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小孙女迪迪今年12岁了,从不乱花钱。现在城里的独生子女,哪个手里没有千儿八百的,能节制自己,的确不容易。儿子、儿媳对她比较严,每月只给20元零花钱。做祖父母的心肠软,孩子想买什么马上就给买。为此,儿子、儿媳有“意见”,希望能同他们协调一致,教育孩子从小懂得节俭,我们同意他们的想法。从她上小学后,就因势利导地教她自己理财。实践一段,还真有效果。
三逛庙会三种消费方式
每年春节,孙女都和我们逛庙会。第一次陪她逛时,希望她尽兴,要啥买啥,吃的玩的什么都买,花了一百多元。有的玩具还没拿到家就坏了,有的东西她吃了几口,不爱吃,就丢进垃圾箱了。第二年我们总结了前一次经验,同她商量,改变了办法,规定了消费额度:除门票外,可在现场消费50元。逛完庙会,50元花完了,总额降下来了,但她似乎感到不太满足。第三年,我们又征求她的意见,她主动提出把50元给她,由她自己支配,节约归己。我们很支持,逛了一个多小时庙会,她总共花了24元,26元归自己,虽然买的东西不多,但她感到很满意,认为这次逛庙会比前两次收获都大。
劳动、“经商”赚零花钱
小家伙原来不叠被子,衣服乱放。她爸爸妈妈提出“多劳多得”的奖励办法,她渐渐养成自己整理床铺、定期整理自己的衣柜,分类放置外衣、外裤、衬衣、衬裤、袜子等。换下来的脏衣服及时放进洗衣机里。她还主动收集旧报章杂志、饮料瓶等卖给收废品的。
那年春节,姨妈送她一大盒各式各样的气球,屋里挂得琳琅满目。气球太多了,她忽然灵机一动问我:奶奶家有气球吗?我说:“没有。”
她高兴极了,马上说:“买两个带回去,多好玩呀!”老伴问,多少钱一个?她说1元钱一个。老伴买了两个。过了一会儿,她又到老伴跟前说,减价了,买二送一,老伴又花2元买了3个气球。轮到我买,她的“优惠”又升级了,买一送一。就这样她的生意越做越火,不一会儿,10元零花钱赚到手了。后来,她曾用自己的5元钱去缝纫店为自己修裤脚,而没有向父母要钱,感到很得意。
自办小银行
儿媳是银行职员,大概从小受母亲的影响,迪迪一直想开银行。经过一番筹备,她的银行开业了,名为迪迪小银行,专门吸纳我和老伴的小额存款,存期为一个月。逾期不取,银行没收存款,但在有效期内,可以延长存款期限。在存款到期的前一天,她会给我们打电话提醒。如果我们没有按时取款,又没有申请延期,钱就会被没收。
由于她家住在北京西城,我们家住在东城,很难准时取款。我们又常常“疏忽”,没有申请延期,几笔存款就被没收了,估计也有几十元吧。她用这些钱买了制作人工水晶的原料,在我们去看她时,她当场给我做实验,还送给我们一小块水晶作纪念。
在“爷爷奶奶银行”存款获大利
以前,长辈们给她的压岁钱都被儿子儿媳给“充公”了——为她交学费和书本费。对此迪迪耿耿于怀,很不满意,她“引经据典”地说:我18岁以前,你们应该养育我,包括衣食住行和上学等,不该用我“赚”的钱交学费。儿子儿媳觉得孩子说的在理,后来就不“没收”她的压岁钱了。孩子手里的钱逐渐多起来,估计有一两千元。但她的钱乱放,时常找不到。2008年夏天,她作为残奥会开幕式的伴舞队员,5次去鸟巢排练、演出,得了近4000元补助费。她很得意。这么多钱放在一个孩子手里,大人的确有点不放心,但她又不愿让父母代为保存,怕被“充公”。经与儿子儿媳商量,由我们来保管这些钱。于是我们和孙女商量说,爷爷奶奶需要一笔钱,问她愿不愿意把钱借给我们,年利率是10%。她的6000元,一年后连本带利便可以拿到6600元。高回报果然让小家伙心动,她沉吟了一下说:“我同意存入你们的银行,但需开一个证明,你们需要签上名。”于是我们为她办了一张“存款条”,并签上双方的名字,她才放心地把钱给我们。
2009年夏天,她借用儿子的新手提电脑时,不慎摔坏了面板。儿子说,换面板要一千多元,问她该怎么办?她踌躇一下说道,损坏了东西要赔偿,我给爷爷打电话,提前支出一千元当赔偿费,您看行吗?儿子看她认错态度真诚,就不要她赔钱了,但要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于是和她商定一个折中的办法,原来她每周五看电视看得很晚,为了“惩罚”,以后她每周五看电视不得超过1小时。今年年初,孙女在我们这里的存款本利已达8100元,她很有成就感,便同我们商量,取出100元作为春节与小朋友聚会用。
情人节的晚上,我打电话给儿子家,小孙女迪迪接电话。我问:“你爸爸给你妈妈买玫瑰花了吗?”“没买。”我说:“他太马大哈了。”“不是,是妈妈今天不让他送花,明天再送。他已通过手机给妈妈送了一朵玫瑰花。”“为什么?”“今天10元一枝,明天1元一枝。”我哈哈大笑。她反问我:“爷爷给您买花了吗?”我说:“没买花,买了两只冰糖葫芦,送我一只,爷爷自己也来一只。”这次轮到迪迪嘎嘎笑了。
