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就是多”既是一种教学辩证法,也是一种基本教学思想,还可以“化用”到课堂实践之中,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少”其实就是精当、简约、聚焦,“多”就是丰富、丰厚、丰盈、丰实、丰满。因而,倡导“少”不是简单做减法,而是着眼于“多”,对传统和惯习的教学行为做好加、减法。“少”至少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少,二是教师的话语和活动少,三是教学环节和使用的手段少。基于此,“多”可以理解为:一是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二是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和空间,进行更深入、更充分、更从容的学习,从而获得更多、更深入的学习体验与收获。
从初中教学现状看,课堂教学贪多求全的现象极为普遍,内容繁复、环节繁杂、作业繁重,使得思维含量低、教学压力大、学生负担重。如何让“少就是多”这种通俗易懂、实用有效的教学思想指导、改变我们的教学行为呢?我以为,教师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做研究,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研究课标,找准教学的“标杆”
课程标准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统一的基本要求,是对学生应达到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阐述,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标杆”。“少就是多”,首先必须是基于课标的教学。教师不仅需要思考“教什么”“怎么教”,同时还要考量“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
2011年,有关部门全面修订初中各学科课程标准,虽然各层面均组织学习培训,但研究标准,精准地找到教学“标杆”,科学指导教学尚未成为常态,教学中依然存在着无标、超标现象,教学显得量多繁杂。语文、英语等学科忽视学生阅读、积累,过分强化教材、资料,偏离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数学等学科人为提高教学难度,抬高教学“标杆”,让不少学生望而生畏,过早分化;物理、化学等学科忽视实验教学,无视学生的主观体验,只是将众多的知识点、能力点“塞”给学生;一些教师备课时写下的教学目标,只是以课标做一个“幌子”,徒有其名……因为教学无标、超标,必然产生过多、过碎、过杂的教学“垃圾”,严重浪费师生精力。因此,研究课标,找准教学“标杆”,成了践行“少就是多”教学思想的首要任务。
教师必须有研究意识,有教学方向感、“标准”感。只有认准方向,吃透本学科教学应该达到的高度、深度、广度,靠船下篙,精准教学,摒弃教学“垃圾”,删除偏离“标杆”的枝叶,凸显教学主干,才能在“少”的同时更精、更准,效果更多、更好。
二、研究内容,瞄准教学资源的“靶心”
如果说课标是建筑蓝图,教学内容就是具体的建筑材料。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运用建筑材料实现蓝图。但是,不少教师不能科学有效地选择“建筑材料”,贪多求全,包罗万象,企图以多胜少,却往往事与愿违。主要有两种倾向:
一是教学资源单一化。即把教材看成唯一的教学资源,“教教材”,以为教材内容全覆盖,便万事大吉,由此围绕教材“盖边沉底”,不论轻重,不分巨细。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学时用好这些例子,抓住这些例子的核心、关键,“用教材教”,才是教学的正道。一次初三语文公开教学,上课教师很好地体现了“用教材教”的思想,教学内容简明,以少带多,以少促多。他执教《故乡》一课,打破小说教学的常规套路,避开对小说情节、主题、人物、环境等面面俱到的教学思路,重点抓住《故乡》中的人物描写,引导学生品味闰土人物形象,联系本单元《我的叔叔于勒》《在烈日和暴雨下》《多收了三五斗》等作品人物,赏析形象,学习方法,有效地抓住了教学内容的“靶心”,不仅以闰土形象的鉴赏带动了对《故乡》环境、情节、主题等基本内容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故乡》这一例子,适当地拓展延伸,使学生掌握了小说人物形象描写方法及其鉴赏方法,可谓击中“靶心”。看似教学内容很少,但学生深入体会,由此及彼,形成思想,收获很多。
二是教学资源泛化。教育信息化使教师能比较便捷地获取众多教学资源,不少教师常常如获至宝,不分轻重,不辨优劣,几乎全盘纳入教学。于是,课堂上内容繁杂,教师疲于奔命,教学浮光掠影,蜻蜓点水。也是一节初三语文课,上课教师教学《桃花源记》,单就文章语言理解,就讨论讲解了“英”“舍”“率”“辞”“志”等12个文言实词,列出“为”“复”“若”“所”“相”等9个文言虚词,还有“交通”“缤纷”“无论”等6个双音节词,同时还列出8个文言句式。教师由《桃花源记》的语言理解,联系已学过的《陈涉世家》《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岳阳楼记》等文言文以及生活中的文言现象等。45分钟教学400字的文言短文,教师尽力拓展,喧宾夺主,支离破碎,课堂显得异常繁杂。这样的课,充满了片面指向“知识点”和“能力点”的应试味,却少了显现文言文独特美感的语文味,看似使学生获取了一些语文考试的技巧,然而却偏离了文言文教学的“靶心”,也使学生实际收获很少。
