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课程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是高等学校计划所规定的必修课,在学生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个性上有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作用。要想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这方面的作用,就必须重视体育课程设置的建设。本文主要是在对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及成因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体育教学 课程设置 问题 对策
引言
目前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基本上按照国家对普通高等院校的要求,采用普通高等院校的体育教材或自编教材,仍然属于传统的学科式课程体系,往往强调单一技能的教学,很难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难于达到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目的。这对于我国发展学校体育以及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思想和培养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因此,无论从课程内容上,还是从教学方法上对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一、体育课程设置的概念
“体育课程设置主要是指在确定体育课程性质、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对实施体育教育目标所设置科目的数量、各年级科目分布、各门科目学习期限、其所占学时以及有关活动的安排,它具体包括课程号、
课程名称、课程模式、学时计划、考试形式等”。《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升学、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与健康选修课。”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是由学校的培养目标和体育的任务决定的,学校培养目标和体育任务的不同,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也应该是不同的。
二、体育课程建设在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和意义
“体育课程是为实现高校体育目标而规定的体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包括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方面。它是以发展大学生体能、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获得终身体育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性课程”。体育课程不同于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以传授和学习体育知识技能为主的过程,体育课程则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还包括身体锻炼这一部分。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因此,一方面体育课程建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和核心要素,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离不开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坚实基础和条件保证,而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可体现在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方面,其中课程设置是课程指导思想和目标最直接的实现形式。
另一方面,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公共必修课之一的体育课,是每一个学生必须修学的课程。加强公共体育课程建设,是高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办学目标的需要,也是塑造每个学生强健体魄、和谐心灵的需要。高校要本着对国家和民族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公共体育课程建设,促使每个学生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
三、我国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1.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
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并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概括总结了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基本模式,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按行政班进行教学的“普通体育授课制”模式。其基本特征是课程计划与教学内容完全由教师制订和选择,学生只能像公交车必须依次经过站台一样,机械地完成教师既定的学习任务,缺乏体育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很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和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三自主”
(自主选择科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授课教师)的改革目标。这一模式不符合现代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基本要求,是沿袭七、八十年代以来传统体育课程教学的产物。
二是采取一年级“普通体育授课制”+二年级“体育选项课制”的课程设置模式。其基本特征是考虑到学生体育基础较弱的状况,一年级通过开设“普通体育授课制”,以实现全面增进学生体质、增进健康素质,提高学生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水平,为二年级参加体育选项(专项)课打好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基础。这一模式较“站台模式”有一定的进步性,尤其对具有体育传统特色的学校,在一年级有重点地加强体育传统特色的培育和身体素质练习具有积极意义。
三是一二年级均采用体育选项课的模式。各学生可在一、二年级分别根据自身体育兴趣选择授课科目,不同性别、不同体育爱好、不同行政班级学生共同达到各自学习体育的目的,似水车取自不同水源地的水源而使它们达到“殊途同归”。这一模式较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理念,有利于发挥学生主动学习体育、参与体育和会学体育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终身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在校期间能有较系统地掌握两项体育基本技术和技能的机会和条件。
四是根据年级、专业、课内、课外等的不同情况,将体育课程设置为:实施课内外一体化的一年级体育选项课,二年级体育教学俱乐部(寓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或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复合型课程设置模式。这一模式注重体育课程教学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校内课程学习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结合,具有鲜明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特色,这一模式似发挥了立交桥“各有所需”一“各有其道”一“各取其途”一“各实其愿”的复合功能。
2.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个高校对于公共体育教学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体育锻炼的思想做出了贡献,但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材仍以竞技体育教材为主,竞技体育的内容在学校体育的教学中占了太大的比例,反复重复中学所学内容和运动项目,从小学到中学所学的课程可以说是每个学期都在变,惟独体育课没有变,学的是这些内容,练的是这些内容,考的也是这些内容。好多内容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学了好几遍,考了好几遍。导致学生不感兴趣,强迫学生学习的方式也使学生产生极大反感,不能给学生以愉悦舒畅的感觉,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体育特长和体育潜能,以及学生的积极性。更没有注意以个性培养为主的教学体系,同时由于体育教学大纲全国统一,所以全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开设项目也大同小异。笔者认为中国高校对发展学生素质,发展“三基” 很重视,对体育课也作了很多教学要求,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内容和中学所学的内容有较大重复,主要以三大球和田径为主,缺乏新的内容,从而不能引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另外的原因也在于中小学校普遍不重视体育,应试教育很严重。同时每周的教学时数为2学时,还是难以满足广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
