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喜 一则惧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买了几只螃蟹回乡,带给父母。父亲从他的木工小屋里出来,满头满身的木屑,和过去一样懒得抖。坐在躺椅上,我们聊天。我忙着给蟹拍照,发朋友圈,议论蟹价。突然对视,发现父亲老了!
  那双眼有点浑浊,有点茫然,真的是一双老人的眼睛!
  父亲应该不会老啊!古稀之年他还常常孩子气,去哪儿都要求母亲跟着,母亲去哪儿他也得跟着,总是在母亲的沉稳和聪慧下,活得想说就说,想做就做。如果去买东西,父亲喜欢和店主聊天、玩笑,然后有意无意地拐入那句话:我小女儿在报社,是个记者。人家假装惊讶、赞叹,父亲很自豪。母亲每每讲给我听,我哭笑不得,却又一句话都说不出,任由他自豪。有段时间,工作太累,顶不住了,想换工作,我也只跟母亲说内情,觉得父亲只看到我飞多高,怎么会理解我飞多累!现在,望着突然间变老的父亲,我是多么想有点儿出息,就算咽下所有微不足道的苦累,只要父亲还能骑着破摩托带母亲去买洋钉、木料,去和店主聊天玩笑,有意无意地说:我女兒在做什么什么伟大的事业。
  我的父亲母亲,可能一生都羞于谈感情。我们当然也不会问。堂里兄弟姐妹偶尔聊天,会说:你父亲其实是配不上你母亲的。真的!母亲能文能武,出身大族。父亲贫农,自诩年轻时也是高帅“小鲜肉”一枚。一次家庭聚会,母亲第一次说出当年他们成婚往事,才知道父亲用大善救了母亲。
  外公曾是国民党某军一副官,新中国成立前夕辗转去了香港。留下外婆和母亲,一个成了“地主婆”,一个成了“黑五类”。外婆生产队的光棍们,拿着棍棒守住圩头,打跑到外婆家提亲的青年,逼迫母亲嫁给他们其中的一个。母亲走投无路,出去相亲,没有任何条件,只要愿意娶她。父亲刚学手艺做小木匠,家里穷得叮铛响。他们见面的具体细节真的不重要,结果就是父亲家人强烈反对。母亲绝望了,连这么穷的人家都不愿接受她,她难道只能跟叫化子走吗?父亲磨磨蹭蹭,走在一干人的最后,逮到个机会,悄悄对母亲说:“你放心,我会娶你的!”
  我真想穿越,去抱抱那个善良的、坚定的穷小木匠!
  小木匠忙忙碌碌,成了老木匠,为私企做装货用的木箱,一直不见老。可为企业做事不是儿戏,要货急、要货多,都让父亲力不从心,渐渐没了客户。我本以为,父亲应该舒服了,用不着每次到城里我家都会接到订货电话,又风风火火往乡下赶。可是,闲居两年多父亲却迅速苍老下去。
  他自己也感到不能闲,总想找事做。最近,感谢表弟,看在亲戚的面上到父亲那里订做木箱……只是,满身满头都是木屑的父亲,还会变成那个风风火火的父亲吗?还会变成出去为我吹牛的父亲吗?
