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的贯彻实施给高中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高中地理作为基础性学科,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都具有重要作用。面对新课改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如何渗透新课标理念,转变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就成为每个老师需要探索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尝试探索做初步总结。
一、强化自我转变,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地理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转变教学观念,要认识到课堂不仅是教师传道授业、解答学生疑惑的地方,更是师生间相互交流、互动的场所,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地方。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要传授知识外,更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同时,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业务、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平时要多关注国内外最新的教育理念,对于在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多研究、多反思,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二、结合学科特点,激发求知动力
(1)联系生活,识“地”析“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中学生的好奇心极其强烈,在好奇心驱使下的探索可以转化为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将课本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识“地”析“理”。例如,最近几年全球接连发生了大地震,这与学生的生活有关,于是针对地震方面的相关知识制作了课件,在课堂上对地震的成因、地震的危害,如何自救等相关知识进行讲解,而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得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结合身边的地理知识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使他们体会到从生活中学习地理的乐趣。
(2)巧设问题,提高学生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钻研课本,巧设问题,在提问时,要注意以下方面:其一,要提有价值、对学生有启发作用的问题,不要为了提问而提问。设计的问题要难度适中,既不要提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出来的问题,也不要提学生无法回答的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段、知识面、思维水平,设计出学生承受范围内的问题。其二,问题提出后,不要急于解答,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判断、思考。问题设置要有坡度,做到层层深入,由易入难、由简入繁。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给予及时而公正的评价总结,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
(3)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将相关的知识点或地理信息演示出来,为学生学习新知识作为铺垫,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区域地理的内容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各地区的地理特征、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分布等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对于各地区就有了直观的了解。又如,在讲解地理事物的运动过程和规律时,单纯的语言讲解难以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些地理知识,此时可以运用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功能,让学生观察到地理事物变化的全过程,通过直观的演示,能使学生印象深刻、经久不忘。
三、实践课改理念,教授学习方法
新课标理念要求教师在转变的同时,更要教授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具体来说:其一,教师应将重视备“教案”变为重视备“学案”,应将重视“讲学”变为重视“导学”。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的了解程度上有着巨大区别,教师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课本几乎了如指掌,同时老师在课前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备课,但大多数学生在课前没有预习,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同等难度的内容,这就是师生“教与学”中的一个矛盾。其二,引导学生多总结和归纳,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归纳总结出来,建立每节课的知识网络图,并将新知识和以前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知识框架图。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总结,不断思考探究,从而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自己建立枝繁叶茂的“知识树”。
总之,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展示地理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从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根年.地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钟作慈,杨德军.浅谈中学地理有效教学的几个要素——兼及对内地理课程改革的若干反思[J].地理教育,2006(4).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高中地理作为基础性学科,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都具有重要作用。面对新课改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如何渗透新课标理念,转变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就成为每个老师需要探索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尝试探索做初步总结。
一、强化自我转变,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地理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转变教学观念,要认识到课堂不仅是教师传道授业、解答学生疑惑的地方,更是师生间相互交流、互动的场所,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地方。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要传授知识外,更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同时,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业务、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平时要多关注国内外最新的教育理念,对于在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多研究、多反思,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二、结合学科特点,激发求知动力
(1)联系生活,识“地”析“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中学生的好奇心极其强烈,在好奇心驱使下的探索可以转化为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将课本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识“地”析“理”。例如,最近几年全球接连发生了大地震,这与学生的生活有关,于是针对地震方面的相关知识制作了课件,在课堂上对地震的成因、地震的危害,如何自救等相关知识进行讲解,而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得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结合身边的地理知识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使他们体会到从生活中学习地理的乐趣。
(2)巧设问题,提高学生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钻研课本,巧设问题,在提问时,要注意以下方面:其一,要提有价值、对学生有启发作用的问题,不要为了提问而提问。设计的问题要难度适中,既不要提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出来的问题,也不要提学生无法回答的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段、知识面、思维水平,设计出学生承受范围内的问题。其二,问题提出后,不要急于解答,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判断、思考。问题设置要有坡度,做到层层深入,由易入难、由简入繁。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给予及时而公正的评价总结,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
(3)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将相关的知识点或地理信息演示出来,为学生学习新知识作为铺垫,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区域地理的内容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各地区的地理特征、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分布等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对于各地区就有了直观的了解。又如,在讲解地理事物的运动过程和规律时,单纯的语言讲解难以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些地理知识,此时可以运用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功能,让学生观察到地理事物变化的全过程,通过直观的演示,能使学生印象深刻、经久不忘。
三、实践课改理念,教授学习方法
新课标理念要求教师在转变的同时,更要教授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具体来说:其一,教师应将重视备“教案”变为重视备“学案”,应将重视“讲学”变为重视“导学”。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的了解程度上有着巨大区别,教师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课本几乎了如指掌,同时老师在课前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备课,但大多数学生在课前没有预习,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同等难度的内容,这就是师生“教与学”中的一个矛盾。其二,引导学生多总结和归纳,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归纳总结出来,建立每节课的知识网络图,并将新知识和以前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知识框架图。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总结,不断思考探究,从而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自己建立枝繁叶茂的“知识树”。
总之,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展示地理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从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根年.地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钟作慈,杨德军.浅谈中学地理有效教学的几个要素——兼及对内地理课程改革的若干反思[J].地理教育,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