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国家鼓励和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到自主创业的大潮中。大学生自主创业也成了社会各方广泛关注的焦点。高职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具有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强,善于进行创造性思维等特征。在当前产业结构面临调整,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自主创业实践,具有诸多的优势。高职院校如何利用这种优势,使学生能够将自身的优势转化为创业实效,就成了当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在创业人才培养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就如何培养创新、创业型艺术设计人才,在教育模式和教学实践中作粗浅探讨。
  关键词:自主创业;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愈来愈严峻,为了解决这种危机国家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式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在国家的鼓励和推动下,以辽宁省为例,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辽宁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享受到税费减免、贷款贴息、政策培训甚至无偿使用办公场地等政策。以上一系列的扶植政策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危机,为高校毕业生创业带来了生机,也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类学生而言,也是一个很大的契机和挑战。但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类学生对于创业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想要从事自主创业的学生的比例也相对较小。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及意识的培养,对于如今的高职艺术类教育而言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业优势
  1.专业特点优势
  创新是创业的要求,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专业,它需要学生以独特的视角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产品。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媒体的发达,创意产业迅速发展,各种数字媒体设计、品牌策划等成了重要的发展领域,为艺术设计类学生创业提供了众多的选择和机遇。只有与国情相结合,从培养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出发,把培养社会急需的专业设计人员和具有创新型知识结构与创业精神的人才体系相结合,才能适应高度智能化发展的社会需求
  2.高职艺术设计创业人才培养的优势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具有创新思维丰富、实践能力强等特点,在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这些无形的资源在市场的运作中更加适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适用性和实践技能的实现性,决定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创业服务范围,大到景观建筑小到衣食住行,直接利用其自身所学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此外,艺术设计行业的创业形式普遍为中小型设计公司或设计工作室。这一类企业本身具有投入低、风险小、见效快,不需要过多资产投资,不需要大规模的场地设备等优势。正因为拥有如此丰富的发展空间,才使得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具备有利于普通高校艺术设计学生的创业优势。
  二、我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业现状分析
  1.我院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学生创业调查现状
  2016年在参与院级课题《室内设计专业大学生自主创业新模式研究》的研讨中,对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技术专业14级和15级学生的创业观进行了问卷调查,经过对调查问卷的总结得出,我院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具有很强的创业倾向和热情。其中在被调查的名学生中,对“你是否想创业”这一问题,有198名学生回答“是”,占调查总人数的 95%,希望毕业后继续创业的人数也占据了很高的比例,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院大多数学生有创业倾向。此外,通过调查分析,也发现虽然大多数同学的创业热情很高,但是相对的也有很大的創业顾虑。在对于“创业动机”问题的调查上,有96名同学回答是为了“锻炼自己,提升能力,想拥有自己的事业”,占总调查人数的34.5%。而112名同学认为“挣生活费,赚外快提高生活质量,”占总调查人数的53.8%,还有部分学生认为独自创业“危险性比较大、能力不足、资源缺少”等。对创业前景感到“压力很大”,还有9.41%的同学对于创业感到“迷惘”。这一切说明,大多数同学创业顾虑较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创业热情。
  通过以上情况反映出,大部分的学生对于自主创业都很感兴趣,都具有创业的激情,但是如何将这种激情转化为创业实施的动力,大部分学生都很迷茫。这也反映出,我院在创业人才培养及创业教育方面的缺失。
  2.我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业人才培养及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创业人才培养认识不足
  目前我院创业人才培养及教育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自主创业的实际人数不多,比如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由于毕业生就业并不困难,学院与学生也都没有过多的关注创业人才的培养,对于创业工作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参与创业的人数不多。
  (2)创业人才培养资源匮乏