  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以前只懂字面,今天我才懂得,喜是怎么样的喜,惧是多么深的惧。
  王青/图
其他文献
在连续出版四部诗集之后,张卫民又向朋友们送上了他的第一部散文集《犹记当年》。因为书架上待读的书太多,这本书搁了大半年之后才正式阅读,没想到,几个晚上就看完了。  对我来说,看得快的书,往往是因为没有阅读障碍。这本《犹记当年》正是如此。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是作者的第一部散文集,但它不是各种短文的简单汇编,这是一部有主题的集子,从书名也可以看出,它是一部回忆录性质的集子。哪怕是回忆,它也是有时间界定
期刊
偶然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叶大奎先生的一篇回忆他祖父的文章,不禁又想起那本难忘的《稻草人》,那本我四十多年前开始读而且伴随我的童年的《稻草人》……  我第一次看到它是在小学二年级。当我在父亲的藏书中发现这本显得很旧的书时,立刻就被它的封面吸引住了:我清楚地记得封面是黄色的,上面画着一个可爱的稻草人。现在回想起来,封面很可能是丰子恺先生画的,书也许是开明书店出版的。我猜想这书大概是父亲早年在上海当学生时留
期刊
西方美学史上曾有对于美的种种不同解释。柏拉图说“美是观念”,亚里士多德说“美在形式”,休谟说“美是愉悦”,狄德罗说“美在关系”,黑格尔说“美是观念的感情体现”,叔本华说“美是意志的暂时休歇”等等。分析这种种说法的利弊得失是美学家的事。我只想说,对于美的最确切的注释是“美在恰当”,遗憾的是我已经记不清是哪一位哲人的发现。  杂文美也在恰当,或者叫做恰到好处,这是杂文美的核心。1938年12月28日,
期刊
难得外出一趟,便打电话跟母亲报备,接下来的一天里母亲的电话就一直追个不停。在家人的眼里,无论多大都是孩子,一通电话过去,即使再忙,也会千叮咛万嘱咐着在外的安全。  说起打电话,母亲和我的谈话其实一直都不很熟络。往往没有能使话题再继续的话语,简短的几句“吃饭了吗?身体好吗?天气怎么样?”过后,电话两头便是短短的几秒空白,然后就默契地挂电话了。母亲不是拖沓的人,我也很好地继承了父母的简洁了当。所以无论
期刊
有一首著名的英语民歌,名字叫《寂静之声》(《The Sound of Silence》)。其中有两句是:说出不用嘴说,听到不用耳听。一句中国俗话与此异曲同工:此时无声胜有声。就是说,你什么都没说,但什么都说清楚了,用的就是沉默这种特殊的语言。  那么,沉默是一种什么语言呢?  有时是睿智的语言。机舱内,一对妙龄男女正在激烈争吵。男孩说:“你胡搅蛮缠。”女孩说:“你薄情寡义。”你来我往,无止无休。旁
期刊
摆在案头的是谢德新旧体诗新著《红楼人物癸巳诗》。该著由三辑组成:第1辑《红楼梦》人物咏,计104首,包括“十二金钗”“十二丫环”“十二贾氏”在内的《红楼梦》多数重要人物跃然纸上;第2辑癸巳诗抄(上),计78首,管窥大西北风光及历史文人之情状;第3辑癸巳诗抄(下),计81首,间或忆及童年,间或谈及创作理想,间或笔写名山大川,所思所想令人目不暇接、荡气回肠。  掩卷沉思,思绪如潮:对于今人来说,采用七
期刊
印象中,李敬泽素以灵动犀利、精细别致的文学评论为人们高度关注。他的新书《青鸟故事集》却突破文本界限,通过爬梳历史文献,将细密的知识、考据与想象、幻想混杂在一起,编织出逝去年代错综复杂的图景,以及它背后那份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矢志不渝的温情与敬意,读后令人印象深刻,并对他有了一次全新的认识。  李敬泽曾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现任中国作协副主席,著有《颜色的名字》《纸现场》《致理想读者》《河边的日子》等
期刊
春节时,一天早晨又收到4条微信。与前几天差不多,无非是一些祝词。人家祝我,我自然要回祝。  第一条微信是我的文友发来的。20年来,他已经写了十几部长篇小说,但无一部出版。不过,他丝毫不泄气,不改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初心。我也劝过他,建议他像我一样写点短小的文章,他哪里肯听?这时,我给他的回祝信是“祝你心想事成”。  第二条微信是亲戚家的孩子发来的。他今年考大学,想考北大清华。说实话,据我的观察,这孩
期刊
俗尘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真是够俗的。  俗是寻常,不高级,司空见惯,视而不见;尘是低微,尘埃尘土,没人待见,没人稀罕。  俗尘既是弱小的个体,又是宽广的世面。  我们都是这个世界上的一粒俗尘,我们又都活在俗尘的世界里。  尼采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伟大到他自诩为太阳,然而太阳又是什么?依旧是一粒粒俗尘的组合。  尼采无论在学术上多么有建树,在哲学史甚至人类史上多么有影响,终究,他仍然還是一粒俗尘。 
期刊
因为家中添丁进口,我们只好搬家租住大一点的房子。  原来住了九年的老房子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的筒子楼,每层东西各一条长长的走廊,串起来一层六十多户人家。走廊一侧是各家各户的客厅和厨房的窗子,另一侧是整个楼的回字形的天井。从走廊的一头望过去,幽深得似乎看不到尽头,长长的一串人家就像一个藤上蔓生出的枝桠。楼道里的窗子没有几扇是完整的,一到冬天,窗子在寒风中被咣当咣当地撕来扯去,冷风呼呼地往楼道里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