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阅读教学“读”的训练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ftongyu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学教师普遍重视课堂效率的今天,许多教师都忽略了阅读教学过程中“读”的重要性。本文论述了自己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读书的几点体会和对教师范读所提出的更高要求。
  [关键词]“读”;体会;要求
  “读”既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手段,又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通俗的说,就是既有学生的阅读又有教师的范读。因此,我在阅读教学中以教师范读为引导,以训练学生读为主线,把功夫下在指导学生多读原文上,也就是要留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去直接阅读课文,使其在读中感知,在读中理解,在读中玩味。可是,在农村,孩子们大多是羞涩的,不能放开来有感情地朗读。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指导学生读书的体会以及要求。
  一、让每个学生有机会读
  学生在初接触课文时,可让他们自由轻声通读(或默读)全文,从整体感知课文;在理解课文时,则让学生默读、齐读、自由读;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就让学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读,激励他们比一比谁读得好。这些读书形式既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有读书的机会,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读的兴趣,使其既不感到枯燥,又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应在读中教给学生一些技巧,使其知道重音、停顿、快慢、高低等在朗读中如何随着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变化,从而提高朗读的表现力。如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中写父亲教“我”下悬崖时“我”的心理变化时,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求学生用从犹豫到逐渐变得坚定有力的声音去读,同时还要注意句子的重音各放在那个字上。如朗读“你能办得到的”“这似乎能办得到”“我能办得到的”这三句话时,第一句的重音放在“能”上,要读出父亲所要传递给我的坚定信念,语气要沉重有力。第二句的重音放在“似乎”上,要读出“我”听了父亲的话后所萌生信心,语气还要带着点点犹豫。第三句的重音放在“我”上,要读出因为第一步的成功而产生的巨大信心,语气要坚定。这样一指导,就使得每个学生都有读好的信心和想读的愿望。
  二、让学生读出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让学生有读的兴趣,读的欲望,只有有欲望才能愿意去干,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乐意去干,激起学生的兴趣,才可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才能确保其会主动地学习。在学习《羚羊木雕》时,我巧用悬疑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我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引来起学生想要阅读的兴趣,并此依托《羚羊木雕》这篇课文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特点训练学生的分角色朗读,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不但了解作者说了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达到了相同,效果很好。例如:“妈妈询问的羚羊木雕究竟在哪?“妈妈对于我将木雕送人的做法认不认可?妈妈想让我怎么做?”“面对妈妈的逼迫,我又是怎么做的?”“谁的出现彻底粉碎了我的希望?”“我又为什么不愿去要回羚羊木雕?”“面对是否该要回羚羊木雕这件事,我是不是在孤军奋战?”“最终,我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向万芳要回木雕的?”“要回羚羊木雕我的心情如何能够?试着猜想爸爸、妈妈、奶奶的心情又会是怎样的呢?”这一系类的问题既能够起学生的读书欲望,又能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加深学生对文中人物心理的理解,再通过分角色朗读,从而让学生更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而且每读完—遍后回过头来再看看这些问题,就越是能够加深对这些人物的了解,如此再读课文的话就会更有信心将文章读得更好,真正地读出兴趣读出信心。这样,学生通过反复读课文,在读中主动地体味课文的内容思想感情及表达技巧。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
  在朗读中要让学生进入课文和情境,只有入情入境才能真正掌握内容把握情感,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如我在教学《黄河颂》一文时,因为《黄河颂》是一篇歌颂黄河,歌颂中华儿女的伟大坚强的气魄的歌词,也是一篇具有爱国情感、动人心魄的颂歌。因此我配有音乐,并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动情之处,品味生动的语言。新课标对朗读的总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即朗读要做到语音正确;语调要抑扬顿挫,感情要丰富多彩,朗读中要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前的教学,我因为不擅长读,不敢读,在指导朗读上经常能躲即躲。但是没有激情的语文课是令人厌倦的,为了上好这节课,我认真地查看资料,寻找朗读的办法,针对讲解的要点,对照本课内容做了认真备课,并进行了反复练习,最后我选定用动词、形容词以及能突出主要思想的词进行了重读指导,如英雄气魄、伟大精神和伟大而又坚强要重读,这让学生有了轻重的认识。之后,又下载了《黄河颂》的歌和朗读文件,让它们带动学生进入情境,体会感情,在这种氛围下班上的同学们个个奋勇争先,都想做一个尝试,都想挖掘一下自己的潜能,班上平时爱读、善读的学生读得有板有眼,不爱读书的学生也跃跃欲试。找动词学生一下就能找到,读时读得全身心投入,每个学生都像个五四青年那样热血沸腾,冲杀在前线,口中唱着进行曲,手中拿着土枪、长矛同敌人搏斗。老师和学生都沉浸在作品中,忘记了一切。这种氛围的创设让学生有了充沛的感情,这样,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以饱满的热情理解、积累、内化了教材的语言,并在训练中受到美的感染、美的熏陶。
  四、让学生熟读成诵
  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是积累大量语言的有效方法,是把阅读材料的语言进行内化的最好途径。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对文言文的熟读成诵。而每篇文章作者都有其写作的思路,因此,每篇文章都能找到它的脉络层次。只要理清文章脉络,这样在学生了解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再通过学生的反复诵读就能够更轻松地背诵课文。例如,我在教学《木兰诗》的过程中,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让学生理清这篇文章的情节,在把握作者的思路之后,再让学生反复诵读以达到快速背诵课文的目的。
