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淳真文化 营造优美环境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shuang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管理中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是一项重要内容,坚持在学校环境建设中融入地域特色、学校文化,能更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尤其是让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学校环境建设,那样,学校文化会深深印在师生心中。
  关键词:学校管理;文化传承;环境育人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9-012-2
  一、学校简介
  淳化镇建于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距今逾千年。淳化小学始建于1932年,至今已走过83个春秋。校园占地面积40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471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5%,绿地率42.9%。现有班级36个,学生1600名,专任教师92人。我校为首批江苏省编语文、数学教材实验学校,并分别获省教材实验先进学校。2007创建为南京市实验学校,2008年成为南京市小班化教育教学实验学校。2012年被评为“南京市技术装备示范学校”、2013年被评为“江苏省平安校园”,2014年被评为“江苏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和“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学校基于地域文化,确立“淳真”校园精神,在“以淳化人、学做真人”的教育理念下,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提升办学软实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陆续建设了《弟子规》传统蒙学、“少年军校”,少年科学院,“茶乡茶韵”等校本课程,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茶乡茶韵”课程成为南京市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2014年在我校召开“江宁区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现场会”。
  二、环境建设思路与实践
  为了更好地发挥校园环境育人的功能,进一步传承“淳真”文化,学校2013年借创建“南京市园林式校园”之际,着手学校环境的升级改造。经过学校党支部、校长室反复研究,通过广泛征求全体教职工的意见,制定了《淳化中心小学创建“南京市园林式学校”工作方案》,形成了“因校制宜,科学规划;规范操作,集思广益;精心打造,突出特色;全员参与,乐在其中”的工作思路。
  (一)精心打造,突出特色
  1.优化“淳真”主题广场。“淳化”,取自“淳德教化”之简称。学校多年来逐渐形成“淳真”的校园文化。进校的首个景点便是“淳真”广场,突出学校的校园精神和办学理念——“以淳化人、学做真人”。
  2.新增校园景观墙。淳真主题广场西边,校门右侧新增校园文化景观墙,其与“淳真”广场相呼应,让人初进校园,便能对学校的历史和文化有鲜明的印象。特别是一对活泼可爱的卡通人物:淳淳和真真,他们来自同学们之中,表达同学们的美好愿望和参与热情。
  3.精心打造“四苑”、“六园”。
  依据植物的特征,命名了“梅竹苑”、“桃李苑”、“茶香苑”和“慈孝苑”等四个苑。
  (1)桃李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育就是陶冶,就是熏陶,是慢的工程,来不得半点浮躁和虚华。持之以恒,就会开花结果。
  (2)梅竹苑:梅竹有君子之风、之品质,育人之根本,在于培养人以梅、竹为师为范,学做真人。
  (3)慈孝苑:百善孝为先。苑中慈孝竹郁郁葱葱,每天师生们都要经由此处,来往于食堂和教室之间,此处无声胜有声,时时给人以启迪。
  (4)茶香苑:我校是南京市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茶香茶韵”课程基地。建好“茶香园”,让孩子们在茶的清香中动手实践,热爱自然,锻炼能力;在茶的文化中吸取营养,陶冶性情,提高修养。
  依据学校文化建设和育人目标,建有“善”、“知”、“美”、“志”“健”、“憩”等六园。六园的名字契合了国家教育方针的德智体美等内容,反映了学校育人是根本,教学为中心的主旨。前五个园的名字,就是我校“淳真”校园文化建设的五个方面,也是我校校本课程建设方案中的五个目标。在建设这些自然景观的同时,自然地呈现我校多年来形成的《弟子规》的教育的德育校本课程、“淳真”少年科学院校本课程、“淳之鹰”少年军校校本课程和“茶香茶韵”特色项目课程的办学特色。
  (1)善园:我校坚持以《弟子规》的学习入手,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植入善、礼这些中华文明的基因。学校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育工作者,学校开设“淳真”讲坛,定期举办“为身边的人点赞”和“我与淳小共成长”的交流活动。学校形成一套《弟子规》班会课程,长期的熏陶,学生的文明素养也不断提升,校园不设垃圾桶,但校园整洁,美丽;今年有一名同学晋级南京市“儒雅少年”决赛。
  (2)知园:“知识就是力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我们要学习知识,要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学得真知。学校多年来教育教学质量获得区级表彰;我校以“淳真少年科学院”建设为平台,重视科学教育,开辟小课题研究、“四模”、小创客工作室、定向越野等活动室十多个,各种社团四十个,倡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大力让学生动手实践,勇于探索,打造科学特色教育课程。目前已有十人获得“中国少科学小院士称号”。
