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对加快江苏文化产业发展做出了新的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省委、省政府不但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作为促进文化全面繁荣发展的重要领域,而且作为优化我省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这为江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政策支持,创造了更好的市场环境。
产业转型中的文化产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创新型经济发展道路,是一个复杂的经济高级化过程,包括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高度化,重心则是产业的转型升级。在这个阶段,由于经济高级化发展对知识、智慧、创新和审美等文化要素的更高要求,因而也推进了文化的更新发展,确立了新的文化观念、价值理念,构建了新的文化生态系统,发展出新的文化产业群,从而文化也以一种新的耦合作用方式作用于经济高级化过程,与科技产业一道促进了产业转型与经济高级化的发展,促成了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引领人类迈入了知识经济社会。
从国际经验看,在上世纪70年代期间,欧洲国家人均GDP先后达到5000美元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时,这些国家出现了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科技进步与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核心的众多科技产业的兴起为这些国家的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科技基础;另一方面,在产业转型升级对知识、智慧、创新和审美等文化要素需要的推进下,这些国家开始将文化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之中,以政府的力量主动推进文化建设,先后确立了以“创造性”为主题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和创新的价值导向,为经济高级化构建了新的文化理念价值基础和文化生态环境,并在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这个演进路径中,这个时期的欧美国家,逐步建立起一种文化促进经济高级化的新功能范式和耦合方式,文化产业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整个经济高级化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我们以英国的经验为例——
由于急于重振制造业,英国较早地认识到文化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功能作用,先后出台了国家文化艺术发展战略和发展创意产业的政策,并将创意产业中的工业设计作为基本国策,设立了国家级的设计委员会,将设计技术专业纳入国民教育课程中。他们(撒切尔等)认为,“可以没有政府,但不能没有工业设计”。经过政府的多年推进,英国的创意产业及工业设计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根据英国政府的统计报告,到2001年,政府划定的13项创意产业产值达1120亿英镑,占英国GDP的8.2%;1997年~2001年,英国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都在6%以上,平均年增长率为8%,而整体经济增长率则只有2.8%;1997年至2005年,英国培育了12万家创意企业,创意产业相关从业人员竞占全英就业人口的一半。正因为如此,英国的创意产业不但创造了新的财富,英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设计出口国,英国伦敦继“金融之都”后又被誉为“创意之都”,而且在创意产业的帮助下,英国提出的重新振兴英国制造业、推进产业升级的目标也取得了巨大成功,许多制造业在新的工业设计、工艺设计中恢复了生气,并促成了许多新兴的产业群。
正是在这种发展路径上,在科技与文化的共同推进下,欧美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后逐步完成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形成了将低端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在本土则发展科技产业、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的趋势,以产业价值链为单元重构了世界产业分工与布局,改变了世界经济竞争的格局,使全球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使欧美发达国家率先进入了知识经济社会。
当前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显著特点
近年来,在江苏不断优化的制度政策与市场环境中,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优势产业日益强势,特色产业更加兴旺,新兴产业领先发展,园区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各产业群快速发展”的基本态势,可以说,全省文化产业已取得大模样宏观形态发展成就,正朝向支柱型产业方向迈进。主要有以下突出特点:
文化产业快速增长,但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795.32亿元,按现行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5.27%,占全省GDP比重2.62%,高出全省GDP增速22.7个百分点,高于第三产业增速22.57个百分点,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9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突破1000亿元,占GDP比重达3%以上。但统计数据表明,从2004年至2008年,我省文化产业核心层在全部增加值中占比较少,且呈下降趋势,2004年占31.7%,2008年下降为24%;相关层2004年为55%,2008年为54%;外围层则相对稳定,多年大致保持在25%左右。这表明,在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中,多半是文化产品制造业及其销售的相关层所贡献的,产业内部结构还不尽合理。同时,从2004年到2008年,以网络、广告会展、文化休闲娱乐为主要内容的外围层增速最快,达404%。但增速快主要得益于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和原有基数(33.91亿元)较小等因素。