面对各类教学内容及教学资源,教师必须善于研究,哪些是体现本质内容的,哪些是反映核心素养的,哪些是可再生的,哪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哪些是学生相对薄弱的,进而“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该放则放,该抓则抓,凸显重点、关键,瞄准“靶心”,这样方可以少胜多。因而,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是实现“少就是多”的关键。
三、研究学情,摸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以“少就是多”教学思想指导课堂实践,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摸准学情,学情是精准教学、以少胜多的主要依据。余文森教授认为,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就表现为摸准学情,有针对性地教学。有针对性,就是在学生的需求点、薄弱点上施教,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上切入。而初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成长的关键期,学生差异大、变化大,研究学情显得尤为复杂,更为必要。
观摩过一位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她在确定初中英语第7册下“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没有简单借用教材、教参所提供的教学目标,而是分层制定:优秀生温故知新,结合新知,口头表达一篇结构严谨的小作文,单词不少于150个;中等生口头进行一个人物的基本描述,单词110个左右;基础薄弱学生参考文中词句进行人物描述,单词80个左右。如此的单元教学目标,充分考虑学生差异,对实现目标的方式、单词量均作了具体描述,让各个层面的学生人人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达成目标。这是切合学情的教学目标。 再如一节七年级地理课,上课教师教学“气温的分布”。该内容不仅有专业概念,如“等温线图”“纬度因素”等,更有空间转换问题,对于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而言,有较大难度。该教师从学生学习的视角组织,教学问题设计贴近学生生活、认知,贴近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将一个个抽象的地理概念、规律还原到具体、真实的客观现实中,教学充满趣味,学生积极思考。在学习“纬度因素”时,教师设计的问题是:你会选择一月份到莫斯科、北京、新加坡、悉尼这几个城市中的哪个城市度假?为什么?一个贴近学情的精准问题带动了整个知识点的学习,没有大量琐碎的选择问、是非问充斥课堂,没有表面的虚假繁荣,学生却取得实实在在的收获。
可见,研究学生的认知起点,使教学的逻辑起点合理化,是实现“少就是多”的必要条件。教师备课时,仅仅看到知识点、能力点,必然繁杂琐碎。备课时目中有人,找准学生群体与个体的“最近发展区”,立足于“为每一位学生学习而备课”,“为每一位学生好学而设计”,必然贴近学情,以少胜多。
四、研究方式,顺应学生认知的“路径”
这里的“方式”指教学方式。在“课改必须先改课”观念的强势引领下,一些教师首先追求教学方式的新异,常常造成课堂教学环节繁杂,教学切换频繁,这也与“少就是多”的教学思想相悖。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应该以生为本,顺应学生认知特点、规律。对教学方式的选择,既不宜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也不可一味追求时尚,标新立异,而要顺应学生认知“路径”,适合于他们的内在需要。
一次观摩某农村学校八年级的数学课,上课教师教学“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该教师跳出常规思路,一切围绕学生的“学”设计,学生显得兴味盎然,异常活跃,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不断产生思维碰撞。一同观摩的同行一致认为这是一节高效的课。议课交流后,观摩者方知执教者的良苦用心。原来,上课教师是在积极策应县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真学课堂”建设要求。他认为,所谓“真学”,就是唤醒学生已有经验,激活相关思想方法,在他们的兴趣、思维等上面做文章。这堂课围绕学、顺应学、激励学,精选教学方式:第一环节是“自学”,学生利用教师精心编写的导学案,看书思考,回忆旧知,激活思维。从课堂上学生的自学状态看,所有学生都非常投入,经历了“真实”看书、思考的学习过程。教学的第二环节是“助学”,先用的方式是小组合作,生生互助,然后采用的方式是教师引导,对话解疑,重点是围绕小组讨论中有分歧、有困惑的问题展开。这一环节,学生高度投入,小组合作、师生对话等方式也契合了学生的认知“路径”。第三环节是“悟学”,先是检测反馈,通过当堂训练,检测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然后是评价感悟,学生自我评价,师生互评,积累学习经验,完善学习路径。整堂课围绕“学”做足了文章,教学环节简明,教学方式实用。整堂课看似寻常,却是教师匠心独运,尤其是“自学”“助学”“悟学”等教学方式的选择,恰到好处,沿着学生认知的“路径”拾级而上,由浅入深,由低而高,渐入佳境。
