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的结果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m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网络成瘾;心理咨询;个案辅导
  第一次辅导
  来访者形象:小亮,身高一米八左右,皮肤较白,一双有些深陷的眼睛上架着一副普通眼镜,寸头,偏瘦,身着高三校服。
  情况自述:从小玩电脑,从1999年开始,先玩单机游戏,后来上网聊天,直至现在玩网络游戏。在游戏中有自己的固定搭档和团队,时间久了,每次上网玩游戏的时间也就固定下来,大家会不约而同地在网上玩游戏,玩的时候很开心。但进入高三,班级重新进行了调整,自己的成绩下降了很多,同学们都在全心学习,自己很担心这样玩游戏会和学习发生冲突,想控制上网的次数和时间,但却控制不住,既想把学习搞好,又想玩。
  小亮说话声音不大。听了他的讲述,可以分析出困扰他的焦点是学习和迷恋网络游戏的时间和精力的冲突问题。从他有条不紊的讲述中,可以看出他对于这个问题是经过认真思考的,自己也尝试过调整,只是没有找到恰当的方法。他已经认识到了迷恋游戏必定会影响现在的学习,那为什么不能克制住自己呢?是认知的问题还是行为的问题?更深层的原因是什么呢?我决定先从游戏本身入手。
  师:听了你的介绍,对你的困扰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在现在的环境中,尤其是男生,不会玩游戏应该是很少见的。在虚幻的网络场景中,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你说在游戏中很开心,是为什么呢?
  生:固定的时间、固定的游戏中,大多是已经一起玩了很长时间的人,一边玩游戏,一边聊天,彼此很默契,可以聊很多。每到放学或周末,看看他们在没在,已经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否则不能安心学习。
  师:重要的是那里有固定的伙伴,是吗?
  生:(稍沉默)应该是吧。大家像朋友一样,很轻松。
  师:那些游戏中的玩伴在玩游戏之前认识吗?
  生:很少。有一个是好朋友,其余的都不是,都是在网上认识的。
  师:那么多网上朋友,是你主动加他们的吗?
  生:(脱口而出)他们加我的多。
  师:可以说说你们经常谈些什么吗?
  生:我们聊些共同的话题,谈谈学校,放松放松。
  说到这里,可以看出,小亮是一个较为内向的男生,自己不会很主动交朋友,在班级中可能朋友不多。随后我了解了他在班级的交友情况,证实了我的猜想。看来他迷恋上网的原因找到了——渴望友谊。性格偏内向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上主动性会差些,身边的朋友相对会少。
  然而,性格中某些特质的改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是几次咨询就能解决的,对于笔者来说,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在该生现有性格基础上,指导其学会如何与人交往,通过人际交往的成功体验,强化其渴望交往的动机和自我认同感,弥补其偏内向性格在交往中的不适应。根据他自述既想玩又不想耽误学习,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上进的学生,因此,在找到他喜欢玩游戏的原因之后就是对他交友的指导。
  师:在网上玩游戏除了放松身心之外,还可以拥有很多朋友,体验到拥有朋友的快乐,同时由于不亲身接触,在网上也不存在生活中朋友之间可能产生的摩擦,对吗?
  生:(肯定地点点头,好像明白了什么)
  师:在班级中你有好朋友吗?
  生:很少,只有一个,就是他也在我的网上好友里。
  师:其实,对于知心的朋友,在一个集体中有一两个已经足够了,为什么说“很少”呢?并不少。但是,在一个集体中,你不仅要与你的好朋友交往,更需要和班级中很多同学接触,所以,一个好朋友会让你感觉“很少”。想象一下,如果你的那些网友都是你班级的同学,那么比较一下,你更愿意和他们在网上交流还是在现实生活中交流呢?
  生:当然是在现实生活中了。
  师:是呀,如果和同学们也很熟悉就好了。你可以尝试着更多地和班级的同学相处,并把与网友交流的精力更多放在与班级同学的交流上。
  至此,来访学生已经产生了和班级同学交往的动机,也能把与网友沟通的美好感觉迁移到和同学的交往中,但是他还不清楚该如何去做,这是下一步辅导的重点。接下来,我告诉小亮与其他同学交往的一些原则和技巧,如自信、真诚、微笑等。而对于他来说,自信是最重要的。“你好好想想并记住老师教你的,和其他同学关系一定会有很大改观的,要坚持!”我说。他信心十足地用力点了点头。
  第二次辅导
  小亮果真又来了,三天后的同样时间。这次,他不再那么小心翼翼了,说话的声音也大了一些。
  生:老师,按照你说的,我努力保持好的心情,强迫自己主动与同学交流。第一天实在太困难了,我想放弃,可是一想到这对自己有很大帮助,我就坚持下来了。以前我不愿意说话,所以这一天下来,心里和身体都很累,但晚上躺在床上却感觉和同学相处自然多了。大家相互打招呼,比较轻松,心似乎突然变大了,真奇怪!