多元投入格局形成,但投融资体系建设还不到位。近年来,各种社会资本开始进入我省动漫、数码传媒、影视制作、文化专业市场等领域。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港澳台及外商投资文化企业总量占全省的4.4%;民营文化企业的单位数、从业人员数、资产总量、营业收入分别占内资企业的78.4%、67.9%、34.75和40.7%。我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贡献已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一半,从业人员占2/3以上,形成了文化产业多元投入、竞争发展的格局。但另一方面,应配套的文化投融资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刚刚建立,文化产业领域投资机构少之又少,专对文化产业贷款担保机构还没有,各类银行对文化企业还不敢大规模放贷。总体处在资本短缺局面。
形成若干优势产业,但规模化文化企业少。经过多年发展,我省逐步形成出版发行、广播电视、工艺美术、文化旅游、软件设计等优势文化产业。2008年新闻出版业经济总量达850亿元以上,各项指标继续位居全国前列。旅游业实现旅游总收入3265亿元,总收入居全国第一位,文化旅游成为江苏旅游业主体。工艺美术业品类品种居全国同行业之冠。但数据显示,全省4万多家文化企业中,规模上亿元的仅占1%,300万元以下的超过90%,多数文化企业规模小、盈利水平低,还缺少像腾讯、盛大这样的大型文化企业。同时若干热门产业内部企业过度竞争,符合上市标准的企业少之又少。
新兴业态快速崛起,但多数行业处于幼稚产业阶段。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动漫、手机报、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网络电视、数码媒体等新兴文化业态快速崛起。目前,全省动漫企业近300家,新华手机报用户有206万;文化会展发展迅速,2009年南京同比增长30.5%。据统计,这部分新兴业态增加值2008年比2004年增加8.4个百分点。但这些我省新兴产业多 数还处在幼稚产业阶段,产出不大。更需要提及的重要问题是,当前全国都十分重视的动漫产业,在我省则存在企业数量过多、竞争激烈、依赖政府资助、衍生产品开发艰难、总体经济效益不佳等问题。
园区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但产学研结合不够,同质化现象严重。经过几年建设,全省已经形成300多家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和主题公园,对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总体上,我省各类文化产业园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数量不少,质量不高,同质化现象严重,苏南、苏中、苏北区域特色不明显。主题型园区产业链还不完整,复合型园区企业关联度不高,技术性和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不完善,产学研体系尚待建立,尤其缺乏创意创新研究中心,缺乏企业管理咨询机构。园区对创业型、成长型企业的孵化扶持手段不多,力度不够。
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从江苏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创新型经济的需要看,当前江苏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科技产业共同担负着推进江苏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使命与重任。因此,“十二五”期间江苏应优化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推进江苏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创新型经济的重要产业力量,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促进江苏经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
1.创新产业发展思路,着力发展创意产业。江苏正迈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阶段,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创新型经济,率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是当前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主题,任务十分艰巨。因此,江苏应该创新产业发展的观念,从当代创意产业的产业功能中去重新思考江苏产业发展路径,重新定位创意产业在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建议,更加关注文化创意产业的力量,在实施我省的“三大计划”中,充分发挥创意产业的引领创新、耦合文化、优化整合、促进精益、提升附加值等产业功能,通过大力发展创意产业,积聚优化整合各产业现有的处于分散、未专业化和资本化的科技、人才、品牌、设计、自主知识产权等产业价值链高端要素资源,以科技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两个引擎来共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引导江苏率先实现发展方式转变。
2.加快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推进优质文化企业上市。混合所有制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之路,也必将是国有文化企业的改革发展之路。对文化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或股份制改革,可以使国有资本吸引、调动和组织更多的社会资本,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同时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产权基础,当然也是企业进入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必要条件。我们建议,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推进现有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作为江苏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所在。积极盘活现有国有文化企业资本,以这些资本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在国有文化企业中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控股或参股的优质文化企业进入国内外资本市场。