  (3)美园:“生活中不缺少美,而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面对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徜徉长廊古诗中,目赏绿萝紫葡萄。学习之余,徜徉其间,一定会给人美的享受,陶冶人的情操。学校重视艺体教育,学生的合唱、陶笛、啦啦操等均在全区保持良好的成绩;学校的儿童画、七巧科技绘画等在市、省乃至全国多次获奖。
  (4)志园:人无志不立。有志者事竟成!从小学习、锻炼,做有志之人,长大报效祖国。我校坚持国防教育多年,南京军区原副政委张玉华将军曾是我校校外辅导员,于2008年成立南京军区防化团淳化中心小学“淳之鹰”少年军校。每年的军训生活,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既训练了形体,又培养了意志。
  (5)健园。涵盖整个运动区域,是全体师生运动、健身的场所。没有好的身体,就不能更好地工作;没有好的体质,就不能更好的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学校长期重视学生健康,不仅运动场馆一应俱全,体育教师配备规范,而且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一直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多次在区级体育竞赛中获得好成绩。   (6)憩园:憩,休息之意。在激烈运动之后,有一块清凉的绿荫,有几方酣坐的长椅,定是惬意的事情!动静有度,孕育活力。
  4.楼名。依照校园精神,以淳字开头,分别是“淳德楼、淳知楼、淳美楼、淳慧楼、淳乐楼、淳健楼。”寓意师生们在其间快乐的工作和学习,做到身心得到全面愉悦,健康的生活和成长。
  5.路名。结合校园文化和校园布局特点,四条主干道分别以“真、善、美、健”命名,即至真路、至善路、至美路、至健路,健康是基础,真善美是灵魂。它们正好与相应的园区对应,便于记忆,也形成系列。
  6.采取“调、增、改、换”的措施,将校园内的植物进行合理布局,整体达到四季常绿,环境优雅的效果。学校目前有七十种树木,大多配挂名牌进行介绍,我们对十二种比较名贵和或数量多的树木用木质铭牌进行专门介绍,在介绍树木的自然属性时与校园精神结合起来,进而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辉映,育人与育树相结合。
  (1)调整移植原有品种,使其协调合理。2013年下半年,在专家指导下,调整移植桂花、香樟、红梅、雪松、白玉兰、银杏、垂柳等共计76棵,移植金边黄杨、海桐、法青等约320平米。人工平整场地近500平米。
  (2)增加高品质景观植物,使校园植物更优。新种香樟、广玉兰、栾树、樱花、红枫、梨树、枇杷、石榴、红叶石兰球等共计240株,新种葱兰、毛娟、南天竹等210平米。安置千层石、太湖石、石竹笋7组景观石。2014年上半年经请示教育局和接管领导,在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更换了长势差、不成形的102株法桐树,重新种植常绿、鲜艳的红叶舌兰树124棵。
  (3)增补塑胶运动场与篮球场之间八棵高大的广玉兰,校园气象站一带,种植三百多株月季花,形成景观点。
  7.结合学校文化特色,设计若干景点,增加亮点。如茶香苑,利用社区拆迁改造,移植茶树近千株。国防教育园,结合学校原有“淳之鹰”少年军校,开辟国防教育园,使其与学校园林景观融为一体。运动场及校园的园路之中,增加木质长椅,便于师生休息,更显人性化。
  (二)全员参与,乐在其中
  1.校园吉祥物的征集。不仅学生参与,而且家长积极行动。学校德育处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在各班上报的的九十六幅作品中,德育处请有关老师遴选出三十七幅进行展示,然后由学生投票,选出最佳设计方案,经过学校请相关领导和专家指导,确定吉祥物标志——“淳淳”和“真真”。其寓意和我们的校园文化、和我们的育人方针相契合。
  2.校园爱绿护绿标语的征集。发动全校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写出爱绿护绿的口号,学校经过挑选,制作成学生姓名落款的牌子,置于园中。亲切又温情,既让他人注意,又使自己幸福。
  3.校园的楼名、园名、路名以及“美园”亭子名称、对联的征集和书写。采取向全体教师说明方案,在教师中进行征集和征求意见。经过几轮研讨,确定下来。如亭子的名字和对联,就来自我们教师的创意,然后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做修改而形成,由我们的老师书写。
  4.校园各园的管护的小志愿者招募。少先队大队部号召各中队招募小志愿者,对学校的绿地、植物和景观进行认养活动,为了更有效地开展活动,由少先大队倡议,十二个班级通过招募小志愿者,成立爱绿护绿小队。大队部举行隆重的认养仪式,把校园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植物都作为教育的资源。
  5.发动师生开展“爱我校园,写我校园,我与学校同成长”征文活动。通过征文,师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生活的校园,深入体验学校的建设与变化与自己的关系,增强了主人意识,更爱自己的校园。
  6.制作了《秉承淳真文化,打造优美校园》环境教育校本教材。既有优美的景观图片,又有师生参与的多彩生活;既有学校优秀教师活动剪影,又有众多学生参与各类活动的风采;既可以做对外宣传,又可以作为循环校本教材,让学生认识、品味我们的校园文化,为校园添光彩。
  学校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动态的过程,是学校实现自身的文化传承,不断提升学校内涵,更好地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过程,我们将会继续努力,不断前行。
其他文献
摘要:笔者在小学中年级尝试开展的“小组合作作文”试验至今已有两年,并取得了相关的成效,在此,笔者拟做简要的介绍,借以向同行和专家求教。  关键词:小组合作;中年级;作文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50-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高耗低效”、“少慢差废”的尴尬状态并没有彻
