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探讨了埕北81井油源条件,储层条件,储盖组合,对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埕北81井处于胜海8沟谷内,东营组Ⅳ砂组应发育有沟道浊积扇砂体,储层条件较好,埕北81井东营组Ⅳ砂组油气藏类型为岩性油气藏。
[关键词]埕北81井;烃源岩;热解地化录井;成藏条件分析
中图分类号:TE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2-0373-01
一、油源条件
我们通过埕北81井地化录井从3240.00~4318.20m对钻遇的烃源岩进行了热解分析(见表1),根据分析结果,沙一段烃源岩为Ⅰ型成熟极好烃源岩,东营组Ⅴ+Ⅵ砂组、沙二段、沙三段烃源岩为Ⅱ1型成熟好烃源岩,沙四段烃源岩为Ⅱ2型成熟中等烃源岩。有机质较丰富,具有较好的生烃能力
;渤中凹陷发育了大套暗色泥岩, 即沙三段中下部为主的烃源岩和沙一段至东营组下部烃源岩,有机质丰富,可以为本井区提供充足油源,因此本井区油源条件优越。
二、储层条件
东营组Ⅳ砂组:储集层厚161.0m,占钻遇地层厚度的45.2%,测井孔隙度1.38~15.26%,一般10.68%,渗透率0.10~26.35×10-3?m2,一般9.74×10-3?m2,综合评价为超低孔超低渗-中孔低渗储集层。储集能力好,有利于油气聚集、保存。
沙三段:储集层厚4.00m,占钻遇地层厚度的6.7%,测井孔隙度0.10~1.615%,一般0.222%,渗透率0.10×10-3?m2,综合评价为超低孔超低渗储集层。储集能力差,不利于油气聚集、保存。
沙四段:储集层厚30.0m,占钻遇地层厚度的43.9%,测井孔隙度1.1~10.55%,一般5.79%,渗透率0.10~5.32×10-3?m2,一般1.16×10-3?m2,综合评价为超低孔超低渗-特低孔特低渗储集层。储集能力一般,较有利于油气聚集、保存。
三、储盖组合
本井钻遇下来,自上而下形成多套储盖组合。
(1) 东营组Ⅲ2砂组的厚层泥质岩可作为Ⅳ砂组储层的良好盖层。储层间所夹泥岩可作为直接盖层或隔层,形成一套储盖组合。
(2) 东营组Ⅴ+Ⅵ砂组―沙一段的厚层泥质岩,区域分布稳定,厚度大,可作为下部沙三段―沙四段储层良好的区域性盖层。储层间所夹泥岩可作为直接盖层或隔层。形成一套储盖组合。
四、成藏条件分析
1、东营组Ⅳ砂组成藏条件分析:
分析认为埕北81井处于胜海8沟谷内,东营组Ⅳ砂组应发育有沟道浊积扇砂体,储层条件较好。另外,该区域内沙三段烃源岩生烃潜力大,东营组烃源岩在3400m左右也已进入生烃高峰,因此,东营组Ⅳ砂组的沟道浊积扇砂体处于烃源岩包围之中,具备形成自生自储岩性油藏的有利条件。埕北81井东营组砂体构造图表明,东营组Ⅳ砂组沿上倾方向尖灭,易形成岩性圈闭,实钻证实,东营组钻遇良好油气显示,东营组Ⅳ砂组储层测井孔隙度1.38~15.26%,一般10.68%,渗透率0.10~26.35×10-3?m2,一般9.74×10-3?m2,综合评价为超低孔超低渗-中孔低渗储集层。储集能力好,有利于油气聚集、保存。中途测试井段3730.91~3849.50m,起钻828.76m见油面,反洗井出口油0.30m3,水25.66m3,泥浆4.04m3,测试结论:含油水层。试油井段:3768.00~3779.00m,层位:东营组,测试类型:测试联作,流压21.77MPa,静压40.29MPa,产油15.0t;酸化后采用螺杆泵80r/min排液,产油18.2t,原油密度0.8546g/cm3;试油解释结论为低产油层。油气藏类型为岩性油气藏。
2、沙一段未成藏条件分析:
本井沙一段未钻遇储层,从埕北81井区沙一段储层等厚图、储层含量等值线图可以看出,沙一段储层主要集中在西部的埕北802井区、东部的埕北32井区,沙一段储层主要受物源和古地形控制,物源主要来自西部。本井处于空白带上储层不发育,埕北81井沙一段未成藏的主要原因是储层不发育。
3、沙三段未成藏条件分析:
本井沙三段钻遇薄层灰色泥灰岩、灰质粉砂岩,储集层厚4.00m,占钻遇地层厚度的6.7%,测井孔隙度0.10~1.615%,一般0.222%,渗透率0.10×10-3?m2,综合评价为超低孔超低渗储集层。储集能力差,不利于油气聚集、保存。埕北81井沙三段未成藏的主要原因是储层不发育、物性差。
4、沙四段成藏条件分析:
埕北81井南北向、东西向地震剖面表明,沙四段沿上倾方向尖灭,易形成岩性圈闭,沙四段砂体处于烃源岩包围之中,具备形成自生自储岩性油藏的有利条件。本井沙四段钻遇储集层厚30.0m,占钻遇地层厚度的43.9%,测井孔隙度1.1~10.55%,一般5.79%,渗透率0.10~5.32×10-3?m2,一般1.16×10-3?m2,综合评价为超低孔超低渗-特低孔特低渗储集层。储集能力一般,较有利于油气聚集、保存,本井钻遇下來,在沙四段见油斑4.2m/1层,综合解释油层,油气藏类型为岩性油气藏。
五、勘探方向
我们对埕北81井区东营组Ⅳ砂组储层的平面展布进行了评价,从埕北81井区东营组Ⅳ砂组地层等厚图来看,东营组Ⅳ砂组沉积时期,整体古地形为西部、南部较高,东部、北部较低,从埕北81井区东营组Ⅳ砂组储层等厚图来看,东营组Ⅳ砂组储层主要集中在东北部的埕北81井区,东营组Ⅳ砂组储层主要受古地形控制,物源主要来自西部。为探索埕岛东部斜坡低部位孤立砂体的含油气情况,部署了预探井—埕北81。钻探之后,取得两点认识:一是斜坡低部位发育岩性油藏,二是储层发育程度及油气显示情况非常好,解释含油水层以上砂岩累计厚度可达上百米,如果这些砂体的高部位均能够成藏的话,整个埕岛东坡将呈现巨大的勘探潜力。埕北81井南部,埕北32井和埕北327和埕北81之间部署一口井,部署依据:1、该井处储层发育,且位于储层较高部位;2、处于近北东走向的鼻状构造背景之上。
六、结论
1、本井钻遇地层较齐全,井底层位中生界,沙三段地层与设计出入较大。
2、本井东营组Ⅳ砂组储集层发育,储层物性较好,评价为超低孔超低渗-中孔低渗储集层,物源来自西部埕岛潜山剥蚀作用,沉积相为浊积扇沉积。
3、埕北81井沙一段储层不发育是未成藏的主要原因,沙三段储集层不发育、物性差是未成藏的主要原因。
4、埕北81井东营组Ⅳ砂组油气藏类型为岩性油气藏。
[关键词]埕北81井;烃源岩;热解地化录井;成藏条件分析
中图分类号:TE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2-0373-01
一、油源条件
我们通过埕北81井地化录井从3240.00~4318.20m对钻遇的烃源岩进行了热解分析(见表1),根据分析结果,沙一段烃源岩为Ⅰ型成熟极好烃源岩,东营组Ⅴ+Ⅵ砂组、沙二段、沙三段烃源岩为Ⅱ1型成熟好烃源岩,沙四段烃源岩为Ⅱ2型成熟中等烃源岩。有机质较丰富,具有较好的生烃能力
;渤中凹陷发育了大套暗色泥岩, 即沙三段中下部为主的烃源岩和沙一段至东营组下部烃源岩,有机质丰富,可以为本井区提供充足油源,因此本井区油源条件优越。
二、储层条件
东营组Ⅳ砂组:储集层厚161.0m,占钻遇地层厚度的45.2%,测井孔隙度1.38~15.26%,一般10.68%,渗透率0.10~26.35×10-3?m2,一般9.74×10-3?m2,综合评价为超低孔超低渗-中孔低渗储集层。储集能力好,有利于油气聚集、保存。
沙三段:储集层厚4.00m,占钻遇地层厚度的6.7%,测井孔隙度0.10~1.615%,一般0.222%,渗透率0.10×10-3?m2,综合评价为超低孔超低渗储集层。储集能力差,不利于油气聚集、保存。
沙四段:储集层厚30.0m,占钻遇地层厚度的43.9%,测井孔隙度1.1~10.55%,一般5.79%,渗透率0.10~5.32×10-3?m2,一般1.16×10-3?m2,综合评价为超低孔超低渗-特低孔特低渗储集层。储集能力一般,较有利于油气聚集、保存。
三、储盖组合
本井钻遇下来,自上而下形成多套储盖组合。
(1) 东营组Ⅲ2砂组的厚层泥质岩可作为Ⅳ砂组储层的良好盖层。储层间所夹泥岩可作为直接盖层或隔层,形成一套储盖组合。
