有:转账交易、购物销售、付费业务、保险查询、证券买卖、外汇业务、个人信息查询以及股票交易等,服务形式丰富多样,用户能足不出户享受到传统柜台服务待遇,逐渐成为新时期金融业务查询和办理的主流形式。但是,万事有利既有弊,互联网平台存在信息的包容性和环境的虚拟性,容易使不法分子趁虚而入,威胁用户财产安全。我国相较于发达国家,网上金融犯罪防治还不够成熟,在侦查、取证、定罪、逮捕和判刑等各环节还较为被动,所以落实科学有效的网上银行犯罪防治对策是现阶段的重要工作内容[1]。
网上银行类犯罪的特点主要体现为:首先,犯罪主体可能是计算机行业高端人才,尤其是软件设计者或专业IT等,近几年犯罪者也逐渐向低龄化转变,其自控能力不强,容易被利益驱使;其次,犯罪动机多为谋财,想用低成本换取高回报;最后,犯罪手段隐蔽性较强,能充分利用网络漏洞掩饰身份,获取利益,给侦查带来了难度。
2 网上银行金融犯罪法律防治措施
2.1完善法律制度
首先,应发挥法律的震慑作用,尽可能防患于未然。现行《刑法》中对网络犯罪有相关要求,但过于笼统,而且其内容局限在计算机系统犯罪视域内,金融相关条款还有待完善,因此,要掌握网络犯罪的形式和特点,健全与之相关的合同法、银行法及民法,使其与传统法律之间完美衔接,协调配合,使法律制度更为完备。
其次,法律制度的完善要符合我国国情,及时制定和修改相关内容,查缺补漏,使现行法律更符合现阶段实际情况的监控和管理,建立更为成熟实用的法律保障体系。以《刑法》为例,关于传统金融犯罪和计算机犯罪两方面都有所涉及,但在网络金融犯罪方面还略为缺失,因此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为国家和人民财产提供保障。
最后,立法要有针对性,应掌握金融犯罪的规律和主要手段。网上银行起源于欧美,但由于互联网具有身份隐蔽的特点,网上诈骗、偷窃以及洗钱的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金融环境的健康和安全,为了防止金融犯罪行为,各国都出台了相关法律,如美国于1975年和1984年先后颁布的法律制度,英国的计算机滥用法和数据保护法等。因此,我国立法部门也应掌握国际上网络金融犯罪监管的动向,取国外立法经验之精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完善交易制度,对不法分子起到震慑作用。
2.2借鉴国际公约
国际上为防止跨国网络非法交易行为于2001年颁布了第一部公共条约,对金融犯罪行为起到了有效的警示效果,也有效维护了国际网络交易环境,为各国提供了参考标准。我国应积极完善立法制度,借鉴国际公约法律中的可行条款,使金融网络犯罪监管制度既有针对性,又有开放性,符合我国发展特点又能对国际交易起到防控和监管作用,确保打击犯罪的实效性。
2.3加强国际合作
互联网技术能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双重局限,促进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所以网上金融犯罪也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传统金融犯罪就转变成了国际问题。所以,我国应加强国际之间的合作交流,形成网上银行犯罪监管法网,有效打击国内及跨国犯罪行为。除此之外,国际刑警应与各国的金融管理机构共同建立监管机制,加强网上交易行为的控制和约束,确保业务往来的安全健康。不可否认的是,各国之间的法律制度存在差异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合作关系的形成,因此应任重道远,推动国际网络金融监管制度的良性发展[2]。
2.4提高防范意识
提高防范意识的主体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银行网络软件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是用户的操作规范性。网上银行应不断开发升级平台功能,利用病毒防护技术及时发现异常入侵和非法获取用户信息的情况,为用户提供加密设置,还要设置超时自动退出程序和动态密码防护措施,同一时间内账户只能由一个设备登录,避免多方操作威胁用户安全。用户应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在操作系统上开启交易防护功能,能诊断并识别钓鱼网站及时退出杀毒,以银行官网为准不随意将网上银行账号密码泄露到其他网站,交易时提高警惕,避免错信他人。
3 结论
总而言之,银行业应应强化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扩大网上银行安全宣传范围,引导客户提升金融风险防控意识,做好网上金融的交易和管理。另外,我国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新时期制定符合金融发展的法律监管制度,为网络系统中的资金提供安全保障,为互联网与银行业的融合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光耀.浅析我国网上银行反洗钱犯罪制度建设[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27(03):26-28.
[2]郭德香.网上银行金融犯罪法律防治措施新探[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09):108-113.
