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广西物资学校为例,针对中职学校教师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普遍偏弱的现状,提出利用微课的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共融的特点,以微课为推手,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微课 中职教师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提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B-0063-03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岗位的必备能力。影响教育信息化水平主要有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因素,教师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关键。本文以广西物资学校为例,探索以微课为推手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现代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岗位的必备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要“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提出以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与专业发展主线为核心,从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明确要求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上述文件要求教育信息化实现新突破,形成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新局面,增强学习的便捷性和灵活性。因此,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应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普及,职业教育信息化也变得越来越受重视。教师是信息化建设的主体,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关键在于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技术应用技能不再属于特殊技能,而是现代职业学校教师岗位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只有掌握了信息技术,才能满足教师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
二、影响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因素
影响教育信息化水平有客观与主观两方面的因素。
(一)客观因素
1.资金与设备。信息化教育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各项设备也需要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没有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就难以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
2.高質量的信息资源匮乏。网络应用最关键的是资源的配置,但是目前校园网上的资源有限,优质资源则更是稀缺。
(二)主观因素
1.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较低。当前,教师最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还不够普及。如果教师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意识不强,应用能力不高,职业学校的信息化就很难推进。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主要包括计算机的使用能力、网络的使用能力、网络环境下资源的检索、技术和信息资源与课程的整合能力等。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教师并不具备这些能力,或者能力较低。
2.教师信息化素养较差。不少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不够,对先进的教学理论认识不足,过分依赖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师仍沉湎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面对先进的设施也只发挥出极少的功能,仅用于文字录入、普通 PPT 展示等,甚至将信息设备束之高阁,当作摆设。
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没有设备,电脑高手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教师不具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力,就算拥有优质设备和资源也是浪费。应用是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教师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关键。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薄弱成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瓶颈因素。
三、中职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偏弱主因
目前,我国中职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并不均衡,其水平高低大致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经济发达地区的信息化水平要高于经济落后地区,呈现出东部高于西部、城镇高于农村的特征。广西物资学校无论是信息技术硬件设备配置,还是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状况,在广西乃至国内西南片区,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广西物资学校教育信息化情况进行研究,对同类型和相近类型的中职学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近十年,广西物资学校教室及实训室建设不断发展,配备了先进的设施设备,硬件条件、教学环境不断改善,有些设施设备甚至排在全国先进行列。但是,教师的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薄弱,各年龄结构和专业学科结构的教师信息技术综合应用水平也参差不齐。教师只采用单一的 PPT 展示上课内容,而音频、视频等手段使用较少甚至舍弃,无法充分展示更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开展更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学质量和效果差强人意。
为加强信息化建设,广西物资学校专门成立了专项课题组,采用申报广西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立项的方式推进此项工作,以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随着广泛的课堂调研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广西物资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弱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内在动机。部分教师观念落后,对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意义认识不够,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因此在态度上不重视,认为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传统教学方式的辅助工具。殊不知,现代信息技术将使传统教学模式发生革命性变化。