  由于对创业人才培养认识方面的不足,我院在创业培养资源的投入上明显不足。首先,缺乏专业的创业人才的培养的师资队伍。在创业人才的培养与教育中,主要以兼职教师为主,教师缺乏创业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难以对学生起到有效的创业指导作用。其次,为学生提供的创业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学生即便有了创业热情,也难以在学校获得相应的学习资源和实践平台。
  (3)创业教育教学模式落后
  我院虽然开设了涉及创业的课程有《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创业教育与实践》等创业教育的课程,对大学生掌握创业理论知识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在教学内容方面,创业教育教学的内容明显不够系统,教育形式缺乏实践性、灵活性,教育内容与专业实际、现实需要相脱节,对自主创业者进行的必要的实践指导还不够。比如,实际的创业经验、应有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必要的资金筹措等指导的并不到位。
  (4)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务实性
  从目前的情况看,我院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普遍存在“轻意识、重技能”的倾向,还未上升到理念指导层面“实务”教育,没有完整地构建起创业所需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   三、构建以工作室教学为载体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1.制定工作室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为努力改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我院进行了有效探索。一方面,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塑造与社会上工艺美术设计类行业职业岗位相同的设计学习和设计工作的环境。通过搭建两个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平台,开展了扎实有效的教学实践。
  在工作室教学中,主要是以导师工作室为教学单位的开放式的教学形式,结合学校组建的相关工作室,在导师带领下通过完成相关设计项目为创业积累知识和经验。在以“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基础上,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企业的真实项目引进课堂,让学生在工作室的学习中能够参与项目的實践、挖掘学生的专业潜能,教给他们培养符合企业人才需求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工作室教学坚持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为内核,以实践为驱动的理念,设有不同专业侧重点的专业研讨小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所在组别,共同完成实践项目。在企业家眼里,它是一个集设计、技术、商业等性质为一体的“创新工厂”,在学生看来,是个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的课外实践研究平台,深受学生的热烈追捧。经过这种创新模式的人才培养,工作室里涌现出了许多思维活跃、专业技能过硬、企业抢着要的应用型人才。甚至还没有到毕业的季节,学生就被企业招聘安排了工作岗位。
  2.构建“校企合作”创业实践平台
  我院工作室还坚持将产学研结合作为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2014年学院与沈阳洪川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飞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校企合作驻校公司,成为两者的设计服务供应商,为学生直接参与项目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战平台。除了参与这些来自企业的横向科研课题外,学生还有多次参与专业教师纵向科研项目研究的机会,通过科研项目的研究来提高他们专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
  3.构建创新创业工作室商业运行模式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业营销意识,我院工作室计划打造,“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业实体销售运行体、网络销售运行体和工艺美术创意市集”。学生可以将在工作室中制作的作品以不同形式进行实体运营或在网络进行销售,整体的商业运营模式全部由学生自己负责。学院还会定期召开“工艺美术学院艺术创意集市”的活动,加强学生创业积极性和专业性,为艺术设计类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4.借助“以赛带教”的运行模式激发创新创业意识
  借助“以赛带教”的运行模式,学生通过参加各类的艺术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创新创业意识的形成。同时,根据艺术设计类工作室课程特点、学生的特点和行业企业需求,设计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建立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并将其应用于艺术类课程的人才培养当中。
  四、结语
  对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除了要结合创业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外,还应在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上注意结合艺术设计类学生的专业特点、思维特点,注重学生思维创新模式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培养模式,通过推进工作室制教学、创业实践教学等形式,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化,创业教育教学实践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志,张宗登,杨勇波,田飞《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实践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8-4
  [2]吕光《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商业模式研究--以黑龙江工业学院创新创业工作室模式为例》,大众文艺,文化教育
  [3]林晓燕、陈哲《高校艺术设计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基于创业教育的视角》,文教资料,2014年35期,总667期