其次,中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重实践而轻理论。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文规定,理论部分学时不得少于总学时的12%,即2学年中体育理论课为10学时左右,而要在这10学时中向学生传授相当广泛的理论知识也是不切实际的,而且理论内容体系与实践教学不配套。加上中国体育教学大多以技术教学为主,评价指标也是以技术掌握程度、素质提高幅度为主,而理论考试只是象征性的进行,更有甚者在大多数学校理论考试中有划考试范围的恶习。而国外高校的体育课程以发展个性为目标,有专门的理论课科目供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用性来选择理论课。理论课考试是作业式的,简单实用,针对性强,把学生推到自我设计的角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美国的体育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和成绩,而是以有利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习惯为最终目的的。
从这些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高校的体育课设置没有充分体现体育与健身的结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地区性差异,不能很好的发挥学生个体的潜力,从而使一些有运动天赋的学生被埋没了。
3.问题的成因分析
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目标不清晰,不能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利的指导;二是教材内容陈旧,缺乏实效性
健身性与趣味性,降低了体育课程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挫伤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三是虽然开设了较多的运动项目,但是教学形式单调,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运动技术,一些技术动作难度较大,并且采用体育院校的教学方法与统一考核标准,忽视了当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身心发展特点,教学过程中师生“双边互动”的效果不能保持在较高的层面上;四是缺乏客观
可靠和有效的课程评估方法和评价制度,这种评价容易陷入只关注期末一次性成绩,忽视学生实际成绩提高的真实情况。
四、对策建议
1.增加理论课学时,丰富理论课内容。在原有理论课的基础上应增加卫生保健知识,传授简单的、具有趣味性的自我调节身心健康的方法,并建立科学的理论课考核体系,增加时事性的体育动态知识,使体育理论能应用于实践,并能在今后的工作中终身受用。在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时代性、科学性、实用性和知识性,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体育、进行自觉锻炼的欲望和自觉性,以配合技术、技能的教学,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从而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
2.选项课项目和课时量。在不能增加体育课数量的前提下,可将1年级的基础课改为选项课,使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建立学习兴趣,同时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另外,教育部也应该增加学校体育方面的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场地器材的合理配置,为学校体育创造更好的条件。使学校的硬件设施跟上实际需要,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进行更多的体育活动,同时尽可能开展学生喜欢的选项课,比如普遍受学生欢迎的游泳、网球、健美操等项目。
3.明确课程目标,确立学习领域
课程目标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内容纲要,是特定的体育教学目标,在课程设置中明确课程目标至关重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学校体育功能,体育课程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根据各个领域的特点构建相互关联的内容体系,设置相应的领域目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及学习的可接受能力,设置不同年龄学段的水平目标,建立课程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递进关系的层次目标体系,使学生学有所依,从而保证课程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
4.要具有实践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体育课程设置是为体育教学提供方案和蓝图,体育课程所设置的目标、内容、计划、进程和标准,对学校的教学对象、具体教学活动都有直接的导向作用,所以体育课程设置体系都要依据课程目标和学生学习特征,使其各环节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的设置更趋规范化,程序化和具体化。
5.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教育的成效必须也只有通过适当的评价才能体现,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集中体现着课程的基本理念与价值取向,影响着课程的发展方向。建立与课程设置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是课程设置的重要环节,一方面要根据课程目标确定的范围和原则,突破终结性评价而重视过程评价,突破内容单一、方法单调的评价而重视内容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另一方面,构建评价体系时,一定要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人文思想、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理论知识、健康指标、健身技能和进步幅度等纳入到评定范围,使之在反复实践验证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
6.要体现灵活性和弹性
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可面向全体学生设置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如以俱乐部式教学为主,把运动队及部分特长学生的专项训练及课外体育锻炼和校外活动也纳入体育课程之中,各校还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加大选择余地,使课程内容与社会、职业岗位素质和能力、现代健康生活需求紧密相连,使课程设置更具灵活性和弹性。
7.要充分考虑改革的基本要素是否建立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材建设和硬件设施建设是制约体育课程设置改革的三大要素,只有具有优良的体育硬件设施条件,有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良、富有敬业精神的师资队伍,并拥有先进的课程改革理念和课程体系、教材建设,体育课程设置的改革才可能具有生命力和活力。
五、结束语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应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结合专业特点,以适应社会生活需要为主开展教学,应从单纯的竞技体育教学观和单纯的生物教学观中解放出来,使学生从多角度来接受体育教育,如:体质教育、健康教育、娱乐教育、生活教育、技能教育、社会交往体育教育、终身体育的知识和技能教育等。从而实现社会、文化、教育、心理、保健、竞争、合作、交往、娱乐、竞技、生活等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大学体育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隋晓航,中美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现状的比较[J]体育学刊,2008,(03)
[2]李吉远,人文关怀下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及优化配置[J]四体育科学,2007,(01)