  五、教师的范读不可少
  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引入课堂,教师的范读,板书渐渐逝去,几乎销声匿迹。记得,在教《化石吟》一文时,本想用朗读录音引入新课的教学。但我灵机一动,决定用“范读”。于是,我手捧课本摇头摆脑,声情并茂地读了起来。不—会儿,我觉得教室里格外的安静,抬眼一瞥,班上的学生似乎比平日里听得更认真。一口气读完了全文,我的思绪似乎也飘向了远古,沉醉在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下。再看看我的学生,一个个似乎也在自由的遐想,进行着一次神奇之旅。真是不曾预约的精彩!比以往任何一节新课的导入效果都好。可是随着“范读”在课堂上频繁的出现,也让我发现了自身在“范读”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对我们语文教师的朗读就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其他文献
【摘 要】 传播学的理论,是指人们要营造传播消息的环境、有效的传播消息、让消息造成相应影响的一种理论。语文教学的目标与传播学理论有相通之处。本次研究将说明语文教学传播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如果小学语文教师能有效的在教学中应用这一理论,将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语文教学传播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传播学的理论,就是营造一个适合传播的环境,将特定的素材有效的传播出去,使该素材能对
【摘 要】 口语表达能力作为与人交往中必不可少的要求,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通过相应的训练来扩展小学生的词汇量,并达到逐步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的效果。本文以《虎门销烟》为例,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使其更加自如地表达情感。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口语表达能力;培养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学习语言的初级阶段,所以小学语文课程对于其语言的学习起着
爷爷是个南音迷!从我记事起,只要一有空,爷爷便会拨弄起那把心爱的琵琶,过一把南音瘾。  泉州南音起源于唐,形成于宋,主要流行于闽南及台湾、南洋群岛华侨居住地区。泉州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音乐文化的“活化石”。  泉州南音不管是表演形式还是音乐内容,始终都保持着古代中原的古风古味,研究价值高,欣赏价值也高。代表曲《八骏马》、《梅花操》等。目前泉州已将泉州南音申报“世遗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是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而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现以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五节《物体的内能》教学为例,谈一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  一、有效提问能通过问题序列,不断修正学生的前概念  前概念在学生的科学学习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当科学概念和前概念比较一致时,学生的探究活动往往活跃、积极,容易达成目标;反之,当学生的前概念和科学概念有较大的冲突时
[摘要]苏州市吴江区松陵小学历来倡导自治管理,学校立足“自省自修自主自律”四条路径,在走向文化管理层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管理实效。  [关键词]自省;自修;自主;自律;文化管理  现代学术界一般把学校管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管理是人盯人的管理,第二层次的管理是制度管理。第三层次的管理是文化管理。文化管理就是从文化的高度来管理企业,以文化为基础,强调人的能动作用,强调团队精神和
【摘 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走出传统滞后观念的束缚,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依托教材,创造地教学,拓展教学资源,并尊重学生独特阅读体验,对接阅读与写作,引领学生自主、综合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思考  在传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出于应试考虑,教师常常是“以本为本”,直接灌输,内容枯燥,读写脱节,无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思维潜力与学习智慧,课堂沉闷低效
在教学汪曾祺的短篇小说《鉴赏家》时,教师常常会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果贩叶三被称为是鉴赏家?他的鉴赏能力表现在哪些地方?他一个卖果子的小贩是如何拥有这种鉴赏能力的?……可以说,这些问题的解答,对理解叶三鉴赏家这一身份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解决这些问题,还不足以深入到汪曾祺创作《鉴赏家》的精神深处。  汪曾祺的小说耐读、耐品、耐人寻味,在小说主题的表达上,汪曾祺主张,作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一切从学生的健康出发,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这与其说是给我们的学生带来了快乐的曙光,不如说是给当前许多没有生气的课堂注入一剂猛药,也给那些墨守成规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笔者认为,有效的小学体育教学,应该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运动技能、身体
【摘 要】 合唱是小学音乐中常规且必要的训练内容,传统合唱教学中以教定教的方式,把学生禁锢在单一、机械的狭窄空间,无法点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新课改遵循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提出了音准、情感等指向性教学强化措施,以期为小学音乐合唱学习重塑新面貌。  【关键词】 小学音乐;新课改;合唱教学;教学策略  合唱是音乐艺术提升,音乐魅力展示的一个体现渠道,合唱中的音量高低、整齐程度、以及精神融合等都是合唱质
【摘 要】 玩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幼儿园的孩子,他们正处于一个不断成长的阶段,愉快的环境能使幼儿的情商得到健康的发展。因此在幼儿园的教学纲要里明确指出:要把游戏贯穿于幼儿园的教学中,把游戏作为主要的教学形式。本文主要从让游戏融进教学常规,让游戏成为教学手段,让游戏渗透教学课堂这几个方面,论述了幼儿园课堂游戏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游戏教学;成长;合作精神  幼儿园的儿童多为3到6岁的幼儿,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