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嫌疑人X的献身》是东野圭吾写作生涯中最具重要纪念意义的代表作,该书先后被日韩两国翻拍。但日韩两国的改编在主题思维都有所不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韩文化的差异。本文将以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为视角对日韩文化中的黑暗色彩与童话色彩进行分析。
关键词:嫌疑人X的献身;电影;日韩;童话色彩;黑暗色彩
作者简介:武松静(1996.6-),女,汉族,辽宁辽阳人,河北大学文学院本科在读学生。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1--01
一、画面及色调
从整体画面处理上看,日版影片色调暗淡,凄凉令人窒息,而韩版一改杂色为主的画面,融入了更多的原色,显得更加开阔和唯美。尤其当靖子出现在便当店时,清晨的阳光刚好洒在她的脸上,仿佛在她的身上有一种阳光的味道,并且这种场景反复出现。此外,韩版在一些情节上也更偏向童话色彩,增加靖子送给石神纸条和围巾,以及石神视其如宝、后又失望而将其焚烧等情节,打破了日版黑暗系的基调。作为岛国的日本缺乏安全感,有着长期的民族恐惧,对外界又极其敏感,形成独特的带有黑暗色彩的双重民族性。韩国虽然拥有长期的民族血泪史,但却在斗争的过程中继承了儒家温和的特性,向往美好圆满,希望住在充满童话色彩的水晶球里。靖子在日韩两个不同版本中的感情态度略有差异,也正是这种黑暗与童话冲突的集中体现。日版的靖子对石神的态度一直處于怀疑和不安之中,以至于结局石神因为靖子自首、对自己的献身并不接受而发出声嘶力竭的哀吼。而韩版中石神在靖子心中的位置是有明显变化的,从普通的邻居到感激的恩人,从抗拒排斥到内疚自责,以及靖子因为石神而对追求者三番两次的拒绝,都让观者不得不向往着童话般的美满。
二、人物形象的塑造
在人物塑造上,韩版的石神自始至终戴着旧款大框眼镜、有着蓬松头发和清晰须根,他看到靖子时会有点儿手足无措,会露出害羞的表情,被美里说破他对靖子的心思时嘴角会露出温暖的笑,还会用手轻敲美里的小脑袋,与其说是对于一个孤独天才的塑造,不如说是一个初遇爱情的学究型宅男更为贴切。但日版就没有这样轻松了,孤僻的石神简直是幽灵般的存在,他喜欢把脸藏在旧围巾下,给人强烈的压抑感,面对让他心动的靖子他会刻意保持着一段距离,与同样是天才型的汤川重逢也没有让他兴奋地多说几句,他更以一种极端得让人害怕的态度来诠释着自己的爱情。两个版本石神对靖子的感情都是一瞬间的触动和时间堆积下来的动心,但两人对所爱之人的态度却截然不同。韩版是守护,他知道得到对方回应的希望很小但他始终是抱有期待的,而日版却是决绝,一边在付出一边却在躲避,从一开始就断绝了所有的退路。这种明显的性格对比在靖子身上也有体现,日版中靖子具有日本女人典型的温柔安静的特质,她始终是被动又有些软弱的,虽然她杀了富坚,但挑起杀人事件的实际上是美里,她最多只是在美里面前发了牢骚,对石神的控制表示不满。但韩版扩大了这些情绪,甚至爆发出来,增加了靖子在发现石神跟踪自己后痛骂石神的情节,表现出意外的泼辣。这种情节在韩版影片明亮而有着些许温暖的基调下并不显得突兀,在很多韩国影视剧中也习以为常,但在日本影视剧中就比较少见了,在日版令人窒息的气氛中更是很难有这样的情节出现。
三、情节与主题
此外,日韩两国的民族色彩正是类似黑暗与童话的色彩,日本人极力避免鲜艳的颜色,喜欢灰和淡褐等中间色,也就是杂色,总有一些水洗后褪色了的感觉;而韩国人在色彩感觉上都要鲜艳夺目得多。中性的杂色自然比五彩缤纷的原色缺失了更多的温情与活力,正如人们都会说玫瑰是爱情的化身,但谁也不会用泥沙来比喻爱情。从《嫌疑人X的献身》的主题本身来看,倘若X是石神,那么他的献身是因为爱情还是因为数学?他的孤独是爱情的缺失还是天才的悲哀?日韩两个版本对主题的解读呈现出了不同的倾向,日版的沉重和韩版的惋惜在观众的心理感受上也形成了鲜明对比。靖子知道真相难以承受,见到石神后选择自首接受法律的制裁,不给观者任何抱有幻想的机会,这是日版影片对结局的勾画;但在韩版中,靖子追向看押石神的警车,渐行渐远,画面到此便戛然而止。看似同样真相大白的结局,日韩两个版本却赋予了不同的意味。日式结局似乎太过于冷酷无情,但也印证了尊崇现实的理性文化,这在大部分日本影视文化中有着相通之处。相比之下韩式结局似乎更能够满足人们的期待,让人心存希望,这也是大多韩国影视文化极力去打造的招牌。
四、结语
由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为出发点,我们可以看出,日本文化中的黑暗色彩与韩国文化中的童话色彩在不同层次上向极端方向发展,这体现了日韩两国在文化上的差异。文化是一个蕴含在生活每个角落的概念,从一个民族的性格中生发出来,我们要在不同艺术形式中寻求文化根源。
参考文献:
[1]东野圭吾.嫌疑人x的献身[M].广东:南海出版公司,2008.
[2]金文学.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M].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
[3]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广东:南海出版公司,2007.