[3]赵巍,王娟娟,高校体育课程设置调查与改革措施[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02)
[4]王景丽,浅谈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与终身体育教育[J]中州大学学报,2007,(04)
(责任编辑:阳卓江)
关键词:体育教学 课程设置 问题 对策
引言
目前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基本上按照国家对普通高等院校的要求,采用普通高等院校的体育教材或自编教材,仍然属于传统的学科式课程体系,往往强调单一技能的教学,很难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难于达到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目的。这对于我国发展学校体育以及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思想和培养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因此,无论从课程内容上,还是从教学方法上对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一、体育课程设置的概念
“体育课程设置主要是指在确定体育课程性质、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对实施体育教育目标所设置科目的数量、各年级科目分布、各门科目学习期限、其所占学时以及有关活动的安排,它具体包括课程号、
课程名称、课程模式、学时计划、考试形式等”。《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升学、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与健康选修课。”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是由学校的培养目标和体育的任务决定的,学校培养目标和体育任务的不同,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也应该是不同的。
二、体育课程建设在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和意义
“体育课程是为实现高校体育目标而规定的体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包括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方面。它是以发展大学生体能、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获得终身体育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性课程”。体育课程不同于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以传授和学习体育知识技能为主的过程,体育课程则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还包括身体锻炼这一部分。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因此,一方面体育课程建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和核心要素,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离不开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坚实基础和条件保证,而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可体现在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方面,其中课程设置是课程指导思想和目标最直接的实现形式。
另一方面,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公共必修课之一的体育课,是每一个学生必须修学的课程。加强公共体育课程建设,是高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办学目标的需要,也是塑造每个学生强健体魄、和谐心灵的需要。高校要本着对国家和民族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公共体育课程建设,促使每个学生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
三、我国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1.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
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并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概括总结了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基本模式,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按行政班进行教学的“普通体育授课制”模式。其基本特征是课程计划与教学内容完全由教师制订和选择,学生只能像公交车必须依次经过站台一样,机械地完成教师既定的学习任务,缺乏体育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很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和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三自主”
(自主选择科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授课教师)的改革目标。这一模式不符合现代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基本要求,是沿袭七、八十年代以来传统体育课程教学的产物。
二是采取一年级“普通体育授课制”+二年级“体育选项课制”的课程设置模式。其基本特征是考虑到学生体育基础较弱的状况,一年级通过开设“普通体育授课制”,以实现全面增进学生体质、增进健康素质,提高学生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水平,为二年级参加体育选项(专项)课打好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基础。这一模式较“站台模式”有一定的进步性,尤其对具有体育传统特色的学校,在一年级有重点地加强体育传统特色的培育和身体素质练习具有积极意义。
三是一二年级均采用体育选项课的模式。各学生可在一、二年级分别根据自身体育兴趣选择授课科目,不同性别、不同体育爱好、不同行政班级学生共同达到各自学习体育的目的,似水车取自不同水源地的水源而使它们达到“殊途同归”。这一模式较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理念,有利于发挥学生主动学习体育、参与体育和会学体育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终身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在校期间能有较系统地掌握两项体育基本技术和技能的机会和条件。
四是根据年级、专业、课内、课外等的不同情况,将体育课程设置为:实施课内外一体化的一年级体育选项课,二年级体育教学俱乐部(寓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或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复合型课程设置模式。这一模式注重体育课程教学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校内课程学习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结合,具有鲜明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特色,这一模式似发挥了立交桥“各有所需”一“各有其道”一“各取其途”一“各实其愿”的复合功能。
2.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个高校对于公共体育教学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体育锻炼的思想做出了贡献,但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材仍以竞技体育教材为主,竞技体育的内容在学校体育的教学中占了太大的比例,反复重复中学所学内容和运动项目,从小学到中学所学的课程可以说是每个学期都在变,惟独体育课没有变,学的是这些内容,练的是这些内容,考的也是这些内容。好多内容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学了好几遍,考了好几遍。导致学生不感兴趣,强迫学生学习的方式也使学生产生极大反感,不能给学生以愉悦舒畅的感觉,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体育特长和体育潜能,以及学生的积极性。更没有注意以个性培养为主的教学体系,同时由于体育教学大纲全国统一,所以全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开设项目也大同小异。笔者认为中国高校对发展学生素质,发展“三基” 很重视,对体育课也作了很多教学要求,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内容和中学所学的内容有较大重复,主要以三大球和田径为主,缺乏新的内容,从而不能引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另外的原因也在于中小学校普遍不重视体育,应试教育很严重。同时每周的教学时数为2学时,还是难以满足广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
