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如何去理解“体验”,实施“体验”,进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获得实质性突破,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是十分迫切的。为了实现这一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做了许多尝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中产生具体深切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体验; 学生; 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并且“体验”一词在新课标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可见“体验”对学生的发展是多么重要。作为新课标的直接实践者,我们如何去理解“体验,”实施“体验,”进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获得实质性的突破,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是十分迫切的。语文具有很强地“体验性”,语文教学要从学生体验出发。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理念,笔者做了些许尝试:
一、回归经验,诱发学生体验
语文课程既要关注过去,又要关注现在。课程教学要反映学生先前的知识体系,但更重要地是要跟学生当下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把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有机整合,这样学生才能产生有意义的学习,否则只能是死记硬背。关注学生生活的当下时刻,实际上要求的就是让课程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学生的经验世界,关照学生的现实存在。因为学生首先是生活着,然后才谈得上接受教育。学生从懂事开始,已经积累了不少生活、事理经验,但由于这种经验积累的无意性和随意性,他们对自己已掌握知晓的东西可以说是仍处于懵懂状态。这就需要老师扮演好这个“催化剂”角色,激活学生的经验积累,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回归经验世界,引发学生的积极体验。第五版中职生课文教材,文质兼美,语言生动形象,惟妙惟肖,紧密切合中职生的实际,教师可唤起学生回忆,以学生已有的生活情境、事理感受、阅读积累诱发学生真切的体验。
如在教《信客》一文时,我结合学生的经验拓展训练:“如今同学们基本上人手一部手机,手机为大家联系他人,交流感情提供了方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在没有手机、没有邮电网络的20世纪初,城乡之间的通信需要有人担当,这就催生了‘信客’这一特殊的职业,试问信客应具有怎样的职业品质?我们可以从余秋雨笔下的信客身上学到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积极。通过这一环节,激活了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诱发了他们的深切体验。
二、联系生活,唤起学生体验
学生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对体验的产生和质量有重要的制约作用。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不错,一个有着丰富生活经历的人,在语言阅读中,一旦遇到与生活有关的语言,就能在生活的联系中加深体验。正像钱钟书指出:“夫‘悟’而日‘妙’,未必一蹴即至也,乃博采而有所通,力索而有所入也。”因此,作为教师,平时要鼓励学生丰富自己的生活实践,扩大生活视野,在阅读教学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引进生活活水,唤起学生体验。如:对有些语言形象、某种语言情感,学生虽心有所动,情有所感,但一时不能很好地感悟。这时,教师要善于寻求生活与语言的“共同处”,打开学生的记忆库,唤醒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语言文字相关的表象、体验、情感,使语言文字与有活性的形象、真切情感的体验联系起来,使语言在鲜活的形象嫁接中获得生命力。
例如:在《枣核》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从“托”一词中体会海外游子的思乡爱国之情,体会他对枣核的珍惜程度,我让学生们回忆平时是如何接东西,不同的接法反映不同的心理,有了生活基础,生活体验,学生们也就与海外游子产生了共鸣。所以,在词语教学中,应杜绝学生死记硬背词典上干巴巴的解释。有好多词语可联系生活实际去感悟体验,让学生会查生活这本“无字词典”效果会很好。这正如语文教育家刘国正说:“语文一旦与生活发生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
三、 创设情景,刺激学生体验
“无论是认识活动、道德活动,还是审美活动,都离不开情感的驱动。”那么情从何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特定的环境,产生特定的情感。而那些文质精美的作品,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情感资源。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根据不同的学习主题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创设出诱发学生积极情感的体验情境,那么定能产生理想的阅读效应。我们可以创设情感浓郁的语言情境、生动直观的画面情境、喜闻乐见的表演情境、放飞思绪的想象情境。在情境中使得学生升腾体验、丰富体验,从而激起心灵的震撼,思想的共鸣。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例如:在教学《项链》时,假设了一个情境,假如你要去参加一个上流社会的宴会,但是没有华丽的晚礼服和耀眼的首饰,但这些物质都是你梦寐以求的,你该怎么办?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体验马蒂尔德爱慕虚荣,追求享受所付出的惨重代价。