  [4]王虹《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无锡商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为例》,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11-6
其他文献
摘要:翻译是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为什么翻译,选择什么文本,采取什么策略,都由译者决定,译者的翻译动机是其主体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中的一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受到外界因素的制约。本文从翻译实例中探讨译者的翻译动机及制约因素。  关键词:翻译动机;制约因素;翻译活动  引言  在翻译中,目的论者把译者的目标理解为一种集合了多种因素的翻译动机,译者的翻译动机影响其对作品的选择。在不
期刊
摘要:我国p2p发展突出体现为三大矛盾:一是p2p平台数量“野蛮”增长与p2p平台“倒闭潮”形成鲜明对比。二是鼓励性的政策性文件频繁出台与监管措施的逐步加强形成政策张力。三是政策层面的p2p纯中介信息平台的定位与实务层面p2p平台普遍的增信举措形成现实张力。因此,我国p2p发展的总体态势是夹缝中求生存,处于政策不明晰的灰色地带,是一种探索式发展。故而,研究p2p的主题是发展,重点是风险把控。  关
期刊
摘要:视觉审美,是视觉器官通过审美直观在一定视域内靠视觉产生的审美感,对该概念中几个关键语词的分析,可以更深刻、更系统地理解该概念。对我们更进一步深入研究视觉审美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视觉审美;要素分析;分类  所谓视觉审美,是指视觉器官通过审美直观在一定视域内靠视觉产生的审美感。视觉、视域、审美直观、审美观等是构成或者与该概念密切相关的核心要素,对其核心要素的分析是正确把握该概念的前提。  
期刊
摘要:草地禁牧对草地植被的恢复有明显的作用,草地的生态环境也会因此而得到改善。本文主要对荒漠草原群落主要植物种群重要值和物种多样性对不同试验处理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通过对围栏内外的主要种群进行植株高度、盖度、密度等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禁牧对荒漠草原群落增加植株高度,提高群落密度,增大群落盖度等均有很好的效果;对β-多样性的分析说明禁牧有利于环境的稳定。  关键词:荒漠草原;禁牧;群落特征 
期刊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交网络媒体越来越普及化,人类迎来了自媒体时代。它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对于大学生这一群体影响更为显著。本文主要就自媒体时代对大学生的影响,阐述自媒体广泛使用引发的大学生道德问题,探讨并提出了自媒体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  自媒体时代是一个彰显自我、表达自我、发展自我的个性化时代,开辟了人与人之间的互
期刊
摘要: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一种企业行为的教育,受教育者首先是由企业招聘的“学徒工”。在此身份下才能成为学校的“在校生”。企业教育起着主导作用,职业学校只起着配合和服务的作用,处于一种从属地位。德国“双元制”每种职业都有具体的社会职业能力标准,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基础,根据企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调整培训目标,为了满足企业需求,以培训目标为依据,设计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结构;以职业岗位需求为标准,设计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普遍都存在着以去满足多数人的同一的教育而去获得相应的规模和效益的问题。这种同一的教育体制制度在一定的程度之上不但压制了人们较为多元化的需要,而且同时也约束了相关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发展,使之不断的僵化,从而缺乏相关的服务性和灵活性,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其学校办学的效益与办学的质量。该篇文章主要对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存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讨论,并针
期刊
摘要:让WiFi覆盖校园的初衷是为了充分利用网络的教学资源,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佳优化,但这一措施也造成了一个巨大的隐患——大学生对WiFi产生依赖。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归纳分析法,深入了解大学生WiFi依赖的情况,并进一步剖析大学生WiFi依赖的成因,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相关现状进行可行性研究并提供相关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WiFi的使用;依赖成因  一、问题的提出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21
期刊
摘要:提高教学管理是促进教学发展的根本需要,也能够更好的解决目前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在以往的基础教育中相比,在大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的自主性与学术性不断增加,对于当前社会发展以及知识的创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大学教学管理是否能给教学提供伦理支持,已经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就对此进行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大学;教学管理;伦理  前言  教学管理是对“人”的管理,是以培养人才
期刊
摘要:对于大多数英语二语习得者来说,在习得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的过程中,词缀缺失现象严重。中国学生也毫无例外,不管是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还是已经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大学生,甚至是已经通过专业八级考试的英语专业学生也普遍存在这种情况。本文以句酷批改網的实际案例进行预测,并且综合采访英语母语者对于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缺失是否会造成理解障碍,因而大胆猜测英语的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在未来的语言发展融合过程中会逐渐消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