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教育有史以来都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内容,从我国古代就很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至今传承的《三字经》中就有“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的道德教育典范。然而随着现代竞争激烈的发展,社会上可能会出现“重智轻德”的误区。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做什么事也不会成功。21世纪提倡“构建和谐社会”。这需要我们每一个公民有一个好的道德风尚,和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来共同构建。如今社会上仍存在很多不良风气和违法犯罪现象,青少年犯罪事件也屡屡发生,想要从根本上改善这些问题创建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就需要从娃娃做起。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给幼儿上好品德教育的第一课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
1 在生活教学中实施品德教育
道德教育的渠道是多方面,持续时间较长,方法也多样灵活的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幼儿德育的发展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人格力量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图弗斯大学心理学家大卫爱尔坎说:“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方法就是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如果你诚实、正直、有修养、有爱心,你的孩子就会学着去做。”孩子在呀呀学语的阶段学习的手段就是模仿,父母的一举一动在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样,家长要格外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在家庭中孝敬父母,亲爱孩子,团结邻里,夫妻和睦,给孩子创立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在生活中父母不光要以身作则,还要对幼儿的做法做出正确的评价。让孩子知道他做的事情哪一件是对的,哪一件是错的;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为孩子指明方向。例如家里来了客人要教育孩子待人要热情有礼貌,别人说话不插嘴。出门见到熟人要打招呼,要谦让比自己小的孩子,不说谎话等等。家庭教育是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的教育,是幼儿德育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也是伴随孩子终生的教育,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实施品德教育是最有力的,也是最有成效的。
1.2 在幼儿园进行德育教育
幼儿一日的主要时间都是在幼儿园渡过的,幼儿园的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发挥幼儿园的环境作用,利用美化环境及主题墙面的布置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操、道德认识。例如墙饰“家乡的变化”将幼儿自己搜集的家乡以前的照片与老师新拍的照片布置上墙,让幼儿通过对比感受到家乡的实际变化,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只有自身具有良好的素质,向幼儿显示出自己真、善、美的行为,才能激发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同时,教师还要不失时机的利用各教学领域进行德育教育。当孩子出现了行为问题的时候,也要避免对孩子责骂。因为孩子由于年龄小,没有是非观念,要对进行正面教育,让他明白这样做是不对的,使幼儿自己增强道德意识,主动改正错误。同伴之间的交往也是幼儿园实施品德教育的一个有利因素,如今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缺少同伴而容易形成“自我中心”倾向,表现为自私,任性,霸道等,社会性发展不佳。通過与同伴交往儿童可以逐渐了解自己,认识他人,并学习如何与人相处,逐步改变自我中心意识,可认识到自己的不当行为,学会自我控制。逐步学会与人合作,并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1.3 社区的文明风貌对幼儿的影响
在21世纪教育孩子已经不在只是家庭和学校或幼儿园的任务。社区也逐渐参与进来,对孩子也有实施教育的责任。一个社区的好的文明风貌,必然会带动区内的家庭和成员。相反,社区中的每个成员的行为也会影响社区的文明风貌。社区内的人关心下一代,把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己任。社区的人们礼貌待人,热情友好。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社区的环境清洁美化,对孩子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孩子心中产生共鸣,从而萌发爱家乡,爱社区,知道从自我做起保护社区的环境,爱护社区的公物,尊敬老人,对人有礼貌,喜欢帮助别人的良好行为。
2 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2.1 实践性。例如勤劳的品质是从劳动中体现的,让幼儿自己穿衣、洗脸、整理玩具、参加家务劳动,通过劳动可培养幼儿爱惜劳动成果,培养幼儿热爱劳动和简朴节约的好品质。
2.2 随机性。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随机对幼儿良好品德行为和习惯进行培养。
2.3 游戏性。幼儿的教育活动离不开游戏,对幼儿实施品德教育同样也要以游戏来贯穿活动。教师应有目的的为幼儿创设游戏情境如“娃娃生病了”、“家里来客人了” 、“乘坐公交车”等,发挥幼儿的主体性,通过游戏参与社会,体验道德情感,掌握一定的行为规范。
2.4 方法多样性和灵活性。例如幼儿喜欢模仿,具体、生动、直观的典型易于感染儿童,榜样示范法可以有效的促进儿童良好的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家长或学前机构可组织儿童学习伟人和英雄故事,使孩子开阔心胸,培养他们为人民服务和无私的精神。同伴中间出现的好榜样的教育意义最易被儿童接受,特别是生活中比较接近的小事,所以教师要注意表扬儿童中的好人好事,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利用故事、儿歌等文学作品对幼儿进行品德和行为习惯教育,可以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是非观念。