四、激活思维,引导学生体验
心理学认为:学生的思维处于表象思维的阶段,思维活动主要是运用表象来进行的,以后才逐渐向抽象的逻辑阶段过渡、发展。创设情境,能让学生从感受、体验形象开始,而学生在感受、体验的同时,语言及思维也必然随之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入境始与亲”,读书之前,教师如能积极运用语言或者多种直观手段,创设一个恰当的阅读情境,去吸引孩子们的目光,去撞击他们的心灵,从而给他们铺垫一个情感基调,让他们由衷地关注、全身心地投入,必将带来一个好的课堂效果。
学习源于疑问。例如上课伊始,教师积极创设问题情境,结合课文,在导入中提出疑问,激发悬念,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心存疑问,渴望答案的求知情境中学习。笔者常在课前给学生来一个“小甜点”,给他们一些语文的趣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讨论和思考的兴趣,培养他们动脑的习惯,更为一堂课创造了探索的气氛。
五、拓展时空,延伸学生体验
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以感知为起点在生活中逐渐习得的。对社会生活的感知体验是一种非语言实践,却是提高观察、感受、认知、发现生活能力的科学坦途。学习主体的体验只能在他自身直接参与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只能在他自身的感知或操作行为中产生。《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所以,就语文教学而言,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体验,只有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才能产生具体深切的体验,如果没有自身的参与,没有活动作为依托,体验便成了无源之水。
例如学了有关英雄人物的课文,就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找类似的人物,永远保存着那份敬爱。学了写景的文章后,就让学生阅读其他写景的作品,在语言文字中体验,感受祖国河山的美好。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去体验,其他时间教师更应鼓励、指导学生去体验。
学生体验感悟能力在对生活不断地感知中逐渐积蕴且敏锐。厚实的生活积累也在课堂教学中为语言学习提供了便利。学生在这样的导引下,学习的空间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而达到“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的目标。
总之,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我们越来越多地珍视“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充实,在充实中成长。努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悟得终身学习的方法,获得语文学习中的积极情感,体验语文学习中的乐趣,培养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1、2、5、9期
[3]《福建教育》2006年11期
[4]《过程体验——语文教学的一条新途径》骆康平《初中教学》
【关键词】 体验; 学生; 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并且“体验”一词在新课标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可见“体验”对学生的发展是多么重要。作为新课标的直接实践者,我们如何去理解“体验,”实施“体验,”进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获得实质性的突破,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是十分迫切的。语文具有很强地“体验性”,语文教学要从学生体验出发。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理念,笔者做了些许尝试:
一、回归经验,诱发学生体验
语文课程既要关注过去,又要关注现在。课程教学要反映学生先前的知识体系,但更重要地是要跟学生当下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把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有机整合,这样学生才能产生有意义的学习,否则只能是死记硬背。关注学生生活的当下时刻,实际上要求的就是让课程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学生的经验世界,关照学生的现实存在。因为学生首先是生活着,然后才谈得上接受教育。学生从懂事开始,已经积累了不少生活、事理经验,但由于这种经验积累的无意性和随意性,他们对自己已掌握知晓的东西可以说是仍处于懵懂状态。这就需要老师扮演好这个“催化剂”角色,激活学生的经验积累,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回归经验世界,引发学生的积极体验。第五版中职生课文教材,文质兼美,语言生动形象,惟妙惟肖,紧密切合中职生的实际,教师可唤起学生回忆,以学生已有的生活情境、事理感受、阅读积累诱发学生真切的体验。
如在教《信客》一文时,我结合学生的经验拓展训练:“如今同学们基本上人手一部手机,手机为大家联系他人,交流感情提供了方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在没有手机、没有邮电网络的20世纪初,城乡之间的通信需要有人担当,这就催生了‘信客’这一特殊的职业,试问信客应具有怎样的职业品质?我们可以从余秋雨笔下的信客身上学到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积极。通过这一环节,激活了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诱发了他们的深切体验。
二、联系生活,唤起学生体验
