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依体而教,以文为例”已经成为众多语文教师的共识。说明文作为教材中一种重要的文体,具有独特的教学价值。如何依据文体特点,确定恰当的教学内容,实现此类文本的教学价值?本文试举例探究小学说明文的阅读教学策略。
一、激趣导学,亲近文本
说明文的主要特点是客观地反映事物的特征,语言讲究准确、比较平实,而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有效情境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走进文本是很有必要的。
多数情况下,说明文的题目就表明了说明的对象,像《鲸》《新型玻璃》《太阳》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题入手,自主质疑。比如《新型玻璃》介绍了哪些新型玻璃?这些新型玻璃有哪些作用?有些说明对象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遥远,教师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帮助学生亲近文本。比如教学《恐龙》时,笔者以“小小科学家”为主线创设了一个贯穿整节课的情境,引导学生以小科学家的身份去研究恐龙、介绍恐龙、给恐龙取名。课堂上学生的情感由境而生,兴趣盎然。再如,特级教师姜树华执教《松鼠》时,首先出示松鼠图片,告诉学生它是这节课的主角。接着出示了不同字体的“鼠”字,引导学生仔细看汉字和图片,说自己的发现。学生在关注汉字特点为书写做好准备的同时,不知不觉中被图文并茂的“鼠”所吸引,有效激发了阅读期待和探究欲望。
二、提取信息,理清文脉
特级教师李竹平说:“说明文的解读,是从捕捉信息和内容梳理开始的。”学生在阅读此类文章时,首要任务是读明白文章写了什么,从哪些方面来写。教学时,教师可运用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与文本高效对话。
比如《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采用“总—分—总”的构段方式介绍了海底世界:先讲海底深处的情况,然后具体讲述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最后总结全文。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一是学生自主阅读,获取海底世界的相关知识,根据理解完成思维导图。学生绘制了树根式、花瓣式、大括号式等个性化的思维导图,提取了文中的关键词填充在每个分支上加以补充说明。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画来呈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使得思维过程可视化。二是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情引导学生完善学习成果,让学生明白绘制思维导图,不但要关注文章的内容──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表现在哪些方面,还要关注文章严谨的结构、恰当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三是学生再读文本,修改完善思维导图,再次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这样的课堂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时空,帮助学生习得快速阅读、提取信息、概括要点、获取知识的方法,有效实现了说明文的知识价值。
三、依体而教,关注表达
叶圣陶先生说,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探究文本是如何说明白的,这是说明文教学的又一大价值所在。
作为一种实用文体,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課程标准》中写道:“阅读说明性的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搞清楚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还要引导学生弄明白为什么要运用这些说明方法。比如《鲸》的开头这样写道:“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教师抛出问题“可以把比较的对象换成恐龙或者河马吗?”学生探讨后一致认为把“鲸”和大家更为熟悉的“象”做比较,才能把鲸体积大的特点说得更加明白。教师并不止步于贴标签式的说明方法解读,在层层深入的探究中,学生领悟到说明方法是为内容和目的服务的。
其次,说明文中起修饰限制作用的副词、准确表达的数字等都是教学时不容忽视的。比如《太阳》一文这样介绍太阳的遥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教学时采用“去词比较”和“换词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差不多”,就能体会平实语言中的准确美和科学美。
四、比较融合,知行转化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应加大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虽然是说明文,但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仍是学习语言。《课程标准》习作要求中指出“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显然,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也在其列。笔者执教《恐龙》时设计了“小练笔”这一环节,出示不同种类的恐龙图片及相关资料,学生运用一种或几种说明方法来介绍其中的一种恐龙……这样的平台搭建得十分有效,它使学生“得意”:学生对恐龙的种类和形态有了更加丰富的认识,又使学生“得言”:模仿课文的例子,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进行言语表达,锤炼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再如《松鼠》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作者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点、习性等。教学时,首先出示《辞海》中解释说明松鼠的一段文字,引导学生与课文语言进行品析比较,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到课文语言的生动性。在此基础上适时引入“科学语言”和“文学语言”的术语水到渠成。然后进一步探究到采用何种说明方式和语言风格是由说明对象、读者对象决定的。接着,教师创设情境“把鲸介绍给低年级小朋友”,要求学生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和合适的语言风格对课文《鲸》进行改写,借此进行说明文的写作训练,实现本单元的习作教学目标。
总之,教师要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点,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切的教学策略,方能充分实现说明文的教学价值。