[4]王彬.一部关于爱情的悬疑片或一部结构精巧的爱情片——评《嫌疑人X的献身》[J].世界文化.2013,(9):22-23.
关键词:嫌疑人X的献身;电影;日韩;童话色彩;黑暗色彩
作者简介:武松静(1996.6-),女,汉族,辽宁辽阳人,河北大学文学院本科在读学生。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1--01
一、画面及色调
从整体画面处理上看,日版影片色调暗淡,凄凉令人窒息,而韩版一改杂色为主的画面,融入了更多的原色,显得更加开阔和唯美。尤其当靖子出现在便当店时,清晨的阳光刚好洒在她的脸上,仿佛在她的身上有一种阳光的味道,并且这种场景反复出现。此外,韩版在一些情节上也更偏向童话色彩,增加靖子送给石神纸条和围巾,以及石神视其如宝、后又失望而将其焚烧等情节,打破了日版黑暗系的基调。作为岛国的日本缺乏安全感,有着长期的民族恐惧,对外界又极其敏感,形成独特的带有黑暗色彩的双重民族性。韩国虽然拥有长期的民族血泪史,但却在斗争的过程中继承了儒家温和的特性,向往美好圆满,希望住在充满童话色彩的水晶球里。靖子在日韩两个不同版本中的感情态度略有差异,也正是这种黑暗与童话冲突的集中体现。日版的靖子对石神的态度一直處于怀疑和不安之中,以至于结局石神因为靖子自首、对自己的献身并不接受而发出声嘶力竭的哀吼。而韩版中石神在靖子心中的位置是有明显变化的,从普通的邻居到感激的恩人,从抗拒排斥到内疚自责,以及靖子因为石神而对追求者三番两次的拒绝,都让观者不得不向往着童话般的美满。
二、人物形象的塑造
在人物塑造上,韩版的石神自始至终戴着旧款大框眼镜、有着蓬松头发和清晰须根,他看到靖子时会有点儿手足无措,会露出害羞的表情,被美里说破他对靖子的心思时嘴角会露出温暖的笑,还会用手轻敲美里的小脑袋,与其说是对于一个孤独天才的塑造,不如说是一个初遇爱情的学究型宅男更为贴切。但日版就没有这样轻松了,孤僻的石神简直是幽灵般的存在,他喜欢把脸藏在旧围巾下,给人强烈的压抑感,面对让他心动的靖子他会刻意保持着一段距离,与同样是天才型的汤川重逢也没有让他兴奋地多说几句,他更以一种极端得让人害怕的态度来诠释着自己的爱情。两个版本石神对靖子的感情都是一瞬间的触动和时间堆积下来的动心,但两人对所爱之人的态度却截然不同。韩版是守护,他知道得到对方回应的希望很小但他始终是抱有期待的,而日版却是决绝,一边在付出一边却在躲避,从一开始就断绝了所有的退路。这种明显的性格对比在靖子身上也有体现,日版中靖子具有日本女人典型的温柔安静的特质,她始终是被动又有些软弱的,虽然她杀了富坚,但挑起杀人事件的实际上是美里,她最多只是在美里面前发了牢骚,对石神的控制表示不满。但韩版扩大了这些情绪,甚至爆发出来,增加了靖子在发现石神跟踪自己后痛骂石神的情节,表现出意外的泼辣。这种情节在韩版影片明亮而有着些许温暖的基调下并不显得突兀,在很多韩国影视剧中也习以为常,但在日本影视剧中就比较少见了,在日版令人窒息的气氛中更是很难有这样的情节出现。
三、情节与主题
此外,日韩两国的民族色彩正是类似黑暗与童话的色彩,日本人极力避免鲜艳的颜色,喜欢灰和淡褐等中间色,也就是杂色,总有一些水洗后褪色了的感觉;而韩国人在色彩感觉上都要鲜艳夺目得多。中性的杂色自然比五彩缤纷的原色缺失了更多的温情与活力,正如人们都会说玫瑰是爱情的化身,但谁也不会用泥沙来比喻爱情。从《嫌疑人X的献身》的主题本身来看,倘若X是石神,那么他的献身是因为爱情还是因为数学?他的孤独是爱情的缺失还是天才的悲哀?日韩两个版本对主题的解读呈现出了不同的倾向,日版的沉重和韩版的惋惜在观众的心理感受上也形成了鲜明对比。靖子知道真相难以承受,见到石神后选择自首接受法律的制裁,不给观者任何抱有幻想的机会,这是日版影片对结局的勾画;但在韩版中,靖子追向看押石神的警车,渐行渐远,画面到此便戛然而止。看似同样真相大白的结局,日韩两个版本却赋予了不同的意味。日式结局似乎太过于冷酷无情,但也印证了尊崇现实的理性文化,这在大部分日本影视文化中有着相通之处。相比之下韩式结局似乎更能够满足人们的期待,让人心存希望,这也是大多韩国影视文化极力去打造的招牌。
四、结语
由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为出发点,我们可以看出,日本文化中的黑暗色彩与韩国文化中的童话色彩在不同层次上向极端方向发展,这体现了日韩两国在文化上的差异。文化是一个蕴含在生活每个角落的概念,从一个民族的性格中生发出来,我们要在不同艺术形式中寻求文化根源。
参考文献:
[1]东野圭吾.嫌疑人x的献身[M].广东:南海出版公司,2008.
[2]金文学.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M].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
[3]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广东:南海出版公司,2007.
[4]王彬.一部关于爱情的悬疑片或一部结构精巧的爱情片——评《嫌疑人X的献身》[J].世界文化.2013,(9):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