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稻草人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yue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偶然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叶大奎先生的一篇回忆他祖父的文章,不禁又想起那本难忘的《稻草人》,那本我四十多年前开始读而且伴随我的童年的《稻草人》……
  我第一次看到它是在小学二年级。当我在父亲的藏书中发现这本显得很旧的书时,立刻就被它的封面吸引住了:我清楚地记得封面是黄色的,上面画着一个可爱的稻草人。现在回想起来,封面很可能是丰子恺先生画的,书也许是开明书店出版的。我猜想这书大概是父亲早年在上海当学生时留下的。书中收入了十几个童话,每一篇都深深地打动了我。特别是那篇关于邮差的童话,我不知为之流了多少次泪。那个善良淳朴的邮差,为了帮助一个又一个需要关怀的弱者寻找失散的亲人屡遭磨难和欺侮,最后成为残废,流落他乡而不后悔。书中插图里的那个架拐的邮差形象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之中,至今仍然清晰,难以抹去。也就是从这本书开始,我知道了叶圣陶这个亲切的名字。
  事有凑巧。1955年,我随父亲从广州到北京,进府学胡同小学三年级。我和叶大奎同学分在同一个学习小组,课后几个家住得近的同学到叶大奎家做作业。我于是知道叶大奎原来就是叶圣陶老人的长孙!我曾不止一次骄傲地对叶大奎说:“我知道你爷爷,我看过《稻草人》!”遗憾的是,多次去叶家,我只远远见过老人一次,但已足以使我这小学生兴奋许久。叶大奎的妈妈很关心孩子,经常过来问长问短。从叶大奎的文章中,我才知道那位端庄秀丽的中年妇女就是著名学者夏丏尊先生的女儿。
  后来,我在五年级时转入西城宏庙小学,毕业后又先后在师大女附中,女十二中上学。《稻草人》陪伴我从童年,少年走向青年。那位邮差的善良始终让我感动,触我心灵之深处。后来,我去异国学习,再后来就是回国,国事、家事都发生了难以预料的变化。家人告訴我,抄家时,“造反派”用多个大麻袋把家中大部分书都抄走了,其中包括父亲多年来珍藏的,甚至在抗战流离中都没有丢掉的史书,还有我从初中起存留的俄罗斯、法国文学中译本,自然,那本《稻草人》也难逃厄运。为此,我真的伤心了许久。“文革”后,曾多次查找都没有结果,八十年代后,我也多次在书店里寻觅,希望能找到同一版本的《稻草人》,但都没有找到。《稻草人》没有回来。
  四十多年过去了,这么多年来,我读了很多书,后来自己也写书,翻译书。但我心里明白:我对那些为各种目的读的书的感情都无法和我对《稻草人》的感情相比。因为,最令人难忘的书,是那些一下子就触动心灵,甚至会影响人的精神历程的书。读了叶大奎先生的文章,感慨万分。不知道叶先生是否还记得我这个儿时一起做作业的同学,这个从小就喜欢读他爷爷的《稻草人》的同学?
  华君武/图
其他文献
网上文章浩如烟海,世上书籍汗牛充栋,但人的时间却是有限的。怎样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读到最好的文字呢?我的“窍门”是:选择作者。通常是名家,也有非名家,但其共同点是:学识渊博,人品高尚,思想先进,见解超卓。只要符合这个条件的作者,其文其书就放心去读去买了。比如去年我网购《我死过,我幸存,我作证》一书,其实就是冲着作者邵燕祥先生的人品、文品去的,读后确实感到很值。后来听说,这本并不时尚的书,一个月竟销了一
期刊
中国成语经过千百年的淘洗,成为我们民族语言的精华。但不可否认,它在传统的温床上沉睡得太久了,应当让它步入自由的田园,绽出一点新绿。比如,人们对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的先人嘲笑了许多年,其实我们哪一个在学习问题上,没有交过学费、走过弯路呢!对自已我们说,路走错了,再走回来,跌倒了再爬起来,又怎能苛求古人?我们讲竞争,大谈不断超越的进取精神,为什么要对得陇望蜀者鼓倒掌呢?人往高处走,得陇望蜀,是这个世界之
