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改革的最终目的、根本任务就是课堂文化的追求,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定的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生活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体验之
中,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我在课堂教学中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活化的教学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言语的交流。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产生的效果完全不一样,主要就是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能力,尤其是在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形象地、生动地表现出来,教师的教学语言至关重要,看似枯燥乏味的数学,实则里面蕴含着生动有趣的东西。因此,教师的数学语言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在不影响知识的前提下,对数学语言进行加工、修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情趣。
如教学“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顺口溜:小数点莫乱点,左移缩小右扩大。等等这样富有童趣的顺口溜可以帮助学生有效记忆。
又如把教学元、角、分改成“小小售货员”,把比大小说成“排排队”,把连线题改为“走迷宫”等等,学生对这些生活味十足的课题知识感到非常好奇,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无比的亲切,感到数学就是他们最好的伙伴。
二、生活化的教学情景
当学生打开数学课本时,给他们的印象好像是一本童话书一样漂亮,每一课的内容,都用一个生活情景表现出来,把数学知识融入到了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中,与学生身边的生活紧密联系。这样的生活情景完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如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时,教师可以采用学生登台表演,情景再现的方法,把抽象的数学术语让学生形象地、迅速地理解,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高效率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又如教学“位置”一课时,可以把教室作为生活情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观察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位置关系,让学生从指定观察到自由观察、换位观察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不光会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还能感受到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从而使学生学习变成一种主动探索的过程。
三、生活化的课堂练习
在课堂教学中,练习的设计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知识产生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如练习:
1、幼儿园的王阿姨要在一根绳子上晒10块毛巾,请小朋友帮王阿姨算一算,最少需要几个夹子才可以同时晒10块毛巾,而且不能重叠?
2、张老师要买30本《新华字典》,他经过打听得到以下信息:
A书店《新华字典》每本11元。
B书店《新华字典》每本12元,但如果买10本可以送2本。
请同学们帮张老师计算一下,该怎样买最便宜。
3、某学校为一年级小朋友做一批校服,经市场调查,对以下甲、乙、丙三个服装厂的质量都比较满意,但三个服装厂所需的时间及每天所需费用都不相同,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帮助校领导筹划一下,他们应该选择哪个服装厂,为什么?
甲厂需要时间30天,每天应付工钱30元。
乙厂需要时间15天,每天应付工钱80元。
丙厂需要时间10天,每天应付工钱100元。
以上练习,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可以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伟大,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总之,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时时解决生活问题。使学生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就会产生强烈的亲近感和认同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数学即生活,生活中产生数学,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在生活中产生,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学习的数学就是我们身边的生活。
(浙江省嵊州市富润中心小学 312474)
中,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我在课堂教学中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活化的教学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言语的交流。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产生的效果完全不一样,主要就是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能力,尤其是在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形象地、生动地表现出来,教师的教学语言至关重要,看似枯燥乏味的数学,实则里面蕴含着生动有趣的东西。因此,教师的数学语言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在不影响知识的前提下,对数学语言进行加工、修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情趣。
如教学“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顺口溜:小数点莫乱点,左移缩小右扩大。等等这样富有童趣的顺口溜可以帮助学生有效记忆。
又如把教学元、角、分改成“小小售货员”,把比大小说成“排排队”,把连线题改为“走迷宫”等等,学生对这些生活味十足的课题知识感到非常好奇,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无比的亲切,感到数学就是他们最好的伙伴。
二、生活化的教学情景
当学生打开数学课本时,给他们的印象好像是一本童话书一样漂亮,每一课的内容,都用一个生活情景表现出来,把数学知识融入到了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中,与学生身边的生活紧密联系。这样的生活情景完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如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时,教师可以采用学生登台表演,情景再现的方法,把抽象的数学术语让学生形象地、迅速地理解,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高效率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又如教学“位置”一课时,可以把教室作为生活情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观察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位置关系,让学生从指定观察到自由观察、换位观察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不光会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还能感受到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从而使学生学习变成一种主动探索的过程。
三、生活化的课堂练习
在课堂教学中,练习的设计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知识产生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如练习:
1、幼儿园的王阿姨要在一根绳子上晒10块毛巾,请小朋友帮王阿姨算一算,最少需要几个夹子才可以同时晒10块毛巾,而且不能重叠?
2、张老师要买30本《新华字典》,他经过打听得到以下信息:
A书店《新华字典》每本11元。
B书店《新华字典》每本12元,但如果买10本可以送2本。
请同学们帮张老师计算一下,该怎样买最便宜。
3、某学校为一年级小朋友做一批校服,经市场调查,对以下甲、乙、丙三个服装厂的质量都比较满意,但三个服装厂所需的时间及每天所需费用都不相同,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帮助校领导筹划一下,他们应该选择哪个服装厂,为什么?
甲厂需要时间30天,每天应付工钱30元。
乙厂需要时间15天,每天应付工钱80元。
丙厂需要时间10天,每天应付工钱100元。
以上练习,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可以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伟大,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总之,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时时解决生活问题。使学生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就会产生强烈的亲近感和认同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数学即生活,生活中产生数学,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在生活中产生,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学习的数学就是我们身边的生活。
(浙江省嵊州市富润中心小学 312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