(责编:孙展)
三逛庙会三种消费方式
每年春节,孙女都和我们逛庙会。第一次陪她逛时,希望她尽兴,要啥买啥,吃的玩的什么都买,花了一百多元。有的玩具还没拿到家就坏了,有的东西她吃了几口,不爱吃,就丢进垃圾箱了。第二年我们总结了前一次经验,同她商量,改变了办法,规定了消费额度:除门票外,可在现场消费50元。逛完庙会,50元花完了,总额降下来了,但她似乎感到不太满足。第三年,我们又征求她的意见,她主动提出把50元给她,由她自己支配,节约归己。我们很支持,逛了一个多小时庙会,她总共花了24元,26元归自己,虽然买的东西不多,但她感到很满意,认为这次逛庙会比前两次收获都大。
劳动、“经商”赚零花钱
小家伙原来不叠被子,衣服乱放。她爸爸妈妈提出“多劳多得”的奖励办法,她渐渐养成自己整理床铺、定期整理自己的衣柜,分类放置外衣、外裤、衬衣、衬裤、袜子等。换下来的脏衣服及时放进洗衣机里。她还主动收集旧报章杂志、饮料瓶等卖给收废品的。
那年春节,姨妈送她一大盒各式各样的气球,屋里挂得琳琅满目。气球太多了,她忽然灵机一动问我:奶奶家有气球吗?我说:“没有。”
她高兴极了,马上说:“买两个带回去,多好玩呀!”老伴问,多少钱一个?她说1元钱一个。老伴买了两个。过了一会儿,她又到老伴跟前说,减价了,买二送一,老伴又花2元买了3个气球。轮到我买,她的“优惠”又升级了,买一送一。就这样她的生意越做越火,不一会儿,10元零花钱赚到手了。后来,她曾用自己的5元钱去缝纫店为自己修裤脚,而没有向父母要钱,感到很得意。
自办小银行
儿媳是银行职员,大概从小受母亲的影响,迪迪一直想开银行。经过一番筹备,她的银行开业了,名为迪迪小银行,专门吸纳我和老伴的小额存款,存期为一个月。逾期不取,银行没收存款,但在有效期内,可以延长存款期限。在存款到期的前一天,她会给我们打电话提醒。如果我们没有按时取款,又没有申请延期,钱就会被没收。
由于她家住在北京西城,我们家住在东城,很难准时取款。我们又常常“疏忽”,没有申请延期,几笔存款就被没收了,估计也有几十元吧。她用这些钱买了制作人工水晶的原料,在我们去看她时,她当场给我做实验,还送给我们一小块水晶作纪念。
在“爷爷奶奶银行”存款获大利
以前,长辈们给她的压岁钱都被儿子儿媳给“充公”了——为她交学费和书本费。对此迪迪耿耿于怀,很不满意,她“引经据典”地说:我18岁以前,你们应该养育我,包括衣食住行和上学等,不该用我“赚”的钱交学费。儿子儿媳觉得孩子说的在理,后来就不“没收”她的压岁钱了。孩子手里的钱逐渐多起来,估计有一两千元。但她的钱乱放,时常找不到。2008年夏天,她作为残奥会开幕式的伴舞队员,5次去鸟巢排练、演出,得了近4000元补助费。她很得意。这么多钱放在一个孩子手里,大人的确有点不放心,但她又不愿让父母代为保存,怕被“充公”。经与儿子儿媳商量,由我们来保管这些钱。于是我们和孙女商量说,爷爷奶奶需要一笔钱,问她愿不愿意把钱借给我们,年利率是10%。她的6000元,一年后连本带利便可以拿到6600元。高回报果然让小家伙心动,她沉吟了一下说:“我同意存入你们的银行,但需开一个证明,你们需要签上名。”于是我们为她办了一张“存款条”,并签上双方的名字,她才放心地把钱给我们。
2009年夏天,她借用儿子的新手提电脑时,不慎摔坏了面板。儿子说,换面板要一千多元,问她该怎么办?她踌躇一下说道,损坏了东西要赔偿,我给爷爷打电话,提前支出一千元当赔偿费,您看行吗?儿子看她认错态度真诚,就不要她赔钱了,但要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于是和她商定一个折中的办法,原来她每周五看电视看得很晚,为了“惩罚”,以后她每周五看电视不得超过1小时。今年年初,孙女在我们这里的存款本利已达8100元,她很有成就感,便同我们商量,取出100元作为春节与小朋友聚会用。
情人节的晚上,我打电话给儿子家,小孙女迪迪接电话。我问:“你爸爸给你妈妈买玫瑰花了吗?”“没买。”我说:“他太马大哈了。”“不是,是妈妈今天不让他送花,明天再送。他已通过手机给妈妈送了一朵玫瑰花。”“为什么?”“今天10元一枝,明天1元一枝。”我哈哈大笑。她反问我:“爷爷给您买花了吗?”我说:“没买花,买了两只冰糖葫芦,送我一只,爷爷自己也来一只。”这次轮到迪迪嘎嘎笑了。
(责编: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