第二,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的机会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运用信息技术感到困难重重。
第三,学校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评价体系及鼓励措施不够完善,教师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不足。
四、以微课为推手,促进中职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
(一)微课是实现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教师最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包括计算机的使用能力、网络的使用能力、网络环境下资源的检索、技术和信息资源与课程的整合能力等。要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需要寻找有效的途径,从易到难、从简到繁。
在教学实践当中,微课是一种以微视频为主要表现方式的在线网络学习课程,它短小精悍,且具备以下优势:首先,微课只需短短的几分钟就能清晰明了地解析一个或多个知识点,师生可随时观看视频,不受时空和人员限制。其次,微课视频是自由的,播放可快可慢,可顺播亦可倒播,可仔细推敲,也可摘录。微课让观摩者思考更充分,反思更有效。再次,微课能有效地帮助教师实现个性化专业发展。制作微课所运用的信息技术可浅可深,可易可难,既可使用入门级的信息技术进行初级制作,也可以运用专业级的信息技术进行精湛制作。适合各个层面信息技术水平的教师。由于每个教师的教学经历、经验和能力不同,制作的微课也具有不同的个性。一般来说,新生代青年老师技术水平较高,微课动画效果较强;中年教师技术能力和教学经验俱佳,能制作优质微课;年长教师教学经验老道,技术能力偏弱,制作的微课形式较简单,但注重教学内容体现,对教学很有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微课优势突出,深受师生喜爱,可广泛用于教学当中。而且微课是多种信息技术共融的结合体,无论是开发哪一种类型的微课,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如摄像机、录音笔、计算机、手机、视频编辑软件、PowerPoint 软件、绘图类软件、Flash 动画软件等设备及软硬的应用。微课的开发可简可繁,既适合初学者入门,也适合有相当技术水准的教师进一步提升,因此,微课是实现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二)以微课为载体,分级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借助微课制作具有涉及信息技术面广、技术难度可深可浅、老少咸宜的特点,课题组确定以微课为切入点,针对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现状,对教师进行分层教学,开展专题培训,推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
1.骨干带动,分层推进,整体提高。微课制作融合了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按制作方式分类,微课可分为拍摄型微课、录屏型微课、软件制作型微课、录课笔微课、混合型微课等五种。课题组根据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特点,设计相应的培训内容,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对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教师,培训的内容相应要求较高,难度也较大,如音频编辑技术、Flash 动画制作,以帮助这部分教师制作更精湛的微课。对于零基础的教师,则培训的内容则相应偏向简单、基础,如录屏软件、图片处理软件,使其能够完成简单微课的制作,鼓励他们树立进一步掌握信息技术能力的信心。
课题组将制作微课所需的信息技术进行梳理、归类,根据知识的逻辑关系及教学对象的认知规律进行整合,将内容模块化,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培训。具体见表 1。
经过分级分期系统培训,老师们对微课制作的方法有了更加全面、清晰的认识,骨干教师能够完成精美的微课,零基础的教师也能完成初级微课的制作。在微课任务的驱动下,教师通过微课制作掌握了多项信息技术技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
2.建立竞赛培训激励机制,以竞赛促提高,推动教师不断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竞赛是促进某种技能更快提高的最佳途径,是检验技能水平的最佳手段。为了进一步调动教师学习及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帮助教师取得竞赛好成绩,不断提升教师自信心,学校配合广西教育厅的各项信息化教学及微课大赛工作,积极组织教师参赛。为了扩大参赛面,让更多的老师参与比赛,学校预先组织开展校内微课等信息化教学竞赛,并以比赛为目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培训。学校特别邀請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评委经验的全国中职名师,到校开展主题为“教学设计的方法与策略”培训;邀请具有三年国家级信息化大赛评委经验的专家给参加信息化教学大赛的老师进行个性化指导。组织教师参加“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万里行’培训班”,参加广西级信息技术培训,到发达省市参加信息化专题培训。学校制定了相关的竞赛激励制度,对获奖教师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资奖励。通过竞赛激励教师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创新,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建设数字化校园,实现信息技术资源共享
为了促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给大家提供信息技术学习平台,广西物资学校建立数字化校园资源共享平台,把教师们优秀的教学微课、课件、教学设计、论文等实时上传更新,学校组织信息技术专家将最新的信息和应用软件、信息采集工具、多媒体硬件、软件的使用方法做成课件或视频发布在平台上,供教师们学习。教师们可随时观摩调用,实现资源共享,使平台成为全校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教师之家”。此外,学校还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个人网站、网盘等,既实现了资源共享,又提高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五、成效