学生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对体验的产生和质量有重要的制约作用。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不错,一个有着丰富生活经历的人,在语言阅读中,一旦遇到与生活有关的语言,就能在生活的联系中加深体验。正像钱钟书指出:“夫‘悟’而日‘妙’,未必一蹴即至也,乃博采而有所通,力索而有所入也。”因此,作为教师,平时要鼓励学生丰富自己的生活实践,扩大生活视野,在阅读教学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引进生活活水,唤起学生体验。如:对有些语言形象、某种语言情感,学生虽心有所动,情有所感,但一时不能很好地感悟。这时,教师要善于寻求生活与语言的“共同处”,打开学生的记忆库,唤醒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语言文字相关的表象、体验、情感,使语言文字与有活性的形象、真切情感的体验联系起来,使语言在鲜活的形象嫁接中获得生命力。
例如:在《枣核》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从“托”一词中体会海外游子的思乡爱国之情,体会他对枣核的珍惜程度,我让学生们回忆平时是如何接东西,不同的接法反映不同的心理,有了生活基础,生活体验,学生们也就与海外游子产生了共鸣。所以,在词语教学中,应杜绝学生死记硬背词典上干巴巴的解释。有好多词语可联系生活实际去感悟体验,让学生会查生活这本“无字词典”效果会很好。这正如语文教育家刘国正说:“语文一旦与生活发生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
三、 创设情景,刺激学生体验
“无论是认识活动、道德活动,还是审美活动,都离不开情感的驱动。”那么情从何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特定的环境,产生特定的情感。而那些文质精美的作品,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情感资源。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根据不同的学习主题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创设出诱发学生积极情感的体验情境,那么定能产生理想的阅读效应。我们可以创设情感浓郁的语言情境、生动直观的画面情境、喜闻乐见的表演情境、放飞思绪的想象情境。在情境中使得学生升腾体验、丰富体验,从而激起心灵的震撼,思想的共鸣。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例如:在教学《项链》时,假设了一个情境,假如你要去参加一个上流社会的宴会,但是没有华丽的晚礼服和耀眼的首饰,但这些物质都是你梦寐以求的,你该怎么办?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体验马蒂尔德爱慕虚荣,追求享受所付出的惨重代价。
四、激活思维,引导学生体验
心理学认为:学生的思维处于表象思维的阶段,思维活动主要是运用表象来进行的,以后才逐渐向抽象的逻辑阶段过渡、发展。创设情境,能让学生从感受、体验形象开始,而学生在感受、体验的同时,语言及思维也必然随之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入境始与亲”,读书之前,教师如能积极运用语言或者多种直观手段,创设一个恰当的阅读情境,去吸引孩子们的目光,去撞击他们的心灵,从而给他们铺垫一个情感基调,让他们由衷地关注、全身心地投入,必将带来一个好的课堂效果。
学习源于疑问。例如上课伊始,教师积极创设问题情境,结合课文,在导入中提出疑问,激发悬念,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心存疑问,渴望答案的求知情境中学习。笔者常在课前给学生来一个“小甜点”,给他们一些语文的趣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讨论和思考的兴趣,培养他们动脑的习惯,更为一堂课创造了探索的气氛。
五、拓展时空,延伸学生体验
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以感知为起点在生活中逐渐习得的。对社会生活的感知体验是一种非语言实践,却是提高观察、感受、认知、发现生活能力的科学坦途。学习主体的体验只能在他自身直接参与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只能在他自身的感知或操作行为中产生。《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所以,就语文教学而言,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体验,只有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才能产生具体深切的体验,如果没有自身的参与,没有活动作为依托,体验便成了无源之水。
例如学了有关英雄人物的课文,就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找类似的人物,永远保存着那份敬爱。学了写景的文章后,就让学生阅读其他写景的作品,在语言文字中体验,感受祖国河山的美好。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去体验,其他时间教师更应鼓励、指导学生去体验。
学生体验感悟能力在对生活不断地感知中逐渐积蕴且敏锐。厚实的生活积累也在课堂教学中为语言学习提供了便利。学生在这样的导引下,学习的空间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而达到“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的目标。
总之,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我们越来越多地珍视“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充实,在充实中成长。努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悟得终身学习的方法,获得语文学习中的积极情感,体验语文学习中的乐趣,培养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1、2、5、9期
[3]《福建教育》2006年11期
[4]《过程体验——语文教学的一条新途径》骆康平《初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