摘 要: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早已走进校园,但信息技术走进了课堂却没有实现它在教学中的真正价值,本文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的误区谈了自己的看法,并追根究源,提出思考和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误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3-043-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提出后,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都在积极地进行探索和实验。在
摘要:绘画是孩子酷爱的表达自我情感的方式之一,陈鹤琴先生曾经指出:“孩子是好游戏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在美术活动中融入情境教学,让孩子在快乐轻松的游戏状态下学习新技能,在“游戏是孩子的生命”前提下,让孩子在情境中学绘画,从“要我画”,转换成“我要画”,通过合理运用融合游戏性和趣味性的情境教学,有效推动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发展。  关键词:游戏;故事;生活;想象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
摘 要:良好的课堂纪律是保证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之一,它能够使学生更有效的获取知识,同时使教师获得一种教学成就感。本文从教师在课堂前设置良好的教学环境、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做好详细的教学计划、在课堂中采取适合的管理方法,以及教师与家长如何互动等方面分析研究了解决中学课堂可能及已出现的纪律问题。  关键词:中学课堂;纪律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
摘要:赞美是每个人都需要的。赞美对于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正是“气可鼓而不可泄”,几句真心的赞美,也许就会创造一个奇迹,几句不当的批评也许会葬送一个人的前程。  关键词:捕捉闪光点;挖掘潜能;欣赏;赞美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1-012-1一个班集体像十个手指一样,参差不齐,由于智力、非智力种种因素,学生有
摘要: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把兴趣融入学习,是提高物理成绩的重要方法。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开发与培养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呢?本文给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主体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91-1  一、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激
摘要:育人心者无小事,感人心者莫乎情,动人心者妙进退,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如果能善用这些捭阖之术,必能叩开德育之“门”,使之成为孩子们心理成长的助推剂。  关键词:小学德育;捭阖之术;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1-011-1  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是教育工作中最重要也是最首要的一个关键部分。在具体德育工作中,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
摘要: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高尔基曾说过:“儿童通过游戏,非常简单,非常容易地去认识周围的世界。”由此可以看出游戏的价值。为了促进幼儿创造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使游戏深入、高质量地开展起来,教师必须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给予他们适时适当的指导。  关键词:小班;自主性游戏;创设;指导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
摘 要:体育教学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积极进取、自主参与的活动中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本文从构建乐学的课堂、构建自主的课堂、构建灵动的课堂、构建激励的课堂四个方面阐述了构建有效的体育课堂的方法。  关键词:体育课堂;有效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9-034-2  一、激趣,有效课堂的前提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
摘要:我们数学教师应结合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要敢于打破常规,别出心裁,要敢于标新立异,应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自主学习;体验数学;自主探究;大胆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4-044-1  一、创设情境,让孩子主动去亲近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