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越来越多的译者开始借用计算机来帮助其完成翻译任务,计算机辅助翻译成为当今翻译时代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部分。本文通过对当前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简要介绍,联系实际浅谈几点计算机辅助翻译的优势和局限性,以期实现计算机辅助翻译能最大限度达到与译员之间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翻译;优势;局限
一、现阶段普遍使用的计算机翻译工具
现阶段根据笔者观察,大多数初级译者,也就是大多数学生以及英语翻译爱好者,广泛使用的翻译工具是词典类软件,典型的词典如,有道词典、MDict、金山词霸、百度翻译、谷歌翻译、灵格斯词霸等。这些词典一般都有手机版本和电脑版本可供下载,可提供单词翻译以及语句文章自动翻译功能,部分词典软件还可以提供类似参考翻译,但是由于机器翻译尚不成熟,翻译质量一般并不高,但其在词义查询方面相对传统词典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因此广受英语翻译爱好者青睐。除了词典类翻译以外,很多专业译员使用的是专业的计算机辅助软件,这类翻译软件的代表有Trados、雅信、DéjàVu、Wordfast、MemoQ。这些软件核心技术是翻译记忆(Translation Memory,简称TM),可以为译者在后台建立属于自己的翻译记忆语料库,从而为后续翻译中类似文本提供自动翻译功能,因此在面临大批量专业行业翻译任务以及类似文本翻译时,专业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具有很大优势。
二、计算机辅助翻译的优势
有统计结果表明,企业在处理专业文档时,资料的重复率至少可达30%,许多企业的这个数字要更高。,有些企业和机构的这个数字可能更高,如欧盟的许多资料翻译重复率接近100%,微软的许多项目重复率也高达60%(施韵涛,2000,13)。因此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应用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1.提高翻译准确性和权威性
大量的计算机词典工具和在线翻译网站,可以最大限度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以有道词典为例,当你输入一个词汇的,可以显示出其在不同领域的专业词义、网络释义,也可以显示相关权威例句。此外英语在线句酷网站也可以提供各种不同的翻译参考版本,为译者的翻译提供广泛的的借鉴。
2.提高翻译效率,节省翻译时间
无论是初级的词典类翻译软件还是专业翻译软件,都可以为译者提供快速的翻译辅助服务。首先,词义的快速查询,例如,有道词典可以实现屏幕划词功能,这意味着打开任意一个翻译项目,鼠标扫过该词汇,词义便立刻显现。其次,语句的快速翻译,很多词典都具有语句翻译和例句参考功能,也就是说,译者可以把要翻译的文本输入翻译软件,软件会自动翻译并提供类似文本的翻译以供借鉴,且现在也有诸如句酷之类的双语例句搜索引擎,可以最大限度地提供文本翻译参考,这大大提高了语句翻译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最后,以精准的语句翻译为基础,利用专业翻译软件强大的翻译记忆、项目词典、数据库等技术,实现后续文本的自动匹配和参考翻译,提高译文整体翻译速度。翻译项目中重复率越高,专业翻译软件在翻译速度上的优势越明显。此外专业翻譯软件在译文校对、对齐文档等方面也具有很大优势。总之,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可以快速提高词汇、语句以及篇章的翻译效率,从而节省译者翻译时间。
三、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局限
1.影响译者翻译的独立性
翻译软件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广泛应用也就意味着译者对翻译软件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这就可能造成译者翻译的独立性降低,笔者周围有很多人在翻译过程中过度依赖计算机翻译软件,只要翻译便不自觉地字字便查,句句便查,这大大降低译者思考的独立性,降低了译文的创造性。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反而促使译者翻译水平的退步。
2.译文机械生硬
现在有很多译者在使用在线实时翻译软件翻译,这些翻译软件在处理长难句、复杂句时会出现明显的语法错误和语义错误。即使在使用专业翻译软件之时也会出现匹配率不足、参考翻译单一等缺点,从而导致译文读起来生硬,不合规范。因此,现阶段是没有任何成熟的翻译软件可以实现译文意义的良好传达,大多数情况,译者都需要二次修改机器翻译过的译文。
4.结语
计算机辅助翻译在术语管理、翻译记忆、对齐文档、项目管理方面为译者提供了较好的翻译辅助,依靠计算机进行翻译辅助是以后翻译的必然趋势。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计算机翻译永远取代不了人工翻译,译者仍是翻译之路上的中心和主体。很少或者过度依赖计算机辅助翻译都会导致翻译质量的下降。真正优秀的译者应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实现两者之间的和谐发展。总的来说,计算机辅助翻译既有利也有弊,以上提及的利弊也仅仅是笔者肤浅的理解,定有不全面的地方,但利一定大于弊,未来我们仍需在这方面继续努力,完善计算机辅助翻译相关技术,促使其更好为译者服务。
【参考文献】
[1]成梅等.世纪之交的国外机器翻译[J].上海科技翻译,2001,(1):56-57.
[2]施韵涛.塔多思(Trados)和企业信息化[J].中国科技翻译,2000(13)
[3]徐彬.CAT与翻译研究和教学[J].上海翻译,2006,(4):59-63.