  我肯定地点点头,微笑着倾听他表达。看来,他正努力克服自己的被动倾向,主动和他人交流,已经成功地走出了第一步。
  师:老师知道,你克服了很大困难,真的很了不起,而且坚持了几天就感到心态变轻松了。与同学们说说谈谈其实是一件自然的事,只不过你以前没有意识到,没尝试过。
  我问他现在上网的次数与愿望怎样了,他说上网的次数少了,都把心思放在让自己克服不习惯主动交往上,没有那么多心思去上网了。
  师:真替你感到高兴,现在多好,一举两得,在班级中扩大了交友的范围,上网方面的问题也解决了。现在在学习中感觉像自己想象的那样顺利吗?进入高三,感到学习压力大是正常的。只要认真学,保持好的心态,不仅会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也会顺利度过高三的。你现在学习状态如何?
  生:(声音低了一些)老师,我在班级的成绩还可以,数理化在班级有时能排到五六名,可是外语不好。
  师:这么厉害,你的学习能力一定很强,你上进,因此才能发现了自己的弱项——英语。   生:我知道它重要,所以努力地学,可是成绩还是不好。
  师:是英语学习方法不对还是什么问题呢?和科任老师交流过吗?
  生:英语老师是班主任,是高三才换的。我清楚自己以前英语底子不好,所以高一、高二很努力,进步虽不大,但也是有进步的。我学习有一个习惯,是初中就养成的,就是对于老师留的作业不是都做,而是做不会的,会的看一看就过去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难题上,到了高中也没有改,也不知好不好,现在许多老师都知道我有这个习惯,不过他们从高一开始就教我,都习惯了,并同意我这样做。可是,换了英语老师后,不仅教学方式有变化,我要重新适应,而且他特别反对我不全部完成作业。这学期刚开始我努力地做作业,当然是大部分做,老师批评我没完成,我开始还能理解,可是渐渐的我有些跟不上了,结果作业交不上了,老师说得更狠了。前不久一次早自习班主任又发现我没交作业,让我站起来,当着全班同学说一猜就是我没写,以后也不用写了!我忍受不了,真的!
  小亮很激动,我示意他冷静一会儿。老师的批评使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师:那你有没有告诉英语老师你的做作业习惯还有你的想法呢?
  他的答案是否定的。我迅速理清了思路,这个问题除去老师的原因外,就是他没有主动和老师沟通,而是自己等待着并痛苦着。接下来,我和他分析了导致现在状况的原因,让他理解老师的时间有限不能主动和他沟通,以及自己接下来如何勇敢地走进英语老师的办公室。
  他同意了,知道了原来自己也有很大责任,现在心里轻松了许多,对学习充满了希望。有了方向和动力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临走时,我又给他讲了暗示的巨大作用,要求他每天早上起床后对自己说“我是快乐的”等暗示话语,并告诉他生活中每一件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一定会有想得到和想不到的挫折,要敞开心扉做事,在自己解决不了的情况下,要把握主动权,战胜自己,不要让问题越积越严重,需要帮助时也可以来找我。
  为了强化咨询效果,我事后找了他的英语老师张老师,从如何帮助他走出英语学习困惑的角度谈起,把小亮咨询中谈到的英语学科的学习情况以及他想主动找张老师谈心的愿望告诉了张老师,张老师高兴的态度出乎我的意料,她也在为这个其他科不错、英语科成绩不好的学生发愁呢。我们达成了共识,在高三这个阶段,对这个学生在态度上要多鼓励、慢慢来,在方法上要主动问他是怎么想的,避免在班级学生面前指责他,并且一两天后如果小亮没主动去找她,她会主动找他谈,帮助他分析现状,增强对老师的信任感。
  此后小亮对我建立起了信任,高考前主动找了我六次,前几次主要是谈他在交往中的进步和遇到的问题,每一次我都告诉他遇到问题是正常的,并和他共同商量解决的办法。他咨询时的声音越来越大了。最后一次是高考前,他说担心英语,我用认知法和放松法对他进行了辅导。高考后,小亮在我办公桌上粘了一个小纸条,写着“谢谢老师,我考了609分!”