3.加快投融资体系和文化要素市场建设,完善文化产业发展市场环境。2010年4月,中宣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九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这表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总体上已经迫切需要投融资体系的支持。我们建议,一是学习北京做法,在制定“文化产业贷款贴息管理办法”和“文化产业担保资金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建立江苏省的贷款贴息和贷款担保的工作制度和机制,以政府搭台和政府贷款贴息、担保的方式,解决江苏文化产业贷款难、文化知识产权贷款难的问题,促进江苏金融资本、私募基金和其他社会资本与江苏文化企业的对接。二是设立政策性江苏文化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目前我省已设立的20亿元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是属于政府出资的商业性投资公司,不属于政策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建议设立“江苏文化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此基金纳入公共财政管理,不直接进行商业投资,主要是以政府信用和出资来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多渠道的资本放大效应。该基金将与“紫金文化发展基金”、“省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一起,形成一个具有江苏特点、比较完善的文化产业投资融资体系,在推进产业发展中发挥其孵化项目、扶持创业、鼓励创新、引导发展、放大资本和商业投资等综合效能。三是加快文化要素市场建设。建议与江苏产权交易市场协商,通过设立政府担保资金,在这个交易市场建立起文化企业的股权质押担保融资,文化领域科技成果、专利权、知识产权、无形资产、冠名权等买卖,搭建起江苏文化要素交易平台,促进各种文化要素的合理流动,提高江苏文化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同时,要加强文化产业促进组织、行业组织建设,支持文化经纪、艺术品评估鉴定、推介咨询、担保拍卖等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健全社会化、市场化的中介服务体系。
4.优化提升文化产业园区的功能,引领江苏文化产业更好发展。根据国外经验,文化产业园区是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韩国的首尔数字媒体城、日本的东京杉并动画产业中心、香港的数码港、澳大利亚昆士兰的创意产业园,都是世界比较著名的成功案例,值得江苏学习借鉴。我们建议,“十二五”期间,应该将优化和提升江苏文化产业园区功能,作为引领江苏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工作。一是要规范现有文化产业园的建设运作,引导各地文化产业园建设从利用开发各种文化资源人手,握有良好的文化企业基础条件和切实可行的开发项目,防止以建设产业园名义大规模地占有宝贵的土地资源,却占而不用,造成浪费。二是推进产业园内的产、学、研结合,引入各类文化创意研究中心,设立展示中心,搞好配套建设。三是加强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产业园的公共服务功能。
产业转型中的文化产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创新型经济发展道路,是一个复杂的经济高级化过程,包括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高度化,重心则是产业的转型升级。在这个阶段,由于经济高级化发展对知识、智慧、创新和审美等文化要素的更高要求,因而也推进了文化的更新发展,确立了新的文化观念、价值理念,构建了新的文化生态系统,发展出新的文化产业群,从而文化也以一种新的耦合作用方式作用于经济高级化过程,与科技产业一道促进了产业转型与经济高级化的发展,促成了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引领人类迈入了知识经济社会。
从国际经验看,在上世纪70年代期间,欧洲国家人均GDP先后达到5000美元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时,这些国家出现了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科技进步与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核心的众多科技产业的兴起为这些国家的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科技基础;另一方面,在产业转型升级对知识、智慧、创新和审美等文化要素需要的推进下,这些国家开始将文化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之中,以政府的力量主动推进文化建设,先后确立了以“创造性”为主题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和创新的价值导向,为经济高级化构建了新的文化理念价值基础和文化生态环境,并在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这个演进路径中,这个时期的欧美国家,逐步建立起一种文化促进经济高级化的新功能范式和耦合方式,文化产业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整个经济高级化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我们以英国的经验为例——
由于急于重振制造业,英国较早地认识到文化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功能作用,先后出台了国家文化艺术发展战略和发展创意产业的政策,并将创意产业中的工业设计作为基本国策,设立了国家级的设计委员会,将设计技术专业纳入国民教育课程中。他们(撒切尔等)认为,“可以没有政府,但不能没有工业设计”。经过政府的多年推进,英国的创意产业及工业设计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根据英国政府的统计报告,到2001年,政府划定的13项创意产业产值达1120亿英镑,占英国GDP的8.2%;1997年~2001年,英国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都在6%以上,平均年增长率为8%,而整体经济增长率则只有2.8%;1997年至2005年,英国培育了12万家创意企业,创意产业相关从业人员竞占全英就业人口的一半。正因为如此,英国的创意产业不但创造了新的财富,英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设计出口国,英国伦敦继“金融之都”后又被誉为“创意之都”,而且在创意产业的帮助下,英国提出的重新振兴英国制造业、推进产业升级的目标也取得了巨大成功,许多制造业在新的工业设计、工艺设计中恢复了生气,并促成了许多新兴的产业群。