一、激趣导学,亲近文本
说明文的主要特点是客观地反映事物的特征,语言讲究准确、比较平实,而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有效情境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走进文本是很有必要的。
多数情况下,说明文的题目就表明了说明的对象,像《鲸》《新型玻璃》《太阳》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题入手,自主质疑。比如《新型玻璃》介绍了哪些新型玻璃?这些新型玻璃有哪些作用?有些说明对象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遥远,教师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帮助学生亲近文本。比如教学《恐龙》时,笔者以“小小科学家”为主线创设了一个贯穿整节课的情境,引导学生以小科学家的身份去研究恐龙、介绍恐龙、给恐龙取名。课堂上学生的情感由境而生,兴趣盎然。再如,特级教师姜树华执教《松鼠》时,首先出示松鼠图片,告诉学生它是这节课的主角。接着出示了不同字体的“鼠”字,引导学生仔细看汉字和图片,说自己的发现。学生在关注汉字特点为书写做好准备的同时,不知不觉中被图文并茂的“鼠”所吸引,有效激发了阅读期待和探究欲望。
二、提取信息,理清文脉
特级教师李竹平说:“说明文的解读,是从捕捉信息和内容梳理开始的。”学生在阅读此类文章时,首要任务是读明白文章写了什么,从哪些方面来写。教学时,教师可运用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与文本高效对话。
比如《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采用“总—分—总”的构段方式介绍了海底世界:先讲海底深处的情况,然后具体讲述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最后总结全文。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一是学生自主阅读,获取海底世界的相关知识,根据理解完成思维导图。学生绘制了树根式、花瓣式、大括号式等个性化的思维导图,提取了文中的关键词填充在每个分支上加以补充说明。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画来呈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使得思维过程可视化。二是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情引导学生完善学习成果,让学生明白绘制思维导图,不但要关注文章的内容──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表现在哪些方面,还要关注文章严谨的结构、恰当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三是学生再读文本,修改完善思维导图,再次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这样的课堂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时空,帮助学生习得快速阅读、提取信息、概括要点、获取知识的方法,有效实现了说明文的知识价值。
三、依体而教,关注表达
叶圣陶先生说,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探究文本是如何说明白的,这是说明文教学的又一大价值所在。
作为一种实用文体,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課程标准》中写道:“阅读说明性的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搞清楚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还要引导学生弄明白为什么要运用这些说明方法。比如《鲸》的开头这样写道:“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教师抛出问题“可以把比较的对象换成恐龙或者河马吗?”学生探讨后一致认为把“鲸”和大家更为熟悉的“象”做比较,才能把鲸体积大的特点说得更加明白。教师并不止步于贴标签式的说明方法解读,在层层深入的探究中,学生领悟到说明方法是为内容和目的服务的。
其次,说明文中起修饰限制作用的副词、准确表达的数字等都是教学时不容忽视的。比如《太阳》一文这样介绍太阳的遥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教学时采用“去词比较”和“换词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差不多”,就能体会平实语言中的准确美和科学美。
四、比较融合,知行转化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应加大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虽然是说明文,但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仍是学习语言。《课程标准》习作要求中指出“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显然,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也在其列。笔者执教《恐龙》时设计了“小练笔”这一环节,出示不同种类的恐龙图片及相关资料,学生运用一种或几种说明方法来介绍其中的一种恐龙……这样的平台搭建得十分有效,它使学生“得意”:学生对恐龙的种类和形态有了更加丰富的认识,又使学生“得言”:模仿课文的例子,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进行言语表达,锤炼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再如《松鼠》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作者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点、习性等。教学时,首先出示《辞海》中解释说明松鼠的一段文字,引导学生与课文语言进行品析比较,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到课文语言的生动性。在此基础上适时引入“科学语言”和“文学语言”的术语水到渠成。然后进一步探究到采用何种说明方式和语言风格是由说明对象、读者对象决定的。接着,教师创设情境“把鲸介绍给低年级小朋友”,要求学生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和合适的语言风格对课文《鲸》进行改写,借此进行说明文的写作训练,实现本单元的习作教学目标。
总之,教师要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点,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切的教学策略,方能充分实现说明文的教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