可见教学方式不是越现代越好,更不是越复杂越好。契合学生认知“路径”才是最好,才能实现“少就是多”。正如人们出行,高速公路上需要现代化的汽车,乡村小道可能摩托车、自行车更为快捷便利,行人众多的街道只能依靠双脚。
五、研究训练,贴近学生知能发展的“短板”
“减负增效”是教学改革的时代强音,减负重点就是要减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但初中学生训练中的重复、机械、超量、超纲等现象客观存在。学生作业多、考试多,是制约初中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
学生训练要达到“少就是多”的效果,关键是训练材料必须贴近学生知识、能力的薄弱点,在学生知能发展的“短板”处训练。
一次,我随机观摩了一位年轻教师的数学课。该教师教学效果好,一直是学校的教学骨干、把关教师。观课之后,感觉名副其实,课堂教学可圈可点。除了课堂本身外,我还发现两个独特之处。其一,印发给学生的课后练习,题号前均以“A、B、C”标注,询问学生才知道,这是提示题目的难度。该教师要求全班学生必须认真完成好A类题,确保该类题准确无误;要求绝大部分同学努力完成好B类题,争取少失分;要求学有余力的同学挑战C类题。如此精心筛选,分层训练可谓落到实处。其二,每位学生均有一本《数学错题集》,凡是学生课后作业、各类测试中错误的题目均抄录汇集,重新规范解答;每一题右侧有“错误原因分析”,学生用红笔记录了答题时思维出错的原因,经常翻阅,不断强化。这位教师确是在用心研究学生,在学生发展的“短板”处出实招,显实效。他的教学没有过多作业,训练却有超强针对性。在学生发展的薄弱点上强化,自然能够实现“少就是多”的教学效果。
“少就是多”作为一种基本教学思想要得到践行与落实,必须依靠教师对“少就是多”的价值认同,依靠教师用研究的眼光看待教学,用研究的行为改变教学。思想引领行动,思想改变行为,我们理应对它的实践意义和前景抱有美好期待。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教师发展中心
“少”其实就是精当、简约、聚焦,“多”就是丰富、丰厚、丰盈、丰实、丰满。因而,倡导“少”不是简单做减法,而是着眼于“多”,对传统和惯习的教学行为做好加、减法。“少”至少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少,二是教师的话语和活动少,三是教学环节和使用的手段少。基于此,“多”可以理解为:一是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二是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和空间,进行更深入、更充分、更从容的学习,从而获得更多、更深入的学习体验与收获。
从初中教学现状看,课堂教学贪多求全的现象极为普遍,内容繁复、环节繁杂、作业繁重,使得思维含量低、教学压力大、学生负担重。如何让“少就是多”这种通俗易懂、实用有效的教学思想指导、改变我们的教学行为呢?我以为,教师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做研究,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研究课标,找准教学的“标杆”
课程标准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统一的基本要求,是对学生应达到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阐述,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标杆”。“少就是多”,首先必须是基于课标的教学。教师不仅需要思考“教什么”“怎么教”,同时还要考量“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
2011年,有关部门全面修订初中各学科课程标准,虽然各层面均组织学习培训,但研究标准,精准地找到教学“标杆”,科学指导教学尚未成为常态,教学中依然存在着无标、超标现象,教学显得量多繁杂。语文、英语等学科忽视学生阅读、积累,过分强化教材、资料,偏离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数学等学科人为提高教学难度,抬高教学“标杆”,让不少学生望而生畏,过早分化;物理、化学等学科忽视实验教学,无视学生的主观体验,只是将众多的知识点、能力点“塞”给学生;一些教师备课时写下的教学目标,只是以课标做一个“幌子”,徒有其名……因为教学无标、超标,必然产生过多、过碎、过杂的教学“垃圾”,严重浪费师生精力。因此,研究课标,找准教学“标杆”,成了践行“少就是多”教学思想的首要任务。