正是在这种发展路径上,在科技与文化的共同推进下,欧美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后逐步完成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形成了将低端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在本土则发展科技产业、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的趋势,以产业价值链为单元重构了世界产业分工与布局,改变了世界经济竞争的格局,使全球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使欧美发达国家率先进入了知识经济社会。
当前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显著特点
近年来,在江苏不断优化的制度政策与市场环境中,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优势产业日益强势,特色产业更加兴旺,新兴产业领先发展,园区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各产业群快速发展”的基本态势,可以说,全省文化产业已取得大模样宏观形态发展成就,正朝向支柱型产业方向迈进。主要有以下突出特点:
文化产业快速增长,但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795.32亿元,按现行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5.27%,占全省GDP比重2.62%,高出全省GDP增速22.7个百分点,高于第三产业增速22.57个百分点,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9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突破1000亿元,占GDP比重达3%以上。但统计数据表明,从2004年至2008年,我省文化产业核心层在全部增加值中占比较少,且呈下降趋势,2004年占31.7%,2008年下降为24%;相关层2004年为55%,2008年为54%;外围层则相对稳定,多年大致保持在25%左右。这表明,在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中,多半是文化产品制造业及其销售的相关层所贡献的,产业内部结构还不尽合理。同时,从2004年到2008年,以网络、广告会展、文化休闲娱乐为主要内容的外围层增速最快,达404%。但增速快主要得益于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和原有基数(33.91亿元)较小等因素。
多元投入格局形成,但投融资体系建设还不到位。近年来,各种社会资本开始进入我省动漫、数码传媒、影视制作、文化专业市场等领域。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港澳台及外商投资文化企业总量占全省的4.4%;民营文化企业的单位数、从业人员数、资产总量、营业收入分别占内资企业的78.4%、67.9%、34.75和40.7%。我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贡献已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一半,从业人员占2/3以上,形成了文化产业多元投入、竞争发展的格局。但另一方面,应配套的文化投融资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刚刚建立,文化产业领域投资机构少之又少,专对文化产业贷款担保机构还没有,各类银行对文化企业还不敢大规模放贷。总体处在资本短缺局面。
形成若干优势产业,但规模化文化企业少。经过多年发展,我省逐步形成出版发行、广播电视、工艺美术、文化旅游、软件设计等优势文化产业。2008年新闻出版业经济总量达850亿元以上,各项指标继续位居全国前列。旅游业实现旅游总收入3265亿元,总收入居全国第一位,文化旅游成为江苏旅游业主体。工艺美术业品类品种居全国同行业之冠。但数据显示,全省4万多家文化企业中,规模上亿元的仅占1%,300万元以下的超过90%,多数文化企业规模小、盈利水平低,还缺少像腾讯、盛大这样的大型文化企业。同时若干热门产业内部企业过度竞争,符合上市标准的企业少之又少。
新兴业态快速崛起,但多数行业处于幼稚产业阶段。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动漫、手机报、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网络电视、数码媒体等新兴文化业态快速崛起。目前,全省动漫企业近300家,新华手机报用户有206万;文化会展发展迅速,2009年南京同比增长30.5%。据统计,这部分新兴业态增加值2008年比2004年增加8.4个百分点。但这些我省新兴产业多 数还处在幼稚产业阶段,产出不大。更需要提及的重要问题是,当前全国都十分重视的动漫产业,在我省则存在企业数量过多、竞争激烈、依赖政府资助、衍生产品开发艰难、总体经济效益不佳等问题。
园区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但产学研结合不够,同质化现象严重。经过几年建设,全省已经形成300多家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和主题公园,对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总体上,我省各类文化产业园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数量不少,质量不高,同质化现象严重,苏南、苏中、苏北区域特色不明显。主题型园区产业链还不完整,复合型园区企业关联度不高,技术性和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不完善,产学研体系尚待建立,尤其缺乏创意创新研究中心,缺乏企业管理咨询机构。园区对创业型、成长型企业的孵化扶持手段不多,力度不够。
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从江苏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创新型经济的需要看,当前江苏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科技产业共同担负着推进江苏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使命与重任。因此,“十二五”期间江苏应优化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推进江苏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创新型经济的重要产业力量,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促进江苏经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