总之,德是做人的基础,好比大树的根,根繁才能叶茂。品德教育从娃娃抓起,使幼儿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为将来能成为一个有能力、有理想、有知识、有修养的新一代公民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在生活教学中实施品德教育
道德教育的渠道是多方面,持续时间较长,方法也多样灵活的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幼儿德育的发展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人格力量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图弗斯大学心理学家大卫爱尔坎说:“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方法就是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如果你诚实、正直、有修养、有爱心,你的孩子就会学着去做。”孩子在呀呀学语的阶段学习的手段就是模仿,父母的一举一动在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样,家长要格外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在家庭中孝敬父母,亲爱孩子,团结邻里,夫妻和睦,给孩子创立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在生活中父母不光要以身作则,还要对幼儿的做法做出正确的评价。让孩子知道他做的事情哪一件是对的,哪一件是错的;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为孩子指明方向。例如家里来了客人要教育孩子待人要热情有礼貌,别人说话不插嘴。出门见到熟人要打招呼,要谦让比自己小的孩子,不说谎话等等。家庭教育是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的教育,是幼儿德育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也是伴随孩子终生的教育,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实施品德教育是最有力的,也是最有成效的。
1.2 在幼儿园进行德育教育
幼儿一日的主要时间都是在幼儿园渡过的,幼儿园的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发挥幼儿园的环境作用,利用美化环境及主题墙面的布置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操、道德认识。例如墙饰“家乡的变化”将幼儿自己搜集的家乡以前的照片与老师新拍的照片布置上墙,让幼儿通过对比感受到家乡的实际变化,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只有自身具有良好的素质,向幼儿显示出自己真、善、美的行为,才能激发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同时,教师还要不失时机的利用各教学领域进行德育教育。当孩子出现了行为问题的时候,也要避免对孩子责骂。因为孩子由于年龄小,没有是非观念,要对进行正面教育,让他明白这样做是不对的,使幼儿自己增强道德意识,主动改正错误。同伴之间的交往也是幼儿园实施品德教育的一个有利因素,如今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缺少同伴而容易形成“自我中心”倾向,表现为自私,任性,霸道等,社会性发展不佳。通過与同伴交往儿童可以逐渐了解自己,认识他人,并学习如何与人相处,逐步改变自我中心意识,可认识到自己的不当行为,学会自我控制。逐步学会与人合作,并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1.3 社区的文明风貌对幼儿的影响
在21世纪教育孩子已经不在只是家庭和学校或幼儿园的任务。社区也逐渐参与进来,对孩子也有实施教育的责任。一个社区的好的文明风貌,必然会带动区内的家庭和成员。相反,社区中的每个成员的行为也会影响社区的文明风貌。社区内的人关心下一代,把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己任。社区的人们礼貌待人,热情友好。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社区的环境清洁美化,对孩子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孩子心中产生共鸣,从而萌发爱家乡,爱社区,知道从自我做起保护社区的环境,爱护社区的公物,尊敬老人,对人有礼貌,喜欢帮助别人的良好行为。
2 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2.1 实践性。例如勤劳的品质是从劳动中体现的,让幼儿自己穿衣、洗脸、整理玩具、参加家务劳动,通过劳动可培养幼儿爱惜劳动成果,培养幼儿热爱劳动和简朴节约的好品质。
2.2 随机性。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随机对幼儿良好品德行为和习惯进行培养。
2.3 游戏性。幼儿的教育活动离不开游戏,对幼儿实施品德教育同样也要以游戏来贯穿活动。教师应有目的的为幼儿创设游戏情境如“娃娃生病了”、“家里来客人了” 、“乘坐公交车”等,发挥幼儿的主体性,通过游戏参与社会,体验道德情感,掌握一定的行为规范。
2.4 方法多样性和灵活性。例如幼儿喜欢模仿,具体、生动、直观的典型易于感染儿童,榜样示范法可以有效的促进儿童良好的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家长或学前机构可组织儿童学习伟人和英雄故事,使孩子开阔心胸,培养他们为人民服务和无私的精神。同伴中间出现的好榜样的教育意义最易被儿童接受,特别是生活中比较接近的小事,所以教师要注意表扬儿童中的好人好事,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利用故事、儿歌等文学作品对幼儿进行品德和行为习惯教育,可以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是非观念。
总之,德是做人的基础,好比大树的根,根繁才能叶茂。品德教育从娃娃抓起,使幼儿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为将来能成为一个有能力、有理想、有知识、有修养的新一代公民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