教师必须有研究意识,有教学方向感、“标准”感。只有认准方向,吃透本学科教学应该达到的高度、深度、广度,靠船下篙,精准教学,摒弃教学“垃圾”,删除偏离“标杆”的枝叶,凸显教学主干,才能在“少”的同时更精、更准,效果更多、更好。
二、研究内容,瞄准教学资源的“靶心”
如果说课标是建筑蓝图,教学内容就是具体的建筑材料。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运用建筑材料实现蓝图。但是,不少教师不能科学有效地选择“建筑材料”,贪多求全,包罗万象,企图以多胜少,却往往事与愿违。主要有两种倾向:
一是教学资源单一化。即把教材看成唯一的教学资源,“教教材”,以为教材内容全覆盖,便万事大吉,由此围绕教材“盖边沉底”,不论轻重,不分巨细。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学时用好这些例子,抓住这些例子的核心、关键,“用教材教”,才是教学的正道。一次初三语文公开教学,上课教师很好地体现了“用教材教”的思想,教学内容简明,以少带多,以少促多。他执教《故乡》一课,打破小说教学的常规套路,避开对小说情节、主题、人物、环境等面面俱到的教学思路,重点抓住《故乡》中的人物描写,引导学生品味闰土人物形象,联系本单元《我的叔叔于勒》《在烈日和暴雨下》《多收了三五斗》等作品人物,赏析形象,学习方法,有效地抓住了教学内容的“靶心”,不仅以闰土形象的鉴赏带动了对《故乡》环境、情节、主题等基本内容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故乡》这一例子,适当地拓展延伸,使学生掌握了小说人物形象描写方法及其鉴赏方法,可谓击中“靶心”。看似教学内容很少,但学生深入体会,由此及彼,形成思想,收获很多。
二是教学资源泛化。教育信息化使教师能比较便捷地获取众多教学资源,不少教师常常如获至宝,不分轻重,不辨优劣,几乎全盘纳入教学。于是,课堂上内容繁杂,教师疲于奔命,教学浮光掠影,蜻蜓点水。也是一节初三语文课,上课教师教学《桃花源记》,单就文章语言理解,就讨论讲解了“英”“舍”“率”“辞”“志”等12个文言实词,列出“为”“复”“若”“所”“相”等9个文言虚词,还有“交通”“缤纷”“无论”等6个双音节词,同时还列出8个文言句式。教师由《桃花源记》的语言理解,联系已学过的《陈涉世家》《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岳阳楼记》等文言文以及生活中的文言现象等。45分钟教学400字的文言短文,教师尽力拓展,喧宾夺主,支离破碎,课堂显得异常繁杂。这样的课,充满了片面指向“知识点”和“能力点”的应试味,却少了显现文言文独特美感的语文味,看似使学生获取了一些语文考试的技巧,然而却偏离了文言文教学的“靶心”,也使学生实际收获很少。
面对各类教学内容及教学资源,教师必须善于研究,哪些是体现本质内容的,哪些是反映核心素养的,哪些是可再生的,哪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哪些是学生相对薄弱的,进而“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该放则放,该抓则抓,凸显重点、关键,瞄准“靶心”,这样方可以少胜多。因而,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是实现“少就是多”的关键。
三、研究学情,摸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以“少就是多”教学思想指导课堂实践,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摸准学情,学情是精准教学、以少胜多的主要依据。余文森教授认为,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就表现为摸准学情,有针对性地教学。有针对性,就是在学生的需求点、薄弱点上施教,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上切入。而初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成长的关键期,学生差异大、变化大,研究学情显得尤为复杂,更为必要。
观摩过一位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她在确定初中英语第7册下“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没有简单借用教材、教参所提供的教学目标,而是分层制定:优秀生温故知新,结合新知,口头表达一篇结构严谨的小作文,单词不少于150个;中等生口头进行一个人物的基本描述,单词110个左右;基础薄弱学生参考文中词句进行人物描述,单词80个左右。如此的单元教学目标,充分考虑学生差异,对实现目标的方式、单词量均作了具体描述,让各个层面的学生人人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达成目标。这是切合学情的教学目标。 再如一节七年级地理课,上课教师教学“气温的分布”。该内容不仅有专业概念,如“等温线图”“纬度因素”等,更有空间转换问题,对于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而言,有较大难度。该教师从学生学习的视角组织,教学问题设计贴近学生生活、认知,贴近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将一个个抽象的地理概念、规律还原到具体、真实的客观现实中,教学充满趣味,学生积极思考。在学习“纬度因素”时,教师设计的问题是:你会选择一月份到莫斯科、北京、新加坡、悉尼这几个城市中的哪个城市度假?为什么?一个贴近学情的精准问题带动了整个知识点的学习,没有大量琐碎的选择问、是非问充斥课堂,没有表面的虚假繁荣,学生却取得实实在在的收获。