期刊
我曾在京都看过一场歌舞伎表演,艺者演得认真,随着抑扬顿挫的三弦琴声起舞,举手投足一停一顿,有板有眼地演完两个半小时。观者看得更加认真,不是着和服就是穿正装,跪坐在周围的榻榻米上,自始至终没有人打手机或吃零食,更没有中途退场的。  以我这样的门外汉看来,歌舞伎表演沉闷冗长,每个动作犹如雕塑姿势般地亮相,庄重有余活泼不足,但这丝毫不影响其成为日本国粹。  旅行归来,我参加一位爱好昆曲长者的寿宴,两位专
期刊
我有个习惯,每隔半个月去邮局领一次稿费。以前去得勤些,一周一次,后来住得远了,加上报刊和出版社相当一部分稿费、版税又在网上走,去的次数便少了些。说也怪,我每年就领那么二三十次稿费,总有四五次要遇到几次麻烦,麻烦来自同一个问题:邮票上的代码填错了。开始,门店服务员让我去机关楼上更正,我真的老老实实爬上去。后来一想:这个事不对呀!邮局的员工不负责任,干嘛让我一次次找人,他们的门店也有电话,不能互相通个
期刊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讲道理,很有良心,所以,这个世界最不缺的东西是道理和良心。大多数人认为自己一直被低估和忽視着,所以,卡耐基那句“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很重要”成了永远的警句。  每个人都有这么一双眼睛,很容易发现自己的优点长处,很难看到自己的缺点短处。所以,我们最缺的是全面审视自己的眼睛。  每个人都喜欢讲自知之明,其实,自知之明是最难修炼的教养。一切卓有成效的教育,总是先“自化”,然后再化及他人,一
期刊
托尔斯泰晚年写了一篇很短、也很感人的小说《半途而废》,探讨一个问题:人一生中真正值得去追求的究竟是什么?  小说的主人公高尔逊是彼得堡的最高行政长官,他有一个令人羡慕的漂亮太太,他交往的都是那里的上流阶级和贵族。因为出身贫苦,从小就力争上游,立志要出人头地。他聪明伶俐,也善于交际迎逢,所以就比同事更快地获得各种升迁机会。在人生顶峰的中年,他到郊外骑马兜风时,不慎摔了下来,从此卧床不起。  望着那看
期刊
在阳朔西街信马由缰地闲逛了两个小时,随手拍了一些市招,倒也有趣。  西街有一条桂花巷,巷口只有不到两米宽,实在也小的可以。但巷小乾坤大,从巷口墙壁上高高低低的的市招得知,其中竟有懒洋洋客栈、老门客栈、文化客栈、攀岩客栈,更有一家国际青年旅馆。老伴问我:“选一家入住吧!”我回答:“好啊!就住‘懒洋洋’,肯定舒服。”老伴又问:“不住那一家?”我再答:“‘老门’,怎么听着像是牢门。”  距桂花巷口不远,
期刊
我们村有个盲人,无论大人小孩都管他叫瞎爷。瞎爷的眼睛是怎么瞎的,谁也说不清。有的说,瞎爷小时候眼睛并不瞎,小眼珠一转,滴溜溜就冒出一个主意,很是机灵。有的说,那一年村里闹瘟疫,死的都是一些青壮年和小孩,瞎爷的母亲急坏了,便带瞎爷去寺庙烧香。回来路过一座桥,瞎爷在桥上往河里撒了一泼尿,得罪了河神,回家时就闹了眼疾。母亲急坏了,又是找艾叶蒸洗,又是求神拜佛,法子都想尽了,但瞎爷的眼睛最终还是瞎了。母亲
期刊
因为要做一个比较长的访谈,记者的提问就广泛了。当记者提出,要我谈谈我的初戀的时候,我沉默了。我没有初恋。确切地说,我没有当代年轻人这么幸运,结婚之前,我没有谈过恋爱,不知道恋爱是咋回事。两个年轻的记者几乎同时睁大了眼睛看着我。我说,我年轻时,也有过情感波动,不知道那算不算初恋。  初中毕业后,因为我的家庭出身不好,学校不再叫我读高中,我只能回家当农民。那时候,像我这样的人并不是我一个,有一批,因此
期刊
在连续出版四部诗集之后,张卫民又向朋友们送上了他的第一部散文集《犹记当年》。因为书架上待读的书太多,这本书搁了大半年之后才正式阅读,没想到,几个晚上就看完了。  对我来说,看得快的书,往往是因为没有阅读障碍。这本《犹记当年》正是如此。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是作者的第一部散文集,但它不是各种短文的简单汇编,这是一部有主题的集子,从书名也可以看出,它是一部回忆录性质的集子。哪怕是回忆,它也是有时间界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