  辅导反思
  本咨询案例中,笔者没有就小亮上网玩游戏一事进行直接回应和矫治,而是对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既减轻了小亮面对网络游戏问题的压力,也转移了咨询的话题,为进一步咨询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在激发小亮与同学交往的动机上,笔者通过联想法,为其构建了一幅基于现实的美好场景,进而为他提供了明确方向。
  在咨询中,对于来访者性格偏内向、交往信心不足的问题,笔者多次运用正强化的方法,使用具有积极暗示性的语言,淡化他的不足和失落,强化他交往的信心。在整个咨询中,笔者综合运用了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帮助来访者确立积极的人生观,并对他的交往行为进行具体指导和跟踪,为其有效地开展人际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高考是人生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包括为人和为学。因此,高中生会面临许多困扰,包括来自自己的和外部环境的。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会越积累越严重。本案例中的学生,在未咨询前面对困扰选择了沉默和等待,被动地、无能为力地接受着现实。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这部分学生的关注。对于班主任来说,学生是成长中的个体,他们的行为表现让我们注意到他们,而帮助学生分析行为表现背后的原因,从原因入手解决存在的问题,远比训斥和说教高效得多。作为科任教师,敏锐的观察力和与学生朋友式的交流是教学成功的前提条件。学生则更要学着主动掌握自己的学习生活,及时解决出现的困惑,这是学习顺利开展的保障。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实验中学,哈尔滨,150000)
  编辑 / 黄才玲 终校 / 于 洪
其他文献
〔摘要〕本研究通过课堂教学、专业体验、生涯辅导对学生实现“面—线—点”三级分层模式的生涯指导,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窗口,全面透视心理学专业。这一模式的生涯指导,普及了心理学专业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能力,提升学生自我分析和专业探索能力。“面—线—点”三级分层生涯指导模式满足了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全面普及与深度指导有机结合,对于生涯规划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是一次有效的尝试。  〔关键词
提 要:恺撒任独裁官后在海外广泛建立殖民城安置老兵,西班牙南部的乌尔索即为其中之一。《尤利乌斯-母神殖民城法令》由恺撒生前起草、后经安东尼提交罗马元老院通过,是建立该殖民城时颁布的管理条令。该法令涉及城市运行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体制、经济行为、宗教习俗等,是研究罗马海外殖民城和恺撒施政思想的重要史料。本文选取的是与罗马城建制相关的条款,旨在探究罗马与罗马殖民城在管理上的因袭。  关键词:法令;殖民
〔摘要〕中学生正处于身心的快速发展阶段,迈入青春期的他们迎来了各种变化,特别是在情绪方面。他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热血沸腾,展现了青少年独有的成长魅力。同时,他们在碰到问题时又容易产生情绪,冲动、愤怒、难以自控。本案例的来访者就碰到了类似的问题,情绪非常不稳定,动不动就生气、愤怒。咨询师通过绘画游戏、空椅子技术等帮助他理清自己的情绪状态,借助认知疗法让他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关
〔关键词〕亲子沟通;内心需求;接纳;鼓励;尊重  在微信推送上看到这样一道选择题:有几个孩子,他们各有特长,如果让你以喜欢的程度排列,你会怎么排?  A男生,生于普通工人家庭,18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后进入美国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攻读研究生。28岁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  B男生,贫寒农家子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级重点高中,高中期间成绩优异,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全国物理奥赛二等奖,后
〔摘要〕“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没有教师的幸福就很难有学生的幸福。而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预防员”,是实施学生心理健康的中坚力量。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因势利导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有效地促进各类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对教育工作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心理辅
〔关键词〕立德树人;班级制度文化;岗位制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6-0061-03  班级制度文化作为班级文化的一部分,能影响学生的行为、学习等多种习惯,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自主发展,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不可或缺。合理的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能孕育出优良的班级精神文化氛围。  一、指导思想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改
〔摘要〕童年不能决定一切。但是长大的一切可能都和童年的经历有关。孟尝君的过分逐利行为除了人的本性的因素外,跟他童年被弃的经历有关。为了孩子美好的未来和健全的人格,父母要尽自己的能力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童年。这个世界给孩子以温暖和爱,孩子报世界以责任和爱。  〔关键词〕孟尝君;成长经历;解读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02-0078-02  在
摘要:心理咨询中的自我暴露也可以运用在学生谈话中。以青春励志剧《云颠之上》中简兮自暴经历成功采访名模艾斯为例,提出教师与学生谈话时应遵循自我暴露事件的亲历性、自我暴露态度的真诚性、自我暴露语言的适切性、自我暴露动机的积极性等四个方面,如此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关键词:自我暴露;学生谈话;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9-0059-03 
〔关键词〕学习;虚荣心;内部动机;谦虚心  王安石有篇关于教育的著名文章《伤仲永》,讲了一个关于早慧少年方仲永日后“泯然众人矣”的故事。  王安石在这篇文章中认为,造成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在于“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也就是其所受的教育没有到位。王安石强调的是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即使像仲永那样富有天资的人,也需要接受必要的教育才能成材。但是,综观全文,这个故事还为我们揭示了其他重要的信息。  首先,
〔摘要〕作者在山区支教学校,用一年的时间改变了一个特殊班级,综合考评成绩突飞猛进,由级段倒数跃居级段第一名。总结改变这个班级的实践经验,主要做好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是解决好师生关系的问题,方法是真诚接纳,贴近稚嫩的心灵。第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方法是身体力行,潜移默化施加影响。第三是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方法是深入学生家庭走访,细心呵护,重点培养孩子的自尊自爱意识。第四是注重促进学生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