[4]徐彬,郭红梅.21世纪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J].山东外语教学,2007,(4):79-86.
作者简介:李云锋,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翻译;优势;局限
一、现阶段普遍使用的计算机翻译工具
现阶段根据笔者观察,大多数初级译者,也就是大多数学生以及英语翻译爱好者,广泛使用的翻译工具是词典类软件,典型的词典如,有道词典、MDict、金山词霸、百度翻译、谷歌翻译、灵格斯词霸等。这些词典一般都有手机版本和电脑版本可供下载,可提供单词翻译以及语句文章自动翻译功能,部分词典软件还可以提供类似参考翻译,但是由于机器翻译尚不成熟,翻译质量一般并不高,但其在词义查询方面相对传统词典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因此广受英语翻译爱好者青睐。除了词典类翻译以外,很多专业译员使用的是专业的计算机辅助软件,这类翻译软件的代表有Trados、雅信、DéjàVu、Wordfast、MemoQ。这些软件核心技术是翻译记忆(Translation Memory,简称TM),可以为译者在后台建立属于自己的翻译记忆语料库,从而为后续翻译中类似文本提供自动翻译功能,因此在面临大批量专业行业翻译任务以及类似文本翻译时,专业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具有很大优势。
二、计算机辅助翻译的优势
有统计结果表明,企业在处理专业文档时,资料的重复率至少可达30%,许多企业的这个数字要更高。,有些企业和机构的这个数字可能更高,如欧盟的许多资料翻译重复率接近100%,微软的许多项目重复率也高达60%(施韵涛,2000,13)。因此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应用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1.提高翻译准确性和权威性
大量的计算机词典工具和在线翻译网站,可以最大限度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以有道词典为例,当你输入一个词汇的,可以显示出其在不同领域的专业词义、网络释义,也可以显示相关权威例句。此外英语在线句酷网站也可以提供各种不同的翻译参考版本,为译者的翻译提供广泛的的借鉴。
2.提高翻译效率,节省翻译时间
无论是初级的词典类翻译软件还是专业翻译软件,都可以为译者提供快速的翻译辅助服务。首先,词义的快速查询,例如,有道词典可以实现屏幕划词功能,这意味着打开任意一个翻译项目,鼠标扫过该词汇,词义便立刻显现。其次,语句的快速翻译,很多词典都具有语句翻译和例句参考功能,也就是说,译者可以把要翻译的文本输入翻译软件,软件会自动翻译并提供类似文本的翻译以供借鉴,且现在也有诸如句酷之类的双语例句搜索引擎,可以最大限度地提供文本翻译参考,这大大提高了语句翻译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最后,以精准的语句翻译为基础,利用专业翻译软件强大的翻译记忆、项目词典、数据库等技术,实现后续文本的自动匹配和参考翻译,提高译文整体翻译速度。翻译项目中重复率越高,专业翻译软件在翻译速度上的优势越明显。此外专业翻譯软件在译文校对、对齐文档等方面也具有很大优势。总之,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可以快速提高词汇、语句以及篇章的翻译效率,从而节省译者翻译时间。
三、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局限
1.影响译者翻译的独立性
翻译软件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广泛应用也就意味着译者对翻译软件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这就可能造成译者翻译的独立性降低,笔者周围有很多人在翻译过程中过度依赖计算机翻译软件,只要翻译便不自觉地字字便查,句句便查,这大大降低译者思考的独立性,降低了译文的创造性。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反而促使译者翻译水平的退步。
2.译文机械生硬
现在有很多译者在使用在线实时翻译软件翻译,这些翻译软件在处理长难句、复杂句时会出现明显的语法错误和语义错误。即使在使用专业翻译软件之时也会出现匹配率不足、参考翻译单一等缺点,从而导致译文读起来生硬,不合规范。因此,现阶段是没有任何成熟的翻译软件可以实现译文意义的良好传达,大多数情况,译者都需要二次修改机器翻译过的译文。
4.结语
计算机辅助翻译在术语管理、翻译记忆、对齐文档、项目管理方面为译者提供了较好的翻译辅助,依靠计算机进行翻译辅助是以后翻译的必然趋势。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计算机翻译永远取代不了人工翻译,译者仍是翻译之路上的中心和主体。很少或者过度依赖计算机辅助翻译都会导致翻译质量的下降。真正优秀的译者应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实现两者之间的和谐发展。总的来说,计算机辅助翻译既有利也有弊,以上提及的利弊也仅仅是笔者肤浅的理解,定有不全面的地方,但利一定大于弊,未来我们仍需在这方面继续努力,完善计算机辅助翻译相关技术,促使其更好为译者服务。
【参考文献】
[1]成梅等.世纪之交的国外机器翻译[J].上海科技翻译,2001,(1):56-57.
[2]施韵涛.塔多思(Trados)和企业信息化[J].中国科技翻译,2000(13)
[3]徐彬.CAT与翻译研究和教学[J].上海翻译,2006,(4):59-63.
[4]徐彬,郭红梅.21世纪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J].山东外语教学,2007,(4):79-86.
作者简介:李云锋,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