作者簡介:
王晨(1993-),女,江苏省盐城市,汉,本科。
关键词:网上银行;金融犯罪;法律防治措施
引言
现阶段,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网上银行的发展,给用户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利条件。但不可否认的是,网上金融犯罪率也在持续上升,同时相关法律制度尚待完善,互联网又都存在复杂性和虚拟性,严重影响了国家、组织和个人财产的安全,所以笔者就此展开讨论和分析。
1 网上银行金融犯罪概述
网上银行是融合互联网技术和金融行业的一种创新性服务方式,简而言之,即是将传统银行服务借用网络平台得以推广和延伸,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为用户提供便利服务的宗旨。网上银行覆盖的业务范围有:转账交易、购物销售、付费业务、保险查询、证券买卖、外汇业务、个人信息查询以及股票交易等,服务形式丰富多样,用户能足不出户享受到传统柜台服务待遇,逐渐成为新时期金融业务查询和办理的主流形式。但是,万事有利既有弊,互联网平台存在信息的包容性和环境的虚拟性,容易使不法分子趁虚而入,威胁用户财产安全。我国相较于发达国家,网上金融犯罪防治还不够成熟,在侦查、取证、定罪、逮捕和判刑等各环节还较为被动,所以落实科学有效的网上银行犯罪防治对策是现阶段的重要工作内容[1]。
网上银行类犯罪的特点主要体现为:首先,犯罪主体可能是计算机行业高端人才,尤其是软件设计者或专业IT等,近几年犯罪者也逐渐向低龄化转变,其自控能力不强,容易被利益驱使;其次,犯罪动机多为谋财,想用低成本换取高回报;最后,犯罪手段隐蔽性较强,能充分利用网络漏洞掩饰身份,获取利益,给侦查带来了难度。
2 网上银行金融犯罪法律防治措施
2.1完善法律制度
首先,应发挥法律的震慑作用,尽可能防患于未然。现行《刑法》中对网络犯罪有相关要求,但过于笼统,而且其内容局限在计算机系统犯罪视域内,金融相关条款还有待完善,因此,要掌握网络犯罪的形式和特点,健全与之相关的合同法、银行法及民法,使其与传统法律之间完美衔接,协调配合,使法律制度更为完备。
其次,法律制度的完善要符合我国国情,及时制定和修改相关内容,查缺补漏,使现行法律更符合现阶段实际情况的监控和管理,建立更为成熟实用的法律保障体系。以《刑法》为例,关于传统金融犯罪和计算机犯罪两方面都有所涉及,但在网络金融犯罪方面还略为缺失,因此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为国家和人民财产提供保障。
最后,立法要有针对性,应掌握金融犯罪的规律和主要手段。网上银行起源于欧美,但由于互联网具有身份隐蔽的特点,网上诈骗、偷窃以及洗钱的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金融环境的健康和安全,为了防止金融犯罪行为,各国都出台了相关法律,如美国于1975年和1984年先后颁布的法律制度,英国的计算机滥用法和数据保护法等。因此,我国立法部门也应掌握国际上网络金融犯罪监管的动向,取国外立法经验之精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完善交易制度,对不法分子起到震慑作用。
2.2借鉴国际公约
国际上为防止跨国网络非法交易行为于2001年颁布了第一部公共条约,对金融犯罪行为起到了有效的警示效果,也有效维护了国际网络交易环境,为各国提供了参考标准。我国应积极完善立法制度,借鉴国际公约法律中的可行条款,使金融网络犯罪监管制度既有针对性,又有开放性,符合我国发展特点又能对国际交易起到防控和监管作用,确保打击犯罪的实效性。
2.3加强国际合作
互联网技术能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双重局限,促进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所以网上金融犯罪也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传统金融犯罪就转变成了国际问题。所以,我国应加强国际之间的合作交流,形成网上银行犯罪监管法网,有效打击国内及跨国犯罪行为。除此之外,国际刑警应与各国的金融管理机构共同建立监管机制,加强网上交易行为的控制和约束,确保业务往来的安全健康。不可否认的是,各国之间的法律制度存在差异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合作关系的形成,因此应任重道远,推动国际网络金融监管制度的良性发展[2]。
2.4提高防范意识
提高防范意识的主体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银行网络软件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是用户的操作规范性。网上银行应不断开发升级平台功能,利用病毒防护技术及时发现异常入侵和非法获取用户信息的情况,为用户提供加密设置,还要设置超时自动退出程序和动态密码防护措施,同一时间内账户只能由一个设备登录,避免多方操作威胁用户安全。用户应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在操作系统上开启交易防护功能,能诊断并识别钓鱼网站及时退出杀毒,以银行官网为准不随意将网上银行账号密码泄露到其他网站,交易时提高警惕,避免错信他人。
3 结论
总而言之,银行业应应强化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扩大网上银行安全宣传范围,引导客户提升金融风险防控意识,做好网上金融的交易和管理。另外,我国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新时期制定符合金融发展的法律监管制度,为网络系统中的资金提供安全保障,为互联网与银行业的融合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光耀.浅析我国网上银行反洗钱犯罪制度建设[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27(03):26-28.
[2]郭德香.网上银行金融犯罪法律防治措施新探[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09):108-113.
作者簡介:
王晨(1993-),女,江苏省盐城市,汉,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