1.创新产业发展思路,着力发展创意产业。江苏正迈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阶段,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创新型经济,率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是当前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主题,任务十分艰巨。因此,江苏应该创新产业发展的观念,从当代创意产业的产业功能中去重新思考江苏产业发展路径,重新定位创意产业在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建议,更加关注文化创意产业的力量,在实施我省的“三大计划”中,充分发挥创意产业的引领创新、耦合文化、优化整合、促进精益、提升附加值等产业功能,通过大力发展创意产业,积聚优化整合各产业现有的处于分散、未专业化和资本化的科技、人才、品牌、设计、自主知识产权等产业价值链高端要素资源,以科技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两个引擎来共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引导江苏率先实现发展方式转变。
2.加快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推进优质文化企业上市。混合所有制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之路,也必将是国有文化企业的改革发展之路。对文化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或股份制改革,可以使国有资本吸引、调动和组织更多的社会资本,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同时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产权基础,当然也是企业进入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必要条件。我们建议,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推进现有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作为江苏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所在。积极盘活现有国有文化企业资本,以这些资本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在国有文化企业中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控股或参股的优质文化企业进入国内外资本市场。
3.加快投融资体系和文化要素市场建设,完善文化产业发展市场环境。2010年4月,中宣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九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这表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总体上已经迫切需要投融资体系的支持。我们建议,一是学习北京做法,在制定“文化产业贷款贴息管理办法”和“文化产业担保资金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建立江苏省的贷款贴息和贷款担保的工作制度和机制,以政府搭台和政府贷款贴息、担保的方式,解决江苏文化产业贷款难、文化知识产权贷款难的问题,促进江苏金融资本、私募基金和其他社会资本与江苏文化企业的对接。二是设立政策性江苏文化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目前我省已设立的20亿元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是属于政府出资的商业性投资公司,不属于政策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建议设立“江苏文化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此基金纳入公共财政管理,不直接进行商业投资,主要是以政府信用和出资来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多渠道的资本放大效应。该基金将与“紫金文化发展基金”、“省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一起,形成一个具有江苏特点、比较完善的文化产业投资融资体系,在推进产业发展中发挥其孵化项目、扶持创业、鼓励创新、引导发展、放大资本和商业投资等综合效能。三是加快文化要素市场建设。建议与江苏产权交易市场协商,通过设立政府担保资金,在这个交易市场建立起文化企业的股权质押担保融资,文化领域科技成果、专利权、知识产权、无形资产、冠名权等买卖,搭建起江苏文化要素交易平台,促进各种文化要素的合理流动,提高江苏文化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同时,要加强文化产业促进组织、行业组织建设,支持文化经纪、艺术品评估鉴定、推介咨询、担保拍卖等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健全社会化、市场化的中介服务体系。
4.优化提升文化产业园区的功能,引领江苏文化产业更好发展。根据国外经验,文化产业园区是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韩国的首尔数字媒体城、日本的东京杉并动画产业中心、香港的数码港、澳大利亚昆士兰的创意产业园,都是世界比较著名的成功案例,值得江苏学习借鉴。我们建议,“十二五”期间,应该将优化和提升江苏文化产业园区功能,作为引领江苏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工作。一是要规范现有文化产业园的建设运作,引导各地文化产业园建设从利用开发各种文化资源人手,握有良好的文化企业基础条件和切实可行的开发项目,防止以建设产业园名义大规模地占有宝贵的土地资源,却占而不用,造成浪费。二是推进产业园内的产、学、研结合,引入各类文化创意研究中心,设立展示中心,搞好配套建设。三是加强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产业园的公共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