第一,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明显提升,信息化教学成绩显著。通过多方面工作的积极推动,广西物资学校教师积极参加信息化大赛,取得的成绩逐年上升。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和“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说课大赛中,2015 年、2016 年广西物资学校共有 43 件作品获自治区级奖项,其中一等奖作品 16 件、二等奖作品 13 件、三等奖作品14 件。9 件作品代表广西参加全国大赛,获得一等奖 2 件、二等奖 4 件、三等奖 3 件。两项比赛共有 138 人次参赛,参与人次多,覆盖专业学科广,学校因此分别被广西教育厅及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评为“优秀组织单位”。此外,学校教师成功申报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自治区级以上教研教改项目共 8 项,公开发表相关论文 20 余篇,广西物资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第二,教师信息化能力水平的提升,创新了课堂授课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将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从被动式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究,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课堂教学质量有了显著的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带来就业质量的根本改观,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薪酬待遇较过去有明显提高。尤其参赛获奖选手,还未毕业就直接与用人单位签约。广西物资学校形成了以竞赛为抓手,以教学质量促就业,以就业质量促招生的良性循环,品牌形象得到提升,深受社会广泛认可和赞誉。
六、有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微课研究在中职教育领域仍处于初级阶段,不论是利用微课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研究,还是利用微课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方面,研究成果还比较少,这与微课“火热”的现状显然不够匹配。同时,微课在教学中的作用与生命力也需要更长时间的考验。
第二,现行的激励保障机制有待完善。虽然大多数老师已经积极投入到努力提升自身信息技术能力的行动当中,但还是有少部分教师认识有待转变,依然停留在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当中。如何创新现有制度和教学评价体系,以持续不断地促进教师自觉提升自身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成为我们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我们的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强化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不仅要注重信息技术本身,更应注重信息技术在各专业及学科中的应用,让信息技术和教学深度融合,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实现有趣、有用、有效的“三有”课堂,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春燕,张翼然,周丽娟,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及对策探讨[J].职教论坛,2014(11)
[2]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4)
[3]邓万碧.浅谈如何提高广西物资学校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J].科学教育前沿,2014(7)
[4]刘明俊.中职学校利用微课促进教学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5(5)
【基金项目】2015年广西教育厅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GXZZJG2015BO42);2016年广西教育厅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GXZZJG2016A023)。
【作者简介】农丽艳(1978—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物资学校高级讲师,技师,研究方向: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教学管理;张丽珍(1963—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物资学校高级会计师,高级讲师,广西财经学院MPAcc硕士导师,研究方向:会计专业教育、企业财务管理。
(责编 刘 影)
【关键词】微课 中职教师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提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B-0063-03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岗位的必备能力。影响教育信息化水平主要有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因素,教师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关键。本文以广西物资学校为例,探索以微课为推手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现代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岗位的必备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要“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提出以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与专业发展主线为核心,从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明确要求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上述文件要求教育信息化实现新突破,形成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新局面,增强学习的便捷性和灵活性。因此,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应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普及,职业教育信息化也变得越来越受重视。教师是信息化建设的主体,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关键在于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技术应用技能不再属于特殊技能,而是现代职业学校教师岗位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只有掌握了信息技术,才能满足教师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
二、影响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因素
影响教育信息化水平有客观与主观两方面的因素。
(一)客观因素
1.资金与设备。信息化教育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各项设备也需要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没有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就难以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
2.高質量的信息资源匮乏。网络应用最关键的是资源的配置,但是目前校园网上的资源有限,优质资源则更是稀缺。
(二)主观因素
1.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较低。当前,教师最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还不够普及。如果教师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意识不强,应用能力不高,职业学校的信息化就很难推进。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主要包括计算机的使用能力、网络的使用能力、网络环境下资源的检索、技术和信息资源与课程的整合能力等。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教师并不具备这些能力,或者能力较低。