(2) 东营组Ⅴ+Ⅵ砂组―沙一段的厚层泥质岩,区域分布稳定,厚度大,可作为下部沙三段―沙四段储层良好的区域性盖层。储层间所夹泥岩可作为直接盖层或隔层。形成一套储盖组合。
四、成藏条件分析
1、东营组Ⅳ砂组成藏条件分析:
分析认为埕北81井处于胜海8沟谷内,东营组Ⅳ砂组应发育有沟道浊积扇砂体,储层条件较好。另外,该区域内沙三段烃源岩生烃潜力大,东营组烃源岩在3400m左右也已进入生烃高峰,因此,东营组Ⅳ砂组的沟道浊积扇砂体处于烃源岩包围之中,具备形成自生自储岩性油藏的有利条件。埕北81井东营组砂体构造图表明,东营组Ⅳ砂组沿上倾方向尖灭,易形成岩性圈闭,实钻证实,东营组钻遇良好油气显示,东营组Ⅳ砂组储层测井孔隙度1.38~15.26%,一般10.68%,渗透率0.10~26.35×10-3?m2,一般9.74×10-3?m2,综合评价为超低孔超低渗-中孔低渗储集层。储集能力好,有利于油气聚集、保存。中途测试井段3730.91~3849.50m,起钻828.76m见油面,反洗井出口油0.30m3,水25.66m3,泥浆4.04m3,测试结论:含油水层。试油井段:3768.00~3779.00m,层位:东营组,测试类型:测试联作,流压21.77MPa,静压40.29MPa,产油15.0t;酸化后采用螺杆泵80r/min排液,产油18.2t,原油密度0.8546g/cm3;试油解释结论为低产油层。油气藏类型为岩性油气藏。
2、沙一段未成藏条件分析:
本井沙一段未钻遇储层,从埕北81井区沙一段储层等厚图、储层含量等值线图可以看出,沙一段储层主要集中在西部的埕北802井区、东部的埕北32井区,沙一段储层主要受物源和古地形控制,物源主要来自西部。本井处于空白带上储层不发育,埕北81井沙一段未成藏的主要原因是储层不发育。
3、沙三段未成藏条件分析:
本井沙三段钻遇薄层灰色泥灰岩、灰质粉砂岩,储集层厚4.00m,占钻遇地层厚度的6.7%,测井孔隙度0.10~1.615%,一般0.222%,渗透率0.10×10-3?m2,综合评价为超低孔超低渗储集层。储集能力差,不利于油气聚集、保存。埕北81井沙三段未成藏的主要原因是储层不发育、物性差。
4、沙四段成藏条件分析:
埕北81井南北向、东西向地震剖面表明,沙四段沿上倾方向尖灭,易形成岩性圈闭,沙四段砂体处于烃源岩包围之中,具备形成自生自储岩性油藏的有利条件。本井沙四段钻遇储集层厚30.0m,占钻遇地层厚度的43.9%,测井孔隙度1.1~10.55%,一般5.79%,渗透率0.10~5.32×10-3?m2,一般1.16×10-3?m2,综合评价为超低孔超低渗-特低孔特低渗储集层。储集能力一般,较有利于油气聚集、保存,本井钻遇下來,在沙四段见油斑4.2m/1层,综合解释油层,油气藏类型为岩性油气藏。
五、勘探方向
我们对埕北81井区东营组Ⅳ砂组储层的平面展布进行了评价,从埕北81井区东营组Ⅳ砂组地层等厚图来看,东营组Ⅳ砂组沉积时期,整体古地形为西部、南部较高,东部、北部较低,从埕北81井区东营组Ⅳ砂组储层等厚图来看,东营组Ⅳ砂组储层主要集中在东北部的埕北81井区,东营组Ⅳ砂组储层主要受古地形控制,物源主要来自西部。为探索埕岛东部斜坡低部位孤立砂体的含油气情况,部署了预探井—埕北81。钻探之后,取得两点认识:一是斜坡低部位发育岩性油藏,二是储层发育程度及油气显示情况非常好,解释含油水层以上砂岩累计厚度可达上百米,如果这些砂体的高部位均能够成藏的话,整个埕岛东坡将呈现巨大的勘探潜力。埕北81井南部,埕北32井和埕北327和埕北81之间部署一口井,部署依据:1、该井处储层发育,且位于储层较高部位;2、处于近北东走向的鼻状构造背景之上。
六、结论
1、本井钻遇地层较齐全,井底层位中生界,沙三段地层与设计出入较大。
2、本井东营组Ⅳ砂组储集层发育,储层物性较好,评价为超低孔超低渗-中孔低渗储集层,物源来自西部埕岛潜山剥蚀作用,沉积相为浊积扇沉积。
3、埕北81井沙一段储层不发育是未成藏的主要原因,沙三段储集层不发育、物性差是未成藏的主要原因。
4、埕北81井东营组Ⅳ砂组油气藏类型为岩性油气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