可见,研究学生的认知起点,使教学的逻辑起点合理化,是实现“少就是多”的必要条件。教师备课时,仅仅看到知识点、能力点,必然繁杂琐碎。备课时目中有人,找准学生群体与个体的“最近发展区”,立足于“为每一位学生学习而备课”,“为每一位学生好学而设计”,必然贴近学情,以少胜多。
四、研究方式,顺应学生认知的“路径”
这里的“方式”指教学方式。在“课改必须先改课”观念的强势引领下,一些教师首先追求教学方式的新异,常常造成课堂教学环节繁杂,教学切换频繁,这也与“少就是多”的教学思想相悖。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应该以生为本,顺应学生认知特点、规律。对教学方式的选择,既不宜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也不可一味追求时尚,标新立异,而要顺应学生认知“路径”,适合于他们的内在需要。
一次观摩某农村学校八年级的数学课,上课教师教学“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该教师跳出常规思路,一切围绕学生的“学”设计,学生显得兴味盎然,异常活跃,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不断产生思维碰撞。一同观摩的同行一致认为这是一节高效的课。议课交流后,观摩者方知执教者的良苦用心。原来,上课教师是在积极策应县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真学课堂”建设要求。他认为,所谓“真学”,就是唤醒学生已有经验,激活相关思想方法,在他们的兴趣、思维等上面做文章。这堂课围绕学、顺应学、激励学,精选教学方式:第一环节是“自学”,学生利用教师精心编写的导学案,看书思考,回忆旧知,激活思维。从课堂上学生的自学状态看,所有学生都非常投入,经历了“真实”看书、思考的学习过程。教学的第二环节是“助学”,先用的方式是小组合作,生生互助,然后采用的方式是教师引导,对话解疑,重点是围绕小组讨论中有分歧、有困惑的问题展开。这一环节,学生高度投入,小组合作、师生对话等方式也契合了学生的认知“路径”。第三环节是“悟学”,先是检测反馈,通过当堂训练,检测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然后是评价感悟,学生自我评价,师生互评,积累学习经验,完善学习路径。整堂课围绕“学”做足了文章,教学环节简明,教学方式实用。整堂课看似寻常,却是教师匠心独运,尤其是“自学”“助学”“悟学”等教学方式的选择,恰到好处,沿着学生认知的“路径”拾级而上,由浅入深,由低而高,渐入佳境。
可见教学方式不是越现代越好,更不是越复杂越好。契合学生认知“路径”才是最好,才能实现“少就是多”。正如人们出行,高速公路上需要现代化的汽车,乡村小道可能摩托车、自行车更为快捷便利,行人众多的街道只能依靠双脚。
五、研究训练,贴近学生知能发展的“短板”
“减负增效”是教学改革的时代强音,减负重点就是要减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但初中学生训练中的重复、机械、超量、超纲等现象客观存在。学生作业多、考试多,是制约初中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
学生训练要达到“少就是多”的效果,关键是训练材料必须贴近学生知识、能力的薄弱点,在学生知能发展的“短板”处训练。
一次,我随机观摩了一位年轻教师的数学课。该教师教学效果好,一直是学校的教学骨干、把关教师。观课之后,感觉名副其实,课堂教学可圈可点。除了课堂本身外,我还发现两个独特之处。其一,印发给学生的课后练习,题号前均以“A、B、C”标注,询问学生才知道,这是提示题目的难度。该教师要求全班学生必须认真完成好A类题,确保该类题准确无误;要求绝大部分同学努力完成好B类题,争取少失分;要求学有余力的同学挑战C类题。如此精心筛选,分层训练可谓落到实处。其二,每位学生均有一本《数学错题集》,凡是学生课后作业、各类测试中错误的题目均抄录汇集,重新规范解答;每一题右侧有“错误原因分析”,学生用红笔记录了答题时思维出错的原因,经常翻阅,不断强化。这位教师确是在用心研究学生,在学生发展的“短板”处出实招,显实效。他的教学没有过多作业,训练却有超强针对性。在学生发展的薄弱点上强化,自然能够实现“少就是多”的教学效果。
“少就是多”作为一种基本教学思想要得到践行与落实,必须依靠教师对“少就是多”的价值认同,依靠教师用研究的眼光看待教学,用研究的行为改变教学。思想引领行动,思想改变行为,我们理应对它的实践意义和前景抱有美好期待。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教师发展中心