2.教师信息化素养较差。不少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不够,对先进的教学理论认识不足,过分依赖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师仍沉湎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面对先进的设施也只发挥出极少的功能,仅用于文字录入、普通 PPT 展示等,甚至将信息设备束之高阁,当作摆设。
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没有设备,电脑高手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教师不具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力,就算拥有优质设备和资源也是浪费。应用是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教师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关键。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薄弱成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瓶颈因素。
三、中职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偏弱主因
目前,我国中职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并不均衡,其水平高低大致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经济发达地区的信息化水平要高于经济落后地区,呈现出东部高于西部、城镇高于农村的特征。广西物资学校无论是信息技术硬件设备配置,还是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状况,在广西乃至国内西南片区,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广西物资学校教育信息化情况进行研究,对同类型和相近类型的中职学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近十年,广西物资学校教室及实训室建设不断发展,配备了先进的设施设备,硬件条件、教学环境不断改善,有些设施设备甚至排在全国先进行列。但是,教师的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薄弱,各年龄结构和专业学科结构的教师信息技术综合应用水平也参差不齐。教师只采用单一的 PPT 展示上课内容,而音频、视频等手段使用较少甚至舍弃,无法充分展示更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开展更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学质量和效果差强人意。
为加强信息化建设,广西物资学校专门成立了专项课题组,采用申报广西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立项的方式推进此项工作,以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随着广泛的课堂调研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广西物资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弱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内在动机。部分教师观念落后,对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意义认识不够,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因此在态度上不重视,认为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传统教学方式的辅助工具。殊不知,现代信息技术将使传统教学模式发生革命性变化。
第二,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的机会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运用信息技术感到困难重重。
第三,学校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评价体系及鼓励措施不够完善,教师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不足。
四、以微课为推手,促进中职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
(一)微课是实现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教师最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包括计算机的使用能力、网络的使用能力、网络环境下资源的检索、技术和信息资源与课程的整合能力等。要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需要寻找有效的途径,从易到难、从简到繁。
在教学实践当中,微课是一种以微视频为主要表现方式的在线网络学习课程,它短小精悍,且具备以下优势:首先,微课只需短短的几分钟就能清晰明了地解析一个或多个知识点,师生可随时观看视频,不受时空和人员限制。其次,微课视频是自由的,播放可快可慢,可顺播亦可倒播,可仔细推敲,也可摘录。微课让观摩者思考更充分,反思更有效。再次,微课能有效地帮助教师实现个性化专业发展。制作微课所运用的信息技术可浅可深,可易可难,既可使用入门级的信息技术进行初级制作,也可以运用专业级的信息技术进行精湛制作。适合各个层面信息技术水平的教师。由于每个教师的教学经历、经验和能力不同,制作的微课也具有不同的个性。一般来说,新生代青年老师技术水平较高,微课动画效果较强;中年教师技术能力和教学经验俱佳,能制作优质微课;年长教师教学经验老道,技术能力偏弱,制作的微课形式较简单,但注重教学内容体现,对教学很有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微课优势突出,深受师生喜爱,可广泛用于教学当中。而且微课是多种信息技术共融的结合体,无论是开发哪一种类型的微课,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如摄像机、录音笔、计算机、手机、视频编辑软件、PowerPoint 软件、绘图类软件、Flash 动画软件等设备及软硬的应用。微课的开发可简可繁,既适合初学者入门,也适合有相当技术水准的教师进一步提升,因此,微课是实现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二)以微课为载体,分级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借助微课制作具有涉及信息技术面广、技术难度可深可浅、老少咸宜的特点,课题组确定以微课为切入点,针对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现状,对教师进行分层教学,开展专题培训,推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
1.骨干带动,分层推进,整体提高。微课制作融合了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按制作方式分类,微课可分为拍摄型微课、录屏型微课、软件制作型微课、录课笔微课、混合型微课等五种。课题组根据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特点,设计相应的培训内容,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对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教师,培训的内容相应要求较高,难度也较大,如音频编辑技术、Flash 动画制作,以帮助这部分教师制作更精湛的微课。对于零基础的教师,则培训的内容则相应偏向简单、基础,如录屏软件、图片处理软件,使其能够完成简单微课的制作,鼓励他们树立进一步掌握信息技术能力的信心。
课题组将制作微课所需的信息技术进行梳理、归类,根据知识的逻辑关系及教学对象的认知规律进行整合,将内容模块化,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培训。具体见表 1。
经过分级分期系统培训,老师们对微课制作的方法有了更加全面、清晰的认识,骨干教师能够完成精美的微课,零基础的教师也能完成初级微课的制作。在微课任务的驱动下,教师通过微课制作掌握了多项信息技术技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
2.建立竞赛培训激励机制,以竞赛促提高,推动教师不断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竞赛是促进某种技能更快提高的最佳途径,是检验技能水平的最佳手段。为了进一步调动教师学习及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帮助教师取得竞赛好成绩,不断提升教师自信心,学校配合广西教育厅的各项信息化教学及微课大赛工作,积极组织教师参赛。为了扩大参赛面,让更多的老师参与比赛,学校预先组织开展校内微课等信息化教学竞赛,并以比赛为目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培训。学校特别邀請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评委经验的全国中职名师,到校开展主题为“教学设计的方法与策略”培训;邀请具有三年国家级信息化大赛评委经验的专家给参加信息化教学大赛的老师进行个性化指导。组织教师参加“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万里行’培训班”,参加广西级信息技术培训,到发达省市参加信息化专题培训。学校制定了相关的竞赛激励制度,对获奖教师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资奖励。通过竞赛激励教师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创新,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建设数字化校园,实现信息技术资源共享
为了促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给大家提供信息技术学习平台,广西物资学校建立数字化校园资源共享平台,把教师们优秀的教学微课、课件、教学设计、论文等实时上传更新,学校组织信息技术专家将最新的信息和应用软件、信息采集工具、多媒体硬件、软件的使用方法做成课件或视频发布在平台上,供教师们学习。教师们可随时观摩调用,实现资源共享,使平台成为全校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教师之家”。此外,学校还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个人网站、网盘等,既实现了资源共享,又提高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五、成效
第一,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明显提升,信息化教学成绩显著。通过多方面工作的积极推动,广西物资学校教师积极参加信息化大赛,取得的成绩逐年上升。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和“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说课大赛中,2015 年、2016 年广西物资学校共有 43 件作品获自治区级奖项,其中一等奖作品 16 件、二等奖作品 13 件、三等奖作品14 件。9 件作品代表广西参加全国大赛,获得一等奖 2 件、二等奖 4 件、三等奖 3 件。两项比赛共有 138 人次参赛,参与人次多,覆盖专业学科广,学校因此分别被广西教育厅及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评为“优秀组织单位”。此外,学校教师成功申报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自治区级以上教研教改项目共 8 项,公开发表相关论文 20 余篇,广西物资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第二,教师信息化能力水平的提升,创新了课堂授课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将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从被动式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究,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课堂教学质量有了显著的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带来就业质量的根本改观,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薪酬待遇较过去有明显提高。尤其参赛获奖选手,还未毕业就直接与用人单位签约。广西物资学校形成了以竞赛为抓手,以教学质量促就业,以就业质量促招生的良性循环,品牌形象得到提升,深受社会广泛认可和赞誉。
六、有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微课研究在中职教育领域仍处于初级阶段,不论是利用微课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研究,还是利用微课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方面,研究成果还比较少,这与微课“火热”的现状显然不够匹配。同时,微课在教学中的作用与生命力也需要更长时间的考验。
第二,现行的激励保障机制有待完善。虽然大多数老师已经积极投入到努力提升自身信息技术能力的行动当中,但还是有少部分教师认识有待转变,依然停留在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当中。如何创新现有制度和教学评价体系,以持续不断地促进教师自觉提升自身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成为我们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我们的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强化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不仅要注重信息技术本身,更应注重信息技术在各专业及学科中的应用,让信息技术和教学深度融合,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实现有趣、有用、有效的“三有”课堂,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春燕,张翼然,周丽娟,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及对策探讨[J].职教论坛,2014(11)
[2]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4)
[3]邓万碧.浅谈如何提高广西物资学校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J].科学教育前沿,2014(7)
[4]刘明俊.中职学校利用微课促进教学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5(5)
【基金项目】2015年广西教育厅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GXZZJG2015BO42);2016年广西教育厅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GXZZJG2016A023)。
【作者简介】农丽艳(1978—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物资学校高级讲师,技师,研究方向: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教学管理;张丽珍(1963—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物资学校高级会计师,高级讲师,广西财经学院MPAcc硕士导师,研究方向:会计专业教育、企业财务管理。
(责编 刘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