其次,中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重实践而轻理论。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文规定,理论部分学时不得少于总学时的12%,即2学年中体育理论课为10学时左右,而要在这10学时中向学生传授相当广泛的理论知识也是不切实际的,而且理论内容体系与实践教学不配套。加上中国体育教学大多以技术教学为主,评价指标也是以技术掌握程度、素质提高幅度为主,而理论考试只是象征性的进行,更有甚者在大多数学校理论考试中有划考试范围的恶习。而国外高校的体育课程以发展个性为目标,有专门的理论课科目供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用性来选择理论课。理论课考试是作业式的,简单实用,针对性强,把学生推到自我设计的角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美国的体育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和成绩,而是以有利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习惯为最终目的的。
从这些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高校的体育课设置没有充分体现体育与健身的结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地区性差异,不能很好的发挥学生个体的潜力,从而使一些有运动天赋的学生被埋没了。
3.问题的成因分析
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目标不清晰,不能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利的指导;二是教材内容陈旧,缺乏实效性
健身性与趣味性,降低了体育课程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挫伤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三是虽然开设了较多的运动项目,但是教学形式单调,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运动技术,一些技术动作难度较大,并且采用体育院校的教学方法与统一考核标准,忽视了当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身心发展特点,教学过程中师生“双边互动”的效果不能保持在较高的层面上;四是缺乏客观
可靠和有效的课程评估方法和评价制度,这种评价容易陷入只关注期末一次性成绩,忽视学生实际成绩提高的真实情况。
四、对策建议
1.增加理论课学时,丰富理论课内容。在原有理论课的基础上应增加卫生保健知识,传授简单的、具有趣味性的自我调节身心健康的方法,并建立科学的理论课考核体系,增加时事性的体育动态知识,使体育理论能应用于实践,并能在今后的工作中终身受用。在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时代性、科学性、实用性和知识性,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体育、进行自觉锻炼的欲望和自觉性,以配合技术、技能的教学,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从而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
2.选项课项目和课时量。在不能增加体育课数量的前提下,可将1年级的基础课改为选项课,使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建立学习兴趣,同时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另外,教育部也应该增加学校体育方面的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场地器材的合理配置,为学校体育创造更好的条件。使学校的硬件设施跟上实际需要,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进行更多的体育活动,同时尽可能开展学生喜欢的选项课,比如普遍受学生欢迎的游泳、网球、健美操等项目。
3.明确课程目标,确立学习领域
课程目标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内容纲要,是特定的体育教学目标,在课程设置中明确课程目标至关重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学校体育功能,体育课程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根据各个领域的特点构建相互关联的内容体系,设置相应的领域目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及学习的可接受能力,设置不同年龄学段的水平目标,建立课程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递进关系的层次目标体系,使学生学有所依,从而保证课程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
4.要具有实践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体育课程设置是为体育教学提供方案和蓝图,体育课程所设置的目标、内容、计划、进程和标准,对学校的教学对象、具体教学活动都有直接的导向作用,所以体育课程设置体系都要依据课程目标和学生学习特征,使其各环节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的设置更趋规范化,程序化和具体化。
5.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教育的成效必须也只有通过适当的评价才能体现,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集中体现着课程的基本理念与价值取向,影响着课程的发展方向。建立与课程设置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是课程设置的重要环节,一方面要根据课程目标确定的范围和原则,突破终结性评价而重视过程评价,突破内容单一、方法单调的评价而重视内容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另一方面,构建评价体系时,一定要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人文思想、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理论知识、健康指标、健身技能和进步幅度等纳入到评定范围,使之在反复实践验证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
6.要体现灵活性和弹性
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可面向全体学生设置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如以俱乐部式教学为主,把运动队及部分特长学生的专项训练及课外体育锻炼和校外活动也纳入体育课程之中,各校还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加大选择余地,使课程内容与社会、职业岗位素质和能力、现代健康生活需求紧密相连,使课程设置更具灵活性和弹性。
7.要充分考虑改革的基本要素是否建立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材建设和硬件设施建设是制约体育课程设置改革的三大要素,只有具有优良的体育硬件设施条件,有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良、富有敬业精神的师资队伍,并拥有先进的课程改革理念和课程体系、教材建设,体育课程设置的改革才可能具有生命力和活力。
五、结束语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应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结合专业特点,以适应社会生活需要为主开展教学,应从单纯的竞技体育教学观和单纯的生物教学观中解放出来,使学生从多角度来接受体育教育,如:体质教育、健康教育、娱乐教育、生活教育、技能教育、社会交往体育教育、终身体育的知识和技能教育等。从而实现社会、文化、教育、心理、保健、竞争、合作、交往、娱乐、竞技、生活等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大学体育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隋晓航,中美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现状的比较[J]体育学刊,2008,(03)
[2]李吉远,人文关怀下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及优化配置[J]四体育科学,2007,(01)
[3]赵巍,王娟娟,高校体育课程设置调查与改革措施[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02)
[4]王景丽,浅谈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与终身体育教育[J]中州大学学报,2007,(04)